龍騰世紀 > 科幻小說 > 迷失在星空

第一卷 艱難的起步 第二十章 肖新和真正的研究目標 文 / 純牌老狼

    看著被拖回來的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的老夥計,李莊很心疼。這是他的第一輛車,雖不漂亮,用了多年,很有感情。當初買車的時候他沒考慮就買了捷達,談不上結實,畢竟是多年前的老設計,但是耐操,維修方便,恰好是他需要的小毛驢。

    到修理廠評估了一下,那邊建議直接報廢算了,修起來不划算。李莊只好忍痛申請了報廢,看著拖車將老夥計拉走,他站在門口,感覺就像是失去了一個親人。

    不裝b,居然也會遭遇橫禍,李莊覺得這世界真的是讓人有點摸不透。他現在跑動很多,不能沒有車,幸好夏元德的帕薩特還在,車況尚可,他就不顧以前說的話,順手把它拿過來當成新的坐騎。

    小美女的事情給李莊的刺激很大,期間她打了電話過來道歉,李莊的態度很冷淡,後來兩人就沒有聯繫。至於z大,李莊現在也不需要去,沒人能解答他的問題。

    六月初,李莊回了一趟老家,是工作上的問題。

    楊董的投資到位很快,輕鋼結構的廠房建設速度非框架結構可比。設備都是新買的,一次買了二十條線,管理人員都由老廠那邊抽調,普通工人從本地招收。這邊生產和技術負責人是李莊的老熟人魯顯,總經理是杭城總廠的副總,銷售還是由夏元德統管。

    erp系統是由一家知名公司提供的,但產品買過來後,李莊解開源代碼,將整個系統做了一番修改,以適應新的管理模式。他的改動很成功,大家都覺得用起來比以前方便不少,數據管理和加密也強了不止一個檔次。

    新工人需要培訓,趁這個空當,李莊帶著一幫技術人員改裝設備。可能是由於這段時間對硬件底層的鑽研,他的技術水平明顯進步了很多,布線更加合理,生產管理系統的兼容度更高。在能控制的參數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數據冗余始終保持在一個適當的水平,分佈式並行計算的改進讓車間的管理顯得更加輕鬆。

    魯顯這段時間進步也快,李莊的要求很苛刻。對於以前的師傅,魯顯還是保持了足夠的尊敬,並沒有因為自己成為這麼大工廠的二把手而沾沾自喜,不可一世。

    看著李莊那張顯得有些老成的臉,他想起以前的故事。想當初,要是李莊同意,可能公司現在的管理結構完全不同了,雖然他也覺得老闆的大女兒跟李莊不合適。

    經過近一年的磨合,車間管理和技術人員對李莊的這套系統都很熟悉,李莊的升級線性十足,沒有對操作模式作大的變更。這次改裝的效率很高,這麼多的設備,才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月中,老同學肖新來了很多次,同學聚會後兩人一直保持著聯繫。肖新在省城附近一家鋼廠做事,他材料方面的造詣讓李莊很佩服,非常扎實,國企的人才也是很多的;肖新則對李莊在自動化方面的高超水平歎服不已,他知道即使自己就算再學二十年,也未必能到李莊現在的層次。

    讀高中時,肖新因為和李莊性格相投,又是前後排,關係非常好,說是很親密的朋友也不為過。只是後來兩人離得遠了,李莊心情不好,肖新忙著讀書,通信也不方便,才斷掉了聯繫。

    這次兩人重新相見,提起昔日純真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的交往,想想現在單位內部激烈的爭鬥,肖新一陣唏噓。他問起李莊聚會時所說的創業問題:「樁子,你上次說的事情有眉目不?要是行的話我打算過來和你一起幹。」

    樁子,李莊高中時的一個外號,木子莊,至於他期待的「莊子」的外號,顯然別人不會那麼輕易便宜他。

    「阿新,要我跟你說實話不?」李莊問。肖新本有個讓人捧腹的外號叫「丫頭」,原因就在於這傢伙長得不高,很瘦,細聲細氣,白白淨淨,還喜歡穿偏紅色的衣服,經常有人誤會是個丫頭。現在大家都不敢叫了,朋友之間就借鑒了沿海的稱呼。

    「你說,以我們之間的關係,沒有什麼好忌諱的,」肖新道。作為曾經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對對方骨子裡面都很瞭解。高中時代,基本上沒有偽裝,雙方連對方的一些小動作到底是什麼意思到現在仍然記憶猶新,這是進社會以後很難弄清楚的。

    「我建議你還是先呆在你目前的單位,我們這邊需要大量的高品質鋼鐵製品,而鋼材行業現在又是管制的,我覺得你如果能在單位爬起來,對我們的幫助會更大。等到合適時,你再過來,反正你這部分的股份我會給你留著,」李莊說。

    「可以,細節我們再商量,不過自動化方面你要幫我,這樣我升職就會快些。」

    聰明人之間溝通就是輕鬆,肖新不是剛進社會的菜鳥,結婚已久,馬上孩子就要出生。他知道李莊肯定有顧慮,但不願意撒謊騙他。朋友間就應該是這樣,你可以不說,別人不會怪你,但不要騙人,否則友情很容易毀於一旦。

    肖新骨子裡是個非常純粹的技術人員,他想做出點成績,但國企內部人事複雜,讓他很難受。

    新工廠設備改裝完成後,李莊進行了全系統測試,效果比預期的略好,可能跟他的技術水平提高有關係。婉拒了李慧邀請出去遊玩幾天的好意,李莊出發去省城,到肖新家裡拜訪。

    雙方應酬上很簡單,都是做技術的,草草處理完就開始忙工作。肖新材料學研究生是在國內一家水平很高的研究所讀的,到現在的單位才在本地d大上的自動化研究生。他沒有繼續讀博士,材料學方面d大一般。

    兩人一起研究,交流一些觀點和設想,肖新甚至還冒險用李莊提供的工具下載了集團研究院的很多實驗記錄,又托關係帶李莊到各個車間參觀。整個流程下來,李莊對鋼鐵行業的生產有了很直觀的瞭解。肖新本身就在集團研究院工作,生產過程中的一些可能出現的變化及應對措施、設備型號及精度、材料晶體結構、熱處理等都非常熟悉,可以給李莊提供詳細的參數。

    有參數就好辦,瞭解流程,合適的模型對李莊來說不難設計。在肖新的幫助下,他僅用三天就完成了肖新手上的幾個項目。模擬測試後,肖新拿到廠裡進行驗證,非常成功。

    李莊囑咐他根據其他同事的研究進度,稍快完成即可,不要急於求成。肖新不傻,知道天才只能領先半步的理論,沒有猶豫就很爽快地答應下來。

    事情完成,兩人就各自的領域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在自動化領域,李莊已是超級高手,肖新在材料學領域成績不錯,頗有想法,幾天相處下來,雙方都獲益匪淺。

    李莊在肖新家呆了一個星期,在跟魯顯通過電話得知新工廠暫時一切運行正常後才坐飛機返回杭城。

    回到杭城,他繼續組裝lf3所需要的人工神經元模塊。工作台旁邊,各種光、電元器件按照分類整齊的放在不同的格子裡面。大面的交際圈比他想像中的要大,很輕鬆地就完成了他交代的任務

    肖新的有些見解觸動了他敏感的神經,看來各行各業很多方面都是有交叉的地方。簡單的人工神經網絡電腦只能拿來控制生產線,只不過是更高級的偽智能罷了,要想真正地實現人工智能,還得老老實實一步步來。

    六級智腦的主模塊設計是李莊考慮了三四年的頭疼問題,這裡是中樞,需要考慮周全,元器件的質量和類型是一定要慎重的。誰都不知道一旦產生了智能,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這種高級智能從來沒有出現過,也許大公司的實驗室裡有。據他瞭解,花旗國有些大公司也在從事相關的研究,普通的人工神經網絡電腦老早就應用在軍事上面,只是因為集成很困難,水平一直無法提高。

    李莊覺得主模塊的設計首先要搞定的是實現模擬人腦某些特定功能的人工神經單元組合,他根據所學到的神經科學和思維科學知識,用複雜的開關電路加筆記本專用低功耗處理器單元實現了這一功能,將不同的最基本的小單元組合成一個獨立的模塊。用針對人工神經網絡改進過的vai2.0語言來為其編寫了一個小的運行子系統。關於算法和數據結構,他則參考了遺傳算法、人工神經網絡算法及其他人工智能算法,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改進,對自己所用的硬件進行了底層優化,並用vai語言精心描述。

    李莊清晰的思路和紮實的基礎讓軟件編寫很快,加壓測試過後,一切正常,達到了設計的要求。他的手藝也很好,模塊組合做得非常精緻,各個焊點和接頭都經過專門測試。

    人腦有100~150億個神經元,人類目前開發自己大腦的層次還處在比較低的水平,想要完全模仿人腦,以目前的水平是完全不可能的。

    李莊想要做的就是模仿思維部分,並結合現有計算機技術來實現交叉混合,產生初步的人工智能。人的身體未必能支撐大腦全部功能的運轉,電腦也有比人腦強的地方,比如說複雜工程的計算能力和精密控制。還是那句話,物質基礎不同,就不能照搬照抄,純粹的仿生學設計,一輩子都無法成功。

    在他的硬件系統架構中,約有100萬個底層神經元小模塊,組合成大模塊有5萬個左右,加上一千個左右的筆記本處理器,易損耗的並行計算模塊則獨立出來。所幸同類的神經元很多,他買了電子行業的專用設備和機械行業的超精密設備,組成了兩條微型自動組裝及測試生產線。他要做的就是設計好圖紙,並把零件放好。

    就算這樣,按照他的估計,完成一部標準的六級智腦所有的模塊及子系統的組裝及軟件寫入,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他一直在摸索中,沒有把握能一次成功,也不敢一次完成。根據他的設計框架,六級智腦光硬件成本和組裝測試設備成本就超過五千萬,這是一筆巨款,他不敢當兒戲。至於軟件成本,他折騰這麼多年,至少也跟硬件及設備成本相當吧。

    六級智腦的人工神經元數量還是不夠,李莊沒有信心能把它做得很全能。偏科型人才類的人工神經網絡六級智腦,這是他真正的目標。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