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騰南洋

龍騰世紀 第366章 抵制日貨 文 / 育人難

    從1909年1月底開始,在各地情報部人員的組織和宣傳下,全世界各地的華人,先後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抵制日貨運動。

    國內,由於秦眾羽、徐錫麟等人所率領的華夏復**,已經穩固了在浙江、安徽、江蘇和福建四省的統治。

    因此,在新成立的南京軍政府地領導之下,江蘇、浙江等南方四省成為了抵制日貨的急先鋒。

    南方四省各大城市的報紙,每天都刊登日本人侵略中國東北和台灣的罪行。並且,各大報紙毫不留情地揭露日本以護僑為名,侵略華人的海外國度蘭芳共和國的事實。

    批判日本侵略者醜陋行徑的同時,四省各大報紙熱烈地號召各地商家民眾,與日本禁絕交易,進行抵制日貨的運動,以支持蘭芳共和國的抗日鬥爭。

    除此之外,南京軍政府宣傳部還派出許多宣傳人員,到各地進行群眾集會、演說、揭帖和發表煽動性文章,加強對民眾的思想政治教育。

    與此同時,李廣信、許放和袁世凱等人控制的北京、天津和山東等北方地區,也進行了類似的宣傳行動。

    為了使運動更加地深入民心,解放黨的宣傳人員,還在國內控制區內的城鄉內外街巷各處牆壁上,貼滿了抵制日貨的傳單。

    很快,這場抵制日貨的愛國運動,得到了許多民眾的熱情擁護和積極響應。

    這些地區的商人拒絕買賣日貨,一些愛國商人得到消息後,還把店裡存著的日貨運到會場焚燒。而日本人所設的商店,則一律關門停業。

    緊接著,在解放黨宣傳部的操作下,南京、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裡,出現了以反日愛國為題材的戲劇和歌曲。

    各大學校也明文規定,學校裡的任何文具,都不許買日貨。學生們受到不斷地鼓舞,紛紛成群結隊地走上街頭,散發傳單,發表演說,進行進一步的鼓動。

    到2月中旬,這場有組織有預謀的抵制日貨運動,在全國範圍內迅速展開。

    在這場抵制日貨的運動中,民眾各個階層的態度呈現出很大的不同。

    商人及有產者一方面忌憚日本帝國的強大,另一方面又不願因為運動,而影響其營業遭受損失。因此,這些人大多持保守態度。

    一般青年學生,由於沒有多少財產,也多未成家,所以態度趨於激進。

    青年學生們能夠激於愛國熱情,在運動中有積極的表現。他們的知識、社會地位以及自身的經濟狀況,使得他們比其他社會階層在運動中更為投入。

    通過參與運動,青年學生們通常能贏得更多的行動自由與社會地位。

    教育界人士由於愛國者居多,並且職業上沒有多少損失,也多有支持者。

    解放黨控制區外的農工多為觀望,在運動中並無熱烈表示。

    不過,解放黨控制區域內,由於農工階層是解放黨團結控制的主要對象,是受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最早的一批人。因此,這些人不僅積極參與,而且還捐款捐物以支持蘭芳共和國的抗日鬥爭。

    解放黨控制下的地方官員,由於都是解放黨的人。因此,這些官員都不遺餘力地進行宣傳和支持。

    而解放黨控制區外的地方官員,大部分人由於害怕民眾乘此機會妄動,釀成事端危害社會秩序,以及牽動外交問題等等。因此他們一方面緊張地撫慰民眾,一方面密切關注時勢進展,以便於及時制止情勢的發展。

    當然,在各個階層中,抵制日貨最為積極和興奮的,當屬與日商競爭激烈的生絲製造業等國貨廠家。

    以江蘇省為例,上海、無錫、武進、南通和江陰等地,國人經營的紡織工廠較多,所以這些地方的商家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運動,遠比蘇州、揚州和鎮江等地激烈。

    無錫廠布公會還專門成立抵制日貨會,以推動此事,又有「國貨儲金會」的成立。南通也有國貨維持會的組織。國貨公司與商場的創辦更為普遍。

    這些商人利用抵制日貨運動的大好機會,擴大生產、開設新廠和拓展市場的例子更是舉不勝舉。

    當然,陳浩也知道國內許多商人的可惡嘴臉如果這些人失去了強有力的競爭對象,生產出來的商品會是什麼貨色,真的是很沒有保障。

    因此,陳浩命令在堅決抵制日貨的同時,也要成立專門的機構,加強對國內控制區內商品質量的查處。

    並且,解放黨管理經濟的領導,要抓住此次機會,大力建設和發展自己的工廠。還要加強對英美等國商品的進口,尤其是對美國商品的進口。

    與此同時,國外美洲、印尼和新加坡等地抵制日貨的運動,也是方興未艾。

    解放黨的情報人員早就佔領了各國的輿論陣地,利用各大報紙大肆宣傳日軍殘忍無情,作惡多端。

    因此,早就名聲狼藉的日本人,受到了各國民眾的唾棄,使得許多國外民眾也自然而然地遠離日貨。

    而在解放黨活動最為活躍的印度尼西亞、美國和墨西哥等地,解放黨培植的各種勢力,除了肆無忌憚地焚燬日貨以外,還對日本人進行了無情地劫掠和打擊。

    總之,這次抵制日貨運動,由於有著強有力的核心領導,組織和宣傳又十分得力。因此,進行的轟轟烈烈,並逐漸形成了全世界範圍的華人反日運動。

    抵制日貨運動比較沉重地打擊了日本的經濟,使得以出口為主的日商損失慘重,也使與日商競爭較為激烈的國貨生產廠家得到了發展壯大的良機。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這次抵制日貨運動實質上是解放黨進行的愛國主義運動,它在很大程度上喚醒了民眾的愛國心和責任感,激發了整個華人社會的活力,增強了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

    從此以後,在陳浩和解放黨強有力地領導之下,全世界大部分的華人開始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奮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