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騰南洋

龍騰世紀 第262章 台民抗日(中) 文 / 育人難

    聽岳銘提到婆羅洲總部由於要在全世界進行所謂的「佈局」,因此不能大力支援台灣的抗日活動,林鎮文露出些許不解和嘲諷的神情。

    頓了頓,直爽的林鎮文實在是忍受不住心中的困惑,遲疑著問道:「岳兄弟,我實在是想不明白,總部現在連小小的婆羅洲都還沒有拿下來,卻為何要派出那麼多精幹的戰士,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什麼佈局呢?」

    岳銘、鄧英兩人其實也並不清楚解放黨在全世界要進行什麼樣的佈局,不過對於英明的上級領導們的決策和命令,他們是絕對服從,從不敢質疑的。

    聽到林鎮文竟然敢於質疑總部的決策,岳銘、鄧英兩人的臉色都是一變。

    岳銘正嚴問道:「林隊長,你什麼意思?要質疑總部的決策嗎?」

    「不敢,不敢。」林鎮文連連擺手道:「岳兄弟,我這個人生性豪爽,說話喜歡直來直去。對於總部以及你們的幫助,我時刻銘記在心。說句實在話,我老林的這條命,現在也是你們的。只是,我實在是覺得婆羅洲總部有些好高騖遠啊」

    「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岳銘冷然道:「雖然我不知道總部隱藏實力,到處佈局的真實意圖是什麼。但是,你根本不會明白,在總指揮的領導之下,我們的軍隊到底有多強」

    林鎮文臉露尷尬之色,不敢再多言。

    一旁的鄧英畢竟與林鎮文相處過一段時間,深知林鎮文的脾性,見氣氛尷尬,笑著轉移話題問道:「岳銘,總部這次派你來,有什麼新的指示嗎?」

    岳銘正容答道:「鄧英,總部這次給台灣游擊隊的指示是,在台灣積極發展民眾,積攢實力,開展游擊戰爭,全力剷除漢奸,適度地打擊日寇。」

    鄧英、林鎮文兩人聞言一愣,鄧英不解地道:「岳銘,為什麼不是狠狠地打擊日寇呢?我們在婆羅洲等地,可都是狠狠地打擊敵人的。」

    岳銘歎道:「日軍遠比我們游擊隊強大,目前我們還不是其對手。我們台灣民眾的犧牲已經很大了,總部的意思是,要盡量保存我們這些台灣熱血民眾的元氣和實力,以便於不久以後,我們能夠更好地接收和建設台灣。」

    「什麼?」鄧英、林鎮文兩人聞言大喜過望。

    林鎮文急聲問道:「岳兄弟,你的意思是,總部很快就會派軍隊來台灣驅逐日寇,解放我們了嗎?」

    岳銘笑著道:「解救台灣,並不需要直接派兵前來。只要一舉打敗了日本,甚至滅掉了日本,台灣到時候不用打,就可以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聽說要一舉打敗日本,讓寶島台灣重回祖國的懷抱,林鎮文、鄧英兩人都是驚喜交加。

    林鎮文是驚多於喜,鄧英的信心明顯比林鎮文足的多,欣喜地道:「好啊婆羅洲解放軍隱忍良久,終於要出手了。哈哈我們台灣民眾的苦日子就要倒頭了」

    岳銘意氣飛揚地道:「有婆羅洲解放軍出手,我們可以坐享其成。游擊隊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在暗中發展愛國群眾,積蓄力量,剷除作惡多端的漢奸和日寇。等時機一到,我們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出去接收地方權力了。」

    林鎮文見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簡直視戰無不勝的日本軍隊為無物,小心翼翼地問道:「兩位兄弟,日本,真的能被婆羅洲解放軍打敗嗎?」

    「能」岳銘、鄧英兩人握緊拳頭,異口同聲地喊道。

    幾天之後,整個台灣原本比較活躍的游擊隊伍,都偃旗息鼓,停止與日軍公開作對,轉入了暗中發展時期。

    不過,對民憤較大、作惡多端的日本人和漢奸們的打擊,卻方興未艾,如火如荼……

    1908年6月2日,下午5點多。

    台北城內的一座大宅內,台灣教育司的副司長李春生與辜顯榮兩人,正在一邊飲酒吃菜,一邊談論日本政府所施行的對台灣青少年的日化教育,以及如何加強對台灣民眾的日化教育。

    日本在台灣實施同化教育的政策,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

    一是強制推行日語教育,把日語作為同化的橋樑。

    二是對台灣人實行「心性同化」,通過大量輸入日本文化,取締和根絕台灣原有的文化,最終使台灣人歸附日本,成為日本民族的一部分。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日本在台灣不僅設置大量推廣日語的訓練機構。

    而且,還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對台灣人學習日語、運用日語加以yin*和強制。

    如獎勵在家庭常用日語、採用日本的生活方式,可優先照顧此類家庭的子女上學,優先任用公務員,還享有營業、就業等優待,並提供去日本考察的機會,增加日常必需品的配給額等。

    採取的強制措施,如中學入學口試皆用日語,不學日語不得升學。

    在公共場所或機關辦公必須用日語,考取官員必須加試日語。

    特別是向山區高山族推行日語的手段更加野蠻,甚至利用警察與憲兵看管上課,強迫學習日語。

    日本殖民者在對台灣統治初期實行的同化教育政策,雖然沒有形成明確的條文和系統的制度。

    但是,以日本語和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在文化上同化台灣人的意圖是明確的,而且不斷得到強化。

    其主要目的是:

    1、便於日本推行其政令,加強日本政府在台灣的殖民統治。

    2、廢止台灣語,從思想到日常生活使台灣人喪失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

    3、通過同化教育,培養所謂的日本國民性格,便於在台灣的統治。

    4、泯滅台灣人的反抗意識,配合其對台灣的經濟掠奪。

    日本在台灣統治初期的同化教育政策,是為其政治上的殖民統治和經濟上的殘酷掠奪而服務的。

    只不過,鑒於對台灣的佔領才剛剛開始,面臨著台灣人民的不斷反抗和抵制,日本侵略者只能用同化教育這樣比較含混的政策術語,為其險惡用心罩上一層文化的色彩,因而具有一定的欺騙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