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騰南洋

龍騰世紀 第127章 歷史笑談(下) 文 / 育人難

    見眾人慷慨陳詞完畢,秦洛蘭忍不住心中的疑問,嬌聲問道:「陳大哥,我想向您請教一個問題。《三國演義》中諸葛武侯足智多謀,名聲遠揚,敵人看見他都望風而逃,是否確有其事?而且,小妹也很想知道,剛才提及的草船借箭和空城計這兩個典型的戰例,歷史上是不是真的有發生過?」

    「望風而逃有沒有我不知道,不過對他不服的人,倒是不少。而且,草船借箭和空城計這兩個典型的戰例,跟諸葛亮也是毫無關係。」陳浩實事求是地道。

    「對極了!」林覺民贊同地道:「比如諸葛亮的空城計,就是子虛烏有的。

    在正史中,諸葛亮見街亭敗績,北伐受挫,戰局已經對己不利,於是迅速撤回漢中,並沒有再空耗軍力。而曹魏方面,大都督曹真見已經打退蜀漢,並沒有苦追不捨。當時,司馬懿更是遠在宛城一線,根本不可能出現在街亭或者西城。

    即使真的有這樣的事情,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寫的空城計,也是毛病不少,漏洞甚多。其實施展空城計,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條件的。

    《三國演義》中,蜀將馬謖失守街亭,魏將司馬懿率精兵十五萬直逼西城,西城既無守兵,又無大將,情況萬分危急。

    當時,諸葛亮憑什麼敢於大開城門,虛張聲勢,嚇跑擅於用兵的司馬懿?司馬懿率領的可是十五萬精兵,即使你城上的守兵再多,他也敢於發動攻擊,更別提你開著城門,等著他來攻擊了。

    而且,司馬懿作為一個兵法大家,即使怕有埋伏,不敢攻城,為了免於受到襲擊,最起碼也應該先紮營,探聽清楚後再做打算,而不至於望風而逃!」

    「啪啪啪!」地鼓掌聲響起,陳浩一邊鼓掌,一邊壞笑著道:「覺民分析得很有水平!今天我就講兩個我自己沒事時,琢磨出來的有關空城計和草船借箭的故事給你們聽吧?」

    夏俐俐正聽得入神,聽到陳浩要講有關三國的故事,不由得大喜過望地道:「好啊!浩哥,你講的故事,既新鮮又有趣,讓人耳目一新,而且還非常有深意,小妹最喜歡聽你講故事了!」

    得到最疼愛的老婆的鼓勵,陳浩欣喜若狂,笑逐顏開,開始繪聲繪色地講述起來。

    蜀將馬謖失守街亭,魏將司馬懿率精兵十五萬直逼西城,西城既無守兵,又無大將,情況萬分危急。可是此時,諸葛亮卻端坐在城樓之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

    諸葛亮的左面一個書僮名諸葛豐,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僮名諸葛滇,手裡拿著拂塵。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諸葛豐滿臉惶恐地道:「丞相,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15萬精兵到此,我們只有2千多士兵,為什麼不逃,還開了城門在此等候。」

    諸葛亮淡定地道:「兵法雲,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如果來的人是曹操的話,本丞相是絕對不敢實施此計的。但司馬懿此人一生多疑,看到這種情形,他會以為我們有埋伏而撤軍的。」

    說完,諸葛亮顯得更加地自信,他繼續專心致志地彈琴,諸葛豐和諸葛滇兩人歎服不已。

    過了許久,諸葛豐顫聲道:「丞相妙算,司馬懿果然非常多疑。」

    諸葛亮頭也不抬,嗤之以鼻地道:「此人遭吾多番算計,一向都是如此,奈何!現在他撤軍了吧!」

    諸葛滇在旁驚恐萬分地道:「丞相,不是這樣的,該死的司馬懿仗著人多,派出四隊各2千人的軍隊,進行試探性攻擊,從四個方向往我們撲來。」

    諸葛亮……

    眾人聽完先是一愣,繼而大笑,議論不休,等他們安靜下來,陳浩又繼續講故事。

    卻說魯肅私自撥輕快船二十隻,各船三十餘人,並布幔束草等物,盡皆齊備,候諸葛亮調用。第一日卻不見動靜,第二日亦只不動。

    至第三日四更時分,諸葛亮密請魯肅到船中。肅問曰:「公召我來何意?」亮曰:「特請子敬同往取箭。」肅曰:「何處去取?」亮曰:「子敬休問,前去便見。」

    遂命將二十隻船,用長索相連,逕望北岸進發。是夜大霧漫天,長江之中,霧氣更甚,對面不相見。諸葛亮促舟前進,果然是好大霧!

    當夜五更時候,船已接近曹操水寨。諸葛亮教把船隻頭西尾東,一帶擺開,就船上擂鼓吶喊。魯肅驚曰:「倘曹兵齊出,如之奈何?」諸葛亮笑曰:「吾料曹操於重霧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顧酌酒取樂,待霧散便回。」

    草船中,孔明獨自斟飲,優哉游哉。

    魯肅魂不守舍,驚懼不已,再次問道:「孔明先生,這樣,真的可以借到箭嗎?」

    諸葛亮若無其事地道:「子敬莫慌,十萬支箭,只會多,不會少!來,我們飲酒!」

    魯肅坐立不安:「可是,吾還是有些擔心。」

    諸葛亮不耐地道:「沒必要!」

    魯肅忽然立起,皺眉道:「孔明先生,你沒有覺得船裡越來越熱了?」

    諸葛亮有點驚慌起來,點頭道:「好像有這種感覺,啊,難道是?」

    魯肅絕望地道:「孔明先生,天黑有霧,曹軍中良將甚多,哪會胡亂射箭。吾所料沒錯,敵人射來的,是火箭!」

    諸葛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