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草根

第三卷 同氣連根 第165章 變局漸生 文 / 思雨

    第165章變局漸生

    左洛沉吟了一下,說道:「葉書記,我想結合著開發區新城建設談談,可能會有一些個人觀點觸及開發區新城的規劃,還得請你諒解。」

    葉斌不由笑了,點了點頭說道:「這個很正常,我倒是希望你能夠多提出點問題,避免我們的工作以後多走彎路。」

    左洛聞言,審視的看看葉書記,能夠感覺的到他很坦誠,頓時放心,他以前在這方面吃了很多虧,因此也變得謹慎起來。「我感覺新城中心區規劃中的寫字樓過於集中、尤其是沿街地段和商業區最為嚴重,這裡面的負面影響不同低估阿。這樣不僅會造成地價攀升,租金昂貴,入駐企業的運行成本會大大提高,而且交通成本、生活成本、環境成本也會繼續增加,這麼規劃很不合理。」

    葉斌露出深思的神色,良久點了點頭,說道:「你說得很有道理,關於這點我會創造個機會,讓你跟林副書記和呂副縣長好好聊聊。」

    左洛心裡一震,沒想到葉書記還真把自己說的當成回兒事了,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啊,這是個真心想做事的縣委書記。因此他說話越發的慎重,又沉吟了一下,才說道:「我認為中心區應以科研單位、餐飲單位、文化旅遊單位為主,這樣有助於改善交通狀況與城市生態。」

    「再就是在城市規劃裡,一定要按經濟規律辦事,超前預測,應有很強的剛性、約束力。要分析與經濟發展相一致的人口流量、產業規模、交通要求、佈局變遷、資源供應、環境負荷、生活方式的變化。這樣才能做到:產業大了不感覺資源緊張;人口多了不感覺交通不便;建築多了不感覺凌亂不堪;總量大了不感覺承載困難。」

    葉斌非常認真的本子上記著,應該說左洛的觀點給了他很大的啟發和警示,城市規劃影響深遠,一著不慎,就有可能影響到經濟的長遠發展和導致城市建設的瓶頸。

    左洛繼續說道:「在生態建設規劃上,要體現『顯山、露水、透綠、出新』的特色,使綠化空間比例恰當,生態結構合理,真正形成「真山真水融入城,生態林地楔入城、沿河沿路綠繞城、公園廣場點綴城」的生態環境系統。要嚴格劃定森林、水源、水系、農田、綠地、溫地等各類自然生態資源保護區。高標準高水平建設好城市森林體系、園林綠地體系、潔淨水系、田園景觀體系、生態旅遊體系,充分發揮「向山山水、城、湖、田、海」自然生態優勢,構建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具有國際水平的宜居『花園城市』。」

    他這個思路與葉斌的新城中心向山湖綠肺建設一脈相承,而且在佈局思路上更完整、更宏闊,葉斌點了點頭,很是認可。

    左洛說道:「城市規劃並不是城市發展中單一的平面佈局,而是需要立體的、全方位的、多領域的綜合性研究制定才行。而在當前國內,城市規劃往往體現的是領導意志,誰當領導就按誰的意圖辦事,誰官大就按誰的構想設計,而隨著領導的變遷更替,城市規劃表現出很強的隨意性,這個是首先需要破解的難題。因此在制定城市規劃時,要群策群力,做到全縣規劃委員會與聘請專家會診把脈相結合,規劃綱要、總體規劃、分項規劃與控制性詳細規劃相結合的辦法。」

    呵呵,這傢伙還真敢說,當著縣委書記的面竟然談領導意志對規劃造成的影響!

    葉斌微微一笑,他心裡很以為然,左洛說的是客觀存在的,自己也未嘗沒有這樣的表現,當引以為戒。專業的東西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士去處理,這才是最穩妥的方法。

    縣直機關大調整很快展開,這次林永波和吳韻做出的調整方案,涉及面、調整幅度很大。常委會議整整開了一天,有些爭議也很大。祝鐮也終於發出了自己的聲音,但終還是於事無補。雖然有爭議,以投票的方式還是多數票通過。祝鐮來後安置提拔的幾個關鍵位置,在這次調整中全部被踢出了局。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縣財政局領導班子的調整,可以說是大換血,原局長、副局長一個沒留,宋剛強勢出任財政局局長,幾個副手完全是按照他的意志從科室中層幹部中提拔。

    另一個讓人感覺意外的大面積調整單位就是縣城建局,左洛忽然重返城建局出任局長,除了保留了一名副局長外,其他班子成員也一個不留的都被調整了出去,前後兩任規劃科科長均被提拔為了副局長。

    大局抵定,葉斌擔任縣委書記後,首次出現在了向山開發區視察工作。陪同他視察工作的有常務副縣長李東、縣委宣傳部部長寧蘭、縣委辦主任林穎,負責接待陪同視察的有縣委副書記、開發區管委會書記林永波、常委副縣長、管委會主任呂念澤,縣電視台、縣報社的記者跟隨,聲勢浩大。

    在開發區集成電路產業基地恆宇電子廠區,葉書記一行在公司總裁王德江的陪同下視察了廠區,聽取了匯報。

    王德江這位台籍老闆,如今徹底在向山安家落戶,舉止間透露出的均是對向山的認知感,開口閉口都是「我們向山恆宇電子」我們向山怎麼怎麼,完全是把自己當成向山人看待了。

    葉斌很高興他的這般變化,所謂落地生根,得在思維意識上徹底認知才行。這也說明開發區的工作,開發區的環境等等,都讓王德江等外商非常認可。

    他隨即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講話並不長,聽在企業家的耳朵裡卻是句句如金,他首先明確表示,縣委、縣政府對開發區的大力扶持政策,不會因某個領導、某個班子的更替而發生變化,如今開發區多個項目被列為國家項目發展計劃,多數政策也不是向山縣委、縣政府或者某個領導所能改變的,請大家放心投資、放心經營、放心發展。

    他隨後視察了向山軟件創業園、中國向山華蕾集成電路研學發股份公司和研發中心、向山農業產業化基地的東源食品和溪地果汁、向山口港港口建設基地等處,每到一處他講得最多的就是確保政策的延續性。

    縣電視台等宣傳媒體都採用了大篇幅的連續報道,開發區所受到的影響一舉得以徹底扭轉。

    省市電視台也紛紛採用向山電視台的錄播影像,在新聞聯播中予以了報道。

    高明飯後,習慣的坐到沙發裡,打開電視收看中央、省、市的新聞聯播,看完省、市播出的葉斌視察向山開發區的這段新聞,他不由瞇眼笑了起來。

    他簡直太欣賞葉斌了,這小子確實有幾把刷子,政治手法嫻熟無比,輕描淡寫的幾手,就將祝鐮徹底邊緣化,更是把陶忻在向山弄出的巨大影響瞬間消弭於無形。

    高明笑瞇瞇的抽著煙,很享受這種雨後天晴的感覺,向山穩定了,濱海這邊也隨之變得消停了,他也可以安穩的離開濱海了。他的去向已定,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應該說這是省委對他的一種褒獎,裡面也有小葉斌的一份功勞吧,他很滿足臨退前的這種安排。

    隨著他離開的臨近,濱海的政局也逐漸開始初見亮光,省委組織部長楊繼翰已徵求過他對繼任人選的意見,雖然也有例行的意思,但他從楊部長的口吻中,還是聽出一絲明河書記對濱海政局穩定的重視。既然求穩,那麼陳偉國市長順位接任的可能性就大增,因此他向楊部長推薦了陳偉國接任市委書記,破格提拔韓文斌接任市長的建議。

    推薦市委組織部長韓文彬接任市長,可以說是他為了保持濱海政局穩定,費盡心機想出來的一招妙手,當然前提是陳偉國能夠順利接任市委書記。

    陳偉國這人思維開闊、富於創新,很有闖勁,但大局觀不足。若是給他配備個強勢老練的助手,若陶忻那樣的,恐怕他會處處被人掣肘,難以全力施展開。因此必須給他配備個大局觀強、沉穩、原則性強的副手,這樣才會相得益彰,兩人都能得到全面發揮。

    而在市裡幾個常委裡,韓文彬無疑是最佳的人選,有省級部門工作經驗,做過縣長、縣委書記,擔任過副市長、組織部長,工作經歷非常全面,既有做副手的經驗,也有主政一方的心得,對政府工作又很熟悉,又具備較強的組織原則性,而且一任組織部長任期已滿,再上一步也很正常,雖然上市長這一步步子有點大,但這也不是沒有先例的。

    當然這也是他臨走前為濱海盡的最後一份心意而已,雖然推薦上去了,但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省裡。省市各自所佔位置不同、考量也不同,省裡采不採納他的意見,都很正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