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草根

第二卷 瘠土生芽 第119章 爭論2 文 / 思雨

    第119章爭論2

    這是要把葉斌往死裡整啊!林永波眉頭緊蹙,眼睛微瞇,大聲冷然打斷他的話,「祝縣長,言過其實了吧。就是一個工作問題嘛,上綱上線這套糟粕,中央可是三令五申堅決批判的!」他本就很有氣勢,話說得更是擲地有聲。

    宣傳部長寧蘭馬上感覺出了不對,臉上變色,忙說道:「就是嘛,這只是個工作討論而已,用不著上綱上線嘛。」對方既然往裡套她,她也就沒什麼客氣的,語鋒銳利無比。

    祝鐮臉色一陰,隨即又恢復了平淡,瞅了林永波、寧蘭一眼,沉聲道:「這怎麼是上綱上線呢,不執行黨的方針路線,當然是個路線問題了。」

    葉斌悠閒的放下手裡玩弄的鋼筆,手指自如的無聲敲擊著桌面,微微一挺身子,抬頭望著祝鐮,輕鬆說道:「對農民減負問題,去年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的通知》,今年又發佈了《農民承擔費用和勞務管理條例》,都開宗明義地提出,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這就是我們黨在農村政策上的方針路線。《向山縣委關於農村稅費徵收有關問題的意見》就是遵循這一方針路線來擬定的。所以不存在什麼方向路線問題,這點到哪裡都可以敞開來談的。與其談什麼路線問題,倒不如把心思放在如何完善這份《意見》上。」

    說完,葉斌根本懶得再理祝鐮,目光又開始盯著桌面,手裡嫻熟的玩著筆。

    常委們心情不由一鬆,葉斌說得對,大方向上《意見》還是與中央的方針路線保持一致的,至於方式方法上,又沒有超越國務院規定的範疇,反而更激進了一大步,減負的力度更大,這只是措施問題而已。

    某人心術不正啊!許多人在心裡不禁鄙夷一下。

    葉斌看大家的問題都沒有問到點子上,放下鋼筆,說道:「我先談一下起草這份《意見》的總體構思吧,這樣也有助於大家理解這份《意見》的內涵。」

    「根據國家、省有關政策規定,我羅列了一下,農村徵收的稅費主要有三部分組成,一是國家徵收的農業稅,二是『三提五統』,即村組公益金、公積金、管理費三項村提留和教育費附加、民兵訓練、優撫、計劃生育、民辦公路建設等五項鄉鎮統籌。三是農村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

    「在以上三類稅費中,國家向農民徵收的農業稅數額並不大,『三提五統』,即所謂『雙提款』則佔有一個較大的比例。」

    「而在這次調查中瞭解發現,在實際的徵收過程中,除了以上明文規定的稅費外,市、縣自行設定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遠遠超過以上三類稅費的總額,而且名目繁多,什麼草原管理費、防疫費、廣播事業費等各種收費,建校、修路等各種集資,等等多達16項,這是有文件的。」

    「至於沒有文件鄉鎮自行設定得就更多了,這也是構成『三亂』的主要部分。究其根源與基層自收自支、分灶吃飯這一財政制度有很大的關係,當鄉鎮、行政村兩級正常提留、統籌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龐大支出需求時,基層政府向農民伸手也就成為必然。」

    「而且在今年的國務院發佈的《農民承擔費用和勞務管理條例》中並沒有明確『三提五統』的徵收對象,從『三提五統』的名目來看,其徵收對像似乎應該是農戶。而從經濟租的本質看,則應該是土地。因此在實際的徵收中,各鄉鎮指定徵收對象的標準五花八門,有完全向土地徵收的,也有完全按人頭徵收的,也有按『人七地三』比例分攤的,也有按『人三地七』比例分攤的。這就賦予了基層過大的政策空間,極易導致政策被肆意扭曲,過度徵收。」

    「另外就是徵收主體問題,在調查中還瞭解到,農民普遍反映,除了反感收費項目多外,最反感的還是徵收部門多。弄得人眼花繚亂的,難以弄清哪些該交哪些不該交。而且由整個基層政權直接面對農戶催糧要款,徵收成本太大,鄉鎮光顧著去收費了,哪還有精力去謀劃經濟發展。」

    「有鑒於以上問題,為了規範農村稅費制度,從根本上治理對農民的各種亂收費、亂集資和亂攤派行為。我認為應該採取更富於針對性的措施,也就是《意見》中的『三取消、一調整、一改革、一建立』。」

    「取消鄉統籌費。原由鄉統籌費開支的五項事業支出納入縣鄉財政預算安排;取消所有專門面向農民徵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涉及農民的集資項目。中小學危房改造資金由縣財政預算安排;取消農村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

    「調整稅費徵收的政策。根據農業稅計稅的規定和村提留的實際,建議實行稅費一併徵收,分攤到畝,每畝地只交30元,由各鄉鎮經管站統一徵收,然後分別劃轉稅務和鄉鎮財政所。實行定額徵收,從徵收原則上鎖定農民的負擔。指定土地為單一徵收對象,既符合權利和義務對稱的原則,又符合當前一些農村勞動力流入城市,客觀上未從土地獲得收入的事實。」

    「改革村提留的使用辦法。村幹部報酬、五保戶供養費、村級辦公經費,除原由集體經營收入開支的仍繼續保留外,其餘統一徵收部分,實行鄉管村用,專戶儲存,專款專用。」

    「建立村內籌資投勞『一事一議』制度。『兩工』取消和村提留改革後,村內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修路架橋、植樹造林等集體生產和公益事業,所需勞務和資金實行『一事一議』,按照『群眾受益、民主決定、量力而行、上限控制、上級監督』的原則,由全體村民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多數農民同意的事就辦,不同意的事就不辦。」

    葉斌也沒看材料,侃侃而談,流暢無比。

    常委們望著他,心裡也不得不歎服,這要不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絕難以這般精通嫻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