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重生西遊之八戒修仙

龍騰世紀 第二十四回 神霄道派、五雷大法 文 / 將軍肚

    第二十四回神霄道派、五雷**

    南嶽衡山,山勢雄偉峻奇,綿延上千里,號稱有七十二峰,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稟五座最有名。衡岳氣候宜人,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季飄香。不僅如此,此地更有幾處讓天下修士眼紅,欲佔之而後快的洞天福地。其中洞天一處,名為朱陵洞天,這即便在天下聞名的修煉聖地中,亦是排行前三的。福地三處,分別是青玉壇、光天壇和洞靈源。

    此等洞天福地,原是道家必爭之修煉聖地。不過自從五百年前,火師汪真君在此開山立派,傳下神霄一派道統,南嶽衡山便一直是該派總壇所在。神霄道派經過五百年的發展,派中人才濟濟,高手如雲。兩百年前,汪真君在祝融峰下白日飛昇,更使得該派名聲大噪,隱隱有與正道三巨頭天師道、全真派和靈寶派比肩的趨勢。

    神霄派之所以發展如此迅猛,短短五百年便脫穎而出,自然有他的不凡之處。與傳統道派最大的區別便是,神霄派主修雷法,這是一種融合了丹道和符菉咒術之後的新型法術。

    雷法,自然和雷有關,天地之間雷分五種,分別是水雷、地雷、龍雷、社令雷和天雷。

    水雷是最低級的雷種,充斥在天地之間的水汽之中,平時不顯於世。只有在龍族施雲布雨時,雷部天將才召喚幾道水雷,以助天威。

    地雷又稱辟邪神雷,孕於地心之中,由地府掌控,負責替天行道。但凡有人行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淫邪歹毒之事,必有三官奏明玉帝,敕令雷部召喚神雷誅之。

    龍雷是一種特殊的雷種,乃是龍族所持有,非是一般人可以掌控驅使。

    社令雷又名妖雷,威力堪比天雷,乃是雷法中最難掌握的雷種。此雷乃是忠義報國之士,孝勇猛烈之人,報君落陣,居家憤死,英靈之性,含憤凝聚而成,雷光中噴湧著怨憤之意,威力無窮。

    天雷顧名思義,自然是天界孕育而出,又名天罡真雷。天分三十六重,每一重天皆有一雷,所以天雷亦分為三十六種,每一種皆是威力巨大。

    早在神霄派開派之前,世間便早已有高真開始修習雷法,嘗試控制天地雷霆為己所用。但是他們大多都只能操控水雷和地雷,對敵時威力有限,所以雷法雖然一直都存在於世,但是精研此道的高真卻不多,直到火師汪真君的出現。

    汪真君本名汪子華,自幼聰穎,七歲能誦詩書,九歲通諸經大義,十三歲知天文地理之學,無不貫通,自覺取功名如探囊取物。然而他的科舉之路未能像自己想像的那樣容易,累入選場,卻屢試不第。最後一次榜上無名時,汪子華已經年屆不惑,自覺此生入仕無望,沒有面目再見昔日友人。於是棄儒學道,不求仕進於世間,只求長生不老之道。

    一入道門,汪真君便對雷法展現出十足的興趣,苦於沒有深入研習的法門。正所謂命裡有時終須有,一次遊覽南嶽衡山時,在祝融峰雷池邊,汪真君得遇分神下凡的神霄玉清真王。真王見其資質不凡,聰慧穎悟,便傳下「五雷御邪斬妖之決」、「三光紫文混合之道」。

    傳下這一決一道後,真王便此消失不見,汪真君在祝融峰上研習數百年,創出《斬堪五雷**》,自此驅使天地神雷猶如探囊取物。便在南嶽開宗立派,以三清道尊為其教主,神霄玉清真王為其本尊,創建神霄一派傳承道統。

    創派三百年後,汪真君道法大成,白日飛昇,居於雷部,證火師之位,故而人稱火師汪真君。

    自來修真研習雷法,只知威力巨大,卻沒有境界的劃分。汪真君創出《斬堪五雷**》之後,把雷法劃分為五重境界——祈願、役雷、控雷、催雷、行罡。

    祈願是最初級的雷法,利用符咒,召喚小範圍的水雷攻敵,威力雖然有限,不過對於低輩弟子來說卻是足夠了。

    而雷法達到役雷境界,以符菉為媒介,以身做引,便可大範圍役使雷霆攻敵。役雷和祈願不同,不但可以召喚水雷,如果遇到陰魂鬼物,還可召喚辟邪神雷,此雷一出,陰鬼趨避。

    控雷境界,則是在役雷的基礎之上,完全掌控驅使雷霆。役雷只是簡單召喚電弧攻敵,而控雷卻可以控制雷電,任意的組合幻化成刀、槍、劍、戟等各種形狀,增加雷電的攻擊力。達到最高境界時,可以控制雷電幻化出天地神獸,並且附著一些神獸特有的威能。

    催雷境界顧名思義,便是催生雷電。雷法修行到了這個地步,體內自成一方小天地,舉手投足間便衍生雷電攻敵。擁有此等修為,已與陸地真仙無異,即便是以雷法聞名於世的神霄派,也只有三位太上長老達到這個境界。當日協助黑殺追襲天蓬真君的林靈素,便是神霄派三位太上長老之一。

    至於雷法五重的最高境界——行罡,自從汪真君飛昇之後,神霄派便再無人能達此境界。行罡和前面四重境界完全不同,踏入行罡境界,才能夠驅使真正的天罡真雷。催雷境界雖然可以通過小天地衍生模擬出天雷,但是其威力與真正的天雷相差甚遠。可以說,行罡境界是一個分水嶺,踏入此境才算真正掌控《五雷**》,修為貫徹天地,白日飛昇亦不遠矣。

    衡山山腳下,有一座道觀,名為玄妙觀,觀中道士頗擅符咒之道,能祛邪治病,靈驗無比。是以雖然玄妙觀規模不大,並且位置偏僻,但是香火鼎盛,信徒甚眾。

    這玄妙觀是個道觀,供奉的自然是以三清道尊為首的諸位神靈,與其他道觀想比,玄妙觀供奉的神靈有些相同,又有很多不同。除了三清殿供奉了三清道尊之外,其他殿宇都是供奉雷部眾真,自玉清真王以下,有北極四聖,雷部諸位元帥將軍,還有二十四天君等等。

    「欲求仙道,功行為先,必資治病祛邪,祈晴禱雨。濟人利物,廣積陰功,精勤香火。不積功行,難達玄境。不濟疾苦,道果難成。」這是汪真君留下的遺訓。

    神霄派的弟子除了在山上勤修之外,偶爾也要下山修行,謂之「入世」。其實就是治病祛邪,祈晴禱雨,偶爾還要降妖除魔,解除一些人間疾苦,為自己累積修行的功德。

    這玄妙觀供奉這麼多雷部神仙,不因為別的,只因這道觀本就是神霄派弟子遊歷世俗,累積功德之所,所以觀中供奉的神仙,大部分是雷部眾真。

    玄妙觀香火鼎盛,每日裡前來進香、祈福的香客絡繹不絕。此刻四聖殿中,正有一個胖胖的少年站在天蓬真君的塑像前,嘴裡自語道:「一點都不像!」

    這個胖胖的少年,自然就是小豬了。

    「還行吧,至少也是三頭六臂,沒差到哪裡去。」天蓬無奈的道。

    「看夠了吧,看夠了快去內院,那入派篩選就要開始了。」天蓬道。

    神霄派作為一個傳承了五百年的道派,自然是門徒眾多,雖說修真者壽元都很長,但是並不代表就不會死去。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派中也要補充一些新鮮的血液。當然,那些高高在上的真人們,是不可能親自到凡間來收徒的,只是定期讓玄妙觀收一些外門弟子。這些弟子中,只有資質極佳的一部分,才會作為內門弟子直接帶回山上。

    今日正好是玄妙觀開門收徒之日,小豬在天蓬好說歹說之下也來到了這裡,不過想到要做道士,終歸有點不樂意。

    「能不能不去啊?做道士一點都不好,不能吃肉喝酒的。」小豬推脫道。

    「你聽誰說道士不能吃肉喝酒的?娶妻生子都可以,你少給我囉嗦,還想不想修行了?」天蓬不耐煩的道。

    「想!不過我想起那林靈素,總覺得有點毛毛的,他可是神霄派的太上長老。咱兩要是被他看出什麼端倪,再把那黑殺招來,豈不是又危險了?」小豬道。

    「拜託,你現在是擁有數百年道行的豬妖的,膽大點行不?我教你的斂氣術沒這麼容易就被人看穿的。」天蓬道。

    「再說了,我用你的軀體,雖然只能發揮兩成實力,勉強也能召喚天雷攻敵,也算行罡境界了。神霄派目前還沒有這樣的高手呢。」天蓬自信的道。

    「好了!別說了,聽你的就是,不就是做道士麼?你看那麼多人,還不一定收我呢。」小豬道。

    兩人一邊神念不斷交流,拌嘴不休,一邊往裡走,終於走到了這玄妙觀的內院。

    偌大的內院,此刻早已被熙熙攘攘的人流擠滿,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有。院牆邊豎著一個高台,高台上擺著一張太師椅,一個頭髮花白的老道坐在太師椅上,手裡拿著個茶盞,默然的注視著下方。

    小豬一瞧,樂了!這老道士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在朱紫國做供奉的雷炎道人,不知怎麼也離了朱紫國回到東土來了。

    「這雷炎老道好大的派頭。」小豬不滿的哼道。

    「這老兒資質還可以,修行應該還不滿百年,雖然還沒有凝結金丹,但是能夠擁有融丹中期的修為,也算不錯了。」天蓬評價道。

    內院入口處此刻不再有人進來,坐在台上的雷炎道人揮了揮手,兩個小道士走過去把內院的門關上,看來這入派篩選就要開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