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血

龍騰世紀 第七十七章 榆林賊(二) 文 / 老茅

.    「什麼?」這下連任七也動容,榆林軍現在正急缺兵器,尤其是弓箭,整個軍中也不到一百弓,如今眼前此人一出手就是一百張弓,二百柄刀,雖然不知質量如何,只是對於榆林軍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誘惑。

    張七卻是鎮定了許多,他更明白天下沒有白吃午餐的道理:「何大人,不知我軍要得到這批兵器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不需要任何代價,皇上有言,韃子進入中原為的是斷我華夏衣冠,使數萬萬漢人皆為其奴隸,此仇非一家一姓之仇,仍所有漢人大仇,只有能打韃子,朝廷都會給予支持,眼下這些兵器只是第一次,如果有需要,朝廷會運來更多兵器。」

    任七、張七兩人聽得面面相覷,還有這等好事,張七還以為錦衣衛至少應該讓他們效忠皇帝,對於張七這樣讀過幾年書的人來講,南明到底是正統,能得到朝廷承認是一件好事,只是榆林軍不泛對官府恨之入骨之人,他們即殺韃子也反對明朝官府,若是要向大明效忠才能得到這批軍械,恐怕會有很多人反對。

    「何大人,當真不需要任何代價?」張七懷疑的問道。

    「當然,若是兩位不相信,馬上就可以跟我去取。」何超肯定的答道。

    「慢,榆林外圍有大量韃子軍隊,你是從哪裡來的,還有兵器離這裡有多遠,我們怎麼知道這是不是你設置的詭計,想引我們出去後趁機消失我們。」任七冷冷的問道。他對於何超地身份依然不相信。

    何超想攤一下手,只是發現他的手依然被綁著。只得將手放下:「兩位首領,榆林外圍雖然有大量韃子沒錯。可是榆林連結河南,眼下河南是闖逆地地盤,兩位頭領不妨問一下押我進來的陳阿四兄弟,是不是在西南方向發現在下,何況在下存放兵器地地方也不是在山東。而是在離河南不遠的交界,不知兩位頭領還有什麼疑問?」

    「在河南,何大人,草民得罪了。」任七拱了拱手,眼下大順軍正在山西與清軍開戰,清軍沒有理由在河南方向伏擊自己。何況兩百把刀和一百張弓並不需要太多人搬運,清軍沒有必要如此辛苦設伏只會了殲滅自己一隻小部隊,只是他心中還是奇怪。錦衣衛怎麼能從大順軍的地盤運兵器。

    任七自然不知道,自從朝廷將火槍賣給大順軍後。雙方的關係正處於蜜月期,這麼點物資夾在賣給大順軍當中的物資中。輕而易舉。

    何超伸了伸手:「兩位大人,在下……」

    張七連忙拍了拍自己地腦袋:「瞧我。」親手替何超解開手上綁著地繩子。

    在榆林軍營寨中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何超帶著一隊人馬出發前往取兵器。雖然任七。張七兩位榆林軍地老大差不多已經相信了何超地身份。只是出寨時。何超依然蒙著臉走了大半個時辰之後才取下蒙布。

    這次取兵器地行動很順利。兩天之後。一百張弓、兩百把刀、二十幅甲冑就到了任七手中。任七隻看了一眼就大喜過望。這些兵器地質量居然比任七現在軍中最好地兵器還要好上一籌。忍不住一樣一樣試過。最後換上了一身華麗地甲冑。任七馬上感覺到部下看自己地眼神都變得不一樣起來。

    「大頭領。你穿上這身甲冑太威武了。就像一個常勝將軍。」陳阿四誇讚道。

    任七身上穿地可是明光甲。這種明光甲從唐朝開始流傳下來。以兜鍪護頭。兜鍪兩側有向上翻捲地護耳。兜鍪還綴有垂至肩背用以護頸地頓項;胸甲分左右兩片。居中縱束甲絆。左右各有一面圓護。兩肩覆蓋披膊。臂上套有臂護;腰間扎帶。腰帶之下有兩片膝裙護住大腿。小腿上裹縛吊腿。這種鎧甲地結構非常完備。而且重量輕便。防禦力卻大大地提升。

    明光甲名稱地由來和胸前及背後地圓護有關。這種圓護以銅鐵等金屬製成。為了防止生繡。打磨地極其光滑。可以照見人影。在戰場上穿明光甲。由於太陽地照射。將會發出耀眼地明光。

    明光甲製作不但繁鎖,而且價格極高,就是大明軍中也只有高級將領才能穿,沒想到這二十套鎧甲中卻有二套。看著胸前閃閃發亮的鎧甲,任七心中大感滿意,斜眼望著陳阿四:「這次你帶回來了一個財神爺,也挑一件鎧甲換上

    陳阿四大喜:「多謝大頭領。」

    榆林軍雖然可以打造一些兵器,可是甲冑卻是一個精細活,沒有十幾年功底的老師傅,根本無法打造,榆林軍僅有的幾十幅甲冑還是攻佔縣城後從軍械庫搶來的,以後就再也沒有補充,那幾十幅甲冑跟前面的甲冑比起來就是一堆破爛。

    陳阿四不敢挑那件和任七身上一樣的明光甲,而是挑中了一幅細鱗甲,這種細鱗甲完全由鐵片組成,重量要比明光甲重一倍,防護能力卻比明光甲還有弱上一籌,每走一步鐵甲撞擊的聲音就叮噹直響,自然也有一股威風。

    另一件明光甲當然是留給張七,看到兩人穿上甲冑的威風模樣,其餘有資格穿甲冑的人也紛紛換上,兩名頭領加上其餘十八名大小頭目一齊穿上甲冑,這支原本普普通通,由貧苦農民組成的義軍居然有幾分正規軍的模樣。

    「兩位頭領,怎麼樣,這下對何某的身份還有何疑問?」何超笑語吟吟的問道,心中對兩人帶著一絲鄙夷,賊就是賊,二十件甲冑就高興成這樣,這樣的甲冑已經無法阻擋子彈,特別是穿明光甲的將領,只會成為明軍特種兵狙擊的目標,穿這樣的甲冑若是和明軍作戰,純屬自尋死路。

    「何大人,草民等多有得罪了。」拿人手軟,任七這次才算是真心實意的賠禮。

    「好說,不知者不為罪。」何超擺了擺手,問道:「不知兩位頭領有何打算?」

    多了百張強弓,二百把大刀,二十幅甲冑,榆林軍的實力一下子增強不少,任七和張七看了一眼,低聲商議了一起,張七向何超問道:「不知何大人可有指教?」

    「指教不敢當,本官以為,若貴軍一直困守林中,這數百里榆林即是貴軍的庇護所,也是榆林軍天然的牢籠,要想打破這個牢籠,貴軍就不能不出擊。」

    「何大人請放心,我榆林軍沒有貪生怕死之輩,也不會只拿東西不回報,我馬上派人出去探聽消息,如果找到韃子薄弱處,榆林軍將立即出擊。」任七拍著胸膛道。

    「好,本官等著兩位頭領的好消息。」

    數天之後,任七派出的探子回報,鄆城只有數百名清軍防守,任七聞聽大喜,精選一千名精壯的軍士,配上最好的武器,由任七親自帶隊,在弘光元年的六月初五,偷偷潛出榆林,對鄆城發動突襲。

    這次出擊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鄆城重新被榆林軍攻破,鄆城官吏從縣令以下全部都榆林軍處死,城中那些投靠清軍的大戶也被滅了滿門,等到清軍大隊得到消息趕到鄆城時,任七早帶人撤了出來。

    當任七勝利歸來數天後,何超再一次出現,很快找到陳老四,這次陳老四很熟練的將何超領到了營寨,和上次一樣,何超來的目的依然是是給他們送軍械,這次他帶給榆林軍的軍械更多,一百張弓,三百把刀,三十幅甲冑,甚至還有一百支火槍。

    以後,任七每出擊一次,何超隔幾天就會出現,給榆林賊送一批軍械,軍械的量大量小,完全是根據任七他們出擊的成果來算,取得的成果大時,何超送得的軍械就越多,成果小時,送來的軍械則很少

    不知不覺間,任七每次出擊都要計算到底能取得多少成果,能從這名錦衣衛手中換到多少軍械,榆林賊雖然沒有歸順大明朝廷,事實上通過軍械的輸入,大明完全控制了這支隊伍的行動。

    即攻下鄆城後,榆林賊又先後攻下朝城、觀城,每一次勝利,榆林賊的人手都會增加不少,加上何超輸送過來的軍械,榆林賊越打越強,讓清軍疲於奔命,每當清軍的大軍要想進入榆林進剿時,裡面層出不窮的陷阱和地道足以讓所有領兵將領萌生退意。

    到了弘光元年八月時,榆林賊重新發展到萬人以上,而且武器精良,與清軍相比也不遜多讓,甚至比起那些投降韃子過去的原大明兵將還要好上很多,整個榆林綿延兩省六七個縣,縱橫數百里,加上一個水泊梁山也與榆林相連,外面的清軍總有滿弱之處,榆林賊在各縣神出鬼沒,將清軍騷擾的苦不堪言,有些縣城甚至已經被榆林賊攻下過數回,弄得大清官員無不視到這片地區做官為畏途,誰也不願意去。

    山東巡撫方大猷無奈,只得以點名的方式派官,只是被點到的官員無不想盡方法推脫,實在推脫不得還有半路逃跑一途,結果弄得附近數縣知縣竟然長時間空缺。

    最後幾天了,後面追得好快,老茅急求月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