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超級優化

第三集 威凜天下 第385章 無風論「武」(1) 文 / 殘劍啊啊啊啊

    第385章無風論「武」(1)

    「我又犯迷糊了,當外國人從力學角度研究技擊時,我們還強調有些不真實的易經八卦,強調使意不用力,意有什麼用?意能打人嗎?

    內家拳與外家拳,到底是以什麼為界線?兩者真的是殊途同歸嗎?傳說中的內功、內力到底存在不存在?同是修煉八卦掌,為什麼基本的走圈姿勢都不一樣?

    有人會說流派不同,那練功方法不一樣,修煉出來的掌力一樣嗎?

    這些問題到現在我也不是很明白,不過我記住了師父的話:「內家拳養生效果都很好,只不過「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是出功快慢的問題,八卦掌位於兩者之間,注重下肢的力量,敏捷,你們練是比較合適的…沒有最強的武功…只有最強的人。」

    後來我也忘記了學武的初衷是為了打架,每次跑到廣場的樹林裡和師兄弟們一起盤圈、站樁、轉掌、定架,也覺得是件很幸福的事,練完出一身汗,手很脹發紅,冬天手腳發冷的情況也大大好轉。

    再後來我看了《武林傳奇》中對各門派武術的介紹,也很著迷,覺得天下之大,高手無處不在。不是中國武術不能打,只是大家心裡先入為主、人云亦云罷了。

    說來我想我和八卦掌這門武術也算有緣,我會堅持練下去,一直練下去,等我有孩子了再教給他,並告訴他,你不要濫用武術而把武術變成暴力,武術因守護而擁有力量,而不是為了逞能欺人,守護想守護的人,守護想守護的信仰,這樣你學武才有意義。」

    另一位弟子沉吟說道:「是啊,感同身受,才是真的入微了。

    不過,現在中國傳統武術面臨著這樣一個情況:平時理論很強的武術大師們為什麼實戰性不強。

    第一,內家拳出功慢,用勁巧,三年入門,十年合格,沒有十幾年的功力,難以在擂台上和時分強硬的外加功夫所抗衡。

    第二,現在把持武術界的所謂大師們強調動作,棄真功,這也就拋離了武術的本質,致使武術成「舞術」。

    第三,現在的擂台專為所謂的泰拳,西洋拳術所準備,並且其經歷幾百年的發展,不利於中國武術的發揮。

    第四,現在國人大部分練武不願吃苦,硬橋硬馬的外家功夫自己怕吃苦不願練,去練自己能夠接受的內家拳,但內家勁力的運用需要一定的外家功夫的身法步配合,單純練內家拳出功慢,導致自己有力使不出,在實戰中大大吃虧。

    所以我認為,練一定的外家功夫打個技擊的底子,經歷一些實戰後,對戰鬥有一定的認識,再去練內家拳,必定會使自己在武術方面有一個質的飛躍的。

    當年的楊露蟬,董海川,孫祿堂等大師都是經歷了一定的外家功夫的磨練後,為追求更高境界的武術,才去研究內家拳的最終都達到了很高參差的功力!

    為什麼我認為要由外入內呢?分析一下:縱觀武術的發展趨勢是人們先對格鬥有了技巧性的認識有意識的進行鍛煉,第一步認識的肯定都會是淺層次的外加功夫,也就是通常說的外練筋骨皮,使自己的力量,速度有了一個很高的提升這就是最開始的技擊,然後為了提高,才引入了內家勁力這種高層次的力道感知,這是武術從外加入內家的過程也是我說先練外家,再練內家的一個論據。

    第二個論據是武術的單純對抗是拳腳相抗,手眼身法步的綜合運用,單純的練習內家拳,是很難將自我的勁力給釋放出去的,所以通過一定外家功夫的訓練,結合一定的拳腳步,對實戰有著很大的幫助。」

    「外也好,內也好,適合自己才是最好,都是方法而已,何必爭個面紅耳赤,倏然兄你適合從外入內,別人未必適合,有些人先天體質不同,有些人性格不同,有些人思想方式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若千人一面的由外入內我看未必是好事。

    順其自然才是,以科學的分析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去研究武學,以恆心和毅力去修煉,以知識和智慧去引導進步探求內涵。這樣縱然今生未能成為武學泰斗又有何妨?相信你收穫的遠比你希望的多得多!

    現代社會講究民主自由,講究實事求是和科學,我們學習武術應該以實戰為本以真相為求,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分析研究我們的武學,既不拋棄傳統好的部分也應該學習世界其他民族的精華為我所用。

    倘若倏然兄是希望找到一種對大多數人有很好效果的訓練方式,也不應如此過早的定性,武學的研究永遠都是不拘一格的,畢竟人太複雜了,對人而言永遠沒有唯一的東西,除非是抹殺個性和發展的壓迫禁錮。

    希望倏然兄深思!」

    「在下只是提出一種建議,當然最好的武術就是適合自己的武術,晴天兄你所言不無道理。

    只是在現在這個只注重套路,不注重實戰的中國武術現狀中,以及內家拳出功慢,技擊釋放差的性質看,才提出這樣一個方法,並不一定非要建議別人去練。只是提出,說明道理。給大家指出一條路,當然,行不行,還需別人實踐。」那個叫「倏然」的弟子沉吟著說道。

    「是啊,倏然兄說得對!感覺越來越多的武術愛好者開始注意實戰和本質的東西,真好,不能說武術套路不對,但唯套路化的方向確實是錯誤的,我希望那些修煉武術的強者們前輩們能夠客觀公正的把握武術的發展,不從一個極端走入另一個極端。」一個叫「晴天」的弟子微微思考說道。

    「晴天師兄和倏然師兄都很好!都有想法,有見解,敢表達。

    從理論上我比較認同晴天兄弟。每個人習武的機緣也不同。不是你想從外家起步就能遇到外家拳的好師父的。而且,大部分自幼學武或剛剛學武的人是沒有能力或者機會進行選擇的。能獨立思考、選擇的都是有了些基礎和實踐了的人。這個時候,根據自己的特長、習武方向重新選擇一下,探索適合自己的武術道路。

    但我認為凡以實戰為方向的習武者,必不可少地要接觸其他拳種。因為不可能只選擇同門切磋。遇到人家功夫更勝一籌的肯定要學兩手,這時候哪有內外家的區別,好用的就學,學了的就是自己的。可能或多或少也要練練外家,這也都在機緣了。」

    「晴天大哥的理論建議說的很有道理!在下受教了,不過目前的武術現狀確實應以實戰為出發,年輕一代看人做事很強勢!

    內家高手只有擊敗外國散手冠軍,才會被這一帶所承認。這樣才有人練,武術才能大規模的發展。畢竟,武術是我國幾千年總結下的科學技擊術。我們有責任把這種傳下來的東西發揚廣大,造福大眾。所以我才在實戰方面非常注重,態度嗎?估計有些急於求成並且悲觀了!但我堅信中國武術必定會在某一天立於世界之林!

    另,再次強調,若練武違背了自我思想的追求,不學也罷!因為,做人要以人為本,人活著,就是圖一快樂!」

    「這個方面,一些國外中世紀劍術團體以及中世紀文化團體,他們的做法值得我們參考,在歐洲的很多中世紀格鬥與劍術愛好者和研習中世紀格鬥與劍術的師傅們自發組織類似公會性質的團體,配置裝備和練習劍進行活動,這些團體在平時的訓練中始終強調對抗,基本從一開始學員與學員都是一對一的邊對抗邊和老師學習。而這些團體也會在每年不同的中世紀文化節上對公眾展示格鬥和進行戰爭模擬活動。

    在中世紀文化節上,古代戰爭和古代格鬥被原汁原味的呈現,這種文化節作為提高中世紀古代格鬥影響力的平台同時也為各個團體提供了生存發展的經濟基礎,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當然,西方社會整體尚武的風氣和理性務實的性格是這種模式得以發展的基礎,估計現階段的中國尚不具備這些條件,但參考這種方式結合國內特點去發展還是很有價值的。

    突然想到,前幾年興起的復古風,漢服漢禮運動,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將這種文化追溯和武術結合,創辦我們的先秦漢唐文化節,節上著古裝表演,古代音樂表演,古代戰爭模擬,武術技擊比賽,器械對抗,古禮古文化學習,古代社會生活展示等等。這樣,不但是傳播了文化,凝聚了民族,又創造了經濟點,可以說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我覺得,真正要比武,應該採用民國時的擂台規則,除了兩個要害的地方不給打,其它地方都可以打,不帶手套,不穿護甲,打法也沒有任何限制,只要是徒手,什麼打法都可以用。

    打到一方認輸為止,不過,如果真有這種擂台賽,只怕會列為黑拳,會被zf取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