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

龍騰世紀 第294章 東海王 文 / 目自翕張

    第294章東海王

    重生之商業大亨》》》

    到了知府衙門,知府大人也是慇勤相迎,將王浩引到大堂。又拍了幾句馬屁之後,就都退了出去,只留下一個年輕的小太監。

    這個小太監顯然疲憊至極,一看就知道他是連夜趕來的,連滿身塵土的衣服都沒來得及換。王浩算了算時間,自己下了恆山,林平之也同時回了京城。等皇帝知道自己的行蹤,再派人來傳旨,這一路趕得可夠急的,怪不得把這個小太監累成這樣。

    鑒於這個小太監的辛苦,王浩的態度很溫和,笑著說道:「我是王浩,這位小公公怎麼稱呼?」

    小太監早就聽說了王浩的威名,見對他竟然這麼客氣,大感受寵若驚,急忙彎腰施禮,語無倫次地道:「奴才孫正禮,拜見王大人。」

    王浩笑道:「我可不是你的主子,當不起你奴才的稱呼。得了,不是有聖旨嗎?拿出來吧。」

    孫正禮被王浩提醒,才知道自己犯了個大錯誤。這要是別人聽見他在非皇家之人面前自稱奴才,輕則幾十板子,重則掉腦袋,這讓他冷汗一下子就濕透了背心。好在王浩並不在意他一時的口誤,轉而說起聖旨,孫正禮連忙取出黃綢包裹的聖旨,雙手遞給王浩,說道:「皇上交代過了,這聖旨不用宣讀,直接交給王大人看。」

    王浩微微一笑,皇帝還真是透徹人心,知道自己討厭下跪,乾脆連宣讀聖旨時的規定程序都免了。既然皇帝這麼體貼,王浩自然也要領情,伸手抓過聖旨,展開來看。可惜和上次的聖旨一樣,王浩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個子午卯酉,只好訕訕地遞給任盈盈,說道:「你幫我看看,這上面寫了些什麼?」

    任盈盈接過聖旨。只看了兩眼,眉頭就皺了起來。等看完全文之後,就開始呆呆發愣。王浩奇怪地碰碰她的肩膀,問道:「你怎麼了?聖旨上說了些什麼?」

    任盈盈歎道:「誰說我們這個皇上是昏君了?依我看,他比誰都精明。他知道我爹爹他們已經在倭國佔據了一塊地盤兒,還將倭寇掃蕩了一遍。就下旨封我爹爹為東海王、鎮東大將軍,承認爹爹現在佔據的地盤兒都是他的領地,並且不受朝廷管轄,只需年年朝貢即可。」

    王浩聽了,也是嘖嘖讚歎,說道:「皇帝這一招玩兒的高啊!第一,將日月神教這個讓朝廷頭疼的魔教逐出了中原。第二,掃除了倭寇,讓東南沿海從此沒有了倭寇之禍。第三。給岳父一個名真言順佔領地盤兒的名義,可以在海外稱王,可日月神教在倭國畢竟是外人。想要立住腳,就要和倭國的本地勢力打生打死。倭國內部爭鬥不休,至少一百年內不可能再有倭寇橫行沿海之禍了,此舉可謂長治久安。第四,在倭國打下地盤地人雖說是些武林人物,和朝廷無關,但畢竟和中原是同文同種,將來說不定會併入大明版圖,這是開疆拓土之功啊!」

    任盈盈點頭道:「你說的有理。爹爹的繼承人已經定下來就是你了,而你又是個討厭當官的人,別人想都想不到的權勢富貴,在你眼裡都是泥沙糞土。等你接了爹爹的位置,肯定不願意再當什麼東海王,管理那麼多事務。到時候朝廷再派人來遊說你,至少有六成把握讓你把管理領地地事交給朝廷的人去做,自己享清福去。如此一來,朝廷就不費吹灰之力地開疆拓土了!最重要的是。皇上再次向你釋放出善意,你不能不領這個情。如果你肯為他效力,估計皇帝會比開疆拓土還高興。」

    王浩搓著下巴。猶豫道:「盈盈。你說這個聖旨我接是不接?」

    孫正禮在旁邊聽著。差點忍不住把舌頭吐出來。還有敢不接聖旨地人?雖說這個王浩地事跡在京城裡傳地沸沸揚揚。但他竟然連聖旨也敢不接。這也太大膽了吧?只不過他卻不知。王浩還把刀架在皇帝脖子上了呢!只是皇帝不願這種事傳出去丟臉。所以他才沒聽說。

    可是接下來。任盈盈地一句話讓孫正禮差點昏過去。任盈盈聽王浩問她地意見。無所謂地聳聳肩。說道:「這事你自己決定。雖然朝廷可能會佔便宜。但現在得了實惠地是我爹。我爹有了東海王地名號。造起反來就更方便了。想必他不會拒絕。」

    王浩看了看渾身篩糠地小太監孫正禮。乾咳了兩聲道:「你爹地年齡不小了。能把倭國全部拿下來。就已經夠他忙活地了。想造反。等下輩子吧。還有。造反這種話不要亂說。你看你把人家嚇地。嚇出毛病來你負責?」

    任盈盈看了看孫正禮地樣子。咯咯笑了兩聲。說道:「哎呦。我把他給忘了。怎麼辦?我們地話要是讓他傳出去。可是殺頭地罪過。要不然。我們殺人滅口吧!」

    孫正禮再也堅持不住了。腿一軟坐倒在地。大哭道:「不要殺我。不要殺我……」

    王浩見任盈盈把孫正禮嚇成這樣,哭笑不得地道:「好了,你的魔女本性還真是很難改掉,別嚇他了。走吧,有了這道聖旨,去見岳父大人,也算是有了份禮物。」

    幾個人出了知府衙門,也沒理會知府大人的盛情挽留,就打算直接出海。又讓王浩沒想到的是,莊河迎了上來,稟報說,船隻已經準備好了,而且還有三千精銳官兵,要跟隨王浩他們一起出海去倭國,作為江湖聯軍的後備補充。這三千人由莊河統領,只接受王浩一個人地指揮。

    這讓王浩有些愣神,皇帝的本錢下的還真不小,連任我行那裡人手緊缺的消息都知道了。如果這三千官兵真的都是精銳的話,那可解決大問題了。儘管皇帝肯定還有在江湖聯軍中嵌入釘子的意圖,但這份雪中送炭的體貼,還是讓人很感動的。

    既然人手是任我行那面最緊缺地,而且三千人馬都已經上了船準備出發了,王浩也就不說什麼矯情的話了,大手一揮,所有人一起出發!

    再次飄洋出海,王浩發覺海上的風浪似乎大了不少。好在朝廷出面找來的船和水手,水平都被日月神教找來的那些高明的多,雖然風大浪急,又是逆風行駛,但卻依然在前進。當然,如此一來,就免不了要多花很多時間,船業顛簸的厲害。這可把那三千官兵折騰的夠嗆,全都暈的頭重腳輕,甚至有人到了垂死地邊緣。

    這個時候,王浩才想起在這個時代,出海是要看季風地。江湖聯軍去倭國的時候,就因為一次風浪險些錯過最佳時間。到了現在,這個最佳時間早就過去了,正是最不適合出航地時間。即使有最好的水手和船長,現在去倭國,也是非常冒險的事情。可王浩一時疏忽,把這事給忘了,嚷嚷著要在這個時候出海,皇帝就不管不顧地派人送他。皇帝可不管天氣合適不合適,反正在他心目和神仙差不多的王浩這麼決定了,他就要辦成。駕船的水手即使再不願意,也得執行皇帝的命令。可以想像,在皇帝的命令面前,什麼理由都不是理由,什麼季風暴風,就是海龍王在洗澡,你敢不聽皇帝的命令,就是違背皇上的旨意,就要殺你全家的頭。

    結果,王浩一時疏忽,就讓這次本不該成行的航程成行了。等王浩自己反應過來,他們已經在海上漂著了。

    既然已經在海上了,王浩乾脆一條道跑到黑,下令繼續前進。雖說這個時節風浪大了一些,還是逆風,可這些水手既然能駛到這裡,就能駛到目的地。

    這一次,王浩的運氣當真不錯,一路上浪頭最高時有十幾丈,最風平浪靜時也有四五丈的浪頭,但在船長和水手的精湛航海技術下,全都有驚無險地過去了。

    在航行了將近兩個月之後,終於到了倭國。當船上的人踏上陸地時,三千官兵非戰鬥減員一成,還活著的人也全都形銷骨立,一個個如同地獄中爬出來的惡鬼一般。上了岸之後就全都癱倒在地,不修養十天半月的,別想恢復過來。浩上岸的這個碼頭,以前經常有大明的船隊過來做生意。但自從任我行從這裡上岸後,這裡的主人就變成了任我行。倭人不甘心失去這個碼頭,經常派人來這裡騷擾,結果讓這個熱鬧的碼頭失去了往日的喧鬧。除了江湖聯軍的船隻,這裡再沒有任何商船。

    王浩和任盈盈三女一下船,就有日月神教的人迎上來。王浩他們來這裡,事先沒發出通知,也沒法通知,所以碼頭上的日月神教弟子見到王浩,都是又驚又喜,急忙帶他們進城休息,同時派人去通知任我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