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逐鹿1900

第三卷 軍閥 164 追本溯源 文 / 仙人掌

    164追本溯源

    順利通過入學考核的蔡鍔,插班進了學兵大隊,享受了幾天盆兒飯和嚴格的新兵入伍訓練後,總算盼到被學員、教官們時常掛在嘴裡的週六晚講。

    晚飯後的大操場上,一隊隊軍校學員整隊而入,按照大隊、中隊、小隊、分隊的建制排列成一個個方陣,在逐漸黯淡的霞光中,肅然而激動地看著檢閱台上那幾名佈置著馬燈的大帥衛兵。

    看看人家大帥的衛兵,經常可以接受特殊的點撥不說,聽說訓練也跟普通的步兵警衛分隊完全不同,再看看人家腰間挎著的盒子炮,那在武毅新軍中就是身份的象徵,是精銳中的精銳的標誌!

    這支衛隊的歷史雖然短暫,卻是戰功赫赫!鹽官浮橋攻擊作戰,奠定了如今武毅新軍步兵分隊的進攻作戰戰術基礎;北倉小擺口突擊作戰,又是以凌厲的進攻戰法摧垮了口木軍第五師團秋山旅團的鬥志;大凌河戰役,總統官衛隊是北線的攻擊主力之一;繞陽河一戰,衛隊在黃毓英少校的率領下,乾淨利落地攻克俄軍陣地,殲敵無算!

    衛隊不是門面貨,而是一支刀鋒部隊!武毅新軍乃至軍校學員中,人們是這樣評價衛隊的。

    新學員大隊受到了特殊的關照,他們的位置就在檢閱台下,蔡鍔和他的長官莊嚴,距離檢閱台不過五米左右。在他們的身後,有一千四百多名學員和三百多名教員,還有零散的從各部隊聞訊而來的軍官們。

    張紹曾整整軍服,大步跨上檢閱台,走到正中靠前的地方立正,扯著嗓子吼道:「全體都有了,就地坐下!」

    蔡鍔只聽得身後的人群發出「嚓」的聲響,他不由轉頭去看,那些從部隊中抽調受訓的學員們已經整然地席地而坐,再看看左右,新學員們也在用不是很整齊、很迅速的動作坐下。他的臉不禁一紅,趕緊地盤腿而坐。

    張紹曾上校對學員們的表示還比較滿意。在一陣淡淡的煙塵散過後,他走下檢閱台,步入學員方陣中,一路走一路用挑剔的眼光去檢視,直到一陣馬蹄聲傳來,他才轉身、立正、踮腳、握拳,小跑迎上飛馳而來的馬隊。

    全副武裝的李燾飛身下馬,在軍校值星官「立正——敬禮」的口令聲中站定,對著張紹曾和學員隊伍行了一禮。

    「報告大帥,盛京陸軍軍官學校全體教、學員集合完畢!」

    李燾看了一眼整然如一的學員方陣,微笑著點點頭,張紹曾在同時喊出「稍息」的口令。然後陪同李燾以及一起前來的葉長生、高連山、段祺瑞等人登上檢閱台。

    沒有擴音器、沒有麥克風,面對一千多人組成的隊伍,主講李燾要扯著嗓子吼一個小時。對普通人來說這是很困難的事兒,但是對一個帶兵的將領來說,這是最最基本的功夫!對著麥克風,捏著嗓子,裝腔作勢地講幾句不癢不痛的話,那不是李燾的風格。

    在三千隻帶著尊崇神光的眼睛注視下,武毅新軍的大帥跨前兩步、立正,很明顯地深呼吸了一下,一手叉腰、手指扣著牛皮武裝帶,提聲道:「各位軍校學員、教員,本人繼續上周『中外歷史發展』的話題,今晚要講的主題是——中國因何而落後西方?」

    他故意停頓了一下,雙眼迅速地掃視著全場能夠看到的教學員們。沒有客套的開場白,直入主題的講話,能夠牽扯這全場所有人神經的話題,讓聚集了接近兩千人的大操場上鴉雀無聲。

    李燾又跨前一步,距離檢閱台的邊緣不過三十公分,用手指著自己戴著軍帽的腦袋道:「落後,首先在於思想,在於文化淵源,在於全國的教育水平!我們時常將華夏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曾經擁有漢唐盛世等等一些過去的輝煌掛在嘴邊,沉湎於先輩創建的功業之中,卻沒有將目光橫著看世界!當中國進入初唐盛世時,歐洲進入了漫長的中世紀;當中國進入文化燦爛的兩宋時期,歐洲的教會勢力已經是根深蒂固。此時的東方民族無疑是領先西方民族的!」

    「可是,當歐洲在教會的黑暗勢力影響下時,孕育著引發突變的力量!這是因為總有一些人不甘於現狀,敢於提出對現狀的疑問,敢於向強權勢力提出挑戰,勇於學習、探索這個世界的奧秘,以打破封建教會的教義強加在人們思想上的束縛。當東方的古老民族在故步自封,滿足於封建中央集權大王朝,推崇儒家理學思想,鄙視工商科技的時候,蓬勃的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開展得如火如荼!他們沒有單純地去追緬先輩創造出來的希臘文明、羅馬文明,而是沿用先輩們的自由探索思想,努力地打破封建教義的枷鎖,在天文、物理、數學、幾何、文學、繪畫、機械等等方面,西方突飛猛進,從而讓近代文明的基礎在西方扎根!」

    「反觀我們作了什麼?一本明末年間的《天工開物》可謂曠世奇書!可就是這樣的文化、科技寶書,中國竟無人刊印也很少人去閱讀,逐漸地淹沒在歷史的塵煙之中!這其中,有政治統治的因素,但更大的作用力是思想!是學而優則仕的社會治學風氣!是重農抑商輕視技術發展的儒家理學教條!痛心的還不僅於此,看看那些纏著小腳的女人,她們和男人之間,除了性別之外有何差異?所有人的都一樣打娘胎裡出來,都要經過一個二十年的成長期,男人可以不受束縛的成長,而女人呢?她們的成長歷程就在忍受纏足的痛苦中渡過!不能不說,這是畸形的成長歷程,是一個畸形的社會產生的畸形文化,為了滿足一些思想畸形的所為理學大家的畸形審美情趣,強加在我們的姐妹身上的痛苦!我們也許在嘲笑西方女人的天足,卻不知整個世界都在嘲笑我們男人腦後的豬尾巴,女人的三寸金蓮!」

    「落後、愚昧、閒得無聊才會產生這樣那樣的低級情趣,因為總有些人飽食終日、行屍走肉的同時要奴役、要主宰別人!他們的思想,是為滿足個人**而不是提高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整體力量。不,他們的思想中除了他們自己,沒有民族、沒有國家的概念!因此,他們在外敵入侵之時,會搖著尾巴當洋人的奴才,翻臉過來卻把所有的國人當作自己的奴才!這一切,都來源於他們腦袋中存在的想法。」

    「中國有句古話,竭澤而漁;也有句古話,授人以漁、取利分之。當這些人將思想定位在竭澤而漁上,那麼他們不會去想辦法讓整個國家產生更多的魚,而是千方百計地從老百姓手裡取走僅有的那一點點魚。反之,當我們千方百計地想辦法讓老百姓獲得更多魚,從中取利一成或者更少,卻能得到更多的魚。思維方式的不同導致了社會體制的不同,國家體制也因此不同,國家的發展速度更為不同!經年累月下來,曾經的漢唐榮光不復存在,只有六十二年來的屈辱!」

    肅靜中積蓄著爆發的力量,全場的鴉雀無聲之後,定然是一場關於思想觀念方面的激烈討論。李燾所要做的不是去說服別人,而是提出一個見解,一個與眾不同的想法,讓別人在討論中得出結論。

    「西方有條件讀書求知的人,注重學習實用、創新技術;而東方有條件求學之人,卻在以讀書為仕途進身,然後沉湎於對個人享受的追求,沉湎於一個狹小階層的封閉文化,他們將時間花在詩詞歌賦、風花雪月之上,還自命風流。當西方被新知識、新技術武裝起來的軍隊打上門的時候,東方的文化人們卻指望著一群群沒有任何文化、大字不識的老百姓去抵禦強敵!曾經,老百姓築起了長城,作為抵禦外來民族入侵的屏障。但記得一位朋友說過,真正的長城不是那些沒有生命力的磚石,而是血肉之軀的人!在軍事技術越加發展,武器威力越來越大的當今,磚石無法抵擋大炮,真正能夠抵擋敵人的只有與敵人相稱的軍隊,由人組成的血肉長城和由先進技術和裝備組成的鋼鐵長城!」

    「這道長城的構築,首先要求的是軍人,是我武毅新軍的四萬將士!武毅新軍,不只是單純的軍事組織,她更是一個搖籃,一個思想的、文化知識的、軍事技術的搖籃。因為,我們軍人身上肩負的責任不僅僅是守土戍邊,更有振興國家的漫長征途要以軍人為先鋒,引領整個國家四萬萬五千萬百姓,一路披荊斬棘,戰勝無數的險阻而實現之!軍人就意味著責任與犧牲,也代表著未來的莫大榮耀與永世萬載屹立不倒的豐碑!」

    「對國家、對民族、對先輩祖宗,我們是否能夠在浴血沙場的那一瞬間,從心底裡真正地大喊,我盡職了!?不!沒有,當軍人的思想還沒有經過蕩滌,他還沒有在戰場之外為國家的振興作出相應貢獻,在明知這個民族的生存危機中存在何種問題時而不能盡力去改變、去實現時,那,他就算是捐軀沙場,他也只能是完成了一半的使命!對,就是使命!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擔負了使命,這個使命可以擔當起家庭的擔子,也可以擔當起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擔子!而軍人,恰恰需要擔負起最沉重的那付擔子,這就是軍人的使命,也是軍人的榮譽!」

    「武毅新軍曾經建立了戰功,但是這遠遠不夠,遠遠沒有完成這支軍隊之所以存在於世的使命!現在,我們似乎有理由在戰績的光環下陶醉,要求國家和老百姓更多的褒獎,是不是這樣呢?是、不是?」

    李燾停住了講話,在不知何時亮起的馬燈光線下掃視全場,等待著眾人的回答。

    良久,一聲驚雷炸響:「不是!」這是兩千人在同聲回答。

    蔡鍔眼中那個高大的軍人影像模糊了,潸然而下的淚水和充溢在胸間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將他渾身的鮮血點燃,體內的火焰越燃越旺,形成一股急欲宣洩的洪流,衝撞得他頭腦嗡嗡作響,全身輕輕顫抖,而身在此地,身在相同的青年人群中,那種歸屬感、力量感,也讓他對未來,對自己軍人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與渴望。

    李燾端正地行了一個軍禮,立即引來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在紀律的約束下,學員們不能去高呼大喊,只能用更嚴明的紀律,更整齊、更強烈的掌聲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一支具備了文化和政治責任感的軍隊,會不會為中國帶來一個進取的未來呢?

    李燾無法回答自己的問題,實際上他還有些隱隱擔心,燃燒在武毅新軍年輕的軍人身上過於強烈的軍人意識,會將這個國家帶上一條不歸路——軍國主義。

    歷史,似乎本來就是如此,一個國家積蓄了半個多世紀的屈辱,一旦有機會爆發出來,將造成難以逆轉的洪流!李燾,似乎正在打開潘多拉的魔盒,卻在意識到這一點的同時,並沒有絲毫的把握能夠控制這個無與倫比的強大力量。

    是時候組建政黨嗎?

    這個念頭在李燾腦中一閃而過,立即就被他暗暗搖頭否定!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權力,集中在他手中的權力,只有他知道應該如何使用才能最快地達到目的!政黨、政客、政治傾軋是伴生的,他絕不容許此時出現別人來分潤他手中的權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