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逐鹿1900

第三卷 軍閥 103 武器試射 文 / 仙人掌

    103武器試射

    隨著一聲響亮的「報告!」李燾抬頭一看,門口筆直地站著自己派去山西為苟來順安排家事的許彪,他忙丟開手裡的鉛筆喜道:「許彪,你怎麼才回來?來順兄弟的家人可有安排妥當?」

    許彪神色一黯,勉強地笑道:「回總統官的話,已經安排好了,只是……」

    「只是什麼?快說!」

    「只是苟家老娘親,聽了來順的噩耗大病在床,三天後就去了。許彪無能,只能將來順兄弟的弟妹帶回錦州,大人,小的實在找不到法子安排他們幾個。」許彪說著話,眼圈子立馬紅了,看著李燾的眼睛裡也含著期望。

    李燾愣了愣,見尚且穿著五雲褂的許彪那副模樣,忙道:「你先坐下,喘口氣冷靜冷靜,從頭開始好好說,來順家裡還有哪些人,為何不在山西大同本鄉安置他們,反倒要遠來錦州?是銀兩不夠還是其他原因?別急,慢慢說。反正人已經來了,來順兄弟的弟妹就是咱們武毅新軍的弟妹,決不會虧欠了他們!」

    這話說得許彪心裡既酸楚又感動,堂堂的七尺漢子竟然摀住臉「唔」的一聲哽咽起來,好半晌才止住了激動的情緒,定了神道:「來順家在大同東鄉山上,本有七口子人,老父和來順他大哥廿三年雙雙死在煤礦上,體弱的老母因此哭瞎了雙眼送來順混軍飯討生活。來順、來順是老二,下面三個都是不成年的弟妹,老母一去,再無別人照顧撫育,許彪有銀子沒處使也不敢胡亂將弟妹托付給別人,只有、只有帶回錦州來安置,放在身邊夠得著、看得見的地方,這心也安生吶!」

    李燾悚然動容,終於明白那晚強攻鹽官浮橋時,苟來順為何要托付老娘於自己了!沒想到,險惡的鹽官浮橋戰鬥來順挺了過來,卻犧牲在北倉戰役贏得勝利的那一刻!

    他兩步繞過桌子走到許彪身邊,按住他的肩頭道:「你做得對,是應該接到錦州來的!他們,弟妹們現在何處?」

    許彪渾然沒有兵變那晚的機變沉著,囁嚅了片刻才指著門外道:「回大人,他們就在外面。」

    李燾快步走到門口,就在前腳要邁出門檻那瞬間又停住了。他突然想到,自己這一步邁出去,就意味著將承擔武毅新軍所有陣亡將士家屬的撫養義務,絕對不僅僅是苟來順的弟妹那麼簡單!給死去的兄弟們一個交代,縱然可以讓活著的戰士更加放心身後,可以毫無牽掛地走向戰場、走向死亡。可是,作為一軍之主帥,李燾為自己目前無力解決陣亡將士家屬的生活問題而汗顏。天津陣亡的萬餘將士尚且可以不論,此番錦州保衛戰陣亡的近千將士家眷怎麼處置才算妥當呢?武毅新軍剛剛樹立起來的軍人意識和軍人自豪感該如何保持?

    他猛地轉過身,面對一臉期待的許彪問道:「許彪,你說如果你是來順,家裡這般情況,還會在軍中效死嗎?」

    許彪胸膛一挺,立正道:「會!總統官,我會!跟著您打仗,我和兄弟們覺著腰桿很硬實,覺著臉上有光彩,覺著自己對得住家裡的老娘親,對得住朝廷的軍餉!」

    李燾沖許彪讚許地笑了笑,心裡卻埋怨自己問錯了對象。如今的武毅新軍上下,戰士們的心氣兒就快衝破天了,那是一個民族鬱積了六十年的悶氣在瞬間的爆發,借助一個個武毅新軍官兵的心思、神情和所作所為的爆發,就如同那日的劉良柱一般。軍人這個烙印已經深深地紮在每個官兵的心底了。這,對於封建滿清中國的軍人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年的轉變,卻在自己尚未察覺的情況下悄然完成了!對,是值得紀念!

    「走,去看看弟妹們去!」李燾此時,已然決定不論付出多大代價,使用什麼手段,也要將苟來順的弟妹、武毅新軍陣亡將士的家人照顧起來,這樣做帶給武毅新軍的是更大的戰鬥力,遠遠比那些朝廷恩賞,官位陞遷來得更強的戰鬥力!

    門外,一輛大車邊站著一男兩女三個少年。一個大約十四、五歲的小姑娘、一個更小的,只有七八歲上下的小丫頭,還有一個是十二三歲的男孩子,鼻子下方還掛著青青的鼻涕。縱然他們身上的衣服都是新的,精神頭看起來也不錯,可是瘦弱的身形,惶恐的眼神,看的李燾的鼻樑一陣陣的發酸,胸膛在猛烈的震顫中一陣陣的發悶。

    許彪兩步搶到前面,拉了那男孩子的手道:「小四兒,這是李大人,就是李大人派許大哥接你們來錦州過好日子的!快,快給大人跪下磕頭。」

    小四兒怔怔地看著李燾一身藍色的軍裝,眼光在李燾的臉和腰上的盒子炮之間游轉,卻是怯生生地不敢說話。兩個小丫頭更是緊抿著小嘴,一臉的著急神情看看李燾,又看看自家說不出話的兄弟。

    「不要,不要跪!小四兒,你記住一句話,男兒膝下有黃金!你哥苟來順是好漢子,你也要像你哥一樣!咱不跪別人,只跪父母!」李燾拉了小四兒的手,盯著這孩子逐漸清亮的眼神,笑了笑又道:「對,就這樣,漢子就要敢於面對任何人,包括敵人!」

    小四兒還是不敢說話,估計是許彪早跟他說起過總統官是什麼人物了吧?

    李燾心想,過兩天熟悉了就好,乃轉頭喊道:「梁黑虎!」

    「到!」

    「你和許彪去附近找個好一點的房子,置辦了家用,先安頓弟妹們下來,吃飯,就讓總部炊事班每餐送過去。嗯,再看看這王家堡可有先生,不,看看錦州有沒有先生……噢,算了,不用看,去吧!」

    李燾之所以轉了話風,是他突然想起一件尚未辦下去的大事兒——教育,基礎教育!

    「報告總統官,汪總辦和劉先生請您去修械所觀看新炮試射!」

    李燾眉頭微跳,心裡想著正好將辦教育的事兒跟汪聲玲交代一下,更迫切地想看到試造出來的迫擊炮究竟是啥模樣,能中用不?

    「叫上總部各處主任參謀和炮團參謀、營級以上軍官前去觀摩,走吧。」

    海拔282米的白雲山腳下,武毅新軍炮兵團護炮連的官兵們嚴陣以待,連白雲山上能夠看到試驗場的地方都被控制住,堅決地杜絕任何無關人員進入試驗場地或者窺伺試驗。

    遠處的靶標下,紅旗收回,綠旗搖動,兩名信號兵發出信號之後立即躲進了五十米開外的避彈所。

    「蹲姿操炮!目標正面三百米處標靶,瞄準!」

    馬國強下達指令後立即趕到一門50毫米迫擊炮邊檢查炮手們的瞄準準備。

    李燾壓抑住想摸摸那門青黑色迫擊炮的衝動,面無表情地冷眼看著。看上去,迫擊炮的試造在外形上已經成功了,無縫鋼管的炮身、生鐵坐鈑、鋼製炮架、簡易的方向機和高低機由齒輪浮動桿控制,雖然注定了效率不如齒輪套筒便捷,不過在當前中國連螺絲都造不出來的情況下,也算是權宜之計了。

    「報告總統官,試射表尺裝定完畢!」

    「打!」李燾等待的是結果,他可沒興趣象馬國強那般去檢查一番方向機和高低機的分劃讀數。

    「預備……」

    炮手躬身拿起一枚鑄鐵尾翼式迫擊炮彈,拔除保險,雙手夾著炮彈放到炮口,雙手各由無名指和小指與炮口接觸,保證炮彈出手後能夠準確地掉進炮膛。

    「放!」

    炮手的手一鬆,在炮彈掉進炮膛的同時飛快地抽手蹲下。

    「蓬」的一聲,迫擊炮炮口閃出一道並不顯眼的火花,一發炮彈帶著一股白煙「呼」地出膛,帶著獨特的嘯音飛向目標。

    「轟!」

    硝煙散去,靶標依然可見。

    李燾的唇邊露出一絲微笑,他身邊的幾名軍官則是大為緊張,將不滿的目光毫不猶豫地投向馬國強。

    馬國強的臉紅到了耳根子,他是炮兵不假,可也不過擺弄這迫擊炮一兩次而已。對這奇怪的火炮心裡沒底不說,當著炮神總統官的面打標靶更是緊張,這不,十月天的秋風中,那臉上的汗水啊是看得見的流。

    李燾抿了抿嘴唇,走上前去道:「馬國強,讓開我來。你們啊,坐鈑下面的土不夯實就開炮,打得中才是怪事!聽口令,起坐鈑!」

    馬國強恍然大悟,忙不迭地和炮手們卸開炮身,將坐鈑拉起後用腳使勁地踩踏有些鬆軟的泥地。難怪打不準,就是炮彈在出膛瞬間的後坐力被坐鈑帶給泥土後,泥土向下沉陷了那麼一丁點,就是那麼一丁點!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啊!

    「我不要求你們每發必中,這次,三發連射,注意發射時間,射擊節奏和控制射彈散佈才是重點!信號兵!將靶標移動到凹地裡去!」

    在馬國強等炮手在重新架設火炮的同時,信號兵將靶標移到了觀察塹壕中,只露出了紅白相間的一小截。

    李燾蹲到與火炮同一縱軸線上的炮隊鏡後,觀察一陣,高聲道:「迫擊炮班準備,方向不變,距離288,三發急速射!」

    馬國強代替了裝填手,裝填手則專門拆除炮彈引信保險,兩人配合緊密地在「蓬蓬」聲中很快打出三發炮彈,絲毫沒有抬眼去看遠處靶標的心思。

    「轟轟」的連續爆炸聲中,靶標被炸飛出老遠,塹壕裡騰起三股硝煙,迸飛的泥土不住地「簌簌」落下。

    炮團的軍官們、總部的參謀們睜大了眼睛呆看著遠處瀰散的硝煙。他們不是為迫擊炮的射擊精度吃驚,而是為迫擊炮魔鬼般的射速吃驚!在馬國強和裝填手並不熟練的操作下,三發炮彈在瞬間就打出去,自然地在靶標周圍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射彈散佈面。塹壕,在迫擊炮面前沒有半分的遮蔽作用!塹壕裡的敵人,在迫擊炮的快速射擊中,絕對沒有躲避的可能!想一想啊,如果現在試射的不是一門迫擊炮,而是兩門、三門乃至更多,那,效果又當是如何呢?

    「可以!」李燾從炮隊鏡後面跳起來,快步走到劉大印身邊道:「大哥,一個月內您能提供多少門50毫米迫擊炮給部隊?我想,至少在教導大隊中首先使用這種武器。」

    「最多六門!修械所的工場就那麼大點地方,新的工場年底能用就謝天謝地了,六門,最大限度了。」劉大印伸出手指搖頭晃腦地比劃著「六」字,見李燾露出不滿足的神色,忙道:「還是命令的你的工程兵加快建設速度吧,只要天津的機器和原料一到、廠房一修好,按照規劃設計的產能,一個月我可以給你三十門!」

    李燾想的卻不是這個問題,現在迫擊炮並不是急著要用到戰場上去。

    「汪總辦、大哥,走,我們一邊兒去商量幾個事兒。這遼西的煤鐵資源也該著手發掘利用了。總要依賴天津的供應,不成吶!」

    汪聲玲拉了拉有些發愣的劉大印,跟著李燾緊走幾步。

    「勞煩汪總辦和大哥算算,建設一個鋼煤綜合企業、一個大型的機器廠、一個兵工廠,配套一個火力發電站,要花多少銀子?何時能建成投產?」

    「啊?!」

    汪聲玲和劉大印同時愣了,心中都在轉著一個念頭——這總統官莫不是發燒了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