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逐鹿1900

第二卷 和局 093 戰錦州二 文 / 仙人掌

    093戰錦州二

    一望無際的青紗帳已經到了收穫的時節,青黃相間的葉子,紅彤彤的高粱,在晌午的太陽光下透出誘人的成熟味道。

    高連山在白家窩鋪村口的土路邊焦躁地來回走動,不時停下來舉起望遠鏡看向東北。鏡頭中,標高300米的媽頭山拔地而起,在遼闊的大平原上顯示出不凡的氣勢。只是這種氣勢落進高連山的眼裡,加上南邊傳來的隆隆炮聲,就化成巨大的壓力和因此而生的莫名火氣。

    「媽的,這老毛子敢耍老子!?再不滾過來,老子就打過去!」

    葉長生依然保持著刻板平靜的神情,從前的那種自信似乎又回到他的身上一般。對自家兄弟高連山的沉不住氣,他只是偏頭向外來戶總指揮段祺瑞聳聳肩,表示「他就是這脾性」的意思。

    「高司令官,此刻你應該回到指揮位置上去,請相信總統官的判斷。」段祺瑞一身藍軍裝,挎了一把裝飾精美的德式軍刀,勃朗寧左輪插在腰間的牛皮槍套中,著實有些總指揮的派頭。

    高連山給了段祺瑞一個後腦勺,向葉長生努努嘴後,才不情不願地轉身立正行禮道:「是!」然後大步走遠,才嘀咕道:「王八蛋,你他娘的算老幾?!」

    他也只能這樣了,李燾是打過招呼的,就算沒打過招呼,段祺瑞在武衛軍中的名聲也讓高連山有些敬畏。只是,如今的高連山不再是武毅軍右路親衛哨官,而是堂堂的步兵團長、北路縱隊司令官,背著天津保衛戰五戰五捷的功勞,自然就對無功無勞的外來戶騎在自己頭上發號施令有些不滿。

    葉長生等高連山走遠了,才道:「段指揮,幼常說得也沒錯,等不了咱們就打過去,聽著南邊的動靜在這裡等,不是滋味兒啊!」

    「相信總統官!白檯子俄軍不可能不動,一動就必須經過小石橋落進我們的伏擊圈,老毛子沒有別的路可走。」段祺瑞曾跟著李燾勘察過這一帶的地形,對整個作戰方案也反覆地思量過,得出的結論是——這是武毅新軍唯一能夠擊敗當前俄軍的戰法!

    他見葉長生還有些猶豫,又道:「咱們攻上去不是不可以,但是只能擊潰而無法消滅白檯子之敵。這不是戰役計劃所要求的,北路縱隊這個重兵集團應該達到的戰果。」

    葉長生凝視段祺瑞片刻,點了點。實際上他有些驚訝了,沒想到這個外來戶對李燾的信心比自己還堅定!是啊,曾經的自己也是相信李燾的,可是這一次面對的敵人太強,武毅新軍是以弱敵強,一個疏忽錯誤就會陷於萬劫不復之地!眼看著這支部隊組建起來的葉長生、高連山,與跟部隊沒什麼感情的段祺瑞相比,有些顧慮也是正常。

    此時的葉長生忽然明白李燾要在北路設置雙重機構,硬生生地將段祺瑞安排進四人指揮班子的原因——自己和高連山等人,都背了包袱!情感上的、功勞上的包袱!

    高連山冒著腰穿過青紗帳內踩出的小路,逕直到小石橋右側的前沿觀察哨,找到參謀官吳佩孚。

    「怎麼樣?子玉。」高連山對吳佩孚的快速提升沒有絲毫的意見。能夠拿出一個五千消滅一萬的作戰計劃的基本想定,讓他看到李燾的從前,兩個月以前的李燾不就是一個武備生嘛!

    高連山沒察覺出來,自己是妒嫉段祺瑞的德**校牌子!這才有他對吳佩孚的快速陞遷表示接受,卻對段琪瑞的壓在頭頂頗為不滿。

    頭戴草環、身披草衣的吳佩孚摘下望遠鏡,搖搖頭道:「沒動靜。團長,我擔心……」

    高連山撿起自己的偽裝草環戴在頭上,邊用望遠鏡觀察邊道:「說,痛快點!」

    「照理說,俄軍採用典型的三路分進合擊戰術,白檯子距離金城最遠,這裡的敵人就應該早早地出發才是。等到此時都沒動靜,唯一的解釋就是——白檯子的敵人在等遼陽的援軍!可以想見,此時媽頭山後面必然有遼陽之敵正在快速向白檯子進軍。這麼一來,我們要對付的不是兩個營,而是五個營左右的敵人!」吳佩孚的說得很快,暴露出年輕的參謀心中的焦慮。

    「五個營,五個營,兩千四百多號人。」高連山念叨著,腦子裡快速地搜刮著可能的戰法,對參謀官的推測毫無異議。軍事上的任何一個行動,都有其目的,根據情報和戰場上的實際,追本溯源地推測敵人的目的,推演出戰場上即將出現的情況,乃是一名前線指揮官應有的素質。很不巧的是,高連山團長在北倉大戰時就逐漸形成了這樣的能力。

    吳佩孚放緩語氣道:「從白檯子經小石橋到白家窩鋪的道路,可以容許敵人以兩路縱隊並行,那麼就是一千二百個行軍間隔,以平均行軍間隔一米來計算,這就需要一千二百米以上的伏擊圈,加上前哨部隊與行軍大隊的間隔五百米,咱們的伏擊圈應該再向白家窩鋪方向延伸九百米。兵力不足啊!」

    「老子手裡已經抓了全旅的大半兵力!」高連山說著,抓過吳佩孚的同囊,取出鉛筆和白紙,就著膝蓋做起了應用題。這興許是從李燾那裡得來的優良傳統了。

    吳佩孚見高連山在計算,也馬上拉出地圖來,作為高連山計算和決策的參照。

    「嗯……掐頭、去圍、兩頭合擊!把兵力重點分配在頭尾兩個部位,平均配置兵力的傻事兒,老子不幹!」高連山說著,拿著鉛筆在吳佩孚的地圖上連續地劃拉了幾個圈,標注出應用兵力的單位符號後,看著參謀官道:「怎麼樣?行的話就擬個報告給前指,咱們這裡同時調整部署!」

    「成!」吳佩孚從高連山手中接過圖囊和鉛筆,在紙上「沙沙」地寫著報告。

    北路、南路沒有槍聲的時候,中路的金城卻打得熱火朝天。

    俄軍集中了薩哈諾夫支隊幾乎所有的火炮,以猛烈的轟擊掀開了金城攻擊戰的帷幕。接著,一個團級規模的攻擊隊伍從東面拉開隊形,在一片「烏拉」聲中衝向金城街橋頭堡。很快就在橋頭堡完善的火力配系打擊下,留下兩百多具屍體潰退下去。

    當李燾跨過浮橋鑽進核心工事中的指揮部時,俄軍的火炮再次打響。

    「光光」的爆炸聲幾乎沒有停頓過,整個金城街都在爆炸聲微微顫抖,掩蔽部頭上堅固的支撐頂,也不斷「簌簌」地掉下泥沙,很快就鋪滿了地圖桌。

    李燾暗想,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產生的效應不僅僅在中國方面,至少當前的俄軍已經開始轉變炮擊戰法了。看來,老毛子並不像軍史裡面介紹的那樣笨,他們也有專業的軍官,也有優秀的軍事人才!

    張雲松一直守在電話機旁看著李燾,只要李燾一個命令,他就能指揮105毫米重炮轟擊敵炮兵陣地。雖然老毛子狡猾地將炮兵分散佈置了,但是一輪炮擊敲掉俄軍一個連陣地還有可能的!情報裡說了是五個連左右的炮兵,從目前的炮擊規模來看,也有這樣的數量。五個連,五次齊射,報銷他娘的!

    李燾圍繞著地圖桌轉來轉去就是不下達炮擊命令。

    金城守軍隱蔽得很好,完全按照三線連通塹壕加避彈所、火力支撐點佈局構築的防線,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守軍被火炮殺傷的可能性。這麼一來,一向喜歡奪取敵軍火炮來裝備自己的李燾,又開始在腦子裡權衡:是否暫時忍著一口氣,等待北路戰鬥結束後,再來一次騎兵奪大炮的好戲?

    這麼有誘惑力的想法,李燾是不太願意輕易放棄的。畢竟,大清國與列強處於戰爭時期,進口火炮幾無可能,目前中國具有的那點造炮能力不能滿足武毅新軍的擴軍速度和他的技術要求。反正,沒有炮兵支撐的戰鬥,他是敬謝不敏、唯恐避之不及的!

    也許還是受前世的影響吧!小米加步槍的時代在一名炮兵軍官眼中不僅是光榮的戰史、艱難的建軍史,更是一種揪心的痛!因為,那表示著自己國家的軍隊要付出更多的傷亡代價,才能贏得那些勝利!這個痛幾乎成了李燾的潛意識,也是支撐著他腦中「大炮兵主義」建軍方式的根本原因。

    總之,有炮不奪是傻瓜!

    炮擊逐漸消停下來,密集的槍聲和陣陣吶喊穿透掩蔽部的沙土牆,落進所有人的耳朵裡。張雲松站了起來,一隻手已經把住了電話聽筒,參謀們也轉眼看著李燾,等待這位總統官下達命令。

    「黑虎,我的槍!」李燾走到掩蔽部門口停下來,接過梁黑虎麻利地遞上的莫辛步槍,嘩啦一聲拉開槍膛看了看,笑道:「沒事兒練練槍法去。」

    張雲松大駭,一聲「總統官」的驚呼放下電話衝到門口,卻已經無法攔住李燾了。

    「說過沒事兒,老毛子的本事就這麼一點點!張團長,看著你的炮,隨時準備打響!」門外傳來李燾的喊聲,卻是越來越遠。

    到處都是彈坑,到處都能看到燃燒的草房、木板,到處都瀰散著嗆人的硝煙味道。機槍、步槍的射擊聲比在掩蔽部裡聽到的要強烈不少,而老毛子的吶喊聲卻在某個時候齊齊地消失了。

    俄軍轉變了進攻戰法,第一輪的人海戰術沒有奏效,在三挺馬克辛機槍和重疊佈置的排槍射擊面前,集群衝鋒無非是一場鬧劇而已。

    李燾提著槍一溜煙地衝到一號機槍陣地旁,一個抱槍半滾後匍匐在機槍暗堡的側面,「吭吭吭」的機槍連續射擊帶著他身下地皮的連續震動,彷彿很爽的全身按摩一般。

    梁黑虎忠實地趴在李燾身邊,嘴笨的他正要說點什麼勸總統官回去的話,卻見李燾眼睛一瞪,頓覺要遭!

    「梁黑虎,你的步兵戰術怎麼練的?滾遠點,那邊去!瞄準了好好打,沒五個成績別想吃飯!」

    這叫先聲奪人!看著老實的梁黑虎灰溜溜地躲到七、八米開外找了掩蔽地形準備射擊,李燾真想摀住嘴大笑一番。

    俄軍的黃色身影一**地相隔大約二十來米,緩慢地用低姿前進的方式推進,不時在軍官的口令下,射出一陣排槍,卻是效果不大。倒是黃色的人群中不住有人倒下,幾乎每前進一步,老毛子的衝擊隊形就越加地零落。只是,俄軍在絕對優勢的兵力下,每一步的前進都帶給中國守軍一份壓力。

    「啪!」李燾打響了手中的步槍,也沒去觀察射擊成果就拉栓退殼,頂上新一發子彈。他對自己的槍法沒有半分信心,步槍射擊的命中率與指揮火炮的精確度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啪!」又是一槍。感覺丟了面子的李燾吼罵道:「機槍!消停一下成不?震得老子看準星都在抖!」

    機槍暗堡裡的戰士們哪裡聽得見他的喊聲?還是「吭吭吭」地打著長、短組合點射,在黃色的人群中製造出一段段缺口。

    唉,沒勁兒!俄軍如此拙劣的攻擊戰法,根本用不著火炮出聲!也用不著武毅新軍總統官浪費子彈,畢竟,為了統一槍械制式,武毅新軍配備的是毛瑟1888,而李燾的是莫辛式步槍,子彈每打一發就少一發,聶憲藩可沒專門給某人搞子彈的心思。

    俄軍在付出相當大代價後終於逼近一線陣地不足四十米。

    戰壕裡響起了「手榴彈準備!」的命令聲。身處一線戰壕後不過二十米遠的李燾也本能地摸後腰,卻一個手榴彈也沒摸著。

    「轟轟」的爆炸聲連續響起,陣地前騰起一股股黑白相間的硝煙。進攻的俄軍在手榴彈成片爆炸的瞬間掉頭就跑,卻被馬克辛機槍的火流一片片地掃倒。

    李燾坐起身來,瞇縫著眼睛看著潰逃的俄軍第一梯隊,心裡對堅守金城有了充分的把握。俄軍的進攻戰術是呆板的、落後的,進攻火力的配置是基本無效的。火炮和步兵之間,機槍和第一梯隊之間完全脫節!

    除非俄軍能夠組織起像樣的步炮協同,否則,武毅新軍金城橋頭堡就足以稱得上是——固若金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