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尋花問柳

龍騰世紀 第五十六章 離京(3) 文 / 阿草

.    我聞言微微一動,一邊催促一眾王太子先出城去,一邊擋在城門前面朗聲道:「孤就在這裡,不知道來的是哪一位大人啊?」

    「定遠侯王弼和左御使李孝儒前來下達皇太孫的上諭,請睿王殿下留步。」

    這步我當然是要留的,不過等到王弼和李孝儒帶著一行人來到我們城門前面,一眾王世子以及他們的侍衛同順利的通過拱門,馳出了西城門,而這時候我則不慌不忙的下馬站在城門前面,恭候上諭。

    當然的,除了我之外,我身後的數十名侍衛也都下了馬,他們恭敬的站在我的後面,都露出了一副如臨大敵的氣勢來。

    「睿王朱長洛接上諭!」王弼、李孝儒一行人來到近前,立即就向我宣讀了朱長文的「上諭」,大概是要我不能離開京城,參加他的登基大典。

    「請怒孤不能領命了。」聽完王弼宣讀過「上諭」,我微微一笑後,當即就不鹹不淡的說了一句。

    「睿王殿下,莫非你要抗旨不成?」王弼眉頭一皺,踏前了一步道:「睿王殿下如今唆使諸位王世子一起深夜離京,這簡直就是要抗旨不尊,難道殿下不怕犯了欺君之罪麼?」

    「抗旨?」我哈哈一笑,作出一副毫不在乎的神情道:「定遠侯,你說孤抗旨,不知道抗的是哪門子的旨呢?嘿,不知道在定遠侯的心中,當今的天子是哪一位?」

    王弼見我這副神情,大概是有些著心子,沉聲道:「當今的天子自然是太祖皇帝的皇太孫!皇太孫的話兒殿下都敢違背,這不是抗旨什麼?」

    「錯了錯了,定遠侯。你真是全錯了!」我臉色一肅,凝聲道:「當今天子仍是太祖皇帝,孤的皇祖父!」

    王弼總算明白我地意思了,臉色一變,一時之間也說不出話兒來。

    「當今朝廷雖然以孤那長文皇兄為尊,可是只要朝廷一時未舉行登基大典,長文皇兄他還不算是我大吳的皇帝!」我嘿的一笑。繼續道:「所以說啊。孤今日並不算是抗旨,更不用說是欺君了!」

    王弼默默的聽完我的話兒,想了一陣。突然轉頭對李孝儒道:「李大人,你來說一句話兒啊!」

    李孝儒望了望我,想了一想後,才道:「睿王殿下,還請您不要離開應天為是。」

    「哦?」我淡淡的看了一眼李孝儒。又看了看王弼,我心裡一瞬之間就明白了王弼的心思。他今日之所以帶上李孝儒來。說白了其實便是想以李孝儒和我之間岳婿關係,要羈絆於我。略一沉吟之後,我逕自直白無比說道:「岳父大人。要知我地兒子出生,也算是岳父大人地外孫兒,在情在理不論如何我也要回成都看看。如今離那登基大典還有一月有餘,若是到時皇太孫真的要讓我進京來,那我大可再趕回來。」

    我這「岳父大人」當面一叫,李孝儒立即就不知道該怎麼應我的話兒,他搖頭輕歎了一口氣,也就頓時住口不語。

    應付完對方這麼一硬一軟地兩陣,我重新跨上坐騎,一拱手,就朝王弼和李孝儒道:「定遠侯、李大人,孤就在此和兩們別過了!」說罷,我就要圈馬出城。

    「慢走!」王弼突然大喝了一聲,一揮手下讓身後的一眾錦衣衛趨向前來,口中沉聲道:「若是睿王殿下一意孤行,那就莫要怪本侯不敬了!」

    「你敢?」我聞言又目一瞪,當下大喝了一聲。在我有意暗運真氣的喝聲中,所有人都被駭得鎮住,他們都一起望著我,那眼中充滿驚訝之色。

    我伸手讓曹福安將我的打皇鞭拿出來,執在手中,緩聲道:「這是太祖皇帝賜給孤的打皇鞭,上可打昏君,下可打奸妄,誰若不怕死,盡可上前來阻攔!」說話地時候,我故意高舉手中金光燦燦的打皇鞭,作出一個要打下去地勢頭,然後又掃視了一圈對方眾人。

    所有人在我凌厲的目光下面,都不自禁低下頭去,就連王弼也沒有敢和我對望。我得意把打皇鞭重新遞給曹福安收到,這一次還是我第一次使用皇祖父賜給我的打皇鞭來「作威作福」,效果實在非常地妙,讓我覺得日後可要好好的用用這鞭子才行。

    當我領著一眾侍衛馳出西門,一眾王世子以及他們的隨從都在半里外的地兒等著我,我們會了面後,我又和他們說了兩句辭別的話兒,各歸封地去了。臨別時,大哥拉著我的手,說道:「十七,過一陣只怕又是多事之秋,你可要小心保重啊!」想了一想後,大概大概是知道我和十八弟交好,又給我說道:「老十八已經入了父王的親軍之中作了校尉,這一次我來京城,他還吵著說要來呢!」

    想起十八弟當年憨憨的模樣兒,我忍不住會心一笑,這些年來未曾見過他,也不知道他變得怎樣了。想時,我又以示親近的握了握大哥的手,道:「大哥,這一路回燕京,路途不近,你可要小心著些了。」兩人寒暄了幾句之後,這才分別離開了。

    我領著一眾隨從匆匆趕到應天以西的石樑鎮上,很快又會合了我早就安排她們出京的胡梅馨和徐元春,這就馬不停蹄的趕回四川去了。

    因為一路上的都是旱路,我們用了二十餘天,終於回到了成都。四川一切事情都並沒有由於皇祖父的去世而發生什麼變化,我除了繼續留意著應天以及各地的情報之餘,每日總以弄兒為樂。

    說起來我那兒子也真是惹人喜愛,據說生出來的時候就有八斤我重,標準的就是一個大胖小子。他的一張小臉兒趣智逗人,簡直就和我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每日看著他,不但我和宋宜萱喜歡,就連後宮的諸女也都非常的喜歡,介日私底下吵著要我幫她們也生上一個的大有人在。

    我才回到成都沒有多久,朱長文的上諭像是無休止的纏上了我,又一次催促我進京參加大典。不過我想他們大概也清楚非常,我這是入了海的蛟龍,這時候又怎麼可能再到京城去?因此他們的上諭也就只能算是做做樣子罷了。

    很快的,朱長文終於在應天登基,是為建文皇帝。在這後一天,本著普天同慶的心思,我為自己連娶了十二個老婆,包括趙月蓉在內,總算是一回就湊夠了十二金釵,連同施潔兒和紫箬也沒有落下,成了我的側室。說起來,倒也算得上是奇聞,我娶妻之明,還抱著一個兒子,這或許落在旁人的口中,會成為我獨立特行的一個例子吧。

    又過得幾天,曹福安給我稟報,說是那朱長文的近侍太監李海富因為屢欠賭債,終於在日前受了與他接觸的廠衛的唆擺下,從宮中盜出古玩珍寶來變賣,以求償還賭債。拿到了他的這個痛處之後,李海富在廠衛們的威逼利誘之下,只好答應了為我們密報當今天子的一舉一動來。

    「好,做得好!」聽了曹福安的話兒,我心情當下大好。事實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這老祖宗留下的皇歷誰也會說,只是能作到的人卻並不多。

    「那另一個張得貴呢?」我不知道為什麼,對這個張得貴就是念念不忘,或許是因為從前師父曾對我說過,這世上並沒有夫欲無求的人,若是真的有人加意隱藏自己的欲求,那這人就只能說是所圖甚大了。

    「這些日來或是忙於登基大典的事務,張得貴一直極少出宮,唯一的一次就是到定遠侯家傳旨去了!」曹福安恭聲對我答應著。

    「嗯,繼續看著這人,切不可放過任何細微之處了!」微微一頓,我又道:「前些日子讓你安插人手到那皇后的身邊,這事兒如今怎樣了啊?」

    曹福安臉上首次現出為難的神色,說道:「回殿下的話兒,寧馨宮中的人都要由皇后親自揀選,奴才已經數次安排人進去了,可是卻……」

    我想了一想,也知道那王氏既然是鏡花宗的人,只怕想要讓人接近她身邊,那真是難度極大,於是就擺了擺手道:「若是真的不行,那就別費功夫了,倒不如把人放在別處更好。」

    曹福安見我沒有責怪,露出了一個鬆了口氣的神色之餘,眼中也閃過了一絲感動,沉聲道:「殿下儘管放心,奴才不論花多大的功夫,都一定要為您辦好這事兒。」

    我點了點頭,又問了其他方面的事兒,也就讓他下去了。

    這日正值得閒,我想了想已有許久未曾到成都市面上去看看,於是便帶著幾名得力的侍衛,微服私訪去了。

    成都比起我初來時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當初不但市肆冷清,就連人口也稀少無比,可是經過這一年多來的治理,成都的戶籍基本上都已經恢復了過來,而且省內省外的貨物都紛紛運來,市集之上真可算得上是有了些繁華的景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