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隋主沉浮

第二卷 誰與爭鋒 第一百一十五章 九死一生(五) 文 / 漁皋

    就在宇文述不知如何是好之際,眾將中冒出一人來,自稱有辦法解決大軍現在面對的困難。手機輕鬆閱讀:ap.s.整理宇文述扭頭一看,說話者不是別人,正是剛剛歸隊不久的先鋒官楊玄感。

    楊玄感那日與羅士信不歡而散之後,也無力獨自消滅那些靺鞨游騎,便率殘部回歸大軍。讓楊玄感出乎預料的是,就像羅士信所說,宇文述不僅沒有責罵於他,而且還在眾將面前對楊玄感以及前鋒部隊大肆褒揚了一番。這時候楊玄感才知道,正是由於他們調走了高昌賀的四萬人馬,宇文述的大軍才得以一舉突破高麗人的滸水防線。否則高昌珠只需要憑這嚴陣以待的十萬守軍,哪怕沒有國內城的援軍,他也一樣可以將隋軍數十萬人馬死死地擋在滸水北岸。

    「哦?楊將軍有什麼辦法,說來聽聽!」

    眾人的目光一下子都落著楊玄感的身上,楊玄感向宇文述行了一個軍禮,道:「大帥,高麗人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拖延我大軍的行動,直至天氣轉冷,到時候他們就能不戰而勝!」

    「然!不過我們明知他們的打算,卻拿他們毫無辦法啊。」

    「大帥,末將是這樣想的,咱們可以以十到十五日為限,在這十幾天裡,請聖上下令烏骨城方面盡可能多的向我方大營派送糧草。糧草可分水陸兩路押運,待咱們囤積了足夠大軍十五日,或是二十日所需的糧草之後,再行向平壤進軍!」

    「喔?楊將軍可否說得再詳細一些。」,宇文述似乎聽出了些門道,追問到。

    楊玄感把腰板兒一挺,侃侃而談道:

    「陸路押運糧草,路線依然不變。不過為了防止高麗人從中襲擾,在這十幾天,我軍和陛下的後軍各派出一支人馬,圍剿高麗軍也好,驅趕他們也罷,總之不讓他們干擾咱們運糧。水陸方面,大帥可請陛下徵集臨海頓的漁船,將瀘河鎮的糧草通過海陸送至滸水的入海口,再沿滸水送至我軍大營!末將算了一下,走水路比走陸路要節省一半兒的時間,若把徵調船隻的時間也算上,運送一趟十五天足矣!」

    臨海頓又稱望海頓,是涿郡靠海的一座城鎮。隋軍後方的糧草首先都是運到燕郡的瀘河鎮,然後才送至高句麗的烏骨城。而望海頓距離瀘河鎮只有不到半天的路程,所以把那裡的糧草通過海路運送至滸水,然後再沿河而上送至隋軍大營,確實比陸路方便而且快捷許多。先前隋軍的指揮層預計大軍會一路推進,從沒想過他們會被拖延在滸水沿岸不得前進,所以也沒人提出以此方法運送糧草輜重。

    宇文述聽楊玄感說完,猛地一派大腿,喜不自勝道:「哈!此計可行,可行!」

    別人都束手無策的難題被自己解決,並且得到宇文述的誇讚,楊玄感不免有些得意,微微一笑,又道:「末將還有一個大膽想法,還請大帥參詳參詳!」

    「但說無妨!」

    「為了節省時間,並且保證以後的糧路通順,末將以為大帥可以請陛下派出一支奇兵,將卑奢城拿下。這樣一來林海頓的運糧船在海上有了休整之地,二來我軍也可以將烏骨城的部分糧草轉運至卑奢城,然後也通過海路送至我軍大營!」

    這個卑奢城是遼東半島最南端的一座瀕海城鎮,並不重要,所以隋軍也沒想過要打它。但是如果隋煬帝真的採納了楊玄感的運糧辦法,那這個卑奢城就很重要了,因為它的位置剛好在林海頓和滸水入海口的中間,隋軍掌握了它,隋軍海上運糧船隊就有了保障;而高麗人控制了它,就可以隨時掐斷隋軍的海上補給線。當然,這種情況的前提是卑奢城需要有足夠多的兵力,而卑奢城因為不是什麼「戰略要衝」,所以現在的它還不具備這個條件。

    「嗯…」,宇文述把這個方案前前後後又仔細考慮了一遍,確認沒有太大的紕漏,最終決定道:

    「楊將軍,本帥基本同意你的辦法。老夫這就給陛下上道奏折,若陛下也無異議,咱們就依此計行事!」

    ……………

    天空灰濛濛的,沒有風,卻很冷。

    滿天的星月似乎是不想看到地面上那殘酷的殺戮,於是就躲在雲層後面,只是偶爾才露露頭,看看那血腥的一幕何時才會結束…

    七天過去了,高麗大軍不僅絲毫沒有轉移的跡象,反而進一步向溳城一帶增兵。此刻的溳城,已經被超過四十萬的高麗軍隊團團包圍,似乎只要高麗王一聲令下,就可以將它夷為平地。

    高麗王確實這樣做了,但結果卻並未像他料想的那樣,溳城依然堅如磐石。溳城城下堆積如山的屍首並不能挫傷高元攻城的信心,反而更加的激怒了他。因為守城的隋領名叫「羅士信」,所以對於高麗王高元來說,他只能接受一個結果,那就是:破城,屠城,為子報仇。

    羅士信趴在城頭的一個垛口上,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前方無邊無際的高麗軍聯營,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蘇定方就站在羅士信身旁,一手幫羅士信扶著鑌鐵霸王槍,一手拎著他自己那根紅纓槍,擔憂地看著羅士信。蘇定方尚沒長鬍子的小臉兒上還滿是白日裡守城戰中濺上的血跡,雙眼微陷,看起來疲憊不堪。

    「將軍,你還是回去休息吧,看高麗人的架勢,明天他們的進攻會更瘋狂。你是將士們的主心骨,可不能倒啊。」

    今晚本來不該羅士信守夜,但他卻沒有回去休息,從傍晚一直趴到現在,也不說話,就那麼直勾勾地盯著前方。見主將目光呆滯,蘇定方有些心慌了。這些日子裡,無論高麗人的進攻多麼瘋狂,隋軍眾將士始終奮戰不餒,其中很大的激勵就是來自羅士信。

    羅士信這把神弓不知點殺了多少率隊衝鋒的高麗將領,這把鐵槍也不知殺戮了多少衝上城頭的高麗勇士,似乎只要這位天賜大將還站在城頭,高麗人就永遠不能攻克溳城。在這種絕境之中,羅士信已經不僅僅是隋軍的主將了,他更是大夥兒的英雄,所有人撐下去的精神支柱。

    「將軍!將軍!你說話呀!將士們還指望著你呢,你可不能這樣啊!」

    「哦?什麼?你和我說什麼?」

    蘇定方的高聲呼喚好像起了作用,羅士信終於從虛空之中神遊回來了,而且並沒有任何頹然的跡象。

    蘇定方長出一口氣,放心道:「將軍剛剛神色呆滯,末將以為…呵呵,沒事兒了…」

    「哈哈,你小子…」,羅士信莞爾一笑,朗聲道:「放心,本太保是陛下欽封的天賜大將軍,心智和身子都是鐵打的,有我在,高麗人就永遠別想攻進來!」

    「聖上都說過,我們將軍是上天賜給咱大隋的,高麗人算個鳥!」

    「將軍無敵!」

    「將軍神勇!」

    ……

    羅士信的自信感染了城上的守軍,包括蘇定方這樣見識不凡的人物,也因為羅士信從容不迫的態度而信心倍增。城頭上眾將士頓時群聲高呼,因白日裡戰鬥的疲憊頓時一掃而空。

    這就是英雄的作用。

    羅士信還沒有自負到自以為可以抵擋四十萬敵軍的地步,他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現在所充當的角色——英雄。

    羅士信向眾將士招了招手,示意大夥兒都安靜下來,然後轉頭沖蘇定方道:

    「派人去把李靖和伍雲召找來,我想了一個脫身之計,咱們大夥兒一起研究研究…」

    這下蘇定方明白了,原來剛才羅士信一直在思考脫身的對策,蘇定方心中信心更曾,向羅士信拱了拱手,欣然領命而去。

    李靖和伍雲召沒多久就趕過來了。雖然白天整日整日的鏖戰,身心疲憊,但身處逆境之中,身為主要將領的李靖和伍雲召哪能沒心沒肺,說是回去休息,其實躺下去也都是在苦思對策。

    「四弟,小蘇說你想到了脫身的辦法?快說說!」

    「不急,大哥,藥師兄,咱們先分析下現在的形勢。」,剛一見面,伍雲召就急不可耐地向羅士信問起脫身的辦法,羅士信倒沒急著說話,而是讓伍雲召和李靖二人坐定,然後才接著道:

    「原本我以為北路軍既然已經渡過滸水,那就應該很快向平壤進軍,所以當初我估計高元不日就會將大軍調往北邊對付宇文述的幾十萬人馬。但看現在的情況…」

    「嗨!」,羅士信自嘲一歎,無奈的搖了搖頭,半開玩笑道:「宇文述的北路軍看來也是遇到了麻煩,等他們跟等死也差不多。」

    李靖也苦苦一笑,接過話茬道:

    「當初我和將軍想法一樣,認為高麗人不會在溳城耗太久,而且自以為就算北路軍不能及時殺到平壤,咱們也可以從南邊脫身,然後或是繞道北上,或是與高麗人周旋,呼應宇文述的北路大軍。但怎想那高元不僅沒有退兵,相反還增兵!最糟糕的是,南面退路也被高麗人堵死。哎,怪我當初忽略了那只東南方向過來的高麗部隊…」

    堵住溳城南向退路的,正是當初被高元從漢城調來攻打溳城的那五萬高麗軍。全恩尚的先頭部隊抵達溳城之後,立刻派出探馬尋找這支部隊。這幾萬人馬自從那晚敗走溳城之後,也一直沒走太遠,很快就跟全恩尚取得了聯繫。兩方一溝通,一個從北攻,一個在南堵,把溳城中的兩萬多隋軍死死地困在了溳城。

    本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