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隋主沉浮

第二卷 誰與爭鋒 第一百零三章 戰.高麗(八) 文 / 漁皋

    風起雲湧,眼看著暴雨就要來了…

    宇文述現在的心情糟糕的很,五天前北路軍主力集結二十萬人,在滸水沿岸十里的寬度內全面發起渡河攻擊,聲勢之浩大,曠古空前!

    豈料到高麗人早有準備,上游開閘,滸水頓時變作一條狂吼的巨龍,洪峰便是那龍頭,龍頭所過之處,渡舟浮橋,蕩然無存!強兵勇士,魂歸西天!

    此一役,宇文述折損上將十數員,兵卒近萬。手機快速閱讀:.s.這樣的損失還要感謝楊玄感,高昌珠為了對付他,不得已將十萬大軍分作兩路,滸水防線六萬兵馬要在十里的寬度內阻擊隋軍渡河,人手已經相形見絀,哪裡還敢趁機渡河掩殺。否則的話,隋軍的傷亡恐怕要數倍於此。

    隋軍幾乎所有浮橋渡舟都在這一波洪峰中被摧毀殆盡,想要再做出一批來,又要耗費些時日。更糟糕的是,這兩天好容易準備了一些渡舟,滸水水位也漸漸落了下去,老天爺卻又來和宇文述作對。從昨天開始,這天空就陰沉沉的,一旦大雨下下來,那滸水水位就會再次暴漲,數十萬隋軍的渡河之日,遙遙無期。數十萬大軍擠在滸水北岸,人吃馬喂,每日消耗巨甚,宇文述心裡怎能不上火!

    「稟元帥,我們派過河去的探子傳回消息,他們未能找到楊將軍所部。不過卻查得對岸高麗守軍前些日子曾抽調出數萬人馬,向西南方向開進。那個方向…就是楊將軍所部渡河的方向。末將以為,先鋒軍恐怕是凶多吉少…」

    說話人名叫甘常,是宇文述軍中專門掌管斥候和細作的行軍參將,早在大軍搶渡滸水之前,他就撒出上百探子從別處渡過滸水。剛剛甘常收到對岸放回來的信鴿,信的內容讓人沮喪,雖然他知道這是個火上澆油的消息,但也不敢耽擱,直接呈報給了宇文述。

    「呼——」

    宇文述聞言只感到陣陣頭暈,五萬人馬,說沒就沒了,這比在老頭子身上割肉還讓他難受!先鋒部隊現在全無消息,自己這邊又受阻於天塹滸水,天氣一天天變冷,再耗下去,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為今之計,我看咱們應該搶在下雨之前,渡過滸水!」

    「此事不妥,這雨說下就下,咱們要調動幾十萬人渡河那豈是一時半刻能完的?我看咱們還是等這場雨過去以後再說!」

    「等等等,這得等到什麼時候?!咱們這百十來萬人每天的吃喝得多少?!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你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要我說,咱們也用楊玄感將軍的辦法,派出兩支奇兵,分別從上游和下游偷偷渡過滸水,然後兩翼齊攻,配合中軍渡河!」

    「你傻呀,楊玄感已經偷渡過一次了,高麗人會不做防備?再說渡過去又怎樣?楊玄感倒是渡過去了,不還是被人吃了!」

    「你說誰傻?!」

    「說的就是你!」

    「都給我住嘴!」

    老將軍宇文述一聲暴喝,直震得整個中軍大帳嗡嗡作響!滿營眾將這下誰也不敢出聲了,一個個都退回原位站定,等著宇文述發話。

    「行軍文吏何在?」

    「小人在此。」

    行軍文吏就相當於宇文述的文秘,官兒雖然不大,但卻是行軍元帥的親信,掌管軍中的機密文書。

    「裴大人交給我們的卷宗當中,可有高麗天文水情的情況?」

    東征高句麗,這事兒楊廣不是策劃一兩天了。早在楊廣西征吐谷渾的時候,裴世矩就向高麗派出了數百細作,打探高麗的一切情資,然後他把所掌握的情報都整理成卷交給東征大軍的最高指揮層,以之作為制定作戰計劃的依據。

    「回元帥,有倒是有,不過據咱們潛伏在高麗的細作所查,高句麗此季節往年並無雨水,抑或很少雨水。」

    「情報是否準確?」

    「這個…裴大人提供的卷宗上是這樣記載的,小人也不敢妄言。」

    「既如此,那我們便再等上三日。三日之後若還無大雨,則再次組織人馬渡河!」

    …………………

    一萬鐵騎出發離開溳城已經兩天了,這兩天天空一直都陰沉沉的,可是雨卻始終沒有下來。

    溳城在平壤西南方向,而土龍坳在平壤西北方向,兩點的直線距離不算太遠,一萬騎兵快馬加鞭,有個兩三日也趕到了。

    「羅將軍,翻過前面山坡,就能看見我軍被困之地土龍坳了!」

    趙威虎指著遠處一處小山,向羅士信說到。羅士信舉目遠眺,但見前方那小山沒多少草木,很禿,也不高。不過延綿得倒是很遠,好像一堵很長的土牆,擋住前方的視線。小山前面是一望無際的草地,草不是很高,而且已經開始漸漸枯黃。目測一下,這裡距離那座小山也有個十幾里地。

    羅士信點了點頭,向身邊蘇定方吩咐道:「傳令下去,部隊馬不解鞍,原地休息。然後派出些斥候,打探前方情況。」

    「得令!」

    「大人,敵人在前面,咱們不若立刻衝過前方山丘,殺高麗人一個措手不及,也好解了我家將軍之困!」

    敵人就在前方不遠,羅士信當然要小心謹慎。不過趙威虎卻著急得很,羅士信也體諒他的心情,安撫道:「我們都來了,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畢竟前方情況不明,知己知彼,才能戰而不殆。」

    「呵,一切全聽將軍安排…」

    趙威虎無奈一歎,現在自己有求於人,不聽從人家安排還能怎樣。羅士信一面安排部隊休整,一面等待斥候的消息。沒有兩盞茶的工夫,就有數騎飛馳而回。羅士信也很納悶,看距離哪能這麼快就探得消息,遂問道:

    「這麼快?可曾探得什麼消息?」

    「回將軍,我們未到前方小山,就聽到山那麼傳來陣陣廝殺之聲。聽架勢,似有數萬人在那邊搏殺。已有十幾個兄弟繼續前往查探消息,我等先回來向您稟報!」

    「嚇!」

    斥候此話說完,在場眾將都不由一聲驚呼。數萬人的廝殺聲,難不成楊玄感和高麗人幹上了?!

    這下趙威虎可是坐不住了,撲通一聲跪倒在羅士信跟前,哀求道:「我家將軍一定是認為外無援兵,所以才冒險突圍的啊!將軍速速發兵吧!」

    「你起來!」,羅士信知道救兵如救火,此等時候,羅士信也沒工夫去攙扶趙威虎了,他向眾將下令道:

    「時不我待,傳我將令,全軍上馬,準備戰鬥!」

    「諾!」

    羅士信現在這一萬騎兵中的主力正是隋軍中最精銳的驃騎營,其他人馬也都跟隨羅士信有一段時間了,戰鬥素養那叫一個好。軍令傳下,沒用多少工夫,萬餘人全都準備妥當,號角聲起,立刻隨「羅」字帥旗奔赴前方。

    大隊未到小山,剩下的斥候也都回來了,據他們所報,此刻山那邊隋軍和高麗軍激戰正酣。趙威虎沒料錯,這麼些天過去還未得到消息,楊玄感以為派出去求援的人未能衝出高麗軍的聯營,而軍中的糧草已經消耗殆盡,所以他才決定孤注一擲,全軍突圍。

    羅士信一馬當先衝上小山,頓時被眼前的場景震呆了。在小山的這一面,大地已經被密密麻麻的人佔滿了,望也望不到盡頭。居高遠眺,很容易看出西南方向上的部隊是楊玄感的人馬,因為隋軍的軍服是暗紫色的,而高麗人的軍服是淡黃色的,遠遠望去,兩支軍隊涇渭分明。

    「將軍,那就是土龍坳!我家將軍正在突圍,咱們從這裡攻擊高麗人,他們腹背受敵,定然大敗!」

    其實這裡本是一片丘陵,山也不算高,盆地也不算低。土龍坳就是這片丘陵中的一處窪地,四面環「山」,中間低窪,只有一處出入口。土龍坳周圍的山雖然不算太高,但這裡也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如果楊玄感軍中糧草充足,高麗人就算再來十萬兵馬,也無之奈何。

    此刻楊玄感的左路先鋒軍大部分已經衝出土龍坳的山口,與山口外呈扇形狀鋪開的高麗軍纏鬥在一起。很明顯,隋軍現在已經落了下風。因為隋軍是仗著一股激勁兒衝出山口,可是高麗人早在那嚴陣以待,隋軍久而不能將高麗人擊退,漸漸便喪失體力和鬥志。

    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看情形如果羅士信再晚到兩三個時辰,楊玄感的人馬恐怕就要再次被高麗人壓回到土龍坳中。不過現在就算羅士信率一萬鐵騎趕到,情況也並非那麼樂觀。趙威虎的建議並不可取,楊玄感和高麗人激戰正酣,羅士信此時從背後發起攻擊,確實可擊潰高麗人。但羅士信不得不去考慮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擊退高麗人所要付出的代價…

    本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