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隋主沉浮

第二卷 誰與爭鋒 第九十九章 戰.高麗(四) 文 / 漁皋

    月黑風高,實是夜襲的好條件,然而讓高麗人不解甚至詫異的是,對面居然火光通明,三萬隋軍居然擺開陣勢:兩翼數千精騎來回遊蕩、正面數個步兵方陣蓄勢待發,最前面還有由三千身著明光鎧甲的刀盾兵組成的突擊方陣。(,1.()看架勢,隋軍這是打算不計代價進行強攻了!

    高寅赫雖然是現下溳城的最大官兒,但他早早就把指揮權交給了賒余甫。賒余甫一面在城頭指揮兵將檢查城防,準備迎戰,一面盤算著對方的用意。按理說敵人若想強攻,那何必要在夜間呢?若敵將是想偷襲,那他們的隱蔽水平就實在太菜了!

    「賒將軍當真是料事如神,敵軍果然要趁夜攻城…只不過,他們幹嘛弄出這麼大的陣仗呢?」,高寅赫此刻也在城頭坐鎮,他雖然不甚通曉軍事,但起碼的常識還看得出來,對面隋軍主將若非腦袋被驢踹過,那就一定留有後手,「莫非…莫非敵軍要使什麼詭計?!」

    賒余甫站在城頭上舉目遠望,但見敵陣中除了登城雲梯之外,並無其他攻城器械。面對面的廝殺並不可怕,什麼都不知道才最讓人發毛,賒余甫現在心裡也犯了嘀咕,但他還不能表現出來,以免傷了士氣,遂胸有成竹地向高寅赫和城頭眾將言道:

    「大人,諸位將軍,你們仔細看那對面的方陣當中,除了雲梯,可曾發下別的攻城之器?」

    「嗯…沒有…」,高寅赫搖了搖頭,道。

    「就是啊,賊兵沒有投石機、沒有塔車,甚至連攻城錘或破門車都沒有,我倒要問問,他們如何衝破我們的城門呢?用頭撞還是用刀砍?至於詭計…哼哼哼…」,賒余甫冷笑一聲,道:「咱們溳城就是一座磐石,除非賊兵能飛天遁地,否則其他詭計都是徒勞!」

    聽賒余甫這樣說來,高寅赫心裡略微放寬一些,又問道:「說起遁地,賒將軍,白日裡你說敵軍想要挖地道入城,咱們可曾做足準備?」

    「大人放心,賊兵的地道挖到城門下就不再挖了,估計是發現我們準備充足,退卻了!」

    「城門下?」

    轟隆隆——

    夜空中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再看溳城正面,火光沖天,煙塵滾滾。碎石夾雜著無數碎屍漫天飛揚,強勁的氣浪甚至將巨大的滾木礌石拋到半空之中!伴隨著這一聲巨響,高寅赫、賒余甫等城頭上的守將,他們甚至連自己怎麼死的都沒搞清楚,就全都魂遊西天去了。

    「姥姥的,這火藥的勁兒有這麼大,別說是高麗人了,就是我老雄也扛不住這一股煙火啊!」

    羅士信叫伍天錫命人將地道挖至城門牆附近,然後在裡面堆滿炸藥包,只待時辰一到,引信點燃,就算溳城城門再厚再堅固,也在剎那間土崩瓦解。

    「二哥,現在不是感慨的時候!傳我將令,命伍雲召率領突擊方陣從破口出衝鋒奪城,命馬清風、陳羅漢二人率左右兩個方陣攜雲梯攻城,中央方陣隨我前進,拂曉之前,攻克溳城!」

    一聲號命,令旗招展,戰鼓雷動,戰馬嘶鳴,衝鋒號角響徹夜空,隋軍猶如潮水一般湧向溳城。此刻爆炸掀起的碎石塵土已經漸漸散盡,伍雲召率領的突擊方陣這才看清楚!好傢伙,不光城門,連同城門兩側的磚石牆也都被震塌,正面凸露一個十數丈的大缺口!這裡哪還會有活人倖存,更不會有任何抵抗!

    伍雲召率領包括沈家子弟兵在內的三千精兵,在幾乎沒有遇到反抗的情況下,從坍塌的缺口登上溳城城牆,然後向兩側衝殺,掩護後軍攻城。與此同時,左右兩個攻擊方陣也在馬清風和陳羅漢的率領下開始攻城。

    此刻城牆上的高麗守軍還在驚恐、無知、迷茫中不知所措。巨大爆炸不只讓高麗兵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沉重的打擊,更糟糕的是,在剛才的巨響中,溳城守將無一例外地都被炸得粉身碎骨,此刻城牆上的高麗兵是處在無人指揮的狀態下,一盤散沙。除了一些比較執著的人以外,絕大多數守軍都已經喪失了反抗的意志,四散奔逃。

    拂曉時分,溳城中的戰鬥基本結束,晌午之前,平壤的南部要塞溳城,包括城中囤積的糧草兵械,便已經完全落入羅士信之手。這一夜的廝殺,溳城三萬守軍死傷將近兩萬,被俘五千餘,只有靠近北城的數千高麗兵得以逃回平壤。而隋軍的損失,不過千餘而已。

    晌午的時候,羅士信要李靖清查戰鬥統計,傍晚時分,李靖把得到的數據報給了羅士信。待羅士信看罷之後,李靖又道:

    「將軍,末將已經查過了,被俘的高麗將領名叫高建,是高麗王高元的弟弟,他是溳城的城守。至於溳城中其他的守將,則幾乎都被咱們炸死了。」

    「哈,還是條大魚。」,羅士信微微一笑,道:「留著吧,派人把昨夜的戰況平壤道行軍總管來元帥。」

    「是!」,李靖說完微微一頓,又問道:「將軍,那五千高麗戰俘怎麼處理?」

    羅士信他們現在是遠征作戰,那麼多戰俘留著一來費糧食,二來也不安全,可是放了更加不妥,因為他們掉過頭來就又會成為武裝好的敵人。最穩妥的辦法自然是將這些戰俘屠戮殆盡,但李靖知道羅士信不喜歡殺俘,所以這才來向他請示。

    「都殺了吧…」,羅士信連頭也沒抬,便淡淡回了一句。

    「啊?」

    這個回答有點兒出乎李靖的意料之外,想當初在山東的時候,羅士信對待王薄軍戰俘是何等仁慈,不僅不殺,還給口糧遣返回家。今兒羅士信這態度實在是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寥寥數字,回答得淡定如常。

    「呵呵…」,羅士信看出李靖心中的不解,微微一笑,道:「沒什麼奇怪的,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咱們在高麗人的地面兒上打仗,一切以亟傷敵為上。」

    羅士信對李靖所說的只是原因之一,別人不知道,羅士信卻是通曉「歷史」的。隋軍潰敗的時候,高麗人何曾「仁慈」地對待過戰俘,他們對待隋軍的敗兵降兵一律斬其頭顱,而且還變態地將十數萬顆頭顱堆積成一座座小山,以彰顯他們戰功。若非高麗人這樣囂張,隋煬帝也不會跟高麗人耗上,包括後來李世民派薛仁貴數征高麗,多多少少也有民族仇恨的因素在裡面。

    這些李靖當然不知道,他只當羅士信是個「民族主義」,遂也不往他想。李靖正想去執行「格殺令」,忽然又想起一事,向羅士信請示道:

    「將軍,溳城中還有萬餘老弱婦孺,這些人要不要也…」,說著,李靖單手做了一個向下斬的手勢。

    羅士信畢竟不是一個屠夫,屠殺婦孺怎麼說也有點兒缺德,他想了一想,向李靖吩咐道:

    「把那些老弱婦孺聚在一起,讓她們看著咱們是如何斬殺她們的軍隊的,然後把她們放了。」

    「嗯…將軍是想利用那些婦孺把恐慌帶到平壤去?」

    「隨你怎麼想,照做吧…」

    「是!」

    李靖領命下去,羅士信又招來伍雲召等眾將,向他們吩咐道:

    「傳令下去,全軍原地休整,等待後隊中軍到來。此間切不可放鬆警惕,嚴防高麗人趁機反撲!」

    ……………………

    羅士信以微小的代價攻克溳城,生擒高元的弟弟高建,消息很快傳到隋煬帝那裡。羅士信這一仗算是隋軍踏入高麗以來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勝,要知道左路先鋒楊玄感的人馬雖然也是一路突進,但堅城卻未攻克一個。高麗王的戰術本來就是堅壁清野,不碰堅城哪裡會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所以一路「高歌猛進」並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所以,楊廣甚是高興,不僅派人褒獎犒賞羅士信及其所部,還將這個消息通報全軍,希望借此鼓舞士氣。

    皇帝的大肆獎賞一方面鼓舞了軍心,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不少將領的嫉妒之心。其中就包括右路元帥來護兒和左路軍先鋒楊玄感。來護兒倒還好說,身為主帥被手下搶了風頭,雖然不爽,但怎麼說羅士信也是在他手底下辦事的,不管羅士信立了多大的功,其中也得有他「指揮得當」的功勞。楊玄感卻真是鬱悶極了,先不說他與羅士信的個人恩怨,就算他和羅士信以前沒有過節,身為左路先鋒的他,也一定會被別人拿來與羅士信作比較的。這種事情失節是小,面子是大,楊玄感可不希望以後在羅士信面前抬不起頭來。楊玄感心中打定主意,要在高麗戰場上風頭壓過羅士信。於是楊玄感下令部隊急行軍,以最快的速度渡過滸水,一定要在羅士信之前兵臨平壤城下,然而隨之而來所誘發的一系列事件,不僅完全出乎了楊玄感的意料之外,也出乎了羅士信的「記憶」。歷史,再一次發生了微妙的變軌…

    本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