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隋主沉浮

第二卷 誰與爭鋒 第八十七章 東征序曲(八) 文 / 漁皋

    第八十七章東征序曲(八)

    「士信啊,我今天拿你當了擋箭牌,你可生了老夫的氣?」

    沈法興說的是捐稅一事,他確實是想利用羅士信的身份逃避朝廷的壓搾,這事兒本倒是可以理解,但沈法興事先沒有跟羅士信商量過,所以才有此一說。

    「岳父這是哪兒的話,說真的,要我決定的話,咱家一個子兒都別往外掏。朝廷對外用兵,對天下百姓和江南宗族都是橫徵暴斂,卻偏偏不在關中門閥身上課稅,真是豈有此理!」

    「可不是嗎!關中門閥把江南的宗族都當成了肥羊,取毛取肉任他所為,這次要不是因為靠山王是老夫的親家,我們沈家還不知要被搾取多少油水呢!」

    沈法興憤憤的罵了一句,然後接著道:「留在江南,永遠都只是土財主,所以老夫想等你從高麗得勝歸來之後,就逐步把家搬到關中去…」

    「岳丈可否聽小婿一言?」

    沈法興微微一愣,道:「你我翁婿有話直說便是。」

    「你們幾個先下去吧…」,羅士信揮退侍奉在側的僕人,待四下無人,才語重心長道:「關中雖是龍興之地,卻也是個是非之地啊!十年之內,都不要動北遷的念頭!」

    沈法興聞言很是一詫,不解道:「是非之地?士信何出此言?」

    「觀當今天下之形勢,各地起義不斷,當此時候,皇帝卻執意東征高句麗。若是大軍得勝歸朝還則罷了,若是大軍兵敗高句麗,以楊廣的性格,來年定然再興復仇之兵,如此往復,東征未成,徒耗國力,到時候…」,羅士信說著微微一頓,看看四周,接著沉聲道:

    「到時候百姓怨聲載道,天下反隋,門閥割據,起義之勢如燎原大火,一發不可收拾!關中,四戰之地,兵災之所,天下梟雄之所向!」

    「嚇!」,沈法興聞言詫異不已,良久才回過味兒來,不可置信道:「不是說朝廷這次東征高麗,已經動員近百萬大軍和百多萬民夫了嗎,怎麼可能輸給高麗人呢?」

    羅士信無奈一笑,道:「我的岳父,打仗不是誰人多誰就能贏的啊,兵貴精而不貴多。兵家有句老話,驕兵必敗,現在東征大軍個個都視高麗人為待宰羔羊,殊不知高句麗全國精銳人馬亦不下五十餘萬!敵國來襲,高麗全國上下必然同仇敵愾,到時候全民皆兵,以逸待勞,敵我誰強誰弱恕不可知啊!」

    「士信認為我軍會敗?!」

    「十有七八!」,羅士信胸有成竹道。

    「不會吧…難道朝廷用兵前不將這些情況都考慮到嗎…」

    很顯然沈法興不太相信隋軍會兵敗高句麗,當然這也並不怪他,現在整個大隋王朝也沒幾人認為隋軍會輸給高麗人,羅士信只得暗暗一歎,道:

    「這樣吧,如果大軍能夠得勝還朝,那岳父只管將沈家遷往關中,小婿到時自然鼎力相助。不過一旦大軍兵敗高麗,那岳丈就暫且擱置北遷的計劃,安心養精蓄銳,為可能到來的天下大亂做好準備!」

    「嗯…如此也好!」

    ………………………

    羅士信和沈法興一直聊到深夜,最後,兩人約定明日上午一起去看望吳建章,這才各自回去休息。

    第二天一早,羅士信吃過早飯,便帶著雄闊海和伍天錫二人跟著沈法興離開沈府。一行人等出了武康城一路向西,又走了約麼半個時辰就來到太湖之畔。沈法興早已安排了一艘大船在碼頭等候,待眾人上船,船夫一聲吆喝,大船起錨向湖心駛去。

    大船行了不到一個時辰,在晌午時分,前方出現一座小島,沈法興手指小島,道:「到了!」

    登島之後羅士信等人才發現,原來這小島的景色可是相當不錯,碧樹青草,鳥語花香,山林間飄蕩著陣陣山風,清爽怡人。

    「沈員外費心將我伯父和堂兄安排在如此湖光山色之島,伍天錫在此謝過了!」

    「伍將軍這是哪裡的話,大家都是自己人。老夫將忠孝王安排在此處,一來這裡環境不錯,適於養病。再則這裡遠離城鎮,附近漁民又都是我沈家宗族,忠孝王父子在此比較安全。」

    「岳父想的還真周到…咦,島上怎麼還有那麼多崗哨?」

    羅士信眼尖,老遠看見山頭高樹上隱藏著不少崗哨,不免感到奇怪。沈法興往羅士信所指方向望了一望,微微一笑,道:

    「老夫從族中子弟挑選了一千個身體壯碩的年輕人,讓他們跟隨你東征高麗,也好混個出身。這些年輕人雖然個個武藝不凡,可是畢竟從未當過兵,這不剛好忠孝王和伍將軍身在武康,老夫就托他父子二人幫忙****這千個沈族子弟。這一千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要是被官府發現,也是個麻煩,所以安排些崗哨,監視湖上有無官船來往。」

    眾人說話工夫,來到一處莊院跟前,據沈法興所說,伍家父子正是住在此處莊院之內。雖然這是沈法興的宅子,宅子裡的僕人家丁也是沈家家奴,但畢竟現在的主人是伍建章,沈法興很懂禮節,沒有直闖空門,而是讓門丁進去通稟。不多時,大門裡出來一人,高高瘦瘦,穿了一身管家公的裝扮,看樣子是個管事兒之人。

    「管家,老將軍可在家中?」

    「回老爺,老將軍和少將軍正在山中操練兵馬,此刻不在府中。」,瘦管家深行一禮,畢恭畢敬道。

    「哦,這樣啊…好了,我知道了。」

    說完,沈法興叫上羅士信等人,也沒入府,繞道直奔後山而去。一行人穿過一片紫竹林,又走了約麼一盞茶的時間,眼前赫然出現一排竹牆,牆裡有哨塔,牆上有守衛,若是不知道底細,恐怕還真會以為這是某山寨或某水島的巢穴呢。

    沈法興等人剛一出現,箭塔上的哨兵就發現了他們,立刻便有人去通報伍建章和伍雲召,父子倆收到消息,馬上放下手上工作,一起迎了出來。

    「大伯,大哥!」

    「大哥!」

    「哈哈,兄弟們,你們可是讓我好想啊!」

    眾人久別重逢,自是歡喜不已,尤其是伍天錫和伍建章,伯侄倆多年未見,這一見面,眼淚差點兒流出來。眾人相互見過禮,伍建章一把扯過沈法興,佯怒道:

    「法興啊,他們幾個什麼時候來的,你怎麼也不事先通知老夫一聲。」

    「哈哈,老哥哥,我是想給你一個驚喜啊…不過我可沒耽擱,他們昨天下午到的武康,今兒我就把他們給你領來了。」

    「哈哈哈,你呀你…來來來,這裡不是說好之所,咱們進寨再說!」

    雄闊海和伍天錫沒見過伍建章剛被救出來時的模樣,但羅士信卻見過,與那時相比,伍建章現在的狀態真是好多了,精神矍鑠,雙目炯炯有神,走起路來咚咚有力,怎麼看都不像一個年近古稀的老人,這才是當年興隋九老第一將所應該有的風采,看來經過這段時間的修養,伍建章的身體基本上已經完全恢復了。

    羅士信等人剛一踏進寨門之中,就感覺眼前豁然開朗。竹牆裡面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大空場,看樣子應該是在山林中的平地人工開闢出來的。空場中間立有一座用竹子搭成的點兵台,離地足有三丈之高。寨子四角豎著四面牛皮大鼓,周圍竹牆腳下還立著成排成排的兵器架。也不知是懲罰還是訓練,只見一千來個赤膊上身的壯漢整整齊齊的立在空場之中,此時正當日中晌午,太陽那叫一個毒,這千個壯漢一個個都曬得渾身冒油,但卻沒有一個敢移動半分。沈法興似乎對此已經習以為常,笑吟吟的看著場中那千餘名壯漢,不無自豪地向羅士信等人問道:

    「士信啊,你看看這些年輕人,這可都是從我沈家宗族中精挑細選出來的苗子,老夫以重金請來各地武師教授他們武藝,現在又由名震天下的忠孝王訓練他們演習陣法!怎麼樣?這些人和靠山老王爺手下那些精銳士兵比起來,也不差幾分吧…」

    也難怪沈法興如此自信滿滿,這千個人都是在宗族子弟中從小挑出來的,個個都是一身的腱子肉,武藝不凡,看樣子都非善與之輩。不過打仗比的不單是誰更強壯,殺氣、意志、經驗、戰鬥素養,這都是評價一個士兵的重要指標,可以說,在冷兵器時代,只要還沒上過戰場殺人的士兵,就不算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士兵。羅士信自然不會去傷沈法興的自尊,微微一笑,沒有說話,可是雄闊海這廝卻是個直腸子,把嘴一撇,不以為然道:

    「沈員外,這種事兒可不好說,是不是精兵,那得沙場上見。」

    「嗯!闊海說的沒錯!」,伍建章接過話茬,道:「精兵都是打仗打出來的,所以老夫才讓沈老弟把這些娃娃送上戰場去歷練歷練,能活著回來的就都是精兵。」

    羅士信一聽這話才明白,難怪沈法興捨得把這一千子弟兵送去高句麗,敢情還是聽了伍建章的意見。

    「今天到此為止!收隊!」

    伍建章向兒子一示意,伍雲召揮動手中令旗,場中千人很快收攏隊伍,在十個百戶的率領下分隊退出這座寨子。

    「大夥兒都還沒吃飯呢吧,別在這裡說了,走走走,咱們回去邊喝邊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