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隋主沉浮

第二卷 誰與爭鋒 第四十八章 平亂(五) 文 / 漁皋

    第四十八章平亂(五)

    第二天,長孫無垢按禮是要回家省親的,不過由於羅士信昨夜太過勇猛,搞得小美女這一天都沒辦法下地走路,好在長孫家只剩下長孫無忌一人,倒也好說話。之後三天,羅士信與長孫無垢和江洛琪兩位絕色少婦過了一段有愛無性的甜蜜生活。第四天頭上,羅士信打點行裝,準備出發前往濟南府。

    「夫君,長路漫漫,垢兒和洛琪姐姐都不在你的身邊,你可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子啊。」,成婚之後,長孫無垢一改以往小姑娘時候撒嬌任性的習慣,轉而裝出一副貴族大婦的舉止神態。

    「小丫頭,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在我面前,你還是當初那個可愛的小姑娘,別裝的這麼老練。」

    「夫君也是官面上的人物,垢兒怎能失了夫君的面子。」

    「呵呵,傻丫頭,」,羅士信莞爾一笑,在小美女臉頰上輕吻一口,道:「面子是給人看的,自己舒坦才是真的。」

    言罷羅士信又拉過洛琪美眉,也輕吻她一口,滿目深情地道:「在家等我,為夫這次去山東,一定順道把你爹找回來,然後我們也拜堂成親!」

    「哼誰要嫁給你」,大美女拭去眼角離別的傷心淚,嬌嗔一句,然後道:「那邊兒亂,洛琪不在你身邊提醒,遇事小心點兒」

    「兩位娘子放心,為夫去也!」

    羅士信辭別家裡兩個美少婦,會合江仲武和一千騎軍,出大興西門而去。大隊剛行了不久,羅士信就發現前方十里長亭外守著一人一騎。羅士信目力超人,定睛一看,嘴角不由微微一撇,催馬疾行幾步,來到那人跟前,抱拳道:

    「藥師兄,幾日不見,別來無恙啊!你不會是特意來送小弟的吧?」

    單看李靖這身利落的打扮和掛在馬背上的包袱,羅士信就猜出李靖的用意,卻並未揭穿。

    「呵呵,李某非是來給羅兄弟送行的,而是要與你同行!」

    「李兄,你想清楚了,決定陪小弟一起往濟南府走一趟?」

    「哈哈,兄弟你一番美意,我李某人怎的就那麼不知趣?反正我在大興也是閒著無事,倒不如和兄弟走一趟」

    李靖前一句是場面話,後一句倒是真的。上次羅士信邀李靖隨軍前往齊郡平亂,李靖就動了心思。在大興城裡,有能力也有意願幫李靖,只有羅士信。紅拂那邊是指望不上了,因為禁衛軍出現高句麗細作一事,楊廣已經有些猜忌越王府,楊素自己能不能參加遠征軍還不好說,就更不會管李靖的事了。思來想去,李靖決定還是跟羅士信走一趟,畢竟羅士信是楊廣欽點的天賜大將,東征這麼大的事兒他不可能沒份兒。

    想通此處,李靖便去找紅拂商議,紅拂自然同意他的意見。李靖打算在羅士信的喜宴上抽空告訴他自己的決定,可惜那晚的羅士信實在太忙,別說私聊,自己就是話都沒能和人家說上一句。往後幾日是羅士信的新婚蜜月之期,李靖也沒好意思去打攪羅士信,所以今日他才會在這十里長亭等他。

    「哈哈,能得李藥師相助,小弟幸甚!」

    臥虎寨,議事大堂。

    「老四,大哥和我伯父南下武康了?」

    羅士信一行人沒有直接向東趕往齊郡,而是繞道往臥虎山走了一趟。按照靠山王的意思,正式收編伍雲召這支人馬。

    「嗯,伯父現在身子還沒完全恢復,大哥護送他老人去武康靜養。三哥放心,我岳父沈法興在武康很有勢力,能保證伍老伯父和大哥的生活和安全。」

    伍天錫是伍建章的親侄兒,自然很關切伍老頭子的去向,不過聽羅士信這樣說道,他也便釋然了。

    「哈哈,既然伯父和大哥現在都安全,那我們也沒什麼可擔心的了。老四,你要我們一起跟你去齊郡,這倒行,可是這臥虎寨怎麼辦?不要了?」

    廉騰達經營臥虎寨多年,後來伍雲召就細加修繕,所以現在的臥虎寨跟個軍事要塞也差不了多少,雄闊海感覺這麼白白丟掉有點兒可惜,所以才如是問道。羅士信明白雄闊海的意思,稍一尋思,道:

    「這樣吧,留下三百人照看寨子,不過一定要挑些忠義可靠的弟兄,」

    眾人商定主意之後,雄闊海和伍天錫便領著羅士信參觀了已經武裝完畢的臥虎山騎兵。人靠衣裝,這話還真是不假,距離上次來臥虎山已經過去兩月有餘,當再次看到這支人馬時,羅士信還真是眼前一亮。兩千人的隊伍已經武裝完畢,再配上隋軍官兵特有的紫色軍服,原本的一支匪兵隊伍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大隋朝廷的正規騎軍。

    兩千人雖然不多,但收拾行裝也需要一段時間,羅士信等人在臥虎寨又留宿一夜,第二天一早,雄闊海和伍天錫點齊兩千人馬,帶足乾糧給養,會同羅士信帶來的一千兵馬,出發開往濟南府。

    風餐露宿,一路無話,這一日,羅士信率領三千人馬終於進入濟南府境內。

    廣義上的濟南府是指整個山東半島,齊郡只是山東半島上的一個郡府而已,魯郡,北海郡,高密郡,琅邪郡,東萊郡,這些也都處在山東半島上。山東一地天災不斷,這些郡府都有民變發生,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齊郡。

    羅士信當初和楊林約定在歷城相會,歷城就是齊郡的郡府。剛一踏入齊郡地界兒,羅士信就體會到為什麼這裡的老百姓非得鋌而走險揭竿反隋了。大路上時不時就可以看到衣衫破爛的乞討百姓,多數是老弱病殘,這些人死了也就死了,甚至都沒人去收拾他們的屍體。春耕時節,按理正是農民忙碌的時候,然而這裡四處可見的卻是一片片荒蕪的土地,沒人打理。

    連年的旱災已經致使齊郡境內民生凋敝。春節前整個山東半島下了幾場大雪,老百姓以為上天開眼,都祈望著熬過冬天,在即將到來的春天可以下地播種,哪怕是用兒女去換地主大戶家的種子。

    可惜冬天剛剛過去,皇帝就宣佈要東征高句麗,緊接著徵稅令、發夫令一股腦的壓在百姓的頭上。有了壓迫就有了反抗,農民軍、地主武裝,綠林好漢,山匪馬賊,有點兒膽魄的都拉起了隊伍,一時間齊魯大地上牛鬼蛇神全都動了起來。齊郡的王薄第一個舉起了反隋大旗,所以齊郡的民亂也最嚴重。這裡的壯丁要麼被征去了做徭役,要麼不堪重負,跑出去跟別人一起造反。這樣一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家家戶戶無壯丁,老幼婦孺既要承受著官府的苛捐重稅,還要忍受著亂軍流民的搶掠凌辱,本已困苦不堪的百姓更加沒了生路。

    齊郡是羅士信的家鄉,雖然他對這家鄉沒什麼感情,但在路過劉家村的時候,羅士信還是回去看了看。羅士信沒有回去炫耀的意思,更沒想過要找劉大戶家報仇,他僅僅是想回去看看那些把他「養大」的村民現在怎麼樣了。

    然而結果卻讓羅士信很感傷,這哪裡還是自己當初離開時的那個富庶的小村子。村裡已經沒剩下多少人了,當年羅士信打工的劉家大戶的房子也空了,據剩下的村民說,有一次流民亂軍路過村子,劉家被亂民洗劫一空,人也都死光了。現在村子裡剩下的人,都是些無處可去的老弱婦孺,離開村子死得更快,留下來還能勉強維持著生計,不過樹皮快要被吃光了,下一步恐怕就只能吃觀音土,再下一步,就只能吃人了。

    離開前,羅士信給剩下的村民留下了一些口糧和銀錢,羅士信是個念舊的人,雖然當初他被村民趕出了劉家村,但自己生命的前幾年,卻也是這劉家村的村民養活了他。

    劉家村離歷城不遠,離開劉家村,沒用上半天的時間,羅士信一行人馬終於趕到了歷城城外。說來也巧,還未進城,就見歷城城下正有兩伙人馬正在對峙,一方明顯是官軍,另一夥卻是衣衫各異,看樣子應該一夥造反亂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