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隋主沉浮

第二卷 誰與爭鋒 第一章 西都風雲(一) 文 / 漁皋

    第一章西都風雲(一)

    公元五一八年,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宇文氏,建立大隋王朝。開皇二年,楊堅命建築天才,太子左庶子宇文愷在漢長安城東南龍首原之南,選取川原秀麗、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之地,營造新都——西都大興。

    宇文愷設計的大興城,規模宏偉壯麗,氣勢磅礡,排列整齊,佈局合理。按照地勢大興城從北向南,依次東西有六條坡崗,稱為「六坡」。宇文愷把大興分為三部分:宮城、皇城、郭城,共一百零八坊組成,再加上西內苑和芙蓉園等景地,佔地之廣闊,是明清西安城的七倍之多!中心大道名為朱雀大街,寬闊大氣,容下五十匹馬並排而行尚且綽綽有餘,它下起明德門,中經朱雀門,上通承天門,把天上的九野千戶和地下的九州萬戶聯成一線。此外,大興城南北向大街十一道,東西向大街十四道,將整個西都分割得好像棋盤一樣規整。

    大興城內聚積了當時世界上最稠密的人口,最宏偉的建築群,最豪華的宮殿,最豐裕的財富,最精銳的戍衛,最繁華的商業,最先進的科技,以及最多的文武才傑。簡而言之,大興城真可謂像天設都,三重相依,層層遞進,天人合一,君民一體,寰宇一統,富甲天下!

    羅士信與師父師兄分別後,一人一騎速度很快,十月初的時候,羅士信就趕到了大隋王朝的——或者說是當時整個世界的心臟——西都大興!

    自五胡亂華以來,中華大地烽火不斷,多民族混雜相容,民風剽悍尚武,像羅士信這樣隨身攜帶兵器的人滿大街都是,所以羅士信進城並沒有遇到什麼麻煩。

    大興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大都市,宏偉寬闊的大街上商舖林立,突厥的、吐谷渾的、契丹的、新羅的、龜茲的、波斯的、婆立的、倭國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賈,藝人,奴隸雲集於此,縱是羅士信的記憶超越千年,也不禁為眼前的景象而歎為觀止。

    羅士信進城的時候已經是晌午,腹中飢餓,羅士信也沒有急於去找靠山王府,而是就近尋了一處酒樓,準備先填飽自己的五臟廟再說。

    「哎喲,這位客官,您裡面請……敢問客官,您想坐幾樓啊?」

    羅士信所在的地方是大興最繁華的地段之一——端門大街,這裡的酒樓自然也比較高級,羅士信所進的就是的酒樓規模就很大,足足有四層樓高。

    「喂最好的草料……坐幾層有什麼說道嗎?」,羅士信將追風交給一個牽馬的小廝,然後轉頭向那說話的店小二問道。

    「樓上都是雅間,而且您請往外看,這端門可是個熱鬧的地方,打把式賣藝的、說書唱戲的滿街都是,您坐樓上,自然看得清楚……不過當然,越往上價錢就……」

    「四樓,靠窗……」

    羅士信隨手仍給小兒一把大錢,道。背靠湖州沈族,錢還是問題嗎,臨行時老丈人還特意給自己備了不少的金銀珠寶,說是讓羅士信到西都後作為打點之用,所以對羅士信來說,現在最不差的東西就錢了。

    「好勒,您這邊兒請……」

    都城就是都城,哪裡都與別處不一樣,客觀說,其實這酒樓的裝潢並不比太原的倚翠樓和武康的醉仙樓奢華,甚至還要稍遜一籌,不過卻給人一種大氣得感覺,事實上不論是人們的從骨子裡透露出來的那種精神狀態,還是這座城市無處不在的磅礡氣勢,都提醒著外來之人,這裡就是天子腳下——帝王之都!

    正如那小兒所說,樓上景致的確不錯,羅士信憑窗而坐,喝著小酒,品著小菜,津津有味的觀賞著窗外熱鬧的大街。大街上幹什麼的都有,不過最引人注目的卻是一夥身著白衣,頭戴白冠的賣藝人,人數不少,沒有一百,也得有幾十,他們在大街旁擺了一個不小的檯子,檯子上玩兒什麼的都有,唱戲的,魔術的,雜耍的,胸口碎大石的,躺針板的……整個檯子就好像一個小型曲苑雜壇。

    「好大個班子啊。」,羅士信輕輕讚歎一聲,道。

    「不僅班子大,絕活也不少那!」,為羅士信上菜的小兒搭了一句茬,然後又自言自語道:

    「不過奇怪的是,這麼大個班子不去給達官貴人演戲,怎麼跑這兒來賣藝了,在這討的幾個錢哪能養活那麼多人呢……」

    「呵呵……」,羅士信淡淡一笑,道:「你操這份兒心幹嗎,他們在這兒,你們的生意不也更好嘛。」

    「嘿嘿,您說的在理,您還要點兒什……」

    彭——

    小兒話剛說了一半兒,樓下突然傳來一聲巨響,包括羅士信在內,所有的人都被嚇了一跳。收定心神,眾人不約而同的向下望去,只見那伙身穿白衣的藝人班子不知為何,突然都停下手中的活計,齊齊向一個身居高台之上老者下跪叩首。那老者也是白衣白冠,座下的高台由竹子搭成,離地足有一丈之高,只見他左手持著一面紅色小旗,右手握著一個冒煙的竹筒,看樣子剛剛的巨響就是從這而發。

    原本這班子周圍就聚集了不少看他們表演的百姓,現在又出了這麼怪異的舉動,圍觀的人就更多了。待眾白衣人向自己叩首三次,那老者才緩緩站起,搖動手中小旗,口中唸唸有詞道:

    「今之天下,鬼怪當道,君王之輩,忤逆弒父,楊氏無道,觸犯天條,天神震怒,欲救蒼生,我輩之責,承天景命,替天行道……急急如律令,弟子們,給我殺!」

    老者一聲令下,眾白衣人紛紛摸出身上的兵刃,咆哮著向圍觀的人群中衝去。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實在太出乎人們的意料了,眾人驚慌失措,四散奔逃,整個場面一下子就亂了套。不過這些白衣人的目標似乎並不是那些四散逃竄的百姓,而是原本摻雜在人群中看熱鬧的一夥華服貴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