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爭霸太平洋

第二卷 雄鷹展翅 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陸並進 文 / 風無限

    第一百一十五章海陸並進

    英國遠東艦隊司令斐利曼特中將和遠東艦隊副司令米勒。拉格瑞斯少將兩人制定的作戰計劃可以說是處於完全保密狀態的,別說江海那邊的人了,就是跟他們是盟友關係的日本,參與此加聯合行動的旅團指揮官山野田夫暫時也是不知道的,更別說制定計劃時同他商議了。這次的計劃可以說是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

    英國和日本雖然在名義上是盟友關係,但是從此時的情況來說雙方的地位根本是不對等的,國與國之間的地位對不對等不是由戰爭的指揮官所能決定的,還得依靠國與國之間的真正實力來論。就如這次事件中英國遠東艦隊司令斐利曼特本身並沒有獨自決定日本陸軍作戰計劃的權力。

    可事實上他卻這麼做了,而且還是毫無顧及的就制定了日本陸軍的作戰計劃。一點都不害怕這樣做會不會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也一點都不擔心日本陸軍指揮官也就是第三加強旅團旅團長山野田夫會不會拒絕執行他所下達的作戰命令。這都說明了什麼?只能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完全無視山野田夫的存在,認為山野田夫根本不值得他去重視。

    英國遠東艦隊司令斐利曼特只所以敢這麼做,就是因為英國的國家實力遠勝於日本,雖說雙方是處於盟友的關係,但雙方的地位卻不是平等的。在他看來英國和日本的關係就如同主僕一樣,大英帝國就好比是個有錢有勢的主子,而日本只不過是個稍有錢財還仗勢欺人的惡奴罷了。同為一家之人不假,地位卻完全不同,有主僕之分。

    斐利曼特願意和米勒。拉格瑞斯商議軍事,卻不願同時叫上日本參與此次行動的最高指揮官山野田夫少將,有兩重原因,其一就是上面所說的那層,他看不起日本人的實力。其二就是斐利曼特他自己本身的原因了。本來嘛!從一開始他對日本人的印象就不是很好,把他們看作和落後的清國人是同一類的了。至從上次發生了日本海軍艦隊開炮擊沉了英國運兵船的事情後,他對日本的印象更是一落千丈,本就不怎麼地的印象更是差了很多,不說是對日本人恨之入骨,至少也可說是對日本人討厭非常。

    上次的事件發生後他就想立時帶著艦隊殺到日本把日本海軍好好的教訓一頓,好讓他們知道擅自著惹大英帝國是要付出代價的。最後卻由於和國內根據遠東形勢制定的政策相違背而被迫收回,但那份厭惡就是保留了下來。

    斐利曼特不僅未把山野田夫當做是一個同等地位的軍人,也並不重視山野田夫的意見,甚至只把山野田夫當成一個可以隨意指揮的下屬罷了,連提意見的機會都不給山野田夫。只打算等到晚上執行登陸行動前再通知山野田夫,以為只要給上山野田夫一段時間準備一下即可,以免人多嘴雜,弄不好會走露消息,當然這只是斐利曼特在副司令米勒。拉格瑞斯向他問及是否要將日本隨艦陸軍指揮官山野田夫叫來一起商議時,回絕米勒。拉格瑞斯的提議時所說的話,至於他心裡是不是真的如此想那就真的是不得而知了。

    而實際上當山野田夫在得知此事時,他初時確實是非常的生氣,氣憤斐利曼特那個可惡的英國佬如此無視他的存在,事關他大日本帝國陸軍的軍事行動,居然不事先徵詢他這個日軍最高指揮官,就擅自下派作戰指令,實在是太過分了。可是氣憤歸氣憤,氣憤之後,他還是冷靜了下來,事到臨頭再說什麼都沒用了,此時他也想起了臨行前首相大人對他的叮囑。

    「山野君,此次你代表大日本帝國皇軍同英國遠東海軍一起進攻佔領了夏威夷歐胡島的中華帝國軍隊時,一定要全力以赴,讓英國人看看我們日本軍隊的實力,絕對不能為大日本帝國丟臉,為天皇陛下抹黑。

    那個叫什麼中華帝國的,對我們大日本帝國皇家海軍的上次偷襲造成了多大的損失,想必你不會不知道。黃海之戰,不光讓帝國聯合艦隊的實力再不復往昔,還打亂了帝國進攻朝鮮和清國的全盤計劃,使得天皇下令暫停了所有軍事行動。因為沒有強大海軍的支援,至今帝國還有兩個師團又一個旅團的陸軍停留在朝鮮半島進退不得。

    就算現在知道了是那個中華帝國搞的鬼後,限於帝國海軍實力嚴重不足,天皇陛下才最終決定和英國遠東海軍一起報復他們的。只是我們大日本帝國同英國雖是同盟關係,不過說白了就是相互利用罷了。英國想利用我們幫他們對抗沙皇俄國在遠東給他們的壓力,而我們也不過是想利用英國來發展壯大自身而已。

    話雖如此,但終究是我大日本帝國實力稍弱,底氣不如人家英國,無法開口爭取此次行動的指揮官位置,但我們也沒有同意他們任命總指揮官的建議。而實際上可以說英國遠東艦隊司令斐利曼特中將就是總指揮官,只是英國和我們雙方沒有明文規定罷了。所以你今後要多加忍耐,我想以英國人的自大作風來看,你肯定會受不少氣。不過為了我們大日本帝國的大局,也為了天皇陛下著想,你一定不能同英國人鬧翻,就算涉及到帝國的利益也要謹慎處理,最好上報,實在來不及你也要三思而後行,萬萬不可逞一時之氣,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惡果。切記,切記!」還說他今日所受的委屈以後總有一天會十倍討回來的,到那時大日本帝國將會比英國這個日不落帝國更為強大。

    當時自己未曾太過在意,只當著是首相大人太過多濾,沒想到還真被首相大人一語成驥了,還未開戰就受到了如此鳥氣,實在是氣死人了。要不是海軍那幫混蛋太過沒用,自已又怎會在此受斐利曼特那個英國佬的鳥氣。

    不過生氣歸生氣,氣過之後山野田夫的決定還是沒有出乎斐利曼特的意料,最終還是執行了斐利曼特的命令。

    斐利曼特和米勒。拉格瑞斯不僅制定了日本陸軍夜襲檀香山的作戰計劃,還同時制定了遠東艦隊於黎明時分偷襲珍珠港內的中華帝國太平洋艦隊的作戰計劃,黎明時分突襲也同樣可以看作是夜襲。

    這個計劃需要著重強調的一點就是發動襲擊的突然性,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算完成了實施計劃的大前提,才有成功的可能性。不然計劃的開始都不成功的話,後面的計劃就更別想順利了,對整個作戰計劃來講就基本上可以說失敗了,就算最後完全了作戰目標,那損失也將會極為慘重,也就完全失去了實施計策的意義。

    斐利曼特制定的海陸聯合突襲計劃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唯一有可能會發生衝突的就是陸海軍攻擊的時間能不能達成一致,都在黎明時分攻擊。陸軍登陸的小村隱蔽是夠隱蔽,可是那裡水位太淺,稍大一點的船都無法航行,只能在距海岸二三里處就得換乘小船,而小船一次只能載十一二個人,來回一趟就到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就算二十艘同時運送也要六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如果再加上一些裝備的話可能需要時間就會更久了,這麼長的時間就算是那個地方十分隱蔽也是很有可能會被發現的,而一旦被發現必然無法按照約定的時間進攻,可能會給整個作戰計劃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

    這種情狀當然需要重視而且還要盡力避免這樣事情的發生,他也有了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比如上岸的先頭部隊一登陸就選封鎖住小山村通向檀香山的各個出口,然後控制住村裡的所有人,再多派偵察員擴大偵察範圍,務必做到只能是我們先發現敵人,而不是讓敵人先發現我們,盡最大的努力令陸軍的攻擊時間同海軍的一致。

    斐利曼特所不知道的事情是,在他和副司令米勒。拉格瑞斯商議作戰計劃沒多久,他們的艦隊就被派到兩百海里範圍搜索的偵察船發現,並通過隨船攜帶的電報機把情報發了回去。

    這次能夠碰上也純粹是胡三運氣,哦,胡三就是那支由商船改裝的偵察艦的船長,他出海已經有十幾天了,在這裡左右二百多海裡都走遍了也沒看到任何一支大型船隊,就更別說大型艦隊了。而且還因為每次偵察的時間太長,以致於都錯過了十天回航換班一次的規定。算上今天都已經是第十二天了,本來最遲昨天就該回去了,只是搜索了這麼多天,一天發現都沒有,他實在是不甘心,猶其是他在出航前就聽說過不了多久可能就會和英國人的艦隊打上一仗的傳聞後就更是想要做第一個發現敵情的人。

    不過雖然海上的偵察要求時間沒有在陸地上那麼嚴格,但是也不是可以隨意違反規定的,遲回了一天胡三就已經是頂了很大的壓力了,弄不好回去還可能弄個警告什麼的。所以不管今天又沒有發現今天他都必須回航了,只是回航之前他還想再做最後一次相距歐胡島二百海里距離的一次巡視,沒想到剛剛巡了不到二十海里就發現了前方出現了大量的煙柱,從煙柱的數量來看無疑是一支大船隊,並且在稍稍靠近一些後看到的煙柱顏色深淺來看,不像是燒普通煤的商隊,而像是和帝國海軍一樣的艦隊,在靠近到通過望遠鏡可視的時候才發現了這不僅是一支數量眾多的艦隊,還認出了英國的旗幟,由此就可斷定是英國的遠東艦隊,日本的運兵船並未懸掛任何旗幟所以胡三不可能認出這是日本的運兵船,而且日本所用的這兩艘運兵船並不是海軍專用的那種特定船隻,而是普通的商用貨船,從外表來看根本不會讓人想到是運送的滿滿的一船士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