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爭霸太平洋

第二卷 雄鷹展翅 第一百一十二章 備戰 文 / 風無限

    第一百一十二章備戰

    江海的意外生病給歐胡島上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很多的事情都需要他親自決定的都只能擱置起來,即便是比較緊急的也沒有人可以打擾到他的休息。幸好他的病情並算多麼嚴重,服用了兩天那個大夫的藥後就差不多全好了。不然的話整個島上不知道會亂成啥樣呢!

    帝國本土距離夏威夷可以說是十分遙遠的,一次往來就需要很多天的時間,需要帝國本土支援大量管理方面人才的電報雖然早已發出去了,但是由於雙方距離太過遙遠的原因,最為方便的無線電報並不能達到這樣遠的傳送距離,只能通過在中途設定中轉站還不只一站,在前面的中轉站接收信息之後,再向下一站發送,通過這種的方式最後送達到帝國本土。

    這樣的傳遞信息的方式雖然十分的麻煩,效果卻也不差。比起人力通過海路來往的傳遞方式也強了太多太多。如果還是以原始的方式來傳送信息的話,一次信息傳送大概需要1015天的時間,就算是使用速度超過二十節的快船,一次至少也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通過中轉傳遞所需的時間就大大不同了,就算中轉的時候浪費些時間,傳到最後也頂多需要半天的時間,遠遠不是人力傳送所能相提並論的。

    這種設計中轉站的方式方便到是方便,只是也有它相對的缺陷,一是所處的位置都還不是帝國的領土範圍之內,安全性不高。一旦發生意外,根本來及救援,危險性高。二是由於增加了中轉站,接觸情報的人數同樣會極大的增加,這樣就會對某些機秘事件的保密性帶來嚴重的影響。對一些重要的情報信息來講這無疑大大增加了洩露的可能性,的確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為了降低發生情報洩露的可能性,江海責令情報部門在傳送第一站前就對情報進行雙重加密,一層解開之後只會得到一些不重要的信息。而中轉站只負責原文轉發,不負責其它的職能,其站長也只是擁有第一重密碼權限,以備在發生意外情況時發送信息不會被敵人輕易發現。

    當然這也不過只是權宜之機,往後還需要多多改進。必竟現在條件暫時還不能滿足進行即時通訊的技術條件。

    在江海清醒過來的第二天,他就下令謝飛即刻進行戰鬥準備,對珍珠港的武備進行全面加強,把隨後運輸而來的火炮大部都安裝在了珍珠港口,共設計了九座簡易炮台,分設珍珠港三面,呈梯次排列,共擁有120毫米火8門,210毫米火炮5門,280毫米火炮2門,305毫米火炮一門,總數16門火炮。

    炮台雖然簡陋,只是一些石頭和木架把火炮固定在那裡,但它的威力可真不是蓋的,所用的火炮全都是帝國新城兵工廠製造的新式火炮,使用的也都是世界先進的無煙火藥。也就是由苦味酸製造而成黃色火藥,只是由於其威力強大到是強大,穩定性方面卻不盡人意,目前這種火藥還未被各軍事強國廣泛應用,江海利用其遠比其他人更加準確的認識,早在建造軍工廠時就把這種火藥作為必備的軍用火藥。

    另外**製成的火藥威歷方面倒是更強,只是與黃色火藥相比其穩定性更差經震動,撞擊或摩擦極易引起爆炸,自從1847年由都靈大學的化學家索佈雷洛發明之後,只有極少數用於軍事用途。江海雖然知道其它更穩定性的製造方法,但卻不是他一時能夠達成大規模生產的。這也是江海不選擇這種火藥的原因之一。

    不僅如此,謹慎期間江海還命謝飛在珍珠港至檀香山的路途之上建立了兩層防線,每層防線都是有一個團的兵力防守,可以算得上是重兵把守了。其它的一團兵力除部分留守檀香山外,大部都還在島上各處守衛。

    對海軍也有相應的安排,提升北京號戰列艦艦長常青山為分艦隊指揮官,上海號戰列艦艦長高嶺為分艦隊副指揮官,全面負責此次對英海上作戰事宜。

    北京號艦長常青山的指揮能力,江海還是十分信任的,只是其生性沉穩,在指揮戰鬥方面也是如此,穩健有餘,攻勢稍微不足,以後可能會慢慢的更正過來。現在卻只能依靠外面的影響了,而江海的安排就是如此。上海號艦長高嶺與常青山相比卻是幾近相反,他是生性好動,沉穩不足,可以說是善攻不善守,但對其指揮戰鬥的才能同樣是江海所知的十分出色,江海也早有對這二人的培養之意,現在恰逢戰鬥同英國的戰爭即將爆發,海軍勢比再次成為主角,江海自身又有不適,大夫雖說是過兩天即好,但由於其身體是積勞成疾,病雖好身體還是十分虛弱,不是一時半回就能恢復的,所以大夫臨走之時還是再三交待謝飛不要再讓江海太過勞累,不然下次就不好說了。

    謝飛把此事告訴了江海的兩位貼身侍女,韓晶晶和馮小雪。還特意囑咐兩人要多注意元首的休息,千萬不要再讓元首太過操勞。他自已在別的方面不能為元首分擔,但在陸軍方面卻是他的份內之事,多為元首分擔一些卻不為過。

    韓晶晶和馮小雪兩人雖說只是侍女的身份,由於宋婷的原因,江海對她們可以說是十分信任的,從未對她們大發過脾氣。況且這次也只是元首個人身體方面的事,不關帝**政大事,不然她們再無知也不會犯這種致命的危險。**干政歷來就是各朝各代的大忌,更何況她們兩人根本算不上江海的**,只不過是兩位比較親近的侍女罷了。

    經過兩人的多翻勸解,甚至謝飛拚死相勸,江海思考過後也感覺到了自己的不妥之處,諸葛孔明是多麼聰明的一個人哪!蜀國大小事務事必躬親,最後落了個出師未捷身先死,一死落得萬事空的結果。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蜀國,往日大小事務都有他自己決斷,時日一久,他一朝身死,將無人主持蜀國大局,勢必落個國破家亡之局。

    江海自已雖不敢自認可比諸葛孔明之才智,卻也不會妄自菲薄,更加不想落得和他一樣的悲慘結果。自己對於中華帝國的重要性是心知肚明,到不是說自己的指揮能力有多強,非他不可,只是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在這世紀交接之替之時達成救國救民,讓中華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並一雪近代歷史中的各種恥辱的願望。才能不是最重要的,識歷史曲勢,擁有超遠眼光的人才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會給自身的發展帶來多少曲折,可以用最快的時間完成自身的強大。

    這次的意外也讓江海看清了自己的身體,以前雖不敢說多麼強壯,但絕對不至於這樣的弱不禁風,看來自從當上這個元首是負擔太大了,又沒有時間鍛煉,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在帝國本土這麼久都沒有出現這樣的狀況,江海也算是看明白了,那時所有的政務基本上都是有三叔江聰在處理,只有極少數比較重要的才會需要他親自處理,並且大都是已經有了處理方法,只要做個取捨選擇罷了。

    至從來到夏威夷這裡以後卻完全不同了,來這裡是打仗的,可沒有帶多少處理政務方面的人員,一直為自己分擔工作的三叔還要替自己守衛本土,更加不可能捨棄本土前來夏威夷處理政務。

    江海也是考慮到一時半會的也沒有交付處理政務的人選,自己又是分身乏術,關於軍事那塊實在是有心無力了,強撐的話弄不好到時政務軍務不處問題,他自己就出問題了。待各種人才齊備之後再接手大局也是未時不晚,就同意了謝飛的提議,把陸軍指揮權下放給了謝飛,海軍指揮權交給了常青山、高嶺,待到把政務也交託之後就可只做統籌全局之人。

    江海考慮處理政務方面的人才帝國本土不是沒有,只是同樣甚為稀少,如果能夠在夏威夷這裡找到合適的,那就更好了,以後需要的地方還多著呢!

    身體好轉之後江海就親自去請了林泰華和陳芳來,打算邀請林泰華為帝國效勞,至於陳芳由於年歲太大,實不宜在做操勞之事,當然在話中肯定是一同邀請兩人了。

    江海的邀請實在出乎了二人的意料之外,這些時日帝**的表現,他們也都看在了眼裡,絕對算得上是兵強馬壯。他們二人可以說是夏威夷王國的本土之臣,在夏威夷女王決定放棄檀香山移都大島之時就準備放棄權位,今後只做一介商人了。

    未料到才過去幾天,江海這個帝國元首居然親自邀請他們再入官場,對他們的心確是震驚非常。做了那麼久的官員,說是完全沒有一點留憐,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他們心中還是分得清得失的,不然他們就會隨夏威夷女王去大島繼續做他們的官了。

    「兩位,此次前來就是想請你們為我中華帝國效力,不知你們意下如何?」都坐下後,江海就單刀直入的言道。

    「元首的盛意老夫心領了,不過老夫這一大把年紀實在是有心無力了。」陳芳依然是先於林泰華開口的直接拒絕了江海的提議,接著又道。「不過泰華就不同了,他才四十有幾,正當壯年,當可為元首效勞。」

    「既然如此,不知林兄意下如何?」陳芳的拒絕早在江海的意料之中,他也未多做糾纏,轉頭問起了林泰華。

    「陳老都說了,林某也確有為我們華人出力之心,況且元首對我們可是有大恩哪,元首相邀,敢不從命!只是林某才能有限,望元首莫怪才是。」沉思了會的林泰華,也好不做作的同意了江海的請求。

    「哎,林兄過謙了,林兄能力過人,以前可是有目共睹的啊!你能夠同意我的提議,願意為帝國為官就已經讓本人滿足了。」聽了林泰華的話,江海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面帶笑容的說。

    「呵呵,泰華就不要過謙了,你的能力老夫也是十分相信的,元首也是我的大恩人,我是不能答應元首的要求了,你能答應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只是。」見江海和林泰華二人的言語一直圍繞著林泰華才能的話題,陳芳也開口向林泰華勸說道。

    「陳老有話可以直說,我們這裡又沒有外人?」見陳芳的話只是說了一半,好像多有未盡之言,江海就問了出來,如果能幫的話他也不在乎幫他,怎麼說他也是自己崇敬的人之一。

    「是啊,你老,你有什麼話說出來看我能不能幫你什麼。」旁邊的林泰華也開口問道。

    「元首,老夫還真有個不請之請,我雖然老了不能為帝國我們華人的國家效勞,可是我還有兒子啊,次子席儒也是留學之人,當可為元首效勞。另外,和我兒是同學的王家雲天也是一個。不知無首意下如何?」端起茶杯輕輕的喝了一口,陳芳慢慢的開口說道。

    「原來是這個啊!沒有問題,他們二人同樣也是我所需要之人啊!我還要多謝陳老為我送來兩個人才呢?哈哈。」陳芳的提議對於江海來說可真是意外之喜,對於陳席儒和王雲天兩人他可真是早有此意啊,這次因為親自邀請的原因,作為一國之首,為了今後他們的仕途所想,這次還是不請他們為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