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爭霸太平洋

第二卷 雄鷹展翅 第一百零九章 英日聯軍 文 / 風無限

    第一百零九章英日聯軍

    日本東京

    至從上次黃海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被江海的太平洋艦隊打的損失慘重之後,通過日本內內閣商議並經明治天皇同意之後,就暫停了對清戰爭的所有後續計劃,就連已經佔領了半個朝鮮的陸軍都停在了平壤一線,平壤戰役朝鮮戰役暴露了清軍整體低劣的戰鬥能力,比如戰爭中,日軍分兵北進兵力分散,糧食匱乏,清軍堅守平壤的堅城和德國專家設計的設有75mm野戰炮和加特林多管機關炮的堡壘糧食彈藥充足連一天都守不了,無法一日守。

    按日軍的說法是清軍,武器和日軍差不多,甚至還要好但是卻沒有忠勇之心,軍紀荒廢,指揮不得法,軍制混亂,每次臨戰連防禦都不行,更不敢於進攻。在打開平壤城門的時候甚至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在牡丹門和玄武門,有2900名清軍在防禦,依托堡壘用毛瑟13連發步槍從正面和側面射擊日軍朔寧,元山2個支隊攻擊困難最後3名日軍爬上了城門外的懸崖,用軍刀突入清軍人群中左右劈砍數百清軍後退,無人敢上前應戰,就連槍都沒有人開,就這樣發生了至今都讓所有看到這件戰爭記錄的人都極為不解的一幕,曲曲3名日軍普通士兵居然白刃打敗數百清軍佔領玄武門,打開了朝鮮國都平壤的城門,日軍蜂擁進城就這樣讓整個朝鮮中最堅固的平壤城拱手讓給了日本人。

    日軍第5師團和第3師團都喊出了飲馬鴨綠江的口號,鼓動部隊向鴨綠江行進,計劃一舉把控制區擴展到朝鮮同清國的交界處。只是未等他們把計劃付諸於行動,就接到了聯合艦隊黃海海戰中損失慘重,以失去戰鬥能力,無法掌控制海權,也就代表了無法對在岸上的日軍兩個師團,一個旅團的陸軍部隊提供支援。

    雖然日本大本營同樣明白清國的北洋艦隊同樣是損失慘重,但其兩艘主力鐵甲艦傷而未沉,就代表還擁有相當強大的戰鬥力,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嚴令駐朝日軍暫時停止一切進攻計劃,待得到準確的海戰情報後再做決定。

    日本這邊選擇了平息進攻,清軍那邊也只是在不停的調動國內的軍隊前往朝鮮邊界集結,根本沒有想要打回平壤的意思,就這樣在雙方都無心戰鬥的情況下,整個朝鮮戰場上除了偶爾還能聽到的幾聲槍響外,算是都平息了下來。

    這樣的狀況一直維持到江海佔領了夏威夷並同夏威夷女王簽定了租借歐胡島的條約之後,日本內閣的意見也有些改變,通過駐夏威夷公使小犬太狼的情報和近來從各國搜集起來的眾多情報來看,這個在夏威夷囂張跋扈的中華帝國就應該是黃海海戰中偷襲大日本帝國聯合艦隊的那支艦隊的擁有者。

    這點從小犬太狼的情報中就可以知道,他正是通過一位曾親自經歷過黃海海戰的帝國海軍士兵才辯認出了對方的旗幟。並且從對方近來在夏威夷的一些處事作風來看,這種可能更是大大的加強了。對方這個中華帝國根本就毫無理由的一到珍珠港就把美國的兩艘軍艦給找沉了,這還不算就連荷蘭的一艘軍艦也同樣被當場擊沉。上岸之後更是變本加厲,不僅大量殺傷了美軍士兵,還兵圍美國駐夏威夷領事館,更加離譜的是居然在英國的匯豐銀行內開槍射殺了幾十名英軍士兵,隨後還血洗了整個領事館。這樣屬於嚴重挑釁的行為,日本內閣諸人可沒有人覺得英,美兩國會就這麼算了,荷蘭那個國小力弱的就不說了,以英、美兩國往昔的處理作風來看,肯定會採取相當激烈的報復行動的。

    而日本先前受損的戰艦還未完全修復,海軍的實力降到了明治維新以來的歷史最低點,連自保都不足,更別提進攻了。限於現在的自身實力,就算現在知道了致使大日本帝國聯合艦隊在黃海海戰損失慘重的罪魁禍首就是那個中華帝國的太平洋艦隊,也是有心無力,沒有能力採取武力報復。

    可以日本的性格來講,他們可不講究什麼寬容大度,一笑泯恩仇,只講究有仇報仇,非常推崇的一句話就是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已慘忍。就算他們的實力不足夠,他們也會通過其它的一些陰謀來謀害對方,就算兩種方式都行不通的話,他們就會拿出他們最大的法寶忍。

    知道自已無力報仇,也沒法利用別人來達到報仇目的的時候,他們也不會放棄報仇的打算,只會隱藏起來,等到合適的時機就會爆起殺人。現在日本就遇到這樣的情景,找到了仇家,自身卻沒有能力報仇,又不想一直忍到實力恢復後再報仇,再說了就算實力恢復了原樣,也不一定是對方的對手,不然上次也不會輸的這麼慘了。

    戰和等都不適合的情況下,他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那就是利用其它的國家和勢力打到自身的目的。而最令日本內閣上下以及明治天皇滿意的是,執行此項計劃的所有前提條件都符合了。

    確定了計劃之後的日本內閣就把主意力都放在了英國和美國的身上,其後的幾天通過日本的情報機構,日本內閣的諸人都清楚了英國、美國兩個國家的現狀,以及他們將會採取的報復行動的規模和大概時間。

    猶其是英國好像對日本這個東方小盟友並沒有什麼提防之心,就連此次出動的祥細行動都告訴了日本,得到英國出動了大小二十艘戰艦的艦隊前往夏威夷報復時,日本內閣就已經認為這次選擇利用的目標應該選擇英國,有三點原因,其一行動最迅速,其二艦隊實力強,其三背後的後盾強大。

    隨後從美國傳回來的消息也驗證了日本內閣選擇英國沒有錯,與之相比,選擇美國的話需要的時間更久,還不一定能夠打的過人家。到時不要報覆沒成還徒自搭上不少的性命。

    由於得到消息時美國的國防部長還沒公佈他所安派的出航軍艦名單,日本在等不及的情況下,就選擇了英國,並且打算在海軍實國不足的情況下,派駐日軍前往夏威夷,護航的任務當然就落在了盟友英國遠東艦隊手裡。隨後就聯繫了英國駐清公使,聽了日本人的話後,駐清公使認為這樣做可以減少已方的損失,並不會對已方造成什麼大的影響,至於其所派的軍隊是一支高達五千多人的加強旅團,也可以在本國遠東艦隊擊潰對方的太平洋艦隊之後,進攻陸上時所用,聽說對方在歐胡島上足有好幾千人的軍隊,戰力還頗為強大,本國在不方便調動大批陸軍的情況下,用日本陸軍代替也不失為一個上佳的選擇,他相信以英國的實力並不會出現讓日本喧兵奪主的事情發生。

    於是,通過駐清公使的協調和解說,英國遠東艦隊司令斐利曼特而海軍中將終於同意了日本人的請求,答應在轉道日本,在裝載了一個加強旅團的日軍後再出發前往夏威夷。

    得到英國同意答覆的日本內閣上下都甚為高興,以為離他們報仇雪恨的時間不遠了,為了能夠更好的配合英軍的快速的解決戰鬥,日本天皇派出了原本打算派往朝鮮的第3混成旅團,同時為了節約時間,明治天皇下令在英國遠東艦隊到達日本之前,就準備好了運輸艦隻並且讓陸軍先行登船,一等到英國遠東艦隊就立及出發,不在日本停留。

    10月14日,由斐利曼特而海軍中將帶領的英國遠東艦隊的二十艘大小艦隻行進到了位於日本東京灣內的橫須賀軍港,在得知日軍第3混成旅團已全部登船完畢,隨時可以出發時讓得知這樣情況的斐利曼特而甚為驚訝,他原以為日本陸軍的加入會極大的拖延他的軍事行動,光調動軍隊和安全運輸艦隻就需要幾天的時間,如果再加上艦速的關係至少要晚上一個星期,這將對他的計劃產生極大的影響,這段時間裡對方很可能會發現他們的行動。

    不過實在讓他沒想到的是日本人居然早已安排好了運輸艦隻並且陸軍登船完畢,在當時通信不發達,只能預測到達時間的情況下,有個一兩天的誤差實在不算什麼問題,就像這次他到達這裡的時間就比預期的還快了大半天的時間,可就是這樣的情況下日本人還是準備好了出發的一切,實在是不得不讓人感歎。

    「這次日本人真是有心了,恐怕提前幾天就讓那些可憐的士兵們擠上並不寬敞的運輸艦。」說句實在話如果不是真的一時半會不好從印度抽調大批的軍隊出來的話,斐利曼特而還真的不願意讓日本人負責對歐胡島的陸上進攻,在他看來這純粹是把即將到嘴的美食非要在吃到之前分出來一塊給別人一樣,但在知道了美國人也會在不久之後有所行動之後,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他不得不忍受這些讓他討厭的日本矮子,在他的印象中清國人落後,愚昧,但日本人雖然好一點,但卻更加的野蠻和凶狠,還很不可理喻。

    因為上次日本艦隊在偷襲清國運兵船的豐島海戰中,擊沉了英艦高昇號,他就打算帶領艦隊去日本教訓一下這些狂妄自大的矮子們,只不過最後因為國內的關係被制止了,還和這個卑鄙的國家成為了名義上的盟友,實在是讓他不甘心。

    不喜歡這裡的斐利曼特而在稍微補充了一些水、食物、煤等物質後就馬上立開了橫須賀軍港,繼續朝夏威夷的方向前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