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爭霸太平洋

第二卷 雄鷹展翅 第八十六章 御前會議 文 / 風無限

    第八十六章御前會議

    1894年9月18日夜,黃海海戰的結果送到了日本明治天皇手中,一直有侵略朝鮮中國的他此時非常的憤怒,不僅是海軍戰敗的不滿同時也是對內閣情報部的信息居然出現如此大的漏洞而生氣,連帶的對現行的整個內閣不滿。而現在的內閣是伊籐博文組建的第二任內閣。

    第二次伊籐內閣成立於明治二十五年八月八日,也就是公元1892年。這是一個後台總出動的元勳內閣,入閣者有內相井上馨、法相山縣有朋、遞相黑田清隆。另外,外相為陸奧宗光、藏相為渡邊國武(長野),陸相為大山巖、海相為仁禮景范、文相為河野敏鐮、農商務相為後籐像二郎。伊東巳代治被任命為內閣書記官長,九月又任命伊籐博文首相的女婿末松謙澄為法制局長。在此之前即明治二十五年六月,以西鄉從道為會頭,品川彌二郎為副會頭結成了國民協會,再加上佐佐友房、曾禰荒助、大岡育造等人,他們站在國家主義立場上倡導改良內治、充實軍備、伸張國權,與民黨進行對抗,支持超然內閣。然而第四屆議會(明治二十五十一二十九開會∼二十六二二十八)以自由、改進兩黨為中心的民黨方面又削除了全部建艦費用。對於當時與清國相比海軍力量處於劣勢的日本海軍來說,已經作了預算的軍備費用是不能改變的。就在政府和議會對立之際,明治二十六年二月十日,天皇下達詔敕,命令今後6年中,每年由內廷費中支出30萬元,並要求文武官員同心協力獻出俸給的1/10來充當部分造艦費用。這樣才實現了政治休戰,造艦預算也在議會通過。

    在第四屆議會閉會後不久的內閣改組中,西鄉從道復任海相,著手於海軍的改革,山縣轉任樞密院議長後,芳川顯正接替了法相,文相由井上毅擔任。在海軍中設置了直接隸屬於天皇的軍令部長,掌握軍令事項。當時,在對外問題上,除了修改條約以外,還有自明治二十二年以來存在的和朝鮮之間的防谷令問題。議會中圍繞千島艦事件,提倡對外強硬路線。而這兩次事件最後都是以朝鮮和英國的讓步而結束,更是助長的日本的氣焰,才會有了今年的對清戰爭。

    得到剛剛回到日本的的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如此讓人意外的戰報,也不顧得現在已經是半夜了,就馬上派人傳內閣的幾位主要成員來皇宮開會。

    此時被天皇召見來的除了首相伊籐博文外,還有陸相大山巖、外相陸奧宗光、藏相渡邊國武以及海相西鄉從道。明治天皇坐在大殿正中的皇位上,伊籐博文、陸奧宗光、西鄉從道坐在左側,大山巖、渡邊國武坐在右側,由於諸人距離遠近不同,到達皇宮的時間也先後不同,「伊籐首相,你現在能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嗎?」待眾人到齊之後,早就等了很久的明治天皇語氣十分不善的首先向伊籐博文責問道,邊說邊把得到的戰報扔給了下面的伊籐博文腳下,如果伊籐博文不是在內閣當中資歷相當的深,從首任內閣就任過首相的話,可能明治天皇就直接問他的罪而非像現在一樣只是有些生氣。

    剛被明治天皇派人從家裡喊來的伊籐博文哪裡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居然讓天皇如此生氣,為政多年的他也並未為此慌亂急於回答天皇的問話,而是起身把腳下的一張紙撿了起來,打算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再說。

    拿到那張紙的伊籐博文一眼就看到了鮮紅的標題:戰報。這時他的手就猛的一抖,從先前天皇的表現來看這應該不是什麼好事,不然也不會如此態度了,就是不知是陸軍方面還是海軍方面出了狀況,希望不要太嚴重才好,不然麻煩可就大了。

    同樣是被從家叫來的其他幾人也大都是莫名其妙,一感覺到天皇的態度不對就個個眼觀鼻,鼻觀心的保持沉默,在伊籐博文撿起天皇扔的紙片時才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首相的身上,伊籐博文的小動作當然也沒有瞞過一直注意著他的眾人,他的臉色雖然沒變,但以眾人對他的瞭解而言就已經足夠讓他們明白很多東西了。看到連首相都有如此表現,在眾人的心中都升起了不好的預感。

    住的地方並不算最近的海軍大臣西鄉從道卻是來得最早的一位,對此明治天皇並未感到奇怪,畢竟作為海軍部的最直接負責人,如果連海軍決戰這麼大的一場戰鬥都沒有得到一點消息的話,那他這個海軍大臣也就算白當了。現在眾人當中唯一不對首相的表現感到意外的除了明治天皇自己,也只有他了。

    平息了一下自己有些激動的心情,伊籐博文繼續的看了下去,才知道這原來是聯合艦隊的司令伊東佑亨中將寫的黃海海戰的戰報,只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份原來應當先交海軍部和內閣的戰報居然先到了明治天皇手裡。不僅如此,伊籐博文對於海戰的結果也是大感意外,才明白了明治天皇為何會如此的生氣了,換做是他也會這樣生氣的,也許會比明治天皇的表現更加嚴重也說不定。

    伊籐博文在讀完了戰報之後見內閣的其他成員都在注意著他,也知道都在等他說話,不過他並未直接開口而是把手中的戰報傳給了他下首的外相陸奧宗光,陸奧宗光的表現要比伊籐博文剛開始的表現好多了,從他的表現來看沒有一點異常,這可能是與他的職業有關吧!必竟他可是專門負責日本對外事務的外相,如果一遇到事情就驚慌失措的話,那外交的這個部門可能早就亂成一堆了。接著他又把戰報遞給了海相西鄉從道,但是西鄉從道比他表現的更加直接,只是隨便描了幾眼就馬上遞給了對面的藏相渡邊國武,最後傳到了陸相大山巖的手中,藏相和陸相的表現倒還算是正常,雖然之前通過首相的表現就知不是什麼好事情,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可真的等到他們看到戰報的內容後都還是非常意外和吃驚。

    「現在你們大家都看完了戰報,那你們誰能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見過去了這麼久終於等到在座的幾位內閣成員都看完了那份戰報,就不等首相伊籐博文的回答就再次開口說道。

    「天皇陛下,從這份戰報來看有很多的不明之處,還暫時說不上我們到底是輸了還是贏了,待臣查明祥情之後再做定論也不遲啊!」伊籐博文知道他不回答的話,在場的人沒有人會在在此時冒著頂撞明治天皇的危險來回答。

    「說不上我們是輸了還是贏了,首相,你把我當成傻子嗎?我們十多年的心血幾乎毀與一旦,整個聯合艦隊現在還剩下幾艘戰艦,你居然還告訴我沒輸。」明治天皇的情緒就如同將要爆發的火山一樣,越來越有控制不住的態勢,對首相的態度也越來越粗暴。

    「天皇陛下,我們聯合艦隊雖然損失了很多實力,但也並未到全軍覆沒的程度。」見首相多次受到明治天皇的責難,知道此次都是海軍作戰不力的西鄉從道也開口插話道。

    「你還有臉說我們的海軍沒有全軍覆沒,那你告訴我現在我們還有幾艘戰艦可用?還有在決戰之前是誰在我面前保證得到了智利幾艘戰艦的帝國聯合艦隊就一定能夠打敗清國北洋艦隊的?」明治天皇本就很大的火氣,好不容易發洩過了兩次有些減弱的區勢,沒想到經西鄉從道一說就再度爆發了出來,並且比這前的更加大。

    「陛下,雖然從最後的戰果來看我們的海軍戰敗了,軍艦也是損失多艘,但我們的目的也沒有完全落空啊!您看海戰前期基本上都是按我們的預定計劃在執行,我們只是三艘戰艦重傷就擊沉了清北洋艦隊的五艘主力戰艦,只餘其「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並且也是受傷頗重,如果不是有另外一支艦隊突然加入戰場並襲擊我聯合艦隊的話我們早就勝了。」也只首相伊籐博文才會在明治天皇在發火的情況下與他爭論,其他的陸相、外相、藏相都不過是做為一個存在者而已。

    「現在說哪些還有什麼用,我要的不是如果,是現實。現在出現這樣的意外狀況出現對我們的對清作戰計劃會有多大影響?」明治天皇並不是一個脾氣暴躁之人,不然也不會有明治維新這個時代出現了,只不過可能是因為擔心十多年的努力一朝全失才有些失態,現在已經好了很多,至少語氣不在那麼充滿滔天的怒火。

    「天皇陛下,現在我們對意外出現的艦隊歸屬還不明朗,我們的海軍艦隊損失又太大,剩餘的也大多是重傷需要時間來修復,我建議還是暫停對清的作戰計劃,待事情清晰了我們再做決定。」伊籐博文在思索之後還是打算勸天皇暫停作戰計劃,以免帶來不可預測的意外出現。

    「不錯,此次海戰英法德美等國都甚為重視,可以說這是自鐵甲艦建造以來發生的規模最大和作戰時間最長的首次鐵甲艦之間的海戰,對各國的意義可是非同小可,我想用不了多久那次艦隊的主人我們就會一清二楚了,現在我們還是靜觀其變的好。」外相陸奧宗光也在聽到伊籐博文的建議之後開口說道。

    「看來也只能如此了,伊籐首相,這次你一定要督促情報部的那些下屬以最快的速度把不明艦隊的身份信息查出來,不然我就統統的把他們都給我派到朝鮮戰場上去。」明治天皇在沉思了一會後,有些不甘的開口說道。

    往後的幾日英、法、德、美等國也都發生相類似的事情,只是把會議的主題都放在了海戰的過程和不明艦隊的追尋之上,其中也只有德國有了比較準確的猜想,其他國家也只能從目擊的商船和清日雙方以及其它方面來瞭解海戰的細節,可惜除了在清日雙方得到了一些不怎麼詳實的情報外並未有多大的收穫。他們當然都不知道此時他們所追查的目標早已在回國的途中,再在交戰海域周邊尋找當然不會有太平洋艦隊影蹤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