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鬼才郭嘉之三國重生

龍騰世紀 第二十七章 平湖冬月上 文 / 一代鬼才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十一月旬,持續了三年的和平歲月終於被無情地打破了。

    號稱「天下健勇」的西涼大軍趁著長安太守鍾繇遠赴許昌的微妙時刻,當時長安城的高指揮官鍾進大擺壽宴之時,果斷地起了一場蓄謀已久、雷厲風行的偷襲行動。

    成千上萬的西涼鐵騎揮舞著冰冷的馬刀踏進了長安的領地,鐵被斬斷,城門被破壞,無數守城將領被殺;鍾進莫名其妙地死了自己的府邸,群龍無的曹兵潰不成軍;大地震動,喊殺連著天,到處是哭聲慘叫聲;城央的大火映紅了半邊天,平民姓膽戰心驚地躲家裡不敢出來,少許幾個膽大的戳破窗紙往外查看,都被眼前的慘烈狀況嚇得不敢動彈——有個壯漢不知為何跑了出來,結果不到幾秒鐘,他的腦袋就搬了家——西涼兵神情冷漠,高舉的馬刀滴著血,殘忍的眼神似乎告訴每一個長安的子民——膽敢妄動者,殺無赦!

    這是一個泣血的夜晚,猝不及防的曹兵死傷甚多,兵荒馬亂之死去的良民是不計其數;久負盛名的千年雄城被閃電般的攻佔了;帝國西北重要的門戶長安,皚皚大雪,「支離破碎」。

    不幸的萬幸,駐防長安西大門的李通將軍率軍頑強抵抗之後,眼見敵勢難當,毅然決定棄門而走——他知道,丟了長安是死罪,但若是丟了身後至關重要的潼關,那就是千古罪人!

    消息傳回帝都許昌,舉國嘩然。

    曹操震怒之下,連連頒布了四條駭人聽聞的「敕令」:一、調派各地兵馬,火速馳援潼關,潼關若失,則帝都岌岌可危;二、命東南軍團長、合肥太守張遼提高警惕、積極備戰,好一切防禦準備,以防東吳趁火打劫;三、徹查內奸,鍾繇返回許昌是絕對保密的事宜,長安的淪陷也存著太多的疑點;四、免去西北軍團長、軍機部副統領、成侯、長安太守鍾繇的所有官職、軍銜和爵位,打入天牢,等待候審。

    大雪初臨,一場巨大的風暴,開始席捲整個原大地。

    ※※※

    平湖冬月,恬靜浩淼。

    襄陽城的湖面上,一艘烏蓬小船慢悠悠地行進著;船艙內,熏香裊繞,琴聲飄渺,一盞黯淡的油燈泛著微弱的光芒;船艙外,一個書僮無聊賴地划動著船槳,清秀的面上掛著寂寥的神情。

    「先生,那邊有人!」忽然,書僮指了指不遠處的黑點,驚呼一聲,興奮地高聲叫道。

    「小琳,不許大驚小怪。」船艙內,一道溫和的聲音響了起來。悠揚的琴聲戛然而止,平靜的湖面頓時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安靜之。

    「是,先生……可那邊真的有人啊。」書僮紅著臉撓了撓頭,嘴巴翹的老高。

    「那只是一艘船,不見得就一定有人。是人是鬼,還說不清咧。」溫和的聲音再次響起,船艙裡的人伸了伸懶腰,翻騰了幾下,出了慵懶的哈欠聲。

    「哦,是……」書僮失望地低下了頭,從懷掏出幾顆石子拋向水,黑暗的湖水看著就像一灘深不見底的淵池,讓人害怕又充滿好奇。

    他悵然若失地仰望著星光,卻驀地感覺到眼前閃過了一道快得不可思議的白影——一個清麗脫俗的白衣女子凌空而來,背負著雙手,含笑著走進了昏暗的船艙,像是從天而降的仙子,讓書僮驚訝地無以復加。

    「你才是鬼呢,諸葛先生。」白衣女子進了船艙,也不客套,淡然一笑,定定地凝視著身前正單手支頭靠軟榻上休息的溫爾雅的俊逸男子。

    「哦?」諸葛亮緩緩地睜開了眼睛,莫名的俊臉一紅,坐起身整了整衣冠,作揖道,「原來是裡默先生,有失遠迎,快請坐。」

    「啊!先生!有個仙女來見您了!啊!也許是妖怪!」就這時,船艙外忽然突兀地響起了男童驚愕的叫聲——諸葛亮難堪地摀住額頭,心想著是不是該把他的書僮一腳踹進湖裡;裡默又好氣又好笑,蹙起的彎眉說不出的嫵媚。

    「劣徒一頭,讓您見笑了。」諸葛亮訕訕一笑,惹得裡默立時笑靨如花。

    「裡默先生怎麼那麼突然就來了?也不知會下一聲,好讓我備好豐盛酒菜以迎之嘛。別客氣了,請坐。」

    「怎麼,你好像很不歡迎我的樣子。」裡默微笑著欠了欠身,雙膝著地,看到諸葛亮的臉上閃過一絲慌亂的尷尬之色,不禁莞爾一笑。

    「怎麼會?我這人隆時懶慣了,只想偷點閒。想不到裡默先生也喜歡到湖上泛舟。」諸葛亮笑著沏了壺熱茶,看著茶香升騰,濃眉下的眼睛漸漸亮若星辰。

    「也不是了,我以前都不喜歡泛舟的……」裡默幽幽地吐著字,眼瞼低垂,白皙的面龐居然難得一見地掠過一抹淺淺的紅暈。

    「哦,原來如此,不錯,人都是會變的嘛。」諸葛亮怡然自得地搖了搖羽扇,又轉過身拿起一塊香餅投入一鼎做工精巧的熏爐之,卻完全沒有注意到他對面女人的臉上閃過的失望之情。

    「呆子,不解風情。」裡默輕輕地心裡歎了口氣,仰起頭四處打量了幾下,笑著說道,「你這裡,古樸典雅,還挺舒服的。」

    「哪裡,平生無大志,只求安然吃飯,安然睡覺。」諸葛亮淡淡一笑,細長的手指琴案上慢慢撫過,睿智的眼眸倏然一暗,流露出的彷彿是對過往歲月的幾許追憶。

    「諸葛先生過謙了。」裡默掩嘴一笑,凝視著他身上纖塵不染的鶴氅,感慨道,「先生神仙一般的人物,既然期望的是瀟灑自,閒雲野鶴的日子,又為何出山輔佐劉使君,甘願刀光劍影殫精竭慮呢?」

    「這個,閣下有所不知。」諸葛亮慢慢地捧起一杯香茶,吹了吹氤氳而開的熱氣,輕聲道,「生於亂世,本就是我們的不幸。如果我們苟且偷生、獨自享樂,又如何對的起陷於水深火熱的淳良姓?裡默先生不遠萬里的來到襄陽,不也是為心的理想奮鬥嗎?」

    「是的,為了心的理想……」裡默驀地神色一軟,美麗的眼眸看著加柔和,良久,才歎息道,「天下之事,確實太過沉重了。這幾年我一直堅持當初的信仰,希望自己能夠為黎明蒼生做些什麼。可是吳侯雖然熱情地接待了我,劉使君也禮賢以表,但我知道,他們始終都不會答應停止征戰的。」

    「是的,你說的沒錯。但是我也知道,你不會放棄的。」諸葛亮微笑著凝視著眼前的女子,那雙望穿秋水的眼睛隱隱透射著鼓勵,「為了理想,縱然身死命消,也無怨無悔。我是這種人,你也是。」

    「謝謝你。」裡默莫名地心頭一震,這時她才現眼前儒雅溫潤的男子擁有著別人難以企及的洞察人心的魔力。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