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清朝的太監

龍騰世紀 第八卷 混跡後宮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秘征倭奴國(下) 文 / 流淚的毛驢

.    密征倭,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很多方面還需劃。

    首先是在人數方面,隊伍不可能太大,否則的話很容易就會為列強察覺。而英法等國一旦聯合起來,強橫干涉的話,事情就會棘手的很。所以蕭然這一次仍然準備動用大興山的弟兄,而遠征登陸作戰,還要考慮留有一定數量的後援,作為預備隊。

    這一隊人馬也不能太多,最好是在五百人以內。在舊火器加冷兵器的時代,通常這個人數的隊伍便於奔襲作戰,也方便隱蔽和逃跑,能夠更大限度的提高戰場生存率。開始的時候蕭然考慮想從納彥紫晴的右鋒營中選拔,但仔細考慮之後,還是決定從鄂倫春的八穆昆中選拔驍勇善戰的戰士。因為此次遠征日本本土,很可能要面對複雜的地理環境跟野外生存等方面的問題,鄂倫春弟兄是嘯聚山林的遊獵民族,野外生存和作戰能力比普通人要強悍的多。

    而這個時候,吉哈布也率領其他兩個穆昆的三百多名戰士開赴道北京城,依然編入火器營左營的編制中。這次鄂倫春部隊的選拔,就由盛左跟吉哈布兩人來辦。

    另一方面,就是遠洋船隊、航行路線、以及登陸地點的選擇。這卻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蕭然手下兄弟眾多,但個頂個的旱鴨子,只會陸上本領,不曉水上功夫,所以只能抽調大清水師。但是自鴉片戰爭失利之後。清軍水師給洋鬼子地軍艦打怕了,大半都龜縮在江南內河,頂多是欺負欺負太平軍。沿海海港倒也有少量軍艦,但是清一色的在港裡趴窩,連門都不敢出,估計連近海航線都早忘光了。更不要提在不被洋鬼子軍艦發覺的情況下,秘密遠洋開奔日本。要知道在海上不必陸地,航線一旦出了什麼岔子,那麼所有人都將踏上一條不歸路。別說登陸地點,能在茫茫大海上找到個落腳的地兒就算不錯了!

    當然這個時候,要是能有一名經驗豐富的嚮導,問題或許還可以解決。可是要到哪裡去找這麼一個人呢?

    事情陷入僵局,一連幾天也沒有想出解決辦法。蕭然十分煩悶。這一日盛左來跟他商議鄂倫春戰士選拔事宜,中間蕭然隨口提起此事,盛左不由哈哈大笑道:「巧了,真個是巧了!卻不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只咱隊伍上就有這樣的人!」

    當即推舉出一個人來,原來不是別人,正是當日在大興山留守、率隊狙擊叛徒劉濤跟俄國鬼子地那名小隊長徐世昌。此人原就是海盜出身,在大海盜首領陳大牙手下,縱橫朝鮮、日本一帶海上。後來陳大牙為清廷招安。編入清朝水師,屬直隸總督譚廷襄麾下,駐守大沽炮台。

    咸豐七年,即公元1858年5,英法軍艦炮轟大沽炮台,總督譚廷襄望風逃跑。致使大沽炮台失陷。陳大牙率兵奮起抗敵,不幸中炮犧牲,麾下兵士被打散,徐世昌隨難民一起潰逃至京師。

    徐世昌見慣清廷水師懦弱無能,心灰意冷,流浪在京。為了餬口,被迫以為八旗兵替雇謀生,這才輾轉來到虎槍營盛左麾下。盛左愛才。有意結交與他,打通關係幫他頂了個包衣的出身,又一力提拔為委署護軍校尉。後來盛左率隊投靠大興山,又舉薦他擔任了三中隊第二小隊小隊長一職。現率隊在大興山留守,看守寶藏。

    蕭然聽了,恨不能抱起盛左照他那鬍子拉碴的臉上狠狠的親一大口。當即叫人飛馬去大興山,將徐世昌找來。徐世昌一聽說要遠征倭奴本土,這下總算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興奮非常,取出一張破舊的帆布海圖,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倭海秘略!

    地圖繪製的極為詳細,從西起黃海,東至倭奴,北自野豬河馬頭,南抵琉球,囊括了整個朝鮮、日本海面。一些重要的島嶼還分別做了標準。要知道在那個年代,一份詳盡的海圖無異於軍事瑰寶,就連大清朝也沒有如此完備地海圖,想不到竟然在海盜的手中!蕭然立馬知道:這回算是遇見真人了!

    有了詳細海圖加上這位職業海盜做嚮導,最關鍵的問題便迎刃而解。由於蕭然希望秘密登陸,根據徐世昌提出的建議,船隊避開大沽航線,從旅順港秘密出航,穿過朝鮮海峽,經隱岐島,轉奔若狹灣登陸。這裡距京都最近,如果登陸成功,按照特種部隊的突襲速度,至多一個晝夜的時間就能殺到京都,直搗天皇的老巢!

    蕭然找到奕密調集了十六艘炮艦,其中「居船」七艘,「趕船」五艘,「鳥船」四艘,還有兩艘作為給養運輸的雙桅小型商船。另外旅順港八旗水師治下,也有重型戰艦十餘艘

    歸蕭然調遣。

    這些個戰艦加在一起,已經將近三十艘了。在蕭然的印象中,三十艘重型炮艦,組建個特混艦隊跟英法那些洋鬼子真刀真槍的幹上一仗都差不多了,自己不過是想運兵而已,通俗點說就是偷渡,又不是打海戰,哪裡用得著如此浩大地遠洋艦隊?本想一口回絕,徐世昌卻拉著他衣袖,低聲道:「這些船隻未必能夠,還是等到旅順港看看再說吧。」

    靠!蕭然心說你倒不貪,這麼多船還嫌不夠,你丫想打世界大戰啊?但是想想人家畢竟是專家,再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先看看總沒什麼壞處。

    等到了旅順口一看,蕭然當時就無語了。原來奕炮艦,最長的不過30多米,雙桅掛橫帆,主桅高不到20。炮艦。吃水僅200噸,定員110人,船上大炮十門

    這些戰船,如果僅從外型來看,倒也有幾分威武,跟蕭然後世電影裡見到地古代戰艦也都差不多。可惜的是卻整整兒的縮小了n號!

    啊!啊!啊~~~!

    蕭然無比鬱悶,大叫三聲仍覺得無法排解,真想找兩個水師提督什麼地來剁他個十刀八刀的才解氣。媽了個巴子的,難道這就是傳說中地大清水師?!

    現在他終於想通了一件事:為什麼歷史上,在鴉片戰爭時期,清朝全國水師的外海戰船總計900艘,卻仍擋不住幾十艘外**艦。上回在大沽海面擊沉的那四艘英**艦中,僅三桅大帆船伯蘭漢號戰列艦。排水量便達到1746噸,載436人,裝有三層武裝甲板,艦載火炮七十四門!剩下兩艘巡航艦,屬於小型的三桅快速戰艦,排水量竟然也在噸左右,艦載火炮最少的也有二十八門!從體積上來說,人家最小型地戰艦都比咱所謂的「重型炮艦」大上足足三四倍,這仗還他娘的怎麼打?!

    —

    在蕭然地印象中,其實中國地海軍力量在明朝曾經興盛一時。著名的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簡直是開創了中國的大航海時代!更有的朝鮮海戰,明朝海軍出動500戰艦,開赴朝鮮露梁,一舉擊沉日本戰船450!這是什麼樣的實力?

    他還依稀記得,在1858年的那次海~包括一號福船在內的巨艦。僅先鋒鄧子龍的標營親軍所乘坐大型福船就有三艘!這種真正的重型炮船,「樹三桅,主桅4,船長20丈,艙五層,船面設樓高如城,可容300」,並配備紅夷炮8。40門,簡直跟英國戰列艦有得一拼!

    而鄭和下西洋時所乘坐地寶船,更是中國航海史上的神話。據說這種寶船,最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按照後世學者推算,其滿載排水量竟達上萬噸!

    可惜的是這只是推測,真實數據已不可考,因為在明朝中期,一些sb的所謂「忠心耿耿」的儒家信徒們,已經將航海有關了。但是不論如何,這至少證明了中國古代造船業跟航海業的發達,再怎麼著也不至於把個泱泱大國地水師,弄成現在這樣的螞蚱船吧?

    根據明朝《武備志》記載,作為明朝水軍戰船的福船,由大到小一共分為六個型號:最大的是一號福船,吃水二丈(6.6米);二\吃水最少一丈(3.3米)。此外還有三號哨船,四號冬船(又名海滄船),五號名鳥船,六號快船等等。然而到了滿清,海軍力量對比明朝,無疑是大幅的退步。在鄭成功收復台灣的那個年代,依稀還可見大型三桅福船的蹤影,但到了兩次鴉片戰爭期間,整個清廷的水師就只剩下這些可憐巴巴地螞蚱船了。倘或以這樣的所謂「重型炮船」、外海戰艦來對抗西方列強的海軍,簡直無異於以卵擊石,就算你數量再多,也成了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而現在,蕭然就要指揮這樣一支垃圾的不能再垃圾、並且據奕誓旦旦地宣稱是「大清水師中最優秀的海軍力量」組成的艦隊,去漂洋過海,遠征日本本土!蕭然只能抬首望蒼天,默默無語兩眼淚。徐世昌在一旁幸災樂禍的道:「怎麼樣,我說未必能夠吧?就這些個船隻,也未必都能經得住海上的風浪,想遠洋航行的話,照我看至少要淘汰掉一半!」

    「還要淘汰一半?!」蕭然一時死的心都有了,拽著徐世昌只想大哭一場。

    徐世昌的話,也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怕打擊到蕭然,他已經是揀最委婉的話來說了。臂如眼前這些戰船中的鳥船,本來就是內河戰艦,無論是造船工藝、船

    ,還是木材榫接,都不足以承受海面上的狂風惡浪。居然會用鳥船來充作外海戰艦,這一點連徐世昌自己也想不明白。為啥?糊弄自己?濫竽充數?

    不管怎麼說,奕旗水師中的所謂十二艘外海戰艦。其中也有三艘鳥船不能使用。這樣一來,剩下的戰船一共就只有二十一艘了。

    對於大清水師,他向來是嗤之以鼻,如果從裝備上來說,甚至連海盜都不如。但是這一次出海,還真就得指著這些螞蚱船了。所有弟兄的性命可都捏在他的手上,決不能掉以輕心。徐世昌逐一登上船去,船頭船尾艙上艙底,每一寸船板都仔細檢查敲打過,包括桅桿都親自爬了上去,連船帆也一寸一寸地詳細檢查一遍。出海可不比別的,有時候一條蛀蟲都可能葬送掉整條船,因此半點也馬虎不得。

    徐世昌是海盜出身。他的父親、祖父,望上數幾輩子,也都是根正苗紅的海盜行當。所以徐世昌打小就在甲板上混,一直混了二十多年,經驗有多豐富自然就不用說了。

    這麼一檢查,二十一艘戰艦又淘汰掉十艘,真正能夠行駛到海面上去的,只有十一艘,外加那兩艘小型商船。一千一百人的隊伍,再加上槍支彈藥給養。還有羅爾托攜帶的四隻氫氣球以及制取氫氣的化學原料跟設備,顯得十分吃緊。蕭然提議要麼減少一兩百人,但是徐世昌卻提出了自己地看法:拆掉大炮。

    徐世昌選擇的這條航線,自信能夠避開洋鬼子的艦隊,唯一擔心的就是遭遇海盜。但事實上以目前的這些個戰艦,就算裝載再多的大炮。遇到海盜也是白給。因為當時的海盜一般都是大型三桅炮船跟快船,排水量大都在千噸以上,火炮裝備又都是最新式的,在他們面前己方的戰船實在是不堪一擊。想靠火力硬碰硬的幹掉對手,根本是不可能地。

    所以這個時候戰船上安裝大炮,基本就成了雞肋,擺設而已,增加無謂的載重量。還不如全部拆除。

    蕭然聽了他的解釋,也知道說的是實情,但是一想自己的船隊本來就夠丟人的了,再把個大炮拆了。簡直就是裸奔出海,心裡總有些彆扭。跟盛左、段興年等人也計較了半天,最後問徐世昌道:「如果大炮都拆了,遇到海盜咱們怎麼辦?」

    徐世昌異常乾脆地道:「祈禱!」

    「……」

    既然自己不懂行,蕭然還是比較能從諫如流的,於是拆掉了船上的所有大炮。

    而這個時候,大興山部隊跟挑選出來的五百鄂倫春戰士也都趕到了旅順口。鄂倫春族弟兄,仍然由吉哈布帶隊,大興山部隊則照舊是原班人馬,在火器營右營景壽帳下充作教頭的程通也已歸隊。同時還有兩位夫人,林清兒跟納彥紫晴,也都整束行裝,隨隊出征。

    只有馬超跟瘦猴兩人帶著一個班,蕭然單獨把他們分了出來,交給他們一項秘密任務:給俄國沙皇尼古拉耶維奇,還有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送白粉。

    俄國包括沙皇跟皇后,還有一幫子王公大臣,加上一個俾斯麥,都被蕭然變成了隱君子。純淨的二乙~射,掌握好劑量放在飲食中,一樣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成癮。蕭然並不打算像控制奕制也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有白粉作為一個籌碼,至少可以給他們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震懾。

    在送白粉地同時,蕭然也分別給沙皇和俾斯麥致去兩封書函,大意是告訴他們,第一批武器已經準備好,即日便可交付兩國。有了這批新式武器的介入,歐洲的政局估計很快就要熱鬧起來了,囂張了幾個世紀的英法帝國,大概也快頭疼了吧?

    五月二十六日,武器彈藥跟糧草輜重都以運抵,所有艦船都以整備完畢。上午巳時,徐世昌指揮水手進行近海試航,同時派出小型巡邏艦,進行近海偵查,未發現任何異常。

    五月二十七日,所有準備工作都已就緒。中午,京城方面傳來消息,英**艦在淮集結,其中戰列艦一艘,三桅巡航艦六艘,外加輕巡艦及二桅縱帆船、運兵船、運輸補給船等共計十九艘戰艦,在定海補充給養之後,已於三天出港,前向日本方向進發。

    五月二十八日晨,部隊登上戰艦。辰時三刻,一聲炮響,大清艦隊在獵獵晨風中揚帆出港,迎著朝陽升起的方向,開始了開國史上第一次遠洋征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