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天龍之大醉俠

龍騰世紀 第185章 回返東京 文 / 傭肖

.    三日後,沈醉帶隊到達東京。入城後即從御街而行,直往大宋皇宮正門宣德樓而去。

    到得宣德樓前,沈醉命隨行禁軍自行回殿前司覆命,四名隨行副使也自回禮部覆命。他則進宮面聖,向皇帝趙煦覆命。他身為翰林學士,佩有可隨時出入皇宮的腰牌。當即也不向城樓守將通稟,只亮了腰牌,便自進去。

    此時已是午時末,算來早朝應已散去。而趙煦散朝後,一般都會往內書閣處理政事,所以沈醉便徑直往內書閣而去。到得內書閣後,向一名殿外侍立的太監通稟。這名太監乃是時常侍立於內書閣的,沈醉來的多了,卻是也認識,並知道叫王榮。王榮向他躬身回了一禮,道:「沈大人,您今日可是回來的不巧。今日正好太皇太后設宴,皇上卻是被請過去赴宴了。」

    趙煦竟是不在,沈醉不由輕皺了皺眉頭,又向王榮問道:「皇上去了多久了?」他想如果趙煦剛去的話,那自己便先回去,明日早朝再覆命也沒什麼不妥;如果趙煦去的久估計差不多快完的話,就不妨在這裡等一會兒。

    王榮想了想,道:「嗯,快有一個小時了吧!應該差不多也快完了,沈大人不妨進殿內稍等一會兒,咱家替您過去看看。」自沈醉提議時辰改制,趙煦下令推廣後。便即日起從皇宮開始試行,至此已有兩個多月,宮內的大部分人卻是已然接受並習慣用這新的計時法了。

    「如此,有勞公公了!」沈醉拱手謝道。

    「沈大人客氣了!」王榮回了一禮。然後將沈醉請進殿內,招呼了侍立在殿內的一名太監為沈醉上杯茶,便即告辭離去。

    沈醉向那為他去端茶的太監拱手謝過,又將王榮送出殿外,便回返進來,逕自尋了張椅子坐下。轉頭打量了下這內書閣,有兩個月沒來過,發現與自己走時卻也沒什麼變化。瞧到趙煦的書案上時,卻讓他眼光一停,然後定定地瞧著書案左上角處稍微斜擺著的一件物事仔細打量。

    因角度關係,從他這處看,卻是只能看見這東西的後面。造型大體上是方形,像個小櫃子,下面也有四隻短立腳。後面分別有三個圓軸帶翼的扭,從背後看,卻分明是鐘錶的樣子。三個扭,分別是上勁的發條扭,調節時間指針的調時扭,以及設鬧鐘的定時扭。

    「看來我出使大理的這段日子,沈括與韓公廉已是把這鐘錶研製成功了!」沈醉的心裡已然這樣肯定。再傾耳細聽,果能聽見秒針輕微的走動聲。心情激動,當即也不管皇帝的東西不能隨便亂動,走上前去便將那鐘錶拿在手中翻轉過來仔細觀看。

    正面果然是一個圓形的表盤,時針、分針、鈔針一個不少。時針雕龍,分針雕鳳,秒針則只是雕了些花紋,正按著表盤上的小格一格格地繞著中心點走動著。表盤上則以一塊玻璃封隔住,此時的宋朝卻是已然有玻璃。蘇軾的《饕餮賦》便有「引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蒲萄」的句子,意思便是「用珍貴的南海玻璃杯斟上涼州的萄萄美酒」。

    表盤的邊緣則是木製,雕有精美的花紋,上有明亮的油漆。進獻給皇帝用的果然不一般,製作的十分精美。不像他們研究時,外表基本上只要有個大概樣子就可以。表盤能用準確就行,指針能走能區分開來就行。

    還在翻看之際,那為他端茶的太監從裡間端著杯茶走了出來。見他在此拿著鐘錶翻看,忙叫道:「哎喲,沈大人!這東西您可不能亂碰,皇上寶貝著呢,萬一磕著碰著了,小的可是擔待不起。」一邊說一邊已快步趕了過來。

    「切!」沈醉被他這麼一叫,卻也沒了興致。撇了撇嘴,隨手放到桌上。然後轉手從他手中拿過了茶杯,端著到一邊的椅子上坐了下去喝茶。

    那太監卻又將鐘錶輕輕雙手捧起,小心轉著細看了一遍,發現完好無損,這才鬆了口氣,重新放回桌上,並擺好位置與角度。他轉過頭來瞧著沈醉,忽然想到些什麼,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陪禮道:「小的倒是忘了,聽沈括老大人與韓公廉大人說,這東西可是您發頭設計的呢!您自然是比我懂的多,哪會不注意。只是剛才一時情急沒有想到,還請沈大人您不要見怪!」

    沈醉笑道:「不怪不怪,公公也是職責所在!」旋又問道:「我這些日子來出使大理在外,卻不知沈括老大人與韓公廉大人,是什麼時候把這東西進獻上來的?」

    太監回道:「大約二十幾天前,快有一個月了!」

    「哦!」沈醉點了點頭,不再說話。

    等不多時,一盞熱茶還未飲盡,王榮便已回返。進得殿內,尋著沈醉,施了一禮,躬身道:「沈大人,太皇太后卻是著小的請您過去一併赴宴。」

    「哦?」沈醉心中雖不願去,卻還是點了點頭,放下茶杯,起身向王榮道:「那便走吧!」

    王榮應了一聲,頭前領路,沈醉跟後相隨。

    路上走了約有一刻鐘時間,便到得御花園。王榮領著沈醉往園中一處涼亭而去,沈醉遠遠便已瞧見亭中正中雍容而坐白髮蒼蒼的太皇太后,其下左首第一位上便是皇帝趙煦。

    除開趙煦外,席中卻是還有三人。其中右首第一位坐趙煦對面的中年宮裝美婦,沈醉卻是認識,乃是皇太后向氏。他當日以夜神龍身份入皇宮盜酒,被王放打傷後,便是在這位太后寢宮中躲藏。卻是還曾欣賞過她的睡姿態,那日臨走時被她發現制住她時還曾抱了她一會兒親了她一口。本來這事他差不多已是忘了,現在見了這向太后卻是不由又想了起來。

    另外兩個沈醉則不認識,這兩個一男一女,都跟趙煦差不多年紀。男的坐在趙煦下首,面目俊美,溫文爾雅,與趙煦長得有幾分相像,沈醉心中猜測應是趙煦的兄弟。女的坐於向太后下首,長得十分美貌,端莊溫婉,氣質動人,沈醉猜測應是趙煦的皇后孟氏。

    行到近前,王榮怕沈醉不識,便向他低聲介紹其餘三人道:「沈大人,右首那位是向太后,她下首的是孟皇后,皇上下首的是端王殿下。」

    沈醉猜測的都沒猜,只是他雖猜到了趙煦下首的是趙煦的兄弟,卻沒猜到這傢伙是端王趙佶。聽罷王榮之話,心中不由道:「靠,想不到竟然是宋徽宗這個大昏君!」不過想到自己如今教趙煦練武,想必趙煦定不會再英年早逝,也自不會再便宜了趙佶當皇帝。

    想罷,已到亭前,沈醉當即上前向眾人見禮。拱手道:「臣沈醉,參見皇上、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及端王殿下。」說罷,便要下跪行禮。

    正中太皇太后卻是擺手笑道:「免了,沈大人請入座吧!」說著,指了指趙佶下首加設的一張桌席。

    沈醉本就不願下跪,此時太皇太后說不用,他自是心中大喜,只順勢拱手彎腰道:「多謝太皇太后!」便即退坐於趙佶下首的席上,席上已是酒水菜餚餐具齊備,與其他人桌上菜式也俱是一樣。

    太皇太后問道:「沈大人今次出使大理,一路可還順利嗎?」

    沈醉道:「托太皇太后與皇上洪福,一路順利安好!」

    太皇太后道:「沈大人出使順利,哀家在此敬沈大人一杯!」說罷,舉杯麵向沈醉。

    「謝太皇太后!」沈醉卻也不客氣,端起面前酒杯,與她遙對了一下,仰頭飲盡。

    太皇太后卻只淺飲了一口,放下酒杯來,向沈醉笑道:「沈大人可不必拘禮,但請自用便是!」

    沈醉又謝了一回,卻是也不敢太過放肆,夾了菜只是細嚼慢咽。

    上首趙佶忽然朗笑一聲,端起酒杯向沈醉道:「沈大人出使大理,一路辛苦,小王也在此向大人敬杯水酒!」

    沈醉舉杯轉向趙佶,含笑道:「多謝端王殿下!」說罷,舉杯飲酒。

    趙佶也飲盡了杯中酒,又道:「早聞沈大人才名,今日一見,果然是一表人才,儀表不凡。」

    沈醉謙遜道:「殿下過譽了!」心中卻知這位後來的徽宗皇帝慣是以貌取人的主兒。說話間,卻覺向太后不時注視著他,不由有些心中打鼓。雖十分肯定向太后那日絕對沒瞧見自己面貌,但此時被她注意,卻還是難免有些心下不安,更是不敢去瞧她。

    這時趙佶又道:「卻不知大理有什麼好景致?風土人情又是如何?沈大人不妨給咱們講講,好增長見聞!」

    沈醉雖不想費這番唇舌,卻也不好推辭不講,當下在腦中組織了番言語,便先從大理有名的「風花雪月」四景說起。再又說些其它名勝,以及風土人情,還有大理幾個少數民族的習俗。眾人卻倒也是聽的津津有味,間或好奇地提些問題。

    講完時,午宴便也差不多結束。太皇太后首先退席,眾人恭送,隨後便各自散去,沈醉隨著趙煦往內書閣敘話。方才宴上,趙煦當著眾人的面,卻也不好顯得對沈醉過於親近。一進內書閣後,屏退殿中諸人,這才又重新見禮,師徒二人談笑相敘。

    相敘畢,趙煦又演練了番劍法請沈醉指點。兩個月來,趙煦日日練習,劍法卻是又有精進。招式銜接已是十分連貫,使來如行雲流水一般,並無間斷處。

    沈醉稱讚一番,略指點了幾處不足,便又教習他新的劍招。教習完畢後,便即告辭離去,出宮回家。家中僕人婢女見他回來,俱各歡喜迎上。管家又稟告了些他這兩月不在,家中的一些事宜及變化。

    沈醉聽畢,處理了一些事情後,回自己房中脫下身上官服,倒頭睡了個午覺。雖他功力高深,這幾日趕路並不覺累,但心理上卻還是習慣一路車馬勞頓後睡個覺好好休息一下。

    一覺醒來,只覺清爽無比,精神飽滿。看了看天色尚早,沈醉便又出門去拜訪了沈括與韓公廉,詢問了下他走後二人研製的細節,從沈括那裡也得了只鐘錶帶回家中去。

    傍晚時,則又去尋了周侗喝酒。盧俊義與林沖自是也相隨作陪,四人拼酒笑鬧,直喝到月上柳梢,方才盡歡而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