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天龍之大醉俠

龍騰世紀 第111章 元宵燈會 文 / 傭肖

.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剛一入夜,東京城各大街之上的燈籠便被逐一點亮。燈火輝煌,宛如白晝。若說燈會最漂亮最熱鬧處,卻還是要說御街這塊兒。這裡乃皇宮所在之處,為東京城正中腹地,四面八方的燈籠都往這裡會集。元宵佳節,官家也與民同樂。而且這裡還有官家專門搭建的一座高大燈山,立於寬闊的御街之上,正對皇宮大門宣德樓。

    燈山以原木搭建,高約有十丈左右,長寬也各有五六丈。其上掛有各樣燈籠,連搭架子的原木也有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面北悉以彩結,山呇上皆畫神仙故事。或街市上賣藥賣卦之各色人物民生百態,橫列三門,各有彩結金書大牌,中曰「都門道」,左右曰「左右禁衛之門」,上有大牌曰「元佑與民同樂」。

    彩山左右,以彩結文殊、普賢菩薩像,分跨獅子白象,各於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搖動。用轆轤絞水提上燈山最高處,以大木櫃盛放,然後再控制好水量逐量放下,便做成了一道漂亮的人工瀑布。在五顏六色的燈火輝映下,更是美的炫目。左右門上,又各以茅草紮了兩條草龍,用青幕遮籠,草上密置燈燭數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自燈山至宣德門樓橫大街,約百餘丈,用棘圍繞,名之「棘盆」,內設兩長竿高數十丈,以繪彩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於竿上,風動宛若飛仙。內又設樂棚,有官家差遣的樂人在內共同奏樂說唱、雜戲。

    「好漂亮呀,真不知道他們怎麼做出來的!」木婉清仰頭看著面前的高聳燈山,忍不住出言讚歎道,臉上滿是興奮之色。

    旁邊阿碧也是滿臉興奮,笑道:「當真是聞名不如眼見,我今日親眼所見,才知這東京的燈會是如何的漂亮。以前只聽人家說,那是怎麼也想像不出眼前這番景象的!」

    沈醉此時心中雖沒二女那般興奮,但卻也是十分高興,而且十分佩服這燈山的設計者還有那些扎制燈籠的匠師。想不到,遠在此時,宋代便有如此高超的設計與創意,以及制做水平。就眼前這燈山,便是放到現代去也絕代是大手筆、大製作、大水準。

    那一晚,他在州橋夜市巧遇了周侗後,便邀周侗共去飲酒,想要與之結識一番。這樣的一位大人物大名人,他既遇上了自是非要與之拉上一番關係的。周侗雖在後世有名,但在此時卻是沒多少人知道。江湖之上,因他身為官員,卻是難於溶入,而且江湖人物心底裡也是多排斥官府中人的。因此他雖武藝高強,但在江湖上的名聲卻是不甚響亮。而在朝堂之中,卻也只是一個小小的禁軍教頭。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名頭雖響,但卻並無多大實權,難於施展他胸中抱負。而且他為人耿直,不肯與他人同流合污,共同**,所以與同僚之中卻也是相處不佳。可謂上不成,下不就,基本上就是夾在中間混日子,因此過得也是頗為鬱悶。若說他此時的名頭,卻是還沒有沈醉的來得響亮。因此沈醉這江湖上現下大大有名的人物,肯屈尊與他相交,且不在乎他朝廷官員的身份,他心中卻也是感激。所以也是與沈醉打了同樣的心思,想好好與對方結識一番。

    回到客棧,喝得幾碗酒,談將開來,兩人才發覺說話甚是投機。對於現下江湖朝堂的一些想法看法,也頗是相似。這樣一來,兩人更是想要好好結識。酒喝的越多,談的話也就越多。周侗酒量雖是不錯,但相比起沈醉這酒桶來,卻還是相差了老大一截。喝到第三罈酒時,他便已有了些醉意,開始說胡話。而且說話也沒了許多顧忌,向沈醉大吐起了他鬱鬱不得志的苦悶和對於當今朝廷的一些不滿來。沈醉只是靜靜聽他傾吐,並不插話。直待到他終於醉了過去,不省人事,才起身歎了口氣,又開了一間客房將他安置在內。

    第二日清晨起床後,周侗向沈醉道了番謝,聊了幾句,再又說了幾句「後會有期」之類,便即告辭離去。連沈醉留他吃早飯也謝絕了,只說快要誤了今日出操的時辰了,告辭後便即快步離去。周侗走後,沈醉與木婉清、阿碧二女吃過早飯,便又繼續帶著她們二人去逛這大宋京都。卻是基本按照他當時所逛的步驟來的,也是先去逛了大相國寺。之後,才開始逛街。到了晚上,又接著逛夜市。到十五元宵所剩的兩日功夫,基本上都花在這上面了。間中,周侗每日都會抽空來拜訪上一次,與沈醉喝喝酒、談談天、論論武。論的興起,便也來比試砌磋一番。周侗的拳腳槍棒功夫卻都是著實不錯的,以他的身手,放在江湖上來說,也算得是一流高手了。只是他不涉江湖,卻是其名不顯,只在京師一帶比較熟識的武林人士中有點名頭。

    兩日功夫,便如此而過。今日就已是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三人提前吃了晚飯,天剛一入夜便已趕了過來看這燈山。看了一陣兒,三人讚歎了一番,便又去尋別的玩樂。看雜耍,吃零嘴,猜燈謎。這時代的燈謎,沈醉卻是大多沒見過,有的甚至連看都看不明白,因此便也不上去獻醜去。木婉清雖是這時代的人,卻是比沈醉還不如。只是她猜不中,卻還偏要去猜。猜了幾個,一個沒中,反自生悶氣。倒是阿碧,卻是此中高手,基本上十之可中**。讓木婉清覺著阿碧替她挽回了面子,拉著阿碧挨個的猜。大有非要把那燈謎猜中後的獎賞,全都羸到手才肯罷休的意思。

    沈醉見她二人忙活,又把自己獨自一個拋了下來,不免又是心中苦笑。解下腰間酒葫蘆,喝了幾口酒。卻見二女還在猜著,他一邊等的無聊,便轉過了身去越過那燈山往皇宮大門上的宣德樓看去。只見那宣德樓上,皆垂掛滿了黃簾,簾內設了許多座位,正中一位,乃為御座。簾外城垛之上則有御林軍把守,明槍亮甲,映著火光泛著冷森森光芒。比之平時,更是守衛森嚴。兩邊的樓角上各掛了燈球一枚,方圓約有丈餘,內燃椽燭,將城頭照得通亮。再加對面又有燈山上的萬千燈火輝映,樓上不少宮女各執燈籠,御林軍士手中火把,更是把樓上照得明亮異常。

    沈醉眼力甚好,遠遠望去,便見那簾帳之內的一排座位上都已坐滿了人。大部分都是女子,想來都是皇帝妃嬪,正有交頭接耳者,談論下面熱鬧情形,不時伸手指點。言語歡笑之聲,他在這裡也能聽得清楚。從兩邊往中間收攏,只見那正中御座上所坐的並不是他曾經在開封街頭遇到的少年天子哲宗趙煦,透過輕紗簾帳依稀可見是一位雍容華貴、白髮蒼蒼的老婦人。看這年齡,看這位置,估計便是大宋國當今的實際執政者,太皇太后高氏。她身斜後側,緊站著一內侍打扮之人。雖隔著一層紗帳,沈醉卻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那人便是他上次進皇宮盜酒所遇到的變態老太監王總管。想著這王總管曾打傷了他,不免心中恨恨,瞧著王總管的眼光中便也透露出了幾分。那王總管此時卻是似有所覺,本是低垂著的頭猛地抬起,凌厲眼光有若實質般往這邊掃來。

    「真他媽變態,這警覺性也太高了吧!」沈醉心中暗罵一句,卻是連忙閉上了眼睛收住了自己眼神。感覺到王總管那凌厲的眼光,從自己身上一掠掃過,轉了開去,他這才輕吁出一口氣,睜開眼來。不過卻也沒敢立即又往宣德樓上瞧去,而是轉過身去瞧木婉清與阿碧二女。卻見她二人已是跑到了相鄰的另一個攤位上去猜謎,竟是也不過來向自己打聲招呼。瞧著二女身影輕歎了口氣,又搖了搖頭,便又轉過了身去。輕輕抬眼一掃,瞥見那王總管又已低眉垂目不做它顧,心中鬆了口氣,往高氏左邊的座位上瞧去,便瞧見了自己曾在東京街頭遇到過的少年天子宋哲宗趙煦。又轉往右瞧去,便見得是那自己曾經抱過親過的美麗皇太后。此時的她,坐在那燈火輝煌處,瞧著卻又另有一番風味。隔著那一層輕紗帳,還有一股朦朧美感,讓他不由想起了第一次見她時,隔著她床上的輕紗帳影瞧著她玲瓏睡姿的樣子。

    此時這大宋朝的皇太后,乃是前代宋神宗的皇后向氏,一生中並未曾生育子女。因此神宗故去後,卻是只能從神宗的其他嬪妃所生的兒子中選擇皇位繼承者。選來選去,便選了現在的哲宗皇帝趙煦。趙煦登基,雖封了自己生母朱貴妃為後,卻還是得同樣封向氏為後,且還要比她生母位尊權大。這便是長幼尊卑之序了,可說是先者為尊,後來者只能屈居其下。

    沈醉看著向太后,回想了番自己當時在皇宮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又輕輕歎了口氣,轉過了身去。那城樓上的向太后,此時卻忽然轉頭往他這處瞧來,瞧著他的背影眼中閃過些迷茫之色。瞧了一會兒後,便又轉向了它處。而此時的沈醉卻並未注意到,因為他的注意力都跑到了轉過身去的對面。他剛一轉過身來,正待要搜尋木婉清與阿碧二女又跑向了何處去,卻忽然間眼角瞥見一個熟悉的身影。

    「眾裡尋她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身影正是他曾花費了大人力卻千尋百尋未曾尋著的燕千尋,此時的她便正站在那燈火闌珊處,只不過卻是背對著他。不過僅憑著那背影,他便已能夠認出她來。此時左肩頭處那曾被她咬了一口的印痕,似又輕輕地麻癢了起來。多少回,他曾看著肩頭的這處傷痕,想念著她。

    沈醉並未認錯,他瞧見的正是燕千尋。此時的燕千尋卻也忽然心有所感,停住了正在前行的腳步,緩緩地轉過身來。然後她便瞧見了也正在那燈火闌珊處的沈醉,一轉過身來的第一眼,她便瞧見了。

    「眾裡尋她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時她的心中也忽然想起了這句他曾說與她的詞,他還說這是她名字「千尋」二字的意境。她看著他,忍不住眼中透出激動之色。激動中,還透著絲欣喜與想念。她,又何曾不想過他。

    兩人互相凝望,只覺剎那間,街道上的所有人仿似都突然消失不見,那滿街嘈雜的聲音也似突然消失了一般,只有那長街的燈火依舊輝煌燦爛。天地間唯有極靜,只剩下了他二人一般。

    長長的街道點著無數的燈,就像那天上點點星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