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鄭屠

梁山上那些歲月 417,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2) 文 / 奉旨把妹

    第二日一早,天還沒亮,隨著集合的號角吹響起來,僅過了一會,天道軍全軍就快速集結完畢了,十幾分鐘後,汝寧軍也急匆匆的來集合了,又過了十幾分鐘,鄆城新軍才亂哄哄的來到了集合的地點,

    此次與官軍的大戰中,天道軍一共傷亡了五百人,汝寧軍目前還有六百人留在山中,再加上新加入的鄆城新軍一千人,目前天道軍可以參戰的總兵力為三千六百人。不過一千名鄆城新軍大多數都是農民或者小商販,根本沒有接受過任何的軍事訓練,從此次集合上就可看出來這些人還不具備上戰場的能力,不過讓他們當一當後勤兵或者在戰場上充充數,搖旗吶喊一下壯壯聲勢倒也可以;至於那六百汝寧軍,雖然也不錯,但距離天道軍的要求還是有一定差距,僅可以當做生力軍來使用。[.]

    鄭飛等人根據這種情況,立刻做出了安排,由王進率領一營步軍加上阮小二的水軍營共五百人,再加上兩百汝寧軍,五百鄆城新軍共一千餘人留在山上據守後方大本營並看管州兵俘虜。

    鄭飛則親率兩千多天道軍,四百多汝寧軍與五百多鄆城新軍下山攻擊山下參與過這次圍剿梁山的各州縣。

    根據調查局的先期調查顯示,此次剿匪行動,山下各州為了一舉剿滅自己,幾乎都是盡心盡力,各州派往聯軍的軍隊幾乎都是各州的主力,高唐州的高廉幾乎是傾巢出動,目前留在高唐州守城的守軍只有不足三百人;至於因為距離梁山太近,為了防止被自己偷襲而有所保留的鄆州以及濟州也才保留了不過七八百州兵。

    所以此番聯軍大敗之後,梁山周邊州縣實際上已沒有任何一地能有超過一千人的軍事力量,此刻他們應該都已從昨日鄆城敗逃的州兵那裡得到了聯軍大敗的消息,估計早已大亂,天道軍此刻下山去攻,根本不用擔心遇到任何的阻礙,儼然已經成為梁山周邊實力最強橫的一支力量!

    鄭飛根據這些情報,立刻把首先攻擊的目標對準了鄆州和濟州,力求一舉擊潰目前實力最強的兩股州軍,如此一來,不但可以徹底消除梁山大本營的隱患,更可以一舉擊碎其餘州縣的最後一絲希望,為蕩平其餘諸州掃清道路!

    鄭飛率領大軍下了山一路向南,首先派出龐萬春率領獨立營打頭陣,直撲鄆州,自己則率領大軍在後方急行軍。

    一個時辰後,大軍到達了鄆州所在地,只見鄆州城早已城門緊閉,而龐萬春則已將獨立營分成四隊,每隊負責看住鄆州一個城門,令鄭飛無奈發笑的是,看來官軍真的被徹底打怕了,四隊人馬雖然每隊只有五六十人,卻是大搖大擺立於城下,而鄆州城內雖然還有八百人,竟不敢打開城門出來迎戰。

    鄭飛立刻下令大軍在鄆州城北門外擺下陣勢,擺好雲梯、投石車、攻城錘等攻城武器,一副即將攻城的樣子,準備結束之後便朝城內射了一箭,箭上帶了一封招降信。

    這封信也被快速送到了滿頭白髮的鄆州知州李瞻手中,很明顯,李瞻接信的手在微微發著抖,他還有半年就可以致仕了,卻不成想梁山賊寇突然橫空出世了,又離得他鄆州如此之近,不過即便如此,出於謹慎,他並不打算出兵剿滅梁山賊寇,心想反正還有半年的時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平平靜靜安安穩穩的過了這半年比什麼都強,何必招惹麻煩呢?

    但他不找麻煩,麻煩卻找到了他,朝廷一道聖旨就要他鄆州出兵剿匪。

    李瞻無奈,只得出兵,不過還是出於謹慎,他頂住壓力只出了一千五百人,而在州內留下了八百人。相信有這八百人在,無論發生了什麼自保也是可以的。並且,他根本不相信哪裡會發生什麼意外?朝廷一萬多大軍剿滅一夥賊寇還不是手到擒來?

    事實卻是不幸被他言中了,當聯軍大敗,全軍覆沒的消息從逃回本州的州兵那裡傳來時,李瞻徹底驚呆了。

    他的第一個反應是這怎麼可能?第二反應是高廉真是個廢物!第三個反應就是後悔當時沒多留下一些人馬自保。因為從那些敗兵嘴中聽說,那些賊寇各個都是刀槍不入的怪物,各個都是凶殘無比,所以才能打敗一萬聯軍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如今可好,那些梁山賊寇肯定會趁機下山來攻城,人家連一萬官軍都能打敗,自己這八百人又怎麼守得住城?

    如今賊寇果然來攻城了,同時,又有一個新的事讓他感到後悔了,原來在昨天夜裡他就接到了濟州知州張叔夜派人送來的急信,張叔夜在信中說,他也預感到賊寇可能會乘勝出擊劫掠山下州縣,而目前梁山周邊只有鄆州和濟州還有一定的兵力,賊寇又如此強悍,朝廷一時半會也無法調集大軍來增援,最好的自保辦法是你鄆州快點來我濟州,咱們兩路人馬合在一處才能抵擋賊寇,否則只會被賊寇抓住機會各個擊破!

    對於為何要鄆州人馬去濟州,而不是濟州人馬來鄆州,張叔夜的解釋是他自從到任濟州後,這一年來致力於修築城牆,穩固防禦,現在濟州城的城牆是其餘諸州中最高最堅固的,守城武器也是幾州中最齊全完善的,所以濟州城是第一選擇,並非出自他張叔夜的私心。

    張叔夜最後還保證,只要李瞻願意率領所有人馬來濟州,張叔夜相信靠著堅固的城防和近兩千人的力量,一定可以支撐到朝廷派大軍來救援的時候!到時候他也會上書朝廷解釋此事,說明李瞻棄守鄆州的原因,相信朝廷不但不會怪罪,反而還會嘉獎二人守城有功。

    但李瞻卻是冷笑著將張叔夜的信扔到了一邊,作為州官,棄守州府乃是大罪,他張叔夜明明就是想騙自己去幫他守濟州,居然還編出這麼可笑的理由來。他才不信張叔夜什麼到任後一直修築城牆的說法,現在還有這麼負責的官員嗎?鄆州每年用來修繕城牆的費用還不是一大半都落進了自己的兜裡?並且天下哪個州縣的長官不是這樣的?

    此刻,看完了賊寇的信後,李瞻差點暈過去,賊寇的信簡短而直接:要麼現在獻城投降,可保城內官軍活命。要麼被他們攻破城池,城內官軍一個不留!

    李瞻趕忙問部下到底來了多少賊寇,當聽到部下用顫抖的聲音告訴他城外黑壓壓全是賊寇,少說也有四五千人馬的時候,李瞻才感到了後悔,唉,昨天真應該答應張叔夜呀,最起碼答應他自己還可能有條活路,不答應,被攻破城池是死,投降後早晚也會被朝廷處死,怎麼都是死路一條呀!

    不過這個時候,因為另外一件事,李瞻反倒被激發出了一絲勇氣來,為何?原來他有三子,目前皆在全國各地任職,他雖然怕死,但他也知道自己絕對不能獻城投降,否則必會連累自己的三個兒子!父愛在這個時候支撐起了李瞻的最後一絲希望,他要搏一搏!

    「來啊!」李瞻突然站了起來,一聲令下,「備轎,老夫要去城上督戰守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