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鄭屠

作品相關 答疑專用(3月17日更新) 文 / 奉旨把妹

    本人水平有限,某些地方頗有爭議,有必要解釋下

    1,本文是歷史文還是同人文?

    答:有歷史的成分,也有同人的成分,兩者四六開,歷六同四。

    因為歷史上本就沒有什麼水滸一百零八將,施大爺的《水滸傳》本身也是一部架空之作。

    主角穿越的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真正的宋朝,而是「水滸之宋朝」。

    2,收服王進那一段。

    誠如有些朋友所說,確實是有些狗血,但本書既然是按照水滸的思路來寫,就也要按照水滸的風氣來寫,在水滸中那個只要投緣,就逢人便拜的世界裡,說它是真性情也好,說它是假義氣也罷,它本就是這樣的。

    而且關於這一點在後面救下龐萬春時也解釋了,王進能追隨主角,大半也只是出於報恩,並不是因為主角王八之氣一放就被震暈的。試問,難道救命、葬母之恩都不能讓一個人決定暫時追隨報恩嗎?

    請看書中所寫,「此話剛罷,王進與龐萬春俱是一驚,二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地震驚。

    尤其是王進,當日願追隨鄭飛,很大一個原因便是想尋個機會報了救命之恩。鄭飛所言什麼替他報仇他自是不大相信的。

    一個是屠戶,一個是朝中手握軍權的超級大員,這兩者怎麼看都覺得孟飛也是在說大話。」

    「尋個機會報恩」至少我的理解是報了恩後再離開的意思。說明當時王進並沒有徹底的要追隨鄭飛,只是出於報恩,直到接下來一系列的事才漸漸堅定了追隨之心。

    不過未來定會找個機會給王進和龐萬春恢復身份的。

    3,本書的立意以及反思

    自從開始寫這本小說,就有很多人告訴我說,「崖山之後無中國」的言論是日本侵華大肆宣傳的陰謀。至於是不是,這個各大論壇上一直都在爭論不休,我就不多說了。

    無論這是不是個陰謀,但靖康之恥時金兵的肆虐,以及後來的蒙古軍隊對漢人令人髮指的屠城、殺戮、奴役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我不是一個高尚的人,目前也沒對社會做出過什麼貢獻,只是個愛玩遊戲看小說的宅男,但每每想起這些還是會令我對華夏先民們所遭受的苦難感到憤怒!

    只可惜看了這麼多年書,還沒看到哪一本是專門為改變這段淒慘的歷史而寫的(或許是我孤陋寡聞),這便萌生了試著寫一寫的想法。因為我們都無力改變歷史,只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尋找到一絲的慰藉。

    但本人是個工科男,當初高考就是語文太差被拉了不少分,你讓我畫線路、改定值、修變壓器啥的都沒問題,讓我寫小說就……,尤其是還是第一次寫……,我承認,本書無論是文筆還是結構,水平都很一般。還請大家多包涵。

    4,關於真實歷史的成分

    諸如鐵鷂子、鐵林軍、鐵浮屠、完顏阿骨打三戰、六賊、海上盟約等等目前還沒有出場的必要,因為根據大綱的設定,主角目前還只在大宋的地界溜躂溜躂,日後待衝出大宋走向世界的時候定然會涉足的。

    5,關於貨幣的設定

    寫書前做了很多功課,我知道白銀在宋朝,尤其是北宋的時候並不作為最主要的流通貨幣,之所以本作依舊和施大爺一樣時不時的蹦出幾個白銀來,是因為我發現相對於制錢,讀者似乎更容易以白銀來理解購買力的高低。

    我曾就一兩銀子和一貫錢的購買力親自或通過qq咨詢過很多親朋好友同事同學,人數在四十人左右。結果,他們大多數人所猜測的白銀的購買力都相差不多,但對一貫錢的理解就千差萬別了,甚至不知道一貫錢為多少的也有十幾個。

    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無論是曾經看過的武俠小說,還是現在的古裝劇鋪天蓋地的都是用的白銀的緣故。

    思前想後之下,我還是決定提高一下白銀在地位,採取白銀和制錢相輔的貨幣設定。

    既然已經有很多博學的書友對此提出了抗議,我日後一定會注意的。

    6,關於王進稱呼鄭飛為「主人」的問題

    請看水滸上所寫,

    盧俊義道:「我命中注定了。你休逆我。若有災來,悔卻晚矣。」燕青道:「主人在上,須聽小乙愚言:這一條路,去山東泰安州,正打梁山泊邊過。近年泊內是宋江一夥強人在那裡打家劫舍,官兵捕盜,近他不得。主人要去燒香,等太平了去。休言夜來那個算命的胡講。倒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裝陰陽人來煽惑主人。小乙可惜夜來不在家裡;若在家時,三言兩語,盤倒那先生,倒敢有場好笑!」盧俊義道:「你們不要胡說,誰人敢來賺我!

    若順著水滸來寫,稱呼為「主人」是沒錯的,若是因本人筆誤,哪些地方寫成了「主子」,還請看見的朋友幫忙提個醒。

    7,我的書會「完全」寫成水滸同人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本書的大方向只有兩個,一個是改變水滸英雄的悲劇命運,一個是改變靖康之恥後華夏民族的悲劇命運。

    也許未來的寫作中,本書還是會不得不出現一些狗血般的主角滿天下找梁山好漢的情節,但那也絕不會是本書的全部,只是為了最終的目標而服務。

    如果您實在不喜歡,也可以選擇跳著看,但我想改變那群「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們悲劇命運的想法是絕對不會改變的。

    對此不喜歡的朋友,奉旨只能說聲抱歉了。

    8,關於魯達是自稱「酒家」還是「洒家」的問題

    我在書中將魯達自稱為「酒家」,有讀者對此提出了異議,認為魯達應該自稱為「洒家」。

    我經過查資料發現老版水滸原著上魯達有兩個自稱,一個是「酒家」,一個是「洒家」。魯達上梁山之前始終自稱酒家,上梁山後才改成為洒家。

    從魯達出場與史進相識開始便是始終自稱的「酒家」,一直稱呼到第六十八回《東平府誤陷九紋龍》才改稱為「洒家」。

    難道是施大爺的筆誤?

    請看魯達與楊志見面的描寫,

    (楊志道:「不敢問,師兄卻是誰?緣何知道洒家賣刀?」那和尚道:「酒家不是別人,俺是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魯提轄的便是。為因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卻去五台山淨發為僧。)

    短短幾句話,卻是楊志自稱「洒家」,魯達依舊自稱「酒家」,所以,這絕不是施大爺的筆誤,而是有意而為之。

    所有便有學者推斷,魯達自稱為「酒家」或許有這兩方面原因,一是自己對自己的特殊的稱呼,二是強調自己特別愛喝酒。

    現在越來越的多出版社將酒家改為了洒家。特此說明下。

    9,有讀者問主角既然想奪取梁山,為何不直接先滅了宋江,不就不用害怕日後有人搶班奪權了嗎?

    其實,宋江還是真不能提前動他,一是那樣寫難度太低,無壓力也無看點。二是很多人是需要宋江的出現才會上梁山的。大宋那麼大,主角只有兩條腿,跑遍天下也不一定能找到那麼多梁山好漢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