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異時空--長城

修改版 第一部 彷徨 第十一章 成軍練兵 文 / 宇昆

    回到武場鎮,先安排李樹桂、苗可秀等人住下。鎮長周學鑫見兒子終於回來,自是喜出望外,竟然破例在家裡擺了兩桌,請大伙吃一頓。

    「兒子呀,瞅你這瘦的。既然回來了,就不要再在外頭瞎混啦!如今爹跟朱團長一起做大生意,有你幫著爹,咱周家光宗耀祖、出人頭地的日子不遠啦!」

    聽周景泰這麼一說,年輕的周景泰頓覺在戰友同學間丟了面子,漲紅著臉,騰地站起身來:「爹!我現在是堂堂的義勇軍戰士,怎麼能當逃兵呢!日本鬼子就要打到咱們這兒了,你還想著發家、發家,難道真的要當亡國奴?」

    「你個小畜生!……」周學鑫氣的舉手就打。周景泰縱身一跳,輕易的躲開。

    我連忙上前攔住,「好說、好說。兒子剛回來,高高興興的發什麼火啊!」說著轉身對周景泰呵道:「景泰,還不趕快道歉!你也不想想,你爸爸為成立抗日民團出了多大的力!沒有他這隊伍能拉的起來麼?周鎮長招募團丁、供應糧食,整天為支援抗戰救國而奔忙,你竟然還這麼說他!」

    聽我這麼一說,周景泰當即羞愧的低頭道歉。旁邊的苗可秀竟走到周學鑫面前深深鞠了一躬,道:「沒想到周世叔竟為國家、民族做出如此大的貢獻,我代表學生軍的戰友們謝謝啦,周世叔就是我們的楷模!」

    身邊的李樹桂也起身說道:「周鎮長父子一心抗日,當真是老子英雄兒好漢!來,鄙人敬周鎮長一杯!」

    「敬周鎮長!」席間眾學生軍的戰士紛紛起身敬酒,這反到讓周學鑫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不過一場小小的風波就這樣圓滿的平息了。

    夜裡,我和李樹桂、苗可秀一起躺在火炕上,久久不能入睡。

    「朱司令,您看這隊伍什麼時候能拉到東邊兒抗日去?照您那天所說的『以我所長克敵之短』的計策,咱們必大有作為呀!炸鐵路、毀橋樑,首先讓滿鐵癱瘓掉!」看來李樹桂對我那套「剽竊」來的游擊戰理論還是十分贊同的。

    苗可秀也點頭道:「是啊!我們發動群眾,建立游擊區和抗日政權,東北的抗日運動一定能得到大發展!」

    我苦笑著說道:「李參謀,聽說你是奉天人,家裡只有嫂子一人逃出來了?可秀的家人也都在關外吧?……是啊!我們大家的心情都很急切,恨不得明天一早就打回去,把侵略者趕走!但如今擺在咱們面前的任務有二!一,掩護被服物資,使所有的軍裝都安全的運到抗日前線去;二、隊伍剛剛建立,人少不說,士兵還沒有經過訓練,怎麼能作戰呢?而且這兩方面還存在著一些矛盾:隊伍規模太大,必然會引起各方面的注意,不利於軍服的運輸。因此我們暫時只能採取『精兵』策略,訓練培養出一些戰鬥力強,懂得指揮的部隊基層指揮官,然後再拉到遼寧、吉林去擴軍!而且如今日軍尚未向熱河進攻,當地群眾的民族意識、危機意識還有抗日熱情都有待提高,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向周圍的老鄉們進行宣傳鼓動,也使從當地招募的士兵們瞭解自己到底是為何而戰!當然,宣傳的方式決不能跟在北平城裡那樣,散傳單、街頭喊話、表演話劇。這些方法在這裡根本不起作用。當地老百姓不識字;看的是梆子戲;吃不飽、穿不暖;心裡想的是自己如何才能不餓死。跟他們講救國抗日的大道理,根本就不能理解!」

    一聽這話,苗可秀也有些犯愁:「是啊!別說其他人,我看就連周鎮長,也是因為兒子才『抗日』的吧?唉!不把群眾發動起來,要想贏得勝利是不可能的!而遼寧、吉林那些被日軍佔領的地區,群眾就很容易被鼓動……」

    而李樹桂卻對此有些不以為然,「嗨!跟那些大字不識的老百姓有什麼道理可講?把兵練好嘍,我們就是少帥反攻東北的先遣隊!我還真欣賞朱司令的那句話,『消耗敵人、拖垮敵人』為東北軍收復失地爭取到準備的時間!」

    ……就這樣,三個人躺在一張火炕上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日軍很快就會向東北的各支抗日武裝發起大規模進攻,但此時別說那些手裡有兵的將領們,就是要統一身邊這兩個人的思想,也遠非短短幾天就能做到!

    第二天,我領著眾人來到董家燒鍋與張寶堂匯合。當然,我不說,張寶堂也就心領神會的不提滴水巖山谷和「地下倉庫」的事情。此時駐紮在董家燒鍋的民團團丁包括新招來的一共七十六人,三十四支步槍,一挺輕機槍,兩門60mm迫擊炮——這樣的規模已經讓李樹桂和苗可秀喜出望外了。(此時除了李樹桂和苗可秀兩人各有一支駁殼槍外,其餘十一人沒有武器)

    就在這個小山坳中,「遼熱邊抗日義勇軍第五十九路軍」宣告正式成立(對外還是稱武場鎮民團)。決定先把這八十七人編成兩個連和直屬機槍班、直屬炮兵班各一。但實際只有十二個班,每班六到八人,由沈戰洋、周景泰和另外十個原學生軍的學生擔任班長。因為我還要抽身照顧滴水巖那邊兒,所以軍事訓練方面的事情就交給「參謀長」李樹桂,苗可秀則負責文化學習和思想動員的工作。

    但如何將隊伍裝備起來倒是個「難題」。如今武場鎮的「造槍專業戶」已經全部轉移到了滴水巖山谷,「新槍」也堆滿了山谷中的倉庫,別說人手一支步槍,就是一人十支也是綽綽有餘呀。但如此一來,武場鎮民團還不「出名」啦?上次被「繳械」的教訓至今讓人後怕。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給「遼熱邊抗日義勇軍第五十九路軍」配發一種新裝備——大刀!

    雖然此時中國人的「大刀片」尚未因宋哲元二十九路軍喜峰口一戰而「揚名世界」,但名氣已然不小。民間有各式各樣的大刀會不說,就連「正規軍」裡也普遍裝備。除了西北軍,軍閥曹錕還曾在保定成立武術營苗刀連。「總教官」——武術大師劉玉春官至師長,精通一種雙手長刀刀法,名曰「苗刀」(後世又稱漢刀)。其徒郭長生現在南京國術館任教,「苗刀刀法」為國術館必修項目,可算是將此項「國粹」發揚到了「正規化、專業化、制式化」的頂峰。此刀全長五尺,刀身長三尺八寸,刀柄長一尺二寸,刀寬一寸二分,比日本太刀寬直,而且更長。「這倒不失為一種對付小日本兒的好東西呀!而寬三寸的大刀片兒則顯得有些太重,不如日本刀靈活輕便。」(主要還是起精神作用,真要到了戰場上當然還是衝鋒鎗好使。)——有了這個認識,當即請武場鎮的王鐵匠打造大刀。刀型就採用「雙手苗刀」與「燕翎刀」的融合體,刀身前部微彎,略帶弧度,刀柄長直配鐵環。全刀長128厘米,其中刀身長98厘米,刀柄長31厘米,刀身寬3.5厘米,刀頭部則寬為4厘米。由於採用從洞庫中搜集到的一些廢鋼作為煉刀的用料,因此新造大刀的質量還是滿不賴的。

    至於士兵們是否能將刀法練的象「大刀王五」那麼出神入化,這我倒不太關心。練刀作為戰士們平時鍛煉身體還可以,放在首位的還是射擊和戰術訓練。「咱們五十九路軍雖然槍只有三十五支,可子彈還是足夠的。要想練出好槍法就不能捨不得子彈!」我的這翻話讓負責訓練的李樹桂大為安心。

    私下裡,我找來張寶堂道:「那個李參謀長和苗副軍長到底是不是跟咱們一條心,只能以後再看。我們秘密在滴水巖成立個『補充團』,把在那邊兒的八十個弟兄組織起來,進行秘密訓練!」

    張寶堂咧嘴笑笑,「好勒!我說麼,大哥怎麼也不能把自己的隊伍交給外人!……可大哥你也知道,俺自己那點兒本事實在是有限呀,比不得進過講武學堂的李參謀長。」

    李樹桂科班出身,在作戰指揮上自然是比張寶堂強的多了,這一點我也不得不承認。但想到這八十人裡大多出身土匪、獵戶,心中一動,說道:「放心!既然是咱們起家的隊伍,當然是由我親自來教!這第一堂課嘛……就是『捉迷藏』!所有人分成四組,在山谷周圍二里的範圍內,一組隱藏起來讓另外三個組找。以一天時間為限,輪上一圈之後成績優異的一組有獎,最差的一組要罰……」

    張寶堂聽到竟然要如此「古怪」的練兵,疑惑的問道:「過去俺在隊伍上練的是投彈、拼刺、射擊這些,那有練怎麼『藏貓貓』的呀?」

    「打仗嘛,當然就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要是以後碰上日本關東軍,就咱們這點兒人,能硬拚麼?躲起來打他的『黑槍』,豈不是最划算!」此時,訓練一支「特種作戰部隊」的想法逐漸在腦海中清晰起來……

    牛勝彪是個「猛張飛」似的莽漢,勇武有餘、靈活不足,只能擔任火力組的組長;楊衛國穩重些,遇事總愛反覆琢磨,但有時太過謹慎,先帶著攻擊組好了;侯振東倒是頗有靈氣,但畢竟年輕、經驗不足。好在暫時還不會投入戰鬥,正好帶二十個年紀最小的「弟兄」組成一個偵察組;至於槍法最好的李得順,當然作為狙擊組的組長,兼職射擊教練。

    第一天的「遊戲」訓練效果很不理想,當然這也跟所有「補充團」的成員已經對山谷周圍的環境太過熟悉有關,哪兒有山洞、哪兒能藏人,大家全都清楚的很。「藏」的最好的是偵察組,貓在草叢裡,但也只是堅持了小半天,就讓大都由獵戶組成的狙擊組給發現了。屬牛勝彪帶領的火力組最差,所有成員躲在一個洞子裡,結果「全軍覆滅」。

    獲得「勝利」的偵察組和狙擊組有獎——晚飯加了個菜,至於「倒霉」的牛勝彪,只能帶著他的隊員們進行一次五千米武裝越野訓練了。

    「……想獲得勝利有兩方面因素,一是要自己藏的巧妙;二是要盡快找到對手!今天訓練的整個過程,各組都要回憶一遍。想想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被發現,下次如何改進;想想如何能更好的找到目標,不讓其它組領先!今後我們的每次訓練之後都要進行這樣的總結,如此才能在下一次的訓練中不至失敗!」晚上的總結會上,我針對當天的情況提出了「偽裝」、「搜索」、「偵察」、「反偵察」等概念,相信在以後的對抗訓練中,各組一定能將其「發揚光大」。

    為「民團」打造大刀的任務僅憑王鐵匠一家是遠遠不夠的。於是,由鎮長周學鑫出面,又從外地搜羅了二十幾位鐵匠師傅,加上徒弟足足七八十人。為了「保證」燃料供應,周學鑫還開了一家碳廠,如此一來,整個武場鎮就更熱鬧了。很快,飯館、大車店紛紛落戶這個原本是窮鄉僻壤的小鎮,而冀向東乾脆將『興和盛』的分貨棧也開到了這裡。可縣裡稅務局、禁煙局、衛生局……各個部門跑來刮地皮的官員漸漸多了起來,也只能由周學鑫出面應付。

    當熱河駐軍司令部參謀唐精武再次來到武場鎮,得知我「美國洋行董事」的身份,自然更加的熱情啦,但「保衛團督練區督練長」的事情卻沒有再提。

    「朱兄在北平、天津作個洋行經理日進斗金,坐汽車逛酒吧,豈不更快活,何苦在這兒受苦?」

    我故意歎道:「外國洋行規矩多,我這個『董事』也只是個小角色,等著分分紅而已。再說要想當經理哪兒能那麼容易?關內的生意已經有人在做啦!……除非拓展新的市場。可惜,鄙人在熱河省的熟人不多,這生意是一直做不大,看來只能在這兒當個『土財主』嘍。唉!這些天也確實是沒意思,一直盼著唐長官能過來聚聚……」

    「嗨!這還不好辦?」唐精武此時就像是聞到了魚腥味兒的貓,「就讓鄙人帶你各處轉轉,多認識幾個朋友。別看熱河省是個窮地方,可好玩兒去處還是不少的嘛!」

    心裡雖然暗恨這唐精武實在有點兒貪得無厭,但還是不得不連聲稱謝……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