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異時空--長城

附錄 其它 第五章 關於第四十章中的一點技術問題 文 / 宇昆

    一、首先說說「虎」式,「豹」式坦克

    「虎」1坦克正式代號為:pzkpf|com|an四家公司(後兩家因轉向開發vk3002,即5號「黑豹」而退出競爭)。而由於1940年德軍法國作戰時原有坦克在火力和裝甲防護上的弱點暴露無遺,西特勒本人傾向與新式坦克火炮口徑越大越好而且裝甲盡量厚重,武器局則持相反意見。

    好了!「架空」就從此點開始切入!朱江此時把所謂蘇聯新型「t—34」坦克的技術情報(包括柴油發動機設計圖紙)透漏給德國。由於蘇聯對於t—34型坦克的嚴格保密,其真實情報並不為外界所知,因此朱江可以憑借希望合理編造(其實在當時t—34型坦克的設計尚停留在紙面上)。而此一點正是針對西特勒本人!

    極強的設計針對性,必將大大加快研製進度。因此書中假設,在西特勒的強烈催促之下,到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發起之前,德國已經完成了6號「虎」式坦克和5號「黑豹」坦克的設計並投入生產。至於此兩型坦克究竟具體造成了什麼樣,就不是「朱江」所能決定的,因此在大概上還是按照歷史上的真實設計吧。而新型坦克是否採用從「朱江」那裡得到的柴油發動機設計,作者不敢預測,同時也為大家留個想像的空間。

    二、關於第四十章中蘇德戰場情況

    第四十章中的內容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從真實的歷史上「套」下來的。關鍵的改變就是「時間」!改變的目的也是「時間」!

    最初戰爭發起之時,與真實的歷史不同的有三點:

    1、武器裝備的提前上場——v型(豹式)和vi型(虎式)坦克;「鐵拳」式火箭彈發射器;帶式舟橋及逐節平推式伴隨橋;由3型坦克底盤改裝的機械爆破掃雷車;komanderwagen型4x4「吉普」車(德國大眾汽車股分公司生產的v|com|bsp;2、原本佈置在北線波羅的海方面的北方集團軍群的一個裝甲師(隸屬萊因哈特指揮的第41裝甲軍)在書中被「挪」到了烏克蘭方面——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右路即由朔貝特指揮的德軍第11集團軍。(原本此集團軍連一個裝甲師也沒有,另外的一個歷史真實事件是:第11集團軍司令朔貝特由於他的輕型飛機降落在佈雷區上遇難而改由曼施泰因接替指揮)德軍歷史上真實的總兵員總數並未改變。

    3、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右路——德軍第11集團軍及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在真實的歷史中是在「巴巴羅薩」行動發起時的五天後越過羅馬尼亞邊境進入烏克蘭的。落後其它方面軍進攻時間整整五天,這個主意太蠢,因此在第四十章裡予以提前。

    綜合以上情況,德軍前進的步伐被梯次加快。至第四十章結束為止,整個進程被提前了近一個月。而其目的,就是在於天氣!阻擋德軍前進步伐的不是別的,而是十月初的暴雨!而恰恰不能架空的也是這場暴雨。

    本來德軍完全可以一舉拿下莫斯科,歷史上的真實情況也同樣如此——7月19日,希特勒的第33號令使中線的三個裝甲集群分兵南北兩線,目的是分別奪取列寧格勒和高加索的石油。

    由於機械化舟橋及逐節平推式伴隨橋的使用,「虎」式、「豹」式坦克的投入戰場,德軍第11集團軍力量的加強,南方集團軍群進攻時間的提前,這些因素導致德軍奪取了位於頓涅次盆地的工業基地;順利攻佔高加索地區的門戶——羅斯托夫;德軍第11集團軍第54軍在彼烈科樸地峽之戰的勝利。綜合以上,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終於進入高加索!而這一切所產生的直接後果就是原本搖擺不定的土耳其加入了軸心國集團,歷史被徹底改變!——這可能就是所謂「蝴蝶效應」的具體演繹吧?嘿嘿,場面宏大!

    有些朋友提出了6號「虎」式坦克和5號「黑豹」坦克極弱的機動性,及後勤補給問題,甚至影響到了「閃電戰術「的實現。但個人認為這並不能上升到戰略的高度。第一、6號「虎」式坦克和5號「黑豹」坦克數量並不多。主力仍然是3、4型坦克。第二、歷史上的真實情況是「虎」式坦克是單獨編成「獨立重型坦克大隊」投入作戰的,歸集團軍或軍指揮部使用。擔任的也是「救火隊」的角色。不可能執行長途奔襲、迂迴包抄的任務。前進中即使整營的「老虎都趴窩」了,也不會拖累其他部隊行進。難道當時的德軍坦克集群指揮官會因為一個營的「老虎」不能前進而放棄整個部隊的戰略目標?第三、當「虎」式坦克投入戰場時,德軍對於這種「寶貝」一直是愛護有加。不論何時其後都跟著專門的維護保障分隊,而保障分隊可是裝備有履帶牽引車的。本書中還特別提到了機械化橋與機械化爆破掃雷車的使用。其實這比「虎」、「豹」更有意義。機械化橋就是針對當時的橋樑不能承載重型坦克而提出來的。第四、就算在攻擊行動中「虎」、「豹」一直落在後面,但在包圍圈完成之後還趕不上來麼?這種「震撼」性的武器投入戰場,勢必加速摧毀被圍蘇軍的抵抗意志,節約了整個集團軍群為消滅被圍之敵而消耗的時間。第五、至於「虎」、「豹」比其它坦克要多的油料消耗。個人認為,「虎」、「豹」初期在烏克蘭及白俄羅斯平原作戰,比對手強大的多的防護,也決定了它可以採取「直來直去」的作戰方式,不用講究戰術迂迴。完成同樣的任務,「虎」、「豹」能比其它坦克少跑不少路,這也變相的降低了油耗。

    另:德軍比現實提前一個月的推進速度增加了補給難度嗎?提前一個月,也就意味著減少了一個月的補給量。同時也意味著繳獲了更多的敵軍物資。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