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異時空--長城

第一部 崛起 第三章 根據地 2、3節 文 / 宇昆

    李二柱當兵已經有半個月了,從打來到這山溝裡的那天起就好像是做夢一樣,看到了太多的新鮮東西,遇到了太多的希奇事兒。人人都穿上了新衣服,還穿上了綠鞋幫的新鞋,厚厚的黑鞋底踩上去有點軟,還真有點不習慣。女人們都穿上了和男人一樣的綠衣服。最重要的是人人都能吃飽飯了,還吃到了用洋鐵皮罐子裝的肉!日子過的象過年似的。最讓人想不到的是從來沒聽說過有這樣的軍隊,和老百姓像一家人似的,不僅幫助自己安了家,還和大夥一起開荒種地。為了不再被小鬼子欺負,現在自己也成為了其中的一份子,大妹參加了「婦女團」,還說也要去打鬼子!狂的她!可惜現在訓練緊張的很,從早到晚沒有一刻閒工夫,已經五天沒回去看看了。

    今天進行的是實彈射擊訓練,李二柱把子彈壓進彈倉、瞄準一百多步外的一塊畫著圓圈的木板連續扣動扳機。以前爹活著的時候經常帶著他和大哥上山打獵,很早他就能用火槍打中被驚飛的野雞,打這種插在地上的板子簡直太輕鬆啦。

    「打的不錯嘛,小伙子。」我看到這個戰士的射擊成績,不禁開口贊到,對身邊的夏雲海道:「看來新入伍的戰士中有幾個當狙擊手的料,我們還要再開設一個狙擊手的培訓班。重點學習隱蔽接敵的偽裝技巧,昨天張寶堂找到了幾件偽裝服,明天我拿來給你看看!」

    我拍著面前這個戰士的肩問到:「你還是剛加入的新兵吧?槍打到這種水平可不是一朝一息能練成的。叫什麼名字?」

    「報告司令,我叫李二柱。以前上山打獵練的,我們以前住在山裡,從小打獵。自從鬼子來了,非把我們全家從山裡趕出來。聽老人講方圓百里以前大多是獵戶,人口多了才開始種地,這裡大多是山皮子土,生的很。光愛長草,不長糧食。日本人一來,人們都沒法活了!」

    「是啊。有日本鬼子的活路,就沒有我們的活路。李二柱,早一天練好本領就早一天把鬼子趕出我們的家園!好了,現在歸隊,繼續練習!」我說,接下來還要到工兵班視察練習排雷的情況,這可是危險的活兒,馬虎不得……

    隨著各種培訓班的陸續開展,我也同時對指戰員們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分析了目前敵我的力量對比和戰場態勢,提出了戰爭時期必然是漫長的。與此同時,系統分析國民黨正面戰場的節節敗退的深層次原因,總結出目前**隊伍,尤其是國民黨官僚中存在的種種弊端(都是後來社會學者總結成熟的),並對將來的發展作出了詳細預測。(當然我早就知道了)當我說到這些,直聽的夏雲海不禁頻頻點頭,眼睛裡放射出興奮的光彩,看來是說道他心坎裡去了。

    在緊張的工作之中,時間過的飛快,轉眼到了六月,各項工作終於漸漸步入正軌。現在,除了每天上午給班排幹部上一節理論課,下午進行戰術示範外,基本可以有一些「自由」了。可一個問題一直困繞著我:根據地是建立在長城北面燕山山脈的莽莽群山之中的。這裡地廣人稀,土地貧瘠,交通不便,如果不是依靠地下倉庫中的儲備食品,一千多人的隊伍早就餓死了。依常理判斷,這裡根本就不可能有較大規模的武裝力量能夠「站穩腳跟」。敵人也是可能因為這個原因沒有在此地部署。而隊伍要壯大,人員要吃飯,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是不行的。而在如今的熱河省,種植物竟主要是罌粟!該死的小鬼子!北面是防備蘇聯的日本關東軍,以現在的實力,無疑是以卵擊石。只好考慮向其它方向發展了。經過反覆考慮,我決定以南面五十里處的靈霧山為中心建立新的前進基地。跨過長城,打通與河北的聯繫,再向西,經密雲向懷來方向發展。

    我派出了偵察排先期進入靈霧山。熟悉地形,並建立前哨基地。著手準備囤積彈藥、糧秣。因為要想建立靈霧山抗日根據地,必定會驚動山南的興隆縣城中駐守的日軍。恐怕要有一場大仗要打。

    興隆是位於薊縣、遵化與承德之間的交通樞紐,位置十分重要。駐守著日軍的一個中隊,和200多偽軍。真要是打起來,我和夏雲海誰也沒把握。畢竟隊伍才成立三個月,絕大多數戰士根本沒有實戰經驗。當我提出這個計劃時夏雲海就皺起了眉頭,我只好向他解釋打通與河北聯繫的重要性:

    目前隊伍中有一百多名從河北來的戰士。為了進一步擴大隊伍,並且穩定戰士的情緒我提出所有家中親屬尚在敵占區的戰士把家裡親屬的人數、情況、地址統計出來,以後組織精幹的小分隊,把他們接到根據地來,共同建設自己的家園。

    思想作通了,但作戰計劃的制訂還是個大問題。終於我看著地圖上的一個點,有了主意。

    「鷹手營子煤礦位於興隆東北70里處,是熱河省最大的煤礦,如果我們襲擊了這個煤礦。日軍必定要從興隆出兵增援。我們就在半路上消滅它,即使沒有吃掉全部,也大大減少了攻打興隆縣城的壓力。對了,咱們的『賣貨朗』好像以前在煤窯幹過,叫他過來說說鷹手營子的情況。」

    狗三兒雖然知道朱司令是最大的長官,可是十分平易近人,但有夏營長在,還是有些緊張:「以前那兒就是個小煤窯。可自從日本人來了,就看上了這地方。運來了好些個機器,礦裡還有小火車兒往外運煤,本來對我說是干一個月能掙一個大洋,可到了那兒一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吃都吃不飽,還一分錢沒有!人進去了就出不來。幸好我認識一個在那兒當看守的排長,送了他十兩大煙土才給放出來,要不小命就難保了。礦上天天死人,可讓日本洋行管著,狗日的日本人根本不把這當回事兒!後來本地人知道後都不去了,就從關裡找人挖煤。反正人是只許進不許出的!」

    「礦上有多少守衛呢?」

    「我在那會兒有三十多的偽軍,日本洋行有十幾個人,都是有槍的。」

    「有沒有混進礦裡的辦法?」我一定要把這個礦區毀掉,不能讓鬼子這樣掠奪中華民族的資源!

    「看守只是盯著煤窯的出入口,出來後點人數。然後直接押到工棚裡,工棚外壘著高牆,還有鐵絲網,對工棚的看守最嚴。不過對礦區就幾乎沒人看守」

    「好,等打下了礦區給你記功!回去把。不過你的名字是不是應該改改,給自己取個別的名字,叫趙三狗,多不好聽!」「報告司令,名字是死去的老爹起的,改了怕他在陰間怪罪……」

    「各位,剛才趙三狗的報告大家都聽見了。我想出了一個辦法,大家給提提意見……」

    第三節

    一共有一個排的戰士參加這次特殊的行動,外加一個工兵班。夏雲海和張寶堂極力反對我去,但考慮到鷹手營子煤礦能否順利摧毀,是整個戰鬥的關鍵。我還是決定親自帶隊。

    入夜,只有遠處的卷揚機仍然發出轟隆隆的響聲,一車車煤被從地下採掘出來,堆積在山坡之間。通過夜視儀我看到周圍確實沒有敵人的崗哨,「破障組,上!」我壓低聲音命令到,兩個戰士快速爬到鐵絲網前,剪開一個缺口,讓其他戰士依次通過。

    在趙三狗的帶領下,我們藏匿在一個廢棄的礦洞中。趙三狗對我說道:「司令,這裡一天兩班,由日本人數著人頭兒進去,再數著人頭兒出來。砸死裡邊的也算數,出來後活著的戴上腳鐐由偽軍押回去,死了的就扔到山後。一會兒咱們可以順著那條溝接近洞口看守的敵人……」

    忽然送煤的車斗停下來,一個淒厲的聲音傳來:「不好啦!裡邊塌方了,四十多人給堵在裡面出不來。」

    「亂什麼亂!都給我回去!想救人自己挖。老子有什麼辦法!四十車煤的量今晚完不成,誰都沒有好果子吃!回去!都回去!繼續干,都他媽楞著幹什麼?老子可要開槍啦!」

    我聽的牙根直癢「難道中國人的生命竟是如此的低賤麼!作為一個未來人到了這個時代,簡直不敢相信,我們的祖輩竟是遭受了如此的苦難!以前只是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時候有所瞭解,現在置身其中,心裡的感覺竟是如此不同。」

    一個戰士從洞內跑過來小聲說到:「司令!裡邊有一處地方突然塌下去一大塊。」我意識到這個廢舊的礦洞可能在塌方處的上方,而且不遠!救人要緊,「快通知戰士們從塌陷的地方往下挖,看看能不能把困住的人救出來!這裡留兩個暗哨,其餘的人跟我走!」

    在礦洞的深處,一塊地方深深的塌陷下去,我一面組織戰士們收集木料加固頂上的支撐。一面讓戰士分成三組輪流往下挖,戰士們帶的工兵鍬正好派上了用場,「工作面太窄了!不然進度還能再快一點兒!」

    漸漸地,也聽到了下面掘進的的聲音。大伙有了希望,干的更起勁了。終於兩邊被挖通了,一個黑瘦的中年人探過頭來,神色迷惘的看著我們。

    「謝老六!你不認識我啦!我是狗三兒啊!」趙三狗激動的說,「我們是來救大伙出去的!」

    謝老六激動的看了看趙三狗,突然醒悟過來,「快!裡邊還有受傷的弟兄!」

    我趕緊命令:「趙排長,你趕緊帶戰士到裡邊搶救傷員,裡邊空氣太渾濁,最好是都帶到這邊來。」

    「這是我們司令,他可是一個大好人!」趙三狗向謝老六介紹道。「這是謝長久」

    我向謝長久詢問了礦區裡的情況,礦裡最近又新到了一批剛從關裡來的勞工,而且增加了一個小隊的日軍和六十多偽軍。現在礦上共有勞工一千多人。生產規模明顯擴大。

    「太感謝了,你給我們提供的情況十分重要!我們一定會把大伙救出虎口,決不會看著大伙受罪不管的。」看著躺在礦洞裡的幾個受傷的礦工,我不禁心裡隱隱做痛。吩咐戰士們把自己的口糧分給剛剛救出的礦工。他們的身體太虛弱了!

    鑒於鷹手營子煤礦的情況變化,我決定改變原來的計劃。「通信員!把電台打開,呼叫夏營長!」

    此作品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

    轉載請註明「轉自明楊品綠色∷小說|com|」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