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宋兵器譜

第三卷 燕趙男兒 第八十二章 司馬光的恐懼 文 / 殷揚

    第八十二章司馬光的恐懼

    河南府,司馬光的府第。

    司馬光一臉的喜色,樂呵呵的,在書房中不住踱來踱去,越踱越快,步覆輕快,就像在飛,時不時就會發出「呵呵」的暢笑聲。

    「爹,何事如此歡喜?可否說給孩兒聽聽?」司馬康大是驚訝,未語先笑,也樂了。

    「呵呵!」司馬光未語先笑,笑聲格外暢快,道:「還能有何事,當然是上書一事了。康兒,給你明說了吧,為父這通書信很有氣勢,很能說服人,太皇太后閱後,定然會悚然動容,到那時,官家就有麻煩了。」

    司馬康臉上的笑容消失了,有點不滿,道:「爹,這事,我們是不是太過了?」

    「過了?」司馬光一點也不在意,笑著揮手道:「你那是婦人之仁!此時不下手,若是官家成功,就是一飛沖天,再也無人能制他了。我們再也沒有機會反對新法,新法的推行就是必然之事。這些年來,我們極盡心力,方才給王安石製造了這麼大的麻煩,讓新法舉步維艱,尤其是青苗法更是給罵成苛政。」

    「呵呵!」司馬光越說越是得意,道:「王安石心存婦人之仁,官家有太皇太后掣肘,不敢對們太過打壓,我們才有機會。縱觀古今,哪有變法而任由反對的人影響的事?商鞅變法,推行嚴刑峻法,就是太子犯罪,還要劓太子傅。漢武革故鼎新,朝中那些反對的大臣全部被他拿掉,不能施加一點影響,要不然,哪能成功?」

    略一停頓,道:「而本朝,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變法。王安石苦心孤詣,推行新法,而我們不停的製造麻煩。就好比王安石在建一幢房子,而我輩卻在不停的給他拆。建與拆並存,這是我朝變法的怪異之事!」

    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反對派勢力過大。司馬光他們有靠山,曹太后在後面撐著,宋神宗有所顧忌,不敢痛下殺手,不敢放開了做,這讓反對派有恃無恐。

    「爹,其實新法未必就是壞事,我們何必要反對呢?」司馬康沉思著道:「雖然我不喜歡王安石,可是,新法也未必全是壞事。若是用得好的話,還是挺不錯的。」

    「哼!」司馬光很是不屑,道:「為父就是看不慣他,他要作的,為父就要反對!」

    看不慣一語,道出了改革家的悲哀。有人說「改革家總是與他同時代的人格格不入」,這就是政爭的起源,王安石就是很好的代表。

    司馬康見勸不動,也不好再說,畢竟那是自己的生父,再有不是,也不能說出來,只能暗中歎氣。

    「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給官家和王安石一個沉重的打擊!」司馬光頗有些自得。

    「砰砰!」就在這時,敲門聲響起。

    司馬康打開門,只見一個親信家丁在門外,稟報道:「呂相公前來拜見!」

    「定是好消息!」司馬光異常振奮,快步而去,道:「走!迎接呂相公去!」

    「爹,小你心點。」司馬康忙跟上為,提醒一句。

    司馬光還沒走幾步,就見呂公著到了,忙上前一步,道:「見過呂相公。」

    「君實,屋裡說話!」呂公著略一抱拳,也不管司馬光的反應,大步進入書房。

    司馬光父子忙跟在後面,司馬光樂呵呵的道:「呂相公此來,有何事?」

    上次呂公著前來,讓司馬光大失所望。依他想來,這次,他一通書信,定然讓曹太后干預,宋神宗肯定受不了,呂公著此來,絕對是有天大的好消息。

    「自己看吧!」呂公著也沒有廢話,直接把司馬光的書信取出來,拋給司馬光。

    「這個……」司馬光接過一瞧,正是自己的手筆,不由得很是驚訝,嘴巴張了半天,愣是沒有說出一個字。

    「這是我寫給太皇太后的,怎生到了你手裡?」司馬光就是想破腦袋也是想明白,為何如此重要的東西,會出現在呂公著手裡。

    「這是官家交到我手裡的,官家還說要我帶給你。」呂公著雙手一攤,很是無奈的道:「至於原委,我也不清楚,莫要問我。」

    「官家可有旨意?」司馬光越來越迷糊。

    「官家除了把書信給我,甚麼也沒有說。」呂公著不住抽冷子,一臉的驚懼:「甚麼也沒有說,這才是最可怕的!」

    要是宋神宗下旨訓斥,甚至把司馬光給發配了,也不會讓呂公著如此驚懼。偏偏宋神宗什麼也沒有說,這才是讓他想不明白,也是讓他最為驚懼的地方。

    「這個……定然不是官家去偷取的,定是太皇太后轉給官家的,這是太皇太后的意思。」司馬光腦子靈活,幾個念頭轉下來,已經想到了一種可能。

    而且,這種可能是他最想不到,也是他最為驚懼的。依他想來,曹太后反對新法,他這書信一上,曹太后一定會給宋神宗製造天大的麻煩。卻是沒有想到,曹太后不僅沒有製造麻煩,反而把之書信交給了宋神宗,再通過呂公著回到他手上了。

    這就是曹太后的態度,對他司馬光很是不滿意了,要不然,曹太后斷不會如此做。

    捧著書信,司馬光感覺沉重異常,跟捧著一座山差不多。

    曹太后對司馬光不滿,就是對反對派的不滿了,雖然還沒有決裂,可是,裂痕已經出現了,這是頭等大事。若是失去了曹太后的庇護,反對派就是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且不說反對新法,他們很可能如歷史上的那些反對派一樣,不是給殺頭,就是給發配了。

    「我小看了官家!小看了官家!」司馬光想明白前因後果,不由得感慨。

    在他的眼裡,宋神宗有婦人之仁,再有曹太后制掣肘,不敢對他們下手,哪裡想得到,宋神宗竟然如此厲害,化解了司馬光這一狠手不說,還讓他司馬光驚懼難安。

    司馬光額頭上直冒冷汗,只一口氣功夫,一頭的冷汗,好像在水裡泡過似的。

    「君實啊,不是你小看了官家,而是犯了一個大錯誤!」呂公著歎了一口氣。

    「還請呂相公指教。」司馬光不得不請教。

    「指教不敢。我在來的路上,左思右想,好不容易才想明白。」呂公著歎口氣,道:「自古以來,最大的忌諱是甚麼?就是疏不間親了!君實你雖然深得太皇太后器重,可是,你畢竟是臣子。官家雖非太皇太后親孫,畢竟那是趙家的媳婦,總得向著官家。先帝四歲入宮,繼承大統,太皇太后一手帶大,雖非親子,卻勝似親子。故而,官家雖非親孫,卻勝似親孫。」

    宋英宗不是宋仁宗的親子,四歲給選中,要繼承帝位。曹太后視若親生兒子,一手帶大,即使沒有血緣關係,也是疼愛異常。因此,宋神宗雖非曹太后親孫子,卻是所有孫輩裡最得曹太后疼愛的一個。要不然,宋英宗斷不會立宋神宗為帝,因為曹太后不點頭,宋神宗繼承不了大位。

    「君實,你在此時給太皇太后寫書信,只是看到了給官家製造麻煩,卻沒有看到另一個問題,這是落井下石。」呂公著接著剖析道:「在這外強入侵在即,國難當頭的時候,即使太皇太后對官家再有不滿,不會對官家動真格的,頂多就是訓斥一頓。太皇太后要想動官家,無論如何,也得讓這一仗打完了再說。」

    呂公著聰明人一個,說得頭頭是道,正是因為如此,曹太后在聽了宋神宗的解釋後,未再對宋神宗不利。不僅如此,還堅定的支持宋神宗,要好好打一仗。

    宋神宗也想到這問題,這才利用一出苦肉計,成功的讓曹太后表態要對付司馬光。

    無論是誰,在這種情形下,都會站到自己親人的一方,會給他堅定的支持。

    「噗通!」司馬光摔在地上,直呼:「這可如何是好?」

    「趕緊寫謝罪表!」呂公著忙出主意。

    「謝呂相公提醒!」司馬光絕頂聰明之人,馬上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幽州,大雪紛飛,耶律洪基的行宮中,卻是人來人往,一副忙碌景象。

    耶律洪基正在與群臣商議,道:「李秉常想算計朕,卻是沒有想到,給朕算計了。這不,他派人前來,給朕送了一大筆好東西。他那點小心思,朕哪會不明白的,他是想讓朕盡可能的牽制西兵!到那時,他就可以直下關中了。哼,他想得美啊。」

    「皇上聖明!」群臣忙著讚頌。

    「皇上,我們何時動手?」蕭律忙問道。

    這是群臣最為關心的問題,盯著耶律洪基,靜等他給出大答案。

    「韓舉,你來說。」耶律洪基沒有回答,而是打量著韓舉。

    「皇上,臣以為,大遼做好出兵的準備,已經是正月十幾的事了。」韓舉略一凝思,道:「正月裡,天寒地凍,正有利了大遼勇士作戰。而且,越打天氣越暖和,對大遼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因而,臣斗膽叩請皇上,來年正月裡對南朝用兵!」

    「哈哈!朕也是這般想的!」耶律洪基猛的站起身,道:「你們都聽好了,過了年,就對南朝用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