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漢末溫侯

第二卷 天下大亂,群雄並起 第三七四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三十四) 文 / 碼字豬

    第三七四章: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三十四)

    攻取了虎牢關之後,呂布面前再無阻礙,又是擔慮麴義安全,早早就安排大將魏續,高順各率七千人馬前往洛陽。

    不想曹操也是用計,在歸途設下埋伏,魏續一時不查,居然中了埋伏,折兵三千餘人,後得高順援助,方才沒有全軍覆沒,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兩人只得緩緩行軍,以免再中埋伏。

    好在曹操這次沒有在洛陽城上浪費半點時間,果斷的與史渙回合後,便就率軍往弘農而去,繼而攻打函谷關。

    函谷關那邊還剩有先登軍一千人,說來也巧,正自與夏侯惇的人馬作戰,辛苦非常,又被曹操在後攻擊,這一千人全部陣亡,函谷關也是告破。

    曹操好生整頓之後,得軍兩萬,想來想去,只得佔據潼關與函谷關之間的有限地盤,再做打算。

    呂布率大軍入了洛陽,見到麴義,大為讚賞,軍中諸將也是佩服,之後率人面見天子劉和。

    劉和面上還是高興,令人準備酒宴為呂布等人洗塵。

    呂布也是照單全收,與沮授,高順,張頜等人欣然接受,

    之後為了防禍於未然,呂布令大將高順,張頜二人前往弘農駐守。

    在聽取了麴義不可思議的行軍路程之後,呂布抽出時間先是將洛陽城中的一千痞子軍全部當眾誅殺,同時將軍中的錢財分送給百姓,為此爭取了一定的民心。

    冀州,徐州等地的物資也是遠遠不斷的運到洛陽,漢室似乎又是可以振奮。

    洛陽城內豪門府邸有的是,呂布也是選了一處,繼而與軍中諸將商議,令人意外的是荀攸,鍾繇二人也是在場。

    在解決了與曹操之間的戰鬥後,呂布已經能夠覺察到百官與天子對自己的猜忌,故而這次會議便是看看如何應付他們。

    沮授善謀略,但對於這等事情還是有些不習慣,因而言道:「公達與元常久在洛陽,瞭解的透徹,不妨讓他們二人說說意見。」

    呂布也是同意,請二人說話。

    荀攸先道:「曹操雖然敗退函谷關,但是手中的力量還是不可小視,而且主公不要忘了,他背後可是馬騰,韓遂,若是他與馬騰他們聯合起來,洛陽沒有函谷關的保護,可還是有一場硬仗在。」

    呂布深知,故而言道:「本侯也是考慮過這一點,所以只是讓張頜他們駐守弘農未曾主動攻擊函谷關,為的就是不讓曹操狗急跳牆,若是與馬騰他們聯合,對於本侯現在來說卻也是麻煩。」

    荀攸笑道:「某倒是有一計,可以暫時安定曹操與馬騰之心。」

    呂布笑問答:「公達請說。」

    荀攸道:「那馬騰與韓遂雖為諸侯,但卻不為朝廷認可,當日佔據長安,也是因為朝廷武力征討因而只得容忍,而且那韓遂還背負著反賊的稱號,不如主公做個順水人情,讓天下下詔正式冊封他們,同時告知他們曹操乃是用來防守他們的旗子,現在馬騰與曹操之間劃下裂痕,不可讓他們聯合起來。」

    呂布聞言笑道:「此計甚妙,明***侯就去請求天子下詔。」

    荀攸見呂布採納,心中也是大喜,卻是退到一旁,不再說話。

    呂布見狀,便就向鍾繇問道:「元常,你可有什麼建議?」

    鍾繇答道:「只希望主公能夠繼續擁護漢室即可,如今天下大亂,群雄紛爭,天子必須還得姓劉,否則受苦的還是百姓。」

    呂布歎道:「這是肯定的,只是如今本侯手下勢力太過招搖,只怕天子對本侯猜忌。」

    鍾繇道:「那就還權與天子。」

    眾人聞言,皆是凝神,想不到鍾繇居然當著呂布說出這句話來。

    呂布心中一跳,卻是面不改色,問道:「如何?」

    「主公果然非常人」,鍾繇道:「我所說的還權與天子,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將兵權交與天下,而是在特定事情上面的交權,比如說祭祀之禮需要恢復,昭顯天子之禮,還有可以封賞劉氏家人,比如在淮陰一帶易於控制的地方,再還有就是因為曹操的出走,朝中官員有所缺失,可由天子獨自任用。」

    呂布想了一會兒,言道:「這三點都沒有問題,依你所言便是。」

    鍾繇再道:「還有一事,雖然此時不便行動,但日後卻是很為重要。」

    呂布問道:「何事?」

    「遷都。」

    「遷都?」

    鍾繇道:「遷都一來可以表現主公的強勢,二來這馬騰他們在側,雖然洛陽地勢險要卻是不安,與其如此,不如遷都。」

    呂布一想,也是贊同,畢竟那函谷關與潼關都在曹操的手中,若是有朝一日讓曹操與馬騰聯合起來,那麼洛陽危矣,故而問道:「那依元常看來,本侯應該將都城遷往何處?」

    「鄴城即可。」鍾繇道:「主公雖起於幽州,但是大勢卻在冀州,這鄴城周邊有并州,幽州相護,前方又有黃河阻擋,乃是天險,故而此地勝於洛陽,更為重要的是處於中心的冀州,完全不必擔心會被人趁虛而入。」

    這次曹操之敗,敗得如此徹底,便是因為麴義的千里奔襲,若是那宛城不是張遼的乃是曹操的,那麼麴義他們勢必不可能完成這個任務,故而鍾繇有此一說。

    其後呂布又是問了幾個方面,便就決定下來。

    次日,呂布上奏天子,言明朝中官員的任命由劉和獨自選用,而對於曹操則是放回了曹氏家族的人,比如說他的兒子曹丕,曹植等,最後則是正是冊封長安的馬騰為涼州刺史,韓遂為雍州刺史,減緩了與他們之間矛盾。

    入主洛陽五個月後,呂布以洛陽之地多遭戰亂,百姓不民為由,請奏天子遷都前往鄴城。

    因為荀攸,鍾繇等人帶頭同意,劉和赫然發現他所提拔上來的那些人居然都是站到了呂布的那一邊,因而無奈。

    尤其當呂布提起劉和之父劉虞安葬在幽州,便與探望,用孝行為理由,終是說服劉和同意遷都。

    公元二零五年六月,東漢從洛陽遷都至鄴城,呂布任為大將軍,溫侯。

    兩個月後,馬騰暗中率軍攻打潼關。

    潼關守將夏侯惇戰死,為馬騰之子馬超三十回合誅殺,天下震動。

    十月,曹操病亡。

    十二月,大將史渙等人投降馬騰,曹純等人寧死不降,率虎豹騎三千衝擊西涼軍,殺敵一萬餘,其後自曹純起,三千人無一倖免,全部陣亡。

    十二月中旬,呂布大將張頜,高順接收函谷關,曹仁,於禁,樂進等盡數投降呂布。

    十二月底,呂布派出張繼與馬騰立下盟約,兩方諸侯相安無事。

    公元二零六年二月,呂布在自己領地中重新設置官吏。

    呂布領大將軍職,鍾繇為秘書令,荀攸為侍中,沮授為留府長史,荀彧為太學博士,董昭為太史令,陳琳為褐者僕射,張既為都尉,程昱為黃門侍郎,辛評為郎中,辛毗為從事中郎,崔琰為長史,滿寵為司馬,文官一一依功冊封;

    又封甘寧為左將軍,文丑為右將軍,趙雲為前將軍,高順為後將軍,田豐為軍師將軍,張頜為安國將軍,麴義為破虜將軍,徐晃為討逆將軍,於禁為平東將軍,公孫越為平西將軍,魏續為平南將軍,曹仁為平北將軍。

    幽州,冊封嚴綱為幽州刺史,賈逵為幽州別駕,閻柔為遼東太守,侯成為平北將軍。

    并州,冊封張揚為并州刺史,陳震為并州別駕,郭淮為雁門太守,原并州刺史文丑調任鄴城,封為右將軍。

    冀州,田疇為冀州刺史,高隆堂為冀州別駕,審配,郭圖等為平原,南皮太守。

    青州,太史慈為青州刺史,公孫續為北海相,許汜為青州別駕。

    徐州,夏侯蘭為徐州刺史,陳登為徐州別駕,陳珪為下邳相,糜芳任小沛太守,糜芳為徐州司馬。

    揚州,左將軍甘寧兼任揚州刺史,廖化為壽春太守,向寵為揚州別駕。

    袞州,前將軍趙雲兼任袞州刺史,呂曠為許昌太守,呂翔為長社太守,田予為袞州別駕。

    還有諸多功臣一一封賞,呂布也是不敢怠慢。

    因為這次大功告成,便是天子也被呂布帶到了洛陽,從此以後這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便是呂布一人,但也是回來了冀州。

    大將顏良與愛人任紅昌都是在這場與曹操之戰中喪命,是呂布一生的痛。

    三月,呂布在「戰魂碑」上,與三軍面前,提上顏良以及諸多戰死將佐的名字。這塊戰魂碑也是大有來歷,乃是當初大書法家蔡邕親筆所寫「大漢軍魂」四個字影射而來,立於鄴城,每每有戰死之將便提與此處,一來鼓勵軍中將士奮勇,二來則是表明呂布對部下的愛護,肅穆,悲傷的「戰魂碑」,卻已經成為呂布軍所有將士的聖地。

    文丑與顏良交情極好,被世人成為河北雙壁,乃是呂布的左膀右臂,但是如今顏良死在袞州,對於曹軍當然是多有不滿。

    因為曹操的死亡,不得已,大將曹仁只得依從曹操臨死之言,率軍投降,自曹氏曹仁,曹丕,曹植,曹彰起,手下的程昱,毛玠,滿寵,夏侯傑,於禁,樂進,李典等皆是一併投入呂布軍中。

    本以為呂布勢必殺掉曹氏將軍以洩氣憤,卻不料在知道是曹操屬意後,反而是重用曹仁等人,但兩軍中的仇恨有如何能夠輕易消除。

    在這段時間,文丑時常找曹仁的麻煩,為的就是一個給顏良報仇的機會。

    呂布看的明白,其後便是調任曹仁前往函谷關,來個清靜。

    至於曹丕,曹植等人,則是留在了鄴城,有人照顧。

    於禁,樂進,李典等人乃是大將之才,對於他們文丑雖然不喜,卻也沒有多少偏見,故而還是能夠相處。

    為了補充各地所需,呂布也是將他們一一分配。

    等忙完了公事,呂布就不得不應付私事。

    因為任紅昌的意外死亡,呂布不得不去面對兩個女人——任紫凝與呂綺玲。

    任紫凝本在徐州陪伴公孫葳,但卻不料這一走,居然跟自己的姐姐陰陽兩隔,其後回到鄴城,終日以淚洗臉,甚是悲傷。

    不過最為傷心當屬呂綺玲,九歲的女孩兒,如今卻是失去了母親,往日任紅昌的一笑一言都是歷歷在目,讓這個原本天真活潑的小女孩也是瞬間長大了不少。

    皇甫嵩,鄭玄等人看著這樣的呂綺玲,卻是心疼的很。

    呂布每日甚至不敢去見女兒,因為他覺得任紅昌的死責任全在自己的身上,綺玲之所以會變得這麼不開心那也是自己的原因,如何去面對女兒,呂布還沒有想到,因而只能寄情與工作上。

    如今過去一年,呂綺玲在幽州跟著皇甫嵩,鄭玄等人,而任紫凝則是待在呂布身邊照顧他的起居。

    久而久之,呂布更是愧歉,不但是對任紅昌的愧歉,更是對任紫凝的愧歉。為了杜絕任紫凝對自己的念頭,呂布本想給她在軍中選一人,或是趙雲,或是夏侯蘭,但卻得到拒絕,更不惜以死抗拒,為此,呂布也只得任由任紫凝,只是堂堂一個溫侯,大漢的權勢第一人,沒有妻妾足足有一年半,這件事不但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話題,更是驚動了當今天子。

    「甄家有女甄宓,國色天香,世之少有,溫侯已經孤身許久,若是常年無有伴侶,只怕為無知小民誤會。」

    呂布看著這個為自己做親的劉和,心中卻是凝神。

    自從劉和被逼無奈入得鄴城之後,自己一直相信的鍾繇,荀攸等人又成為了呂布的黨羽,這些事情讓他難以再輕易相信其他人,做事也變得更加的隱秘。

    呂布有七煞,貪狼兩大暗探組織,自然對劉和的一舉一動有些瞭解,但對他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單單因為他是天子,還因為劉虞,所以只要劉和所作的事情沒有嚴重侵犯自己的底線,那麼都是相安無事。

    「陛下,臣整日忙於政務,如何有再成家的意思,再說了,如今馬騰,孫策等人皆是蠢蠢欲動,臣不敢大意,還是多謝陛下的好意了……」呂布道。

    劉和見狀也是不再多此一舉,只是在表明上為了呂布的另一半極為上心,常常為其物色美人。

    呂布明白,卻也不說破,畢竟劉和是天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