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漢末溫侯

第一卷 亂世起始,初露鋒芒 第四十九章 :三戰西涼揚威名(十四) 文 / 碼字豬

    第四十九章:三戰西涼揚威名(十四)

    此時西涼各地反賊四起,皇甫嵩與北宮伯玉在破羌大戰,雖然佔據優勢,卻也不敢大意。而此時的中華州縣卻也是深受兵火塗炭。那黃巾軍初時兵勢極為浩大,席捲數個州縣。雖然朝廷下令州郡修理攻守,簡練器械,自函谷、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諸關,並置都。右中郎將朱俊,北中郎將盧植出兵鎮壓,卻也是互有勝敗,短時間內卻是無法消滅黃巾軍。

    天子劉宏無法,只得下令給皇甫嵩與董卓,令他二人速速解決西涼叛亂,盡早援助朱俊與盧植等人。

    皇甫嵩將聖意告知張溫,周慎,董卓等人後,歎道:「此多事之秋,邊地不穩,內有賊寇,不知我大漢何時能安定下來。」

    董卓低聲道:「天子如何知道我等的辛苦,將士們連日作戰,雖然大勝了兩場,但是賊軍如今還有六萬人馬,據探報,賊人三萬援軍也會再不日到達,到時候我們的處境又要不妙了。」

    眾人點點頭稱是。

    兩人從外閃進,卻是呂布與孫堅。

    一陣寒風吹起,讓營帳中得諸將不由起了一身寒毛。

    待呂布孫堅坐下後,皇甫嵩問道:「奉先,文台,全軍上下可都配備了棉衣應付日漸濃重的寒氣?」

    孫堅答道:「都已經點查過了,還剩下三千多人沒有,其他人馬已經安排妥當。」

    皇甫嵩又道:「奉先,你要的那一千罈好酒,卻是讓我好生頭疼啊。」

    原來那日呂布為了激勵三千將士,言明只要任務成功每個活著的人都可以到他那喝上一罈美酒作為獎勵。皇甫嵩倒也大度,居然真的答應呂布的要求,隨後令閻中安排專人收集好酒交給呂布。只是那個時代百姓能吃飽就算不錯,還能有什麼餘糧可以去釀造酒,所以當時的酒的度數其實很低的。不過,百姓能以喝酒作為生活的奢侈。皇甫嵩最後只能送給呂布三百餘罈酒,不過這已經讓呂布樂意了。那剩餘的一千四百人從這件事看出呂布是個守信的將軍,人人皆是敬佩,連帶這其他部眾的人也很是羨慕。

    後來皇甫嵩說作為補償,就將其中的一千人交給呂布作為他的部曲。

    呂布拜謝後,時常操練他們。侯成,周留等人更是盡心盡職。

    過了一個多月,破羌的天氣越來越冷,北風凌厲,寒氣逼人。幸得呂布前言提醒,漢軍上下才有準備棉衣抵抗寒氣。

    但是三十里外的賊軍卻是慘了。因為當初他們出征的時候,才是七月中旬,正是酷暑,如今過去了三個月,沒有及時準備抵禦寒氣的衣物,不少賊軍將士都受了凍傷,下面的人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北宮伯玉更加煩悶,只得令人從令居,枝陽,允街,金城等地運送衣物。其實軍中還有不少頭目已經萌發了撤軍的念頭。要不是因為折損了那上萬胡騎,他們倒還好去勸說一下,只是現在的北宮伯玉不拿下破羌,殺盡漢人是不會善罷甘休了。

    又過得幾日,賊軍上下再無多少戰意,紛紛請求先撤回後方,等來年再來。

    北宮伯玉不允。

    這夜,天生異樣,天空上閃過眾多流星,宛如白晝。但見其中一顆居然朝賊軍大營墜落,有數十人被波及,軍中流言一片,更無戰心。

    有哨兵回報皇甫嵩說天降神火直搗賊軍大營,如今已經是一片火光。

    皇甫嵩大笑道:「此天助我也。董卓,周慎令你二人從兩側發動攻擊,公孫瓚,呂布與我從正面發動攻擊,全軍上下聽令:不論死活,凡是抓住賊軍首領者,賞金百量,官升三級。」

    眾將士齊聲一諾,盡皆士氣滿滿。

    數萬人馬殺出,雖然北宮伯玉早有準備,奈何古時人最信鬼神之說,如今天降厄運豈是人力可以抗衡的。

    不等北宮伯玉發令,就有大批人馬競相逃跑。

    北宮伯玉捶胸頓足道:「天不助我,天不助我……」

    此役,漢軍追殺三十餘里,斬殺賊軍兩萬有餘,俘虜萬餘。北宮伯玉帶著三萬餘人往金城一帶逃跑。

    至此,經過三場大的戰役,幾十場攻防戰,漢軍以損失兩萬餘人為代價成功殲滅北宮伯玉部十餘萬人馬。西涼叛軍短時間內再無力量反撲。

    而後,皇甫嵩決定趁著敵軍大敗之際火速收復失地。

    大將董卓卻勸阻道:「賊軍雖然大敗,損失無數,但我軍也是連日作戰,疲憊不堪,如今還要長途奔襲,只怕難有功效。」

    皇甫嵩否決道:「非也。正所謂攻敵之未想之處乃詭也。近大雪封路,人馬難行,敵必定以為我軍要等到冰雪融化之時方能再行攻擊,反而會放鬆警惕。此打好良機伊丹錯過,我等來年面對的可能又是十萬賊軍,到那時莫說要收復金城各地,就算是這破羌,只怕還要再守上一陣。」

    董卓道:「兵貴神速,董某也知道。但是依將軍剛才所言,人馬難行,又如何能做到一個神速?」

    皇甫嵩道:「我們的車馬難行,賊軍的也是如此。仲穎莫要再說,且不可忘了聖上之意,讓我們早日解決西涼叛軍,好趕往冀幽二州協助子乾等人平了那黃巾賊。」

    董卓暗歎,卻也無可奈何,只得作罷。

    皇甫嵩見其他人都沒有意見,便道:「何人願為先鋒?」

    呂布,公孫瓚,孫堅三人同時越眾而出道:「末將願往。」

    皇甫嵩大笑道:「好,皆是我大漢虎兒。」

    正說著,卻有人從外進來稟告道:「報將軍,帳外有一人求見。」

    「何人?」

    「洛陽令曹操。」

    呂布心中一驚,不由想道:這曹孟德怎麼來了?

    皇甫嵩倒是聽過這曹操之名。想這曹操本事浮誇子弟,平日總是喜些怪異玩意,後來家裡為他謀了一個洛陽令的職位,專治城內治安,反而做的頗有樣子,首倡五色棒,上任數月,宦官蹇碩的叔叔違禁夜行,被曹操依律棒殺,更是令人叫絕。

    皇甫嵩請曹操入內一敘。

    曹操得了通報走入營帳中,向諸將一一見過,看見呂布之時,二人皆是歡悅。

    皇甫嵩道:「孟德如何到了這苦寒之地,不在洛陽?」

    曹操笑道:「某已經辭了那洛陽令之職,特來皇甫將軍帳前聽令。」

    皇甫嵩笑道:「哦,如此甚好,今正好有件事情我等決議不定,還想聽聽你是怎麼想的?」

    曹操道:「請將軍明言。」

    皇甫嵩就把剛才他與董卓之間的意見說與曹操聽,然後問他是如何想的。

    曹操笑道:「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賊人遭逢大敗,正是膽寒之時,不可給他們喘息之機,否則到了來年,只怕他們會捲土重來。」

    「孟德之言,深得我心。」

    「曹操初來不曾有過什麼功勞,請將軍給我一支兵馬,一個月的時間內定要取下一座城池,報效國恩。」

    皇甫嵩笑道:「孟德來遲一步了,這先鋒之選已經有人了。」

    下首的孫堅,呂布,公孫瓚齊齊凝神,一聽究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