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尋墓記

第二卷 武王疑塚 第二十七章 破墓03 文 / 小小村長

    第二十七章破墓03

    許昌還有一個普遍的現象,許昌地處中原腹地,自古陵墓繁多,且以現知的陵墓看,漢魏時期著名人物的陵墓不在少數。自從那天遇上了馬爺之後,我們就尋找曹陵之事重新找出了許多依據。

    其一:眾所周知,這夏侯兄弟墓就是在許昌著名的霸陵橋以西的高崗附近,而這這一帶,如吳莊、孫莊等,傳聞曹操「七十二疑塚」者比較多而集中,曾有老者稱:解放前,霸陵橋以東的石樑河畔就有被老輩人稱之為「曹操衣冠墓」的土堆,有公社生產隊時,群眾在這裡取土,把土堆平掉,現在已無法辨別準確位置。

    其二:這個高崗曾俗稱玉皇嶺,又稱塚子,距離石樑河不過百米遠,接近《聊齋誌異》河流之說。今天看,這個高崗成渾圓狀,比一般地面高3-5米,相信千年以前,應當更高一些,符合漢朝前後依托山崗而造陵的遺風。

    其三:曹操之墓很有可能就隱藏在其中。

    雖然諸多假設全都指向了曹陵的墓葬地點,但是還不能具體的確認。於是我和白露兩人又分別重新查了一些縣志之類的資料。

    許昌地方舊志現已經知道的有八部,筆者有幸讀得其中三部。細讀明嘉靖年間《許州志》,本志對許昌境內的明朝以前歷史遺跡、陵墓基本都有收集,但是就是沒有這個大名鼎鼎的夏侯淵兄弟墓。直至清朝道光年間《許州志》和民國12年《許昌縣志》才開始收錄。以明嘉靖年間《許州志》之考究,此墓距離當時的許州府並不遠,絕不會輕易漏記。

    如果曹操假以夏侯兄弟之名而葬,來一個疑中之疑,實不為過。我們都知道,曹氏與夏侯氏歷史淵源甚深,關係非同一般。兩家不僅都是沛國譙縣的大族,而且,當年曹操辭職在家,夏侯敦、夏侯淵與曹操相交。曹操曾違法,夏侯淵代替曹操入獄,曹操積極營救,救出了夏侯淵。夏侯淵還取了曹操的小姨子為妻,二人成了連襟。曹操在陳留起兵,夏侯敦、夏侯淵率先來投。曹操當時行(即臨時代理)奮武將軍,以夏侯敦為司馬,夏侯淵為別部司馬。而兩個堂弟曹仁和曹洪(曹操、曹仁和曹洪互為堂兄弟)也只是別部司馬而已。北方平定後,遷夏侯惇為伏波將軍,並且授予便宜行事不拘科制的權力。曹操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夏侯惇的次子夏侯楙,這樣曹操與夏侯惇成了兒女親家。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救援荊州,駐軍摩陂,與夏侯惇出則同車,臥則同席,諸將無人可比。夏侯淵的長子夏侯衡娶曹操堂侄女為妻,也和曹氏有姻親關係。

    查訪民間,還有一個非同尋常的一段歷史軼聞。據周圍的賀莊、曹莊老人回憶,解放初,農民在今天的油庫以東平整土地,就挖掘出大量的巨大青石板,並且,這些青石板縱橫交錯,數不勝數,取之不完,無奈,加之老百姓也迷信,擔心會遭什麼報應,又重新將石板歸位填埋入土。這些青石板來歷蹊蹺,以夏侯兄弟之地位,斷不會有如此規模!

    確定了這些事情之後,我們便又實際行動,這事情原本就不打算讓元清那嘶插隊的,所以我們也不告訴他,瞞著他到地方上去仔細詢問了一番,得到的結果驚人,沒想到據夏侯兄弟陵墓以東不過數百米之遠的一處村莊,就是以曹姓冠名,名為曹莊的村莊。按《許昌縣地名志》落戶許昌的曹姓村計30個,明初洪洞曹姓居民遷來許昌建7個村,清初洪洞遷來建1個村,占今天許昌全部曹姓村的1/4,加上明、清外地遷來建3個村,計11個村,佔全部曹姓村的1/3。而細緻分析其《許昌市曹姓村莊建村時間表》,此曹莊均不在明以後遷移之列。也就是說,早在明朝之前,這個曹莊已經存在!

    除此之外,村裡人還提供了一條令人費解的信息。聽許昌過去老輩人說,曹莊裡一直流傳著祭祀的傳統,並且祭祀時還很有講究,說法很多,程序繁瑣,特別令人稱奇的是,祭祀的過程都是安靜的毫不聲張中進行,只是後來由於兵荒馬亂、「過年謹」、老一輩人陸續亡故等原因,人們也就不再講究,年輕人已經很難知道這些傳統。

    歷史上,留下陵墓並留下本族時代看護的做法屢見不鮮,比如成吉思汗等等。均有理由相信,這個曹莊與那個夏侯兄弟陵墓一定有著某種聯繫,而夏侯陵墓與曹操、這個曹莊與曹操也一定有著某種密切的聯繫!他們是不是曹操陵墓的看護者?他們是不是保守了千年曹操陵墓秘密的曹操後人?

    最後,我們但人總結出來的看法就是決定親身前往曹莊去看一看,或者在那裡可以得到什麼有幫助的線索也說不準。

    為了不讓元清懷疑我們已經找到了曹陵位置的線索,所以出去之前胡亂編了幾句話把他唬弄了過去,我們兩人就直奔曹莊而去。

    這曹莊起碼都有百多戶人家,也全不是姓曹,只是以曹姓為主,其他的姓氏都是近些年才遷移過來的。我們剛到哪裡的時候,就跟人家說是來旅遊的。路上,我們便撞上了一個曹姓的老大爺,開始還挺好說話的,可是當我們問及此曹莊的來源、有沒有家譜流傳下來的時候,他的顏色一改,變得很生氣的只對我說不知道。

    我看他們這村子的人神態詭疑,能讓人明顯地感覺到他們在掩藏什麼秘密。白露對我說這問話內容必須改改,不能直接的問,否則就會人人以為我們這番來此根本就是圖謀他事。

    這比較好辦,反正這村裡也有外姓人,我們大可以找外姓的人家問問情況。

    之後我們便又找了陳姓的一位莊民問了一下,他倒沒有前面那位老大爺的脾性,不過從他的談話中也得到了有利的線索。他跟我們說,此地在那些歷次修建廟宇的石碑上,像那些關聖廟,劉備廟,恆候廟等絕找不到曹莊人的曹姓和夏侯姓人名。聽說這些都是曹莊村千年傳下來的規矩:不與仰抑曹扶劉者為伍,不看詆毀曹操的戲劇。

    白露說到底也是一個考古家,對古代歷史都有一定的認識,她跟我說,許昌是歷朝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連年戰火,人口變更很大。根據歷史記載,安史之亂時,許昌城周圍的村子被亂兵焚燒待盡,而宋金之戰的主戰場又在七里店一帶曹莊的附近,以這個村子所在的地理位置,再看今天的規模,有理由相信,此村斷髮於漢魏。所以總結我們知道的這些,可以肯定這曹操墓就是在此處。

    我說,有或是沒有,那也要看過之後才知道,要是這地方上的風水不好,我看連二成的把握都沒有。曹操帳下能人輩出,想要尋找風水佳穴自不必說的了。

    我特意找了一處居高點,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羅盤工具,只看這中原腹地,風水大脈之多自是不容置疑,可惜,此地方上的風水平平而不顯氣勢,不過這卻瞞不了風水行家,這前有望,後有靠,按道理來說,這塊地方的風水遠遠不止與此的,可怎麼就是沒半點變化在內呢?

    白露看著我一直皺眉頭的樣子,問我是不是很難找?

    我說,這沒什麼,瞞得了別人,卻是瞞不了我,這此地方我敢肯定一定有大墓在此,只不過是不是曹操之墓,我就不敢亂下定論了,我們晚上的時候再來看看,如果真的有古墓,我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就先進去看看,那裡面的東西我一件也不碰就是。好了,趁此機會,我們回去先把晚上用的著的工具傢伙備齊。

    當下,我和白露便又折返回去,我寫了一張條子,讓白露按上面的工具兩人兵分兩路,該裝備的都要買上,買不到的再另外想辦法弄上。為了防止元清知道我們要秘密行事,所以工具全部都暫且擺在白露的房間裡面,晚上的時候我再想法子來和她一起去曹莊。

    晚上的時候,由於我和元清住在旅館裡的是同一個房間,所以我就藉故說要到白露的房間裡頭找她說點事情,於是便順利跑到了白露的房間裡面匯合,當我們兩人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正想著要出發,剛開房門就撞上了那該死的元清站在外面,我看他的一身裝備跟我們也差不到哪兒去。

    他問我們這是要到哪兒去?我反問他這麼晚還想去哪裡?

    他嘿嘿笑道:「各人心知肚明,我就不必明說了吧!」

    敢情這小子知道了我們今晚的計劃了不成?我裝腔道:「什麼什麼?你說的什麼話?我根本就聽不明白。」

    元清說:「別跟我裝不明白,以為我什麼事情都不知道呀?告訴你們,今天我還特意跟蹤了一段,你們今天到了什麼地方我也知道,今晚上你們想要幹什麼去我就不用說了吧!」

    事情瞞不住,只能說明這嘶可不是普通的鬼精,這事情讓他知道了,不讓他去也不成。

    我說:「你一早就知道我們想去幹什麼了,要不你穿這樣幹什麼?身上拿的這些傢伙又是幹什麼的?咱也不必說這些了,此去也不知道個結果,你愛怎麼著就怎麼著,反正以後別礙著我的事情就行。」

    元清說:「這你還不放心麼?就是進到了古墓裡面,那明器什麼的我也不要,全都歸你們,我這一去只是想目睹一下曹陵之風采,且看看三國一代梟雄的古墓到底與其他有什麼不同罷了。」

    我對他說道:「既然你的態度這麼堅決,立場又這麼明白,那就儘管一起去瞧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