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晉時歸

第三卷 天下歸心 214燕國末日(4) 文 / 水的龍翔

    慕容評、慕容軍兵敗被俘的消息一傳回鄴城,慕容恪便大吃了一驚,急忙召集諸位將軍到大元帥府議事。

    此時的大元帥府中,到處瀰漫著一種憂愁的氣氛,慕容恪遍覽諸位將領,見陽驁、慕容德、孫希、慕容仙、慕容強、常煒、常鈞、呼延護、徐成、劉奮、張施等人都面帶緊張。他氣定神閒地說道:「諸位將軍,如今鄴城都已經被徹底包圍,漢軍將所有道路統統封死,鄴城就好比一座孤城。自正月以來,漢軍歷時一個多月,連下大燕州郡,各城城守都聞風而降,如今還能有你們這些人與我大燕在一起,本帥心存感激。」

    「大元帥說的是哪裡話,保衛大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慕容強朗聲說道。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大將軍,如今形勢對我們大燕越來越不利了,如果就此坐守下去,只怕漢軍會越來越囂張,不如……不如主動出擊,約期和唐一明決一死戰,勝負由天定,就算敗亡了,此生也絕無憾事!」陽驁慷慨陳詞地說道。

    「大元帥,陽老的話不無道理,連續半個月來,漢軍只圍不攻,是想拖垮我們,不如出動出擊,尋求戰機。」孫希道。

    「大元帥,下官以為,諸位將領說的不無道理,如此困守,城內早已經是人心惶惶了,長此下去,只怕人心潰散,也會殃及池魚啊!」常煒拱手說道。

    慕容恪點了點頭,說道:「好吧,慕容仙、慕容強,你們二人緊守城外兩處要寨,孫希、呼延護,你們兩人跟隨本帥帶著三萬新軍出城,迎戰漢軍。」

    「諾!」

    陽驁急忙道:「大元帥,三萬人是不是太少了點?」

    「三萬人剛剛好,多了反而誤事。陽老,我走之後,鄴城就交給你守了!」慕容恪道。

    陽驁正色道:「大元帥放心,我一定守好此城專侯大元帥凱旋!」

    慕容恪又對其他人說道:「常煒、常鈞、徐成、劉奮、張施,你們都竭盡全力,輔佐陽老,共同守城。朝中的其餘官員都指不上了,也只能靠你們了。」

    常煒、常鈞、徐成、劉奮、張施五人齊聲回答道:「我等誓死輔佐陽老,共保鄴城安全。」

    慕容恪道:「好了,都退下吧,明日一早,大軍出發。」

    常煒、常鈞從大元帥府出來以後,共同坐上了一輛馬車,讓馬伕趕著馬車,朝自己府邸走了回去。馬車的車棚裡,常鈞便小聲問道:「父親大人,你看出來了嗎?大元帥今天的神情很是落寞。」

    常煒點了點頭,淡淡地說道:「慕容評、慕容軍被傅彥設計抓住了,兩萬人馬幾乎全軍覆沒了,在這個節骨眼上,無疑是給了大元帥一個沉重的打擊。均兒,我讓你做的事情,你都做好了嗎?」

    「父親大人請放心,徐成、劉奮、張施以及朝中許多漢人官員,都已經聯絡好了,都在暗中等待父親大人的命令,只要父親大人下令,城內六萬兵馬便會落入我們的手中。」常鈞道。

    常煒呵呵地笑了笑,說道:「甚好!我們日盼、夜盼,終於將漢王的大軍給盼來了,算了算,也有四五年了,這五年中,為父日日夜夜不再想著這事,就是等待著漢王兵臨城下的時候,將這座城池給獻出去。」

    「父親大人,明日大元帥帶著孫希和呼延護出城,城中就只剩下陽驁這個老傢伙了,其餘的慕容氏都是酒囊飯袋,手中也沒有實權,皇宮裡的兩千禁衛軍也不是敵手,我們是不是在明天發動變亂,控制鄴城,獻給漢王呢?」常鈞問道。

    常煒道:「我也正有此意。謝艾獻土有功,被封為西平侯,如今又受到漢王重用,獨自領軍攻打幽州。如果我們這次將鄴城獻出去,漢王也肯定會重用我們常家的。當燕國滅亡,北方平定的時候,封侯封爵也不是難事。何況南方晉朝未定,漢王尚需要用人,我們也可以繼續為漢王效力,幫助漢王統一天下,到時候,也少不了裂土封王。」

    「父親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孩兒佩服之至。」常鈞讚賞道。

    常煒擺擺手,說道:「此事尚未成功,你不可大意。我們在鄴城的秘密行動,大元帥可有所察覺?」

    「放心吧父親,大元帥一心忠於皇室,對人也是以誠相待,希望能夠打動對方人心。這是大元帥的優點,也是大元帥的缺點。殊不知人心隔肚皮,如果慕容俊還活著,我們常家就算再小心,也會被他發覺,如今慕容俊死了已經有數年了,慕容垂又不在鄴城,慕容恪一心為國事操勞,始終堅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對我們的事情也無從知道。」

    常煒點了點頭,說道:「不過,陽驁這個老傢伙倒是十分的陰險,上次如果不是李尚書將所有的罪過都攬在自己的身上,死都不肯將我們供出來,我想我們常家也要倒大霉了。在陽驁面前的時候,做事一定要小心翼翼的,不能讓他看出半點馬腳來。你去通知各個將軍、大人,今夜三更以後,在常府商討明天投誠一事。」

    常鈞道:「父親儘管放心,孩兒必然會做的滴水不漏。」

    「嗯,回家後,你換身衣服,親自去各個將軍、大人府上走動一下,切莫讓人發現,否則的話,此事一旦洩露,只怕整個鄴城裡,數萬條生命都會受到牽連。」常煒道。

    常鈞笑了笑,點了點頭,便不再說話了。等回到了家中,常鈞便換了身便裝,秘密地走訪了鄴城內半數以上的官員府邸,一件精心策劃已久的密謀行動,便在悄然中展開了。

    第二天,慕容恪帶著孫希、呼延護率領三萬新軍出了城門,直奔漢王唐一明所在的黎陽郡。

    黎陽和鄴城相距不過百里之遙,慕容恪帶著三萬新軍都是他秘密訓練的弓騎兵,每個人的手中都握著一張很大的弓,全部是按照慕容恪的鐵胎弓仿製,而且每個士兵的身上還背著一個小包,包裡放著綁著火藥的許多箭矢,懷中藏著一個火折子,為的就是方便射擊。

    漢軍的偵察兵看到燕軍三萬前來攻打黎陽,便將此消息立刻報告給了唐一明。

    唐一明坐在黎陽城中,正與諸將商量著怎麼進一步圍住鄴城,聽到這個消息,便呵呵笑了笑,對眾將說道:「這個慕容恪,我不去找他,他倒是來找我了?」

    「大王,他來的正好,讓俺去收拾他吧,將他擒住,鄴城也就會不攻自破了。」陶豹大聲叫道。

    「抓是肯定要抓的,此次定然叫他有來無回。」唐一明充滿自信地說道,「慕容評、慕容軍已經被傅彥抓住了,慕容納抵擋不住謝艾的進攻,薊城也已經拿下了。如今就剩下慕容垂了,軍師已經將他引入了圈套,不出半個月,必然會有結果。如果我們這次再拿住了慕容恪,那麼整個大燕就等於無人了,燕國也就等於滅亡了。」

    「大王聰明絕頂,圍而不攻,以亂其心,古來管仲、樂毅,也不過如此啊。」魏舉誇讚道。

    「過獎了,我只是不想讓鄴城再經受磨難而已,當年燕軍圍住鄴城長達數月,攻破城池之後,鄴城裡的人幾乎都受到牽連,我不想再發生那樣的事情,只要他們投降,慕容氏我一定會善待的。好了,不多說了,魏舉守城,陶豹、姚萇、拓拔雷、拓跋虎、拓跋運,你們都隨我領兵出城,咱們去會一會慕容恪。」唐一明道。

    黎陽城外,唐一明早已經拉出了三萬部隊,在城外二十里處的一片空地上擺開了架勢,姚萇帶著五千騎兵在前,拓拔雷帶著五千騎兵在右,拓跋虎帶著五千騎兵在左,拓跋運帶著五千騎兵保護著一個兩百門大炮的炮兵團,在隊伍的最後面,而唐一明則帶著七千騎兵在中間,炮兵團後面的樹林裡,則有著兩千人隨時到戰場上救援的救援隊,陣容整齊,說不上宏大,卻也算得上壯觀,三萬人馬靜靜地等候在那裡。

    不多時,白雪茫茫的大地上,滾滾馳來了一團黑色,慕容恪英姿颯爽地帶著三萬大軍向著漢軍馳來,哨騎告訴慕容恪,說漢軍早已經陳兵列陣,他便命令士兵在原地停住,與漢軍相隔二十里之遠。

    「大元帥,我們不進攻嗎?」孫希從隊伍的後列趕來,見到隊伍停了下來,便問道。

    慕容恪笑了一聲,說道:「正是因為要進攻,所以才要先停下來。漢軍就在二十里外的雪地上,已經擺開了陣勢。以我的猜測,漢軍的大炮必然架在了隊伍的最後方,我們如果貿然前進的話,只怕會遭受到大炮的轟炸。別忘記了,漢軍的大炮射程可有十幾里遠。」

    「那該怎麼辦?難不成我們就在此耗著?」呼延護問道。

    慕容恪笑了笑,說道:「我早已經想好了,襲擊其背後,解決我們的後患之憂。孫希、呼延護,你們兩個人各自率領一萬人,從此處向兩翼散開,奔馳到漢軍側後,然後再發動攻擊。記住,不管是怎麼迂迴,都要遠遠地保持在二十里之外,等到達了地點,再同時發動進攻!」

    孫希問道:「大元帥,那你呢?」

    「我從正面出擊,替你們吸引敵人的炮火!」慕容恪答道。

    「那不成!大元帥,我從正面出擊,你和呼延護從側翼出擊。」孫希急忙叫道。

    「少囉嗦,這是命令。快去,只要迂迴過去了,就直接發動進攻,我和唐一明有話要說,你們無法取代我!」慕容恪大怒道。

    孫希、呼延護無奈,便各自帶走一萬人馬,向兩翼迂迴。

    慕容恪和一萬騎兵靜靜地等候在那裡,等過了好大一會兒,他這才下令前進。

    唐一明在軍陣之中等待了好久,遠遠地看見慕容恪策馬狂奔而來,不過,進入他實現的,卻只有慕容恪一個人,而且慕容恪今天也沒有戴面具,俊美的面容展露無遺。

    「搞什麼鬼?等了這麼長時間,怎麼只來了一個人?」陶豹看後,自言自語地說道。

    唐一明尋思了一下,便在一個士兵的耳邊低語了幾句,然後那個士兵便朝後軍跑去。

    「陶豹,稍安勿躁。傳我命令,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許放箭、進攻!」唐一明淡淡地說道。

    慕容恪看到漢軍軍容整齊,策馬奔馳到漢軍箭矢射程之外,在那裡停了下來,高聲喊道:「燕國兵馬大元帥慕容恪,求見漢王唐一明!」

    唐一明聽見之後,獨自一人策馬而出,來到了隊伍的最前面,與慕容恪只相隔百米。他打量了一下慕容恪,但見慕容恪的臉龐上添加了不少皺紋,以前那種神清氣爽的俊朗之氣,已經全然不在,面容顯得略微憔悴。

    他不下馬,就騎在馬背上,向著慕容恪拱拱手,很簡單地問道:「一別數年,不想到已經物是人非,不知道慕容將軍一向安好?」

    慕容恪也客氣地回應了一下,拱拱手,說道:「托漢王的福,玄恭還死不了。今日玄恭獨自前來會晤漢王,是有一事相求,希望漢王能夠答應!」

    「一事相求?呵呵,不知道慕容將軍所求何事?」唐一明問道。

    慕容恪向前策馬,走了幾步,這一舉動讓唐一明十分的吃驚,他右手急忙握緊腰中所繫著的長劍把柄,卻見慕容恪身上沒有帶武器,便問道:「慕容將軍,你再靠近,小心死在我漢軍士卒箭下!」

    慕容恪停住了前進,與唐一明相距不過五十米,他拱拱手,壓低了聲音,問道:「漢王,你是非取鄴城不可嗎?」

    「你這不是在說廢話嗎?我若是不想取鄴城,我何故如此動用大軍?」

    「漢王,燕國大勢已去,我慕容恪也無法力挽狂瀾,只是,我有一事相求,希望漢王在攻取鄴城之後,好好的對待百姓,善待我們慕容氏。」

    「你放心,我的夫人也是慕容氏,我對慕容氏自然會寬厚。如果你今天投降的話,我依然可以讓你當兵馬大元帥,不僅免去了生靈塗炭,更可以讓北方的百姓享受安居之樂,大元帥以為如何?」

    「我生是慕容氏的人,死是慕容氏的鬼。我曾經發過誓,要一生為慕容氏盡忠,不能有貳心。不過,當此之時,慕容氏已經大勢已去,我雖然不能力挽狂瀾,也要拚死一試。我知道漢王聰慧,能夠製造出前所未有的武器,我雖不才,也製造了一些武器,只想在今日與漢王一較高下。不知道漢王願意不願意接受我的挑戰?」

    「你……有何不敢!」唐一明本來想問問他製造的是什麼武器,可是話到嘴邊,卻硬生生地吞了回去,因為他相信自己慕容恪就算再怎麼聰明,也決然不會製造出大炮來。

    「那好,那就請漢王和我一戰,輸贏由天定!半個時辰以後,我會發動猛烈的進攻,請漢王做好防守準備!」慕容恪說完這話,也不等唐一明答覆,撥馬調頭,快速地奔馳了出去,消失在了雪地上。

    唐一明看到慕容恪離去的背影,覺得好是怪異,他搖了搖頭,撥馬回營,淡淡地說道:「放心吧,慕容恪,不管勝負如何,你慕容氏的香火不會斷絕,鮮卑慕容氏照樣可以生存在漢國的境內,享受所有漢國人的待遇。」

    唐一明回到本陣的時候,陣營早已經發生了變化,這是按照他的命令而坐的,左右兩翼的騎兵各自面朝外,後軍的炮團也移動到了樹林邊,方面遭遇突然襲擊時能夠躲避開進攻。

    半個時辰以後,整個大地開始顫抖了起來,慕容恪帶著一萬騎兵從正面殺來,孫希帶著一萬騎兵從右邊殺來,呼延護帶著一萬騎兵從左邊殺來,三面夾攻。

    唐一明有所預料,當即讓兩百門大炮朝著三個不同的方向射擊,而所有的騎兵都摩拳擦掌,一場大戰就此展開。

    「轟!」

    炮彈的爆炸聲響徹天地,轟的那些燕軍騎兵還沒有奔馳到漢軍陣前,便被炸死了約有兩千人。燕軍無畏,奮勇向前,所有的騎兵都紛紛點上了一支綁著的火藥箭矢,然後迅速拉開箭矢,朝著漢軍的騎兵方陣裡亂射了過去。兩年來,這些士兵不知道訓練過多少次的這樣習慣的動作,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進行著射擊,從而使得他們能在短時間**出最快的箭矢,在炸藥爆炸前,將箭矢射入漢軍的軍中。

    亂箭飛舞,爆炸聲轟隆隆直響,漢軍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都大吃了一驚,陣型開始有點混亂了。漢軍也同時射出了自己的箭矢,由於自己的弓箭威力不夠,使得箭矢都落在了地上。

    「奶奶的,原來這就是慕容恪的新軍,居然利用這種方法!各軍聽令,全軍出擊,追殺燕狗!」唐一明此時立刻下令攻擊,如果再不攻擊的話,那麼多的箭矢射來,他的三萬軍隊肯定會受不了的。

    命令一下,漢軍立刻呼喊著衝了上去,提著自己手中的彎刀、長槍、長戟,向著燕軍的弓騎兵衝了過去。

    當一簇箭矢落在了炮兵團裡的時候,整個炮兵團被炸的一塌糊糊,就連後面的救援隊也被殃及到了。這種方法,對於漢軍來說,真是一種打擊。

    炮聲停止,整個戰場上只能聽見一些小的如同槍聲的爆炸聲,在人體四周產生了爆炸,炸死或者炸傷漢軍士兵。只一個回合的較量,漢軍便已經受損了七千多人,其中五千多人死亡,兩千多人受傷。

    唐一明親自舉著長槍,帶著陶豹和騎兵一起衝入了燕軍的騎兵隊伍裡,可拿下燕軍騎兵隊伍一見到漢軍近戰騎兵過來了,他們撥馬便走,邊走邊射出帶著炸藥的箭矢,使得漢軍一時之間束手無策,死傷慘重。

    經過半個多時辰的你追我趕,燕軍的三萬騎兵早已經向四周鋪天蓋地的散開了,被漢軍騎兵追擊上來砍死的,只有三千人左右,而此時,漢軍士兵已經傷亡一萬三千多人。

    唐一明追逐了一陣子,見燕軍只要見漢軍追來就跑,逃跑的時候還不忘記射出箭矢,這種打法讓他覺得很頭疼。他停了下來,環顧四周,聽到四面八方都有零星的類似槍聲的爆炸聲傳來,腦筋一轉,便大叫道:「不好!如此下去,我軍傷亡太大,這樣耗下去,很有可能全軍覆沒。」

    他想到這裡,便急忙對身邊的偵查兵說道:「快去傳令,所有的士兵退回原地,不許追趕!」

    半個時辰以後,漢軍士兵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了過來,當再次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清點了一下人數,三萬大軍只剩下一萬一千多人,傷亡實在太大了。

    「媽的!那些燕狗,就知道跑,俺追出去只砍死了六個,要是擱在平時,六十個都不夠俺砍的。」陶豹大大咧咧地罵道。

    「大王,燕軍很聰明,我軍弓騎兵少,即使我們有,弓箭的射程沒有燕軍的遠,也夠不著他們,所以才有此敗,面對燕軍這次的進攻,真是損失慘重啊。必須想想辦法才行。」姚萇道。

    唐一明環視了一周,見忽然少了一員將領,便問道:「拓跋運呢?」

    一個士兵拖著帶傷急忙跑了過來,回答道:「啟稟大王,拓跋將軍已經被炸死了。」

    拓拔雷、拓跋虎兩個人的眼睛裡滿是憤恨,對唐一明說道:「大王,調集城中所有的士兵,攻殺燕軍吧,替死去的兄弟報仇!」

    唐一明冷靜地說道:「糊塗,這樣下去,我們只會死的更多。」

    「大王,燕狗又來了!」陶豹指著遠處突然出現的大批黑色戰甲的士兵,大聲喊道。

    唐一明怒道:「慕容恪,這次你贏了。全軍撤退,撤回黎陽!」

    一聲令下,但見所有士兵開始向後撤退,直奔黎陽而去。

    對面的燕軍中,慕容恪看見漢軍撤退的身影,臉上露出了長久沒有看到的笑容,對部下說道:「漢軍敗了,給我追!」

    於是,剩下的兩萬五千多的燕軍騎兵,在慕容恪的帶領下,一起向著黎陽追了過去。

    黎陽城牆上,魏舉見到唐一明正在被燕軍追著,便即刻下令打開城門,放漢軍入城。等漢軍入城之後,便關上城門。

    慕容恪帶著大軍馬不停蹄地衝到黎陽城下,在漢軍城牆上的炮手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便利用弓箭射出了許多星星之火。那些箭鏃一落在城樓上,但聽見辟里啪啦地一陣亂響,猶如連珠鞭炮似的在守城士兵身邊爆炸。

    魏舉被炸傷了,從城樓上翻滾了下來,其餘士兵也紛紛下了城牆,不敢再上城牆。

    唐一明和剛剛敗回來的殘軍已經下了馬匹,看到城牆上又被燕軍給逼迫地死了不少人,他憤恨地罵道:「這些該死的燕狗,真是可恨之極!」

    他一邊讓士兵將傷兵抬到軍醫那裡,一邊讓人推來了炮車,將炮車架在了城門門口後面的開闊地上,然後將炮筒調成平行狀,讓人打開城門,開始炮轟燕軍。

    慕容恪知道漢軍大炮威力,不敢緊逼,他勝了這一仗,打破了漢軍連戰連勝的神話,更增加了自己軍隊的士氣,便迅速將軍隊後撤十里。

    雪地上,每個士兵都顯得十分的開心,他們的臉上都擁有著一陣莫名的喜悅,有史以來,第一次擊敗了漢軍,讓他們比誰都高興。

    「大元帥,大戰開始前,我還擔心呢,害怕咱們這種方法擊敗不了漢軍,沒有想到還真的行。如果不是大元帥指揮得當,我們也不會取得勝利。如此一來,只要將這種方法傳授給其他士兵,咱們城中的十萬大軍,就足以光復燕國!」孫希哈哈笑道。

    「沒那麼簡單,我們這種化整為零的戰鬥策略只適合野戰,如果對方在堅固的城池裡,我們無法和他們的大炮相比。這次是一次小勝而已,還希望大家戒驕戒躁。當務之急,是突破傅彥在北方隊鄴城的封鎖,打通北邊的接連幽州的要道。這些天一直沒有東北的消息,我一直放心不下,如果東北丟失,那我們就會陷入漢軍的重重包圍之中,燕國也會不復存在!」慕容恪道。

    「大元帥,現在每個士兵的包裹裡都還有一些箭矢,不如再去騷擾一下黎陽四門,讓唐一明固守此城,然後我們撤退,回城補充彈藥,再向北突破傅彥的封鎖,打通北進的道路!」孫希急忙說道。

    慕容恪點了點頭,說道:「好吧,就再讓黎陽城裡的漢軍嘗試一下我們的威力,削弱黎陽城裡的漢軍兵力。全軍出發!」

    黎陽城中,剛剛擊退燕軍的唐一明,看到從城牆上抬下來的屍體鋪滿一地,又想想剛才在戰爭中陣亡的將士,心中悲憤不已。

    他長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地說道:「沒有想到慕容恪將游擊戰術運用的如此到位,我真是太低估他了。看來要想滅掉燕國,還真要下點恨功夫才行!」

    話音剛落,城牆上的士兵突然喊道:「燕軍又來了!」

    唐一明聽後,便大聲喊道:「趕緊上城牆,用大炮轟他們!」

    他也急忙跑上了城牆,但見兩萬多的燕軍騎兵突然分開了四份,朝著黎陽的四門跑了過去,他急忙下令炮手瞄準城外的燕軍騎兵隊伍,猛烈地開炮。

    炮火隆隆,卻擋不住燕軍快速前進的腳步,眼見燕軍就要跑到城下,城牆上的大炮卻突然失去了作用,無法進行近距離射擊。唐一明一看情況不罩,便急忙下令所有的士兵退下城牆,退入內城,躲避燕軍的鋒芒。

    燕軍射出了帶著炸藥的箭矢,在城牆上一陣亂射之後,便停止了射擊,之後馬蹄聲響起,萬馬奔騰,大地為之顫抖。

    唐一明估摸著燕軍走了,便重新走上城樓,果然看見燕軍紛紛退去。他遠遠看見,但見燕軍退走的十分迅速,而且毫無徵兆,便自言自語地說道:「奇怪,這次撤退怎麼和以往大不一樣?慕容恪身為名將,就連撤退的時候也會使人殿後,以防止追擊,這次卻全軍奔走,像是倉皇而走,難道是有什麼急事?」

    他想到這裡,不敢錯過任何戰機,便急忙走下了城樓,讓陶豹、姚萇召集了三千精銳弓騎兵,跟著他出城,讓拓拔雷、拓跋虎二人守城。

    唐一明帶著三千精銳弓騎兵,遠遠地跟在燕軍的後面,經過之前交戰的戰場時,見燕軍沒有停留,而是猶如瘋一般的向後急退。他看後,便越發覺得可疑,料想一定是有大事發生了,便二話不說,帶著人繼續跟了過去。

    比及行進鄴城時,姚萇便勸慰道:「大王,前面就是鄴城了,我們如此靠近,是不是太冒險了。更何況鄴城外面左右兩側都有駐軍,萬一三面夾擊,我們就會陷入包圍之中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反正還有一段路程就到了,慕容恪退兵如此神速,而且還顯得很是倉皇,不像是他的一貫作風,這其中必然有什麼蹊蹺,我們只遠遠觀看,便可以了。」唐一明道。

    於是,唐一明帶著三千精騎繼續跟在了燕軍的屁股後面。當他們離鄴城還有五里的時候,便看見了鄴城那裡亂作一團,慕容仙、慕容強正在率部攻打鄴城,慕容恪也加入了攻打鄴城的行列當中。

    「怎麼回事?自己人打起來了?」唐一明突然問道。

    「哈哈,太好了,他們狗咬狗,實在太好了,大王快點派人到城中調兵來吧,我們可以坐山觀虎鬥了!」陶豹哈哈大笑道。

    唐一明仔細朝鄴城的城牆上看去,但見城牆上打出了一面「漢」字大旗,他的心中更是疑慮,便問道:「難道是傅彥已經攻入了鄴城?」

    「不!大王,你看,城牆上守城的士兵穿著的都是黑甲,是燕軍的甲士,如果是傅將軍攻入了城中,必然不會這樣做。」姚萇急忙說道。

    「那會是誰?」唐一明好奇道。

    「大王,你看,上面還有一個『常』字大旗!」姚萇突然指著東南角里的一面大旗,說道。

    「常?難道……難道是常煒、常鈞父子從裡面反了?」唐一明突然想道。

    姚萇道:「很有可能,慕容恪將心腹大軍調出了鄴城,常氏父子也就有了機會。大王,我們現在怎麼辦?」

    「時不我待,機不再來,既然如此,就在今天發動對鄴城的總攻。鄴城城高牆厚,易守難攻,還能堅持一段時間。叫三個士兵來,一個回黎陽搬兵,另一個到漳河去讓袁諾的大軍開到鄴城背後,炮轟城外的燕狗,最後一個去邯鄲,讓傅彥帶兵夾擊!我們在此守候,以觀時局變化!」唐一明道。

    「諾!」

    吩咐完畢,唐一明便帶著剩餘的騎兵藏匿在樹林裡,時刻注視著慕容恪攻城的動靜。

    鄴城內,確實是常煒反了,他昨晚悄悄地和一些將軍和官員進行了商議,準備投靠漢軍,並且在今天早上慕容恪帶著大軍走後,他們便首先闖進了陽驁的府中,將他給抓了起來,又派兵包圍了皇宮和各個不願意跟隨他們一起投降的官員的家,然後控制了整個鄴城,之後便拔掉了燕軍的大旗,將秘製的漢軍大旗插在了城牆上。

    城外的慕容仙和慕容強見了,那還得了,再知道是常煒反了之後,便帶兵攻打鄴城,另外派人去通知慕容恪。慕容恪聽到之後,立刻亂了方寸,便急忙帶著士兵馳援鄴城,然後加入了攻城的行列。只不過,慕容恪的部下此時彈藥消耗的快沒了,只佔了一會兒上風,之後由於城池太厚,太高,而無法攻擊。城外的兩座軍營中,除了少數的雲梯外,再無其他攻城器械,慕容恪指揮著士兵攻擊了一個時辰,士兵傷亡慘重,愣是攻擊不下。

    夕陽西下,鄴城的城牆下面躺著成千上萬具的屍體,城牆上的守城器械還是慕容恪一手佈置的,如今卻換來了被叛軍用來對付自己,這簡直是最大的諷刺。

    「大元帥!我軍傷亡慘重,不易在攻打,不如……」一個將軍道。

    「不行!鄴城是我軍根本所在,豈能丟失,必須攻下鄴城!慕容仙,你的軍營之中還有多少炸藥?」慕容恪問道。

    慕容仙急忙答道:「啟稟大元帥,已經不多了,大概只有一二百包。」

    「派人衝到城牆下面,將所有的炸藥全部聚集在一起,然後點燃,一定要炸開一個洞來。東城門那裡的城牆比較薄弱,就從那裡進攻!」慕容恪道。

    「諾!」

    話音剛落,眾人還沒有散開,便聽見了「轟!」的許多聲響,他們的背後傳來了無數慘叫聲。

    「大元帥,漢軍……漢軍突然殺來,戰船數百艘,漂浮在城北的漳河當中,正向我軍開炮!」一個士兵一臉驚恐地前來匯報。

    「報!大元帥,漢軍三萬突然從邯鄲殺出,傅彥、趙乾正洶洶而來,距此不足五十里!」

    「報!大元帥,漢軍兩萬出黎陽,正滾滾而來!」

    「報!大元帥,常鈞、劉奮率領一萬人馬從西城門衝了出來,徐成、張施率領一萬人馬從東城門衝了出來!」

    「報!大元帥,漢王……漢王……漢王唐一明突然率領三千騎兵從背後殺來!」

    一連串的報信幾乎在同一時間內傳了過來,慕容恪聽後,突然哈哈大笑道:「天亡我大燕,我慕容恪終究沒有能夠保住大燕,大燕亡在我的手中,我又有何面目去見慕容氏的先輩們!」

    「大元帥……」孫希、慕容仙、慕容強、呼延護等將領都低聲垂淚,暗自傷心。

    炮聲停了,吶喊聲停了,兵器的交戰聲停了,馬蹄聲停了,周圍的一切都死一般的寂靜,良久良久,所有的燕軍士兵心頭,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慕容恪。」一個極其輕柔的話音從這一撥不足千人的燕軍將士們的後面傳來。

    慕容恪回頭看去,但見四周都是漢軍將士,袁諾的海軍登陸了,在短時間內連同城裡衝出來的士兵,一起將那些燕軍制伏,將他和孫希等人所在的地方給包圍了,而漢王唐一明,則騎在駿馬上,目視著他。

    「勝者為王,敗者寇!漢王,我慕容恪聽後你的發落,是殺是剮,悉聽尊便吧!」慕容恪解下了自己手中的武器,丟在了地上,緩緩地說道。

    「放下武器吧!」慕容恪對身邊的將士們喊道。

    「大元帥,末將不才,也願拚死將大元帥護送出去……」

    「孫希!你別天真了,出去?出去了又能到哪裡?放下武器吧,也可以減輕一些殺戮!」慕容恪淡淡地說道。

    孫希、慕容仙、慕容強、呼延護等人無奈,紛紛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他們的心中卻是悔恨不已。

    唐一明擺擺手,周圍的漢軍士兵立刻撲了上去,將那一千多人全部給捆綁住了,只有慕容恪沒有捆綁。士兵押著慕容恪來到了唐一明的面前,並且說道:「大王,慕容恪帶到。」

    「嗯!」唐一明翻身下馬,走到慕容恪的身前,見慕容恪的身高比他要高半個頭,白皙的皮膚,英俊的臉龐,即使帶著一點憔悴,也還是天下第一的美男子,絲毫擋不住他的俊美。

    他伸出手,拍打了一下慕容恪身上的灰塵,呵呵笑道:「你是我兒子的舅舅,我是不會虧待你的,而且,我也答應過靈秀,不會殺你。」

    「沒那個必要了,我靈秀早就不是我們慕容氏的人了,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出去的女兒猶如潑出去的水,我只求漢王能夠盡快處死我!」

    「你這又是何必呢?如今燕國也就等於滅了,等慕容垂再被軍師抓到,你們慕容氏一家也就團圓了。如今天下動盪,本王正是用人的時候,你為何不如投降於我,我們共同征戰沙場,一起統一天下,如何?」

    「我已經說過了,我生是慕容氏的人,死是慕容氏的鬼,我此生只會為慕容氏所有,漢王的好意,我心領了。」

    「哎!好吧,我不強求。不過……」

    「漢王,在我死前,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還請漢王能夠答應。」慕容恪打斷了唐一明的話。

    「什麼請求?」

    「我想到泰山一趟,我想去看看,泰山上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力量,居然能夠造就如此雄才的英主!」

    「哈哈,這有何難。慕容將軍,那你就好好的活著,等我平復了河北諸地,安撫了百姓之後,就會帶你去泰山,讓你好好的看個夠!」

    「多謝漢王成全!」小說網(|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