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晉時歸

龍騰世紀 161穩定局勢 文 / 水的龍翔

    「因為你的盔櫻是白色的!」唐一明指著地上跌落在一旁的頭盔,輕輕地說道。

    趙乾還是不解,便問道:「白色又如何?我始終是燕軍的將軍!」

    「陶豹,放開他!」唐一明道。

    陶豹從趙乾的身上緩緩站起,走到唐一明的身後,就站在和唐一明只有咫尺的地方。

    唐一明伸出了一隻大手,手掌攤開,想要拉起在地上躺著的趙乾,並且說道:「以前是,以後,你是漢軍的將軍。」

    這句話很平淡無奇,任趙乾再怎麼笨,也聽得出來唐一明是想讓他投降。他一把抓住了唐一明伸過來的手掌,被唐一明用力一拉,便站了起來。他目光流轉,仔細地看了唐一明一眼,便跪在了地上,叩首說道:「多謝漢王不殺之恩,末將願意誓死追隨漢王!」

    唐一明呵呵笑道:「好,起來吧,我聽說了,你的武功不錯,就暫且在陶豹的騎兵團裡共事吧。」

    趙乾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多謝漢王!」

    唐一明從地上撿起了趙乾的頭盔,看了看這白色的盔櫻,便道:「這可是萬綠叢中一點紅,若不是我發現你戴著的盔櫻是白色的,只怕你早自盡而亡了。來,你快去謝謝你真正的救命恩人,若不是他的一支長箭,縱使陶豹反應再怎麼敏捷,也決計不會救下你。」

    趙乾扭臉看到了一個騎在馬背上的將軍,正是羌騎首領姚襄,便徑直走了過去,大聲說道:「多謝將軍救命之恩!」

    姚襄道:「不足掛齒,我看武功不錯,以後就跟著大王,好好的振興我們漢國吧。」

    趙乾道:「諾!」

    「好了,皆大歡喜,雖然沒有抓住皇甫真,卻奪得了廣固城,也算是大功一件。走,進城!」唐一明大聲高呼道。

    漢軍入城,寬闊的街道上空無一人,百姓們一聽說漢軍入城了,首先是先躲了起來,紛紛藏在了自己的家裡,將門窗緊閉。雖然那些百姓都是漢人,但是長久的戰亂,使得這些百姓也變得驚心起來。每當城池易主,必然會遭來一陣燒殺搶掠,所以他們都人人自危,雖然知道來的是漢軍,卻沒有人敢出迎。

    攻下濟南城的時候,唐一明便能深深地感觸到百姓對軍隊的害怕,不管是哪一支軍隊,他們都怕。

    唐一明騎在馬背上,身後跟著陶豹、孫虎、趙乾、黃大等人,慢慢悠悠地走在城中的街道上。

    「大王,俺聽說這裡有二十萬百姓,可是這麼多的百姓,為什麼顯得如此冷清?俺到現在除了看見了燕狗之外,別的什麼人都沒有見過。」陶豹左顧右盼了一番,好奇地問道。

    唐一明呵呵笑道:「你還記得攻進濟南城時的景像嗎?這裡和濟南城裡差不多,都是對我們的畏懼,害怕我們縱容士兵燒殺搶掠,所以不敢出來,紛紛躲在家裡。」

    陶豹突然縱馬向前,一邊奔跑著,一邊大喊著:「喂!你們都出來啊,俺們漢軍不是壞人,不會搶奪你們的財物的!快出來啊!」

    「陶豹!回來!」唐一明大叫道。

    陶豹奔回到唐一明的身邊,大聲說道:「大王?」

    唐一明道:「不許亂叫,你越這樣叫,他們越害怕。」

    「那該怎麼辦?」陶豹問道。

    唐一明道:「還像在濟南城裡那樣辦,先開倉放糧,然後張貼告示,讓人喊話,只要停個兩三天,百姓們知道我們和其他軍隊不一樣,就會自然而然的親近我們的。」

    陶豹「哦」了一聲,便道:「大王,沒有攻打廣固之前,就聽俺手下原先在燕軍裡當過兵的說,廣固的宮殿十分的漂亮,咱們還是快點過去看看吧!」

    唐一明點了點頭,將自己的命令傳達了下去,讓劉三的輕步兵到看管府庫貨倉之外,其他士兵一律留守城門,負責清理城外的戰場。

    之後,他帶著陶豹、孫虎、趙乾、黃大、姚襄五人連同二十名騎兵朝城中的宮闈而去。

    逝去的總是美好的,猶如美麗的流星短暫的劃過,卻留下了永恆。燕軍走了,卻留下一座偌大的廣固城,和大批的糧草輜重,依然保留著謝幕時的姿態。

    日落西山,天上迤邐著幾塊白絲條般的雲彩,塗上一層晚霞,宛如鮮艷奪目的綵緞,裝飾著碧藍的天空,和青山綠水媲美,映襯出春天的風光。

    唐一明等人,在趙乾的帶領下,轉過幾個大彎,便看見了座落在城中最中央的一座宏偉的宮殿。

    廣固城中的宮殿,混合了完美與殘缺,超乎想像的和諧。

    這座巍然而立的龐大建築,斗拱交錯,黃瓦蓋頂,像是一座金鑾殿。前面並排有十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著兩條巨龍,一條在上面,一條在下面,他們盤繞升騰,騰雲駕霧,向中間游去;中間呢,有一顆寶珠,圍繞著一些火焰。喔,兩條巨龍在爭奪寶珠呀!

    還沒有進門,唐一明便感受到了一股龍興之氣,他看到這樣的宮殿,難免心中有所癡想,淡淡地說道:「這宮殿建造的真豪華,都快趕上故宮了。」

    「故宮是什麼地方?」黃大突然問道。

    唐一明怔了一下,呵呵笑道:「一座宮殿而已,沒什麼地方。」

    黃大「哦」了一聲,說道:「大王,這還不算漂亮的,比起鄴城的宮殿來,簡直差十萬八千里了。」

    「鄴城?嗯,是冉魏的國都,冉魏以前是後趙的都城,宮殿自然要比這裡的豪華了。不過,想要到鄴城也不是沒有可能,等我在這裡站立住了腳跟之後,等燕軍和晉軍大決戰之後,帶兵攻進鄴城是遲早的事情。」唐一明的心中緩緩地想道。

    「真漂亮啊!」陶豹發出了一陣感慨,他就是一個山裡的野漢子,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宮殿,難免會有如此感慨。

    「大王,裡面更漂亮!」趙乾淡淡地說道。

    「走!進去看看!」唐一明大聲說道。

    進入宮殿的大門之後,眾人便看見了一座極有威嚴的大殿。殿頂滿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殿前兩明柱各有金龍盤柱,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殿柱是圓形的,兩柱間用一條雕刻的整龍連接,龍頭探出簷外,龍尾直入殿中,實用與裝飾完美地結合為一體,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氣魄。

    「奇怪!這裡怎麼會有如此的宮殿?」唐一明看了看四周,見周圍都有雕龍盤旋,便好奇地問道。

    趙乾解釋道:「大王,你有所不知。這座宮殿,原本是齊王段龕修建的,他雖然是齊王,可是吃的、用的、住的,都極為奢華,所以修建的這座宮殿也無處不為以後著想,這才有了這雕龍盤旋的宮殿。」

    「哦,原來如此。在這樣的一個亂世裡,段龕還如此的奢華,豈有不敗之理?」唐一明道。

    緊接著,趙乾帶路,帶著唐一明等人將整座宮殿都瀏覽了一遍,一邊走著,還一邊解說著,活像一個導遊一樣。

    參觀完這座宮殿,不知不覺天色便黑了,絲絲晚風撫弄著夜的琴弦,心臟的脈搏在夜裡復活。

    唐一明看著天,看著地,扣響遼遠的天極。他在想:「千年後,這座雄偉堪比故宮的宮殿,會變成什麼樣子?」

    他一笑了了,伴隨著夜色,仰望星空。

    夜的確美麗。

    天上的星是亮晶晶的,多得像是被人用那些光明的顆粒向著漫無限際的太空作了一次普遍的播種,上弦的月,在那些播下了的顆粒中央對著天際掛出它那個鐮刀樣的剪影。

    一夜,就這樣過去了。

    第二天醒來,唐一明和所有的軍隊用過早飯,便決定開倉放糧,並且派出士兵在街道上大聲喧喊。一聽到這個消息,百姓們便帶著一絲戒備,捧著各自家中的鍋碗瓢盆,一股腦地到了府衙後面的糧倉。

    漢軍的士兵在那裡維持秩序,讓所有的百姓都排好隊伍,對著糧倉前開放的十個發放糧食的地點。唐一明站在糧倉裡,看到屯滿整整幾大倉的糧食,心中在想:「如果不種地的話,這麼多的糧食,恐怕也維持不了多少時間。民以食為天,要吃飯,就要種地,等打下了青州和徐州後,必須先進行一番安頓,興修水利,開墾農田,真正的壯大起來。」

    「站好!站好!都排好隊,不好插隊,人人有份!」漢軍的士兵還在不斷地維持著秩序。

    廣固城中的百姓多是從遼東遷徙過來的,他們其中以漢人居多,還有一部分鮮卑人其他部族的人,到了廣固城後,便遇到了下大雪,根本沒有機會去開墾種地,吃喝都要靠著這一座糧倉裡的糧食,那是他們從遼東帶過來的糧食,剛一進城,便被為了便於控制他們的燕軍全部沒收了,屯放在這裡。

    漢軍將燕軍打跑之後,糧倉邊被漢軍接管,昨天天色晚了,沒有進行糧食發放,這也就是說,城中的二十萬百姓,昨天晚上都沒有吃飯。也難怪他們一聽到開倉放糧,雖然心中還有所畏懼,卻也不得不為了活命,而壯大膽子,出來接糧。二十萬人,這要排到什麼時候啊!

    趙乾就站在唐一明的身邊,看到這樣沒有效率的排隊,便對唐一明說道:「大王,這樣下去,只怕派到明天早上也發不完。不如派出士兵效仿燕軍以前發糧的方法,讓士兵帶著糧食,到指定區域,發放給指定的戶數。」

    唐一明道:「嗯,你這個方法不錯。只是大戰之後,我沒有那麼多軍士!」

    「也不用太多,一萬人足以。這樣的士兵不如就交給那些投降的燕軍來做吧?」趙乾道。

    唐一明道:「交給他們?萬一……」

    他後面沒說,因為他對鮮卑人還是有點不放心的,萬一鮮卑人重新鬧僵起來,就算是赤手空拳,也能拼出一番血路來,何況他們又有糧食在手?

    趙乾道:「大王,屬下知道大王所擔心的是什麼。只是鮮卑人與我們漢人不同,被俘虜了就是恥辱,要麼『自殺』殉國,要麼投降活命,希望在敵對國那裡能獲得軍功,洗刷自己被俘虜的恥辱。在鮮卑武士的眼裡,只要是認定的事情,就不會在反叛,他們既然全部投降給大王了,又沒有人『自殺』,就說明他們願意跟隨大王。」

    「沒有人反叛?我知道燕國之前有不少人反叛,其中還有燕國的皇族。」唐一明還是有點不大相信,便問道。

    趙乾道:「大王,燕國武士和那些首領不一樣,他們宣佈效忠於誰,就必定會竭盡全力保護誰,與那些首領們不同,武士的命運十分簡單,如果被俘,就只有死或者降,而降了之後,就會為其賣命,不管對方是不是他們之前的首領。末將以人頭擔保,此事大王交給那些投降的鮮卑武士來做,出了什麼意外,末將血濺當場!」

    唐一明看到趙乾說的十分誠懇,便道:「好吧,那就交給這些武士來做,不過,你也不用在騎兵團待著了。」

    「大王……我……」趙乾急忙跪在了地上叩首說道。

    「你別誤會,你對燕軍十分瞭解,又曾經是燕軍的將軍,就由你帶領這一萬燕軍降軍,負責管理那些鮮卑武士。」唐一明扶起了趙乾,笑著說道。

    趙乾聽後,連聲感謝。

    唐一明按照趙乾的建議,將糧食分批交給了那一萬鮮卑武士,果然很快便取得了成效,糧食在短短的兩個時辰內邊分發完畢。

    一連三天下來,漢軍都是如此,不僅沒有侵害百姓的一點利益,而且軍隊從來不去騷擾百姓,更加不會去搶奪百姓。百姓們但凡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士兵們也樂於效勞,加上唐一明又頒布了幾項法令,這才漸漸地使得百姓歸心,穩住了廣固城局勢,沒有造成一起百姓暴亂的事件。

    這日,姚萇從黃河邊傳來了消息,皇甫真、慕容軍都渡過了黃河,而且燕軍在黃河北岸佈防,防止漢軍北渡。

    唐一明接到消息之後,便召集了眾將,在漢王府的大殿中議事。

    漢軍佔領了廣固,廣固城中的一切都是漢軍的,包括這座雄偉的宮殿。廣固城的大,比起青州其他地方都要大出許多,而且易守難攻,自然而然地被唐一明當做漢國的中心城市,也將那座宮殿,命名為漢王府。

    大殿中,眾將都齊聚一堂,不管是來自何方,現在都是漢軍中的一員。

    唐一明坐在王位上,大聲說道:「姚萇已經傳來了消息,皇甫真、慕容軍已經渡過黃河,而且黃河北岸的燕軍也封鎖了渡口。這樣一來,廣固被我軍佔領,甚至整個青州被我軍佔領,都會很快傳到燕帝慕容俊的耳朵裡。不過,以我推算,燕軍現在沒有兵力進行征伐。所以,我軍必須趁著這次大軍勝利,迅速攻佔黃河以南的青州各個郡縣。我還是那句話,凡是投降者,免死!」

    「太好了,又可以打仗了!」陶豹摩拳擦掌地叫道。

    「大王,周邊的郡縣總兵力加一起還不到五千人,很好攻佔。不過,那些郡縣以前有絕大一部分是齊王段龕的臣民,此次我們趕跑了燕軍,只需派出少許輕騎,就能使得其他各郡不戰自降,不必動用大軍。」姚襄說道。

    唐一明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得廣固者得青州,好!姚襄、陶豹、孫虎,騎兵多數都是你們三個的部下,此事就交給你們去做,凡是投降的各郡官員,你們都派人將他們帶到廣固來,至於那些郡縣裡的官員,你們就讓百姓推舉出來一個太守或者縣令,總比這些任命的官員好,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並且轉達我們漢軍的美意,讓他們知道我們漢軍和其他軍隊是不一樣的,知道了嗎?」

    姚襄、陶豹、孫虎齊聲答道:「是,大王!」

    「另外,劉三,你帶領部下到青州的最東部,那裡有大片的海域,你將部下以營為單位,分散沿海各個地方,暫時先駐守在那裡,等候我的下一步命令!」唐一明道。

    劉三好奇地問道:「大王,為什麼要去守海岸線?」

    唐一明笑道:「呵呵,這個嘛,自然是有用處的,等穩定了整個青州,並且攻下徐州之後,你們就知道了。你就照我說的話去做,知道了嗎?」

    劉三道:「是,漢王,屬下遵命!」

    吩咐完畢,唐一明便對關二牛說道:「二牛,還要麻煩你一次,去東安郡,讓軍師準備準備,等青州各地都降了,我們就開始攻打徐州。」

    關二牛道:「是,大王!」

    十天後,黃河以南的青州各郡縣,紛紛不戰而降,廣固城牆也修繕完畢,漢軍分散在青州各地,逐漸穩住了青州局勢。唐一明留下黃大鎮守廣固,只帶著趙乾和一萬投降過來的鮮卑武士,便浩浩蕩蕩地向東安郡而去,準備和王猛回合在一起,開始攻打徐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