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晉時歸

龍騰世紀 158決戰廣固(1) 文 / 水的龍翔

    「開炮!」

    隨著炮兵小排長的一聲令下,以及他手中揮落的小旗,十門大炮便向著廣固城的城樓上射了出去。

    十顆黑色的炮彈,逐一落在了廣固城的城樓上,當炮彈落下的同時,那些還在私有似無的譏笑,眼神中又略帶著一點驚奇的燕軍士兵在同一時間內,便化為了炮灰,城樓上石屑亂飛,血肉模糊,斷裂的肢體,痛苦的叫聲,全部夾雜在了一起。

    「轟隆……」

    十聲巨大的爆炸聲讓整座廣固城為之震驚,大地也似乎在同一時間內搖晃了起來。

    城中的宮闈中,房頂上瓦礫亂抖,震震挲挲地掉下來了幾片瓦礫,摔在了石頭鋪砌的路上,發出了聲聲脆響。

    「這……這是怎麼回事?」大殿中的皇甫真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搖動,急忙自言自語地說道。

    慕容軍的眼中閃過一絲光芒,突然大聲說道:「是唐一明!一定是他在用炸藥攻打城門!」

    聲音還未落下,便見一個灰頭土臉的城門守將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來不及施禮,便急忙說道:「將……將軍,漢軍正在攻打城池,推著不知道是什麼玩意的小車,車上架著一個大黑筒,那筒子能有這麼大,把一顆顆黑色的圓球從那筒子裡像射箭一樣的射了出來,落在城樓上,立刻就死了兩百多人……」

    皇甫真還沒有等那守將說話,見他胡亂比劃一番,也懶得去理會,大叫一聲「走」,便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大殿。

    十發炮彈開過,唐一明沒有下令繼續開炮,而是靜靜地等候在那裡,他的目的不是攻城,而是逼迫皇甫真帶兵出城決戰!

    廣固城的城樓上,早已經是一片狼藉,在那十次巨大的爆炸中倖免於難的士兵,眼睛裡都充滿了對漢軍的恐懼。一群活生生的人,就這樣在十聲「轟隆」中變得血肉模糊了,這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現象,彷彿眼前的城下的漢軍並不是人,而是一個個來自地獄的魔鬼,是來肆無忌憚地摧殘他們的性命的。

    城樓上的一座角樓被炸的粉碎,石屑、木屑、瓦礫都零碎地分散在了四周,弄得城樓上倖存的燕軍士兵灰頭土臉的。城樓上那些倖存的燕軍士兵,生怕再遭受同樣的攻擊,便紛紛攙扶著,下了城樓。

    唐一明威風凜凜地騎在馬背上,雙目炯炯有神地看著城樓上的一舉一動,嘴角邊揚起了一絲淡淡的笑容,十分的詭異,也十分的神秘。

    「大王,燕狗都撤下城樓了!」身邊的陶豹提醒道。

    唐一明「嗯」了一聲,將收朝前微微一揮,便見身後的一個排的步兵便迅速地湧到了護城河邊,他們的懷中都抱著炸藥,用最快的速度將炸藥全部拆開,將黑色的火藥從炸藥包裡倒出,撒在護城河邊,向後綿延出十米遠。

    當士兵撒完這些火藥,便退回了本陣,仍舊精神飽滿地嚴陣以待。

    「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了,如果一刻時間之後,皇甫真還不率領大隊人馬出城,就再用大炮接著轟。如果他還有點血性的話,絕對不會在城中坐以待斃。」唐一明目光始終盯著遠處的城樓上,希望能看到皇甫真出現的影子。

    陶豹擔心地說道:「大王,我們的炮彈還剩下五十發左右了,如果皇甫真一直堅守不出,我們又當如何?」

    唐一明冷笑一聲,說道:「五十發炮彈,如果全部朝一個地方發射,足以摧毀他們的城牆。不過,以皇甫真的個性和名望,他是絕對不會堅守不出的。」

    廣固城內,皇甫真騎著一匹戰馬,以最快的速度奔馳到了城門邊,身後跟著慕容軍和一隊騎兵。

    城門口的景象讓皇甫真大吃一驚,到處都是碎裂的磚瓦和木屑,缺胳膊少腿的士兵也隨處可見,紛紛聚集在離城門十米遠的一座亭子下面,呼天喊地的叫嚷著。城牆上,正中央的那一座角樓已經不在了,殘留下來的只是一堆磚瓦和幾根斷裂的樑柱。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皇甫真隨便揪住了一個驚慌失色的士兵,便大聲地問道。

    士兵目光呆滯,神情恍惚,對於剛才的那一幕還心有餘悸,吞吞吐吐地回答道:「屬下……屬下也不知道……只覺得一瞬間便天旋地轉,身邊的弟兄便已經變得血肉模糊了……將軍……漢軍都是妖怪……妖怪……」

    皇甫真一把推開了那個身上沾滿血污和灰塵的士兵,怒斥道:「不許胡說,滾一邊去!」

    慕容軍從後面急忙趕了過來,走到皇甫真身邊,便道:「小將軍,看來唐一明是用投石機一樣的東西把炸藥給投過來了。他會做炸藥,軍中肯定會攜帶不少炸藥,濟南城便是一個例子,如果這樣下去的話,與其堅守,不如主動出擊,用連環馬陣擊敗漢軍!」

    皇甫真輕輕地點了點頭,還來不及回答慕容軍,便聽到城外漢軍的士兵高聲喊道:「皇甫真,縮頭龜!皇甫真,縮頭龜!……」

    漢軍的叫罵聲接連不斷,罵完這句話,又接著罵其他的話,一句比一句難聽。

    皇甫真聽到以後,心中起了怒火,大聲說道:「唐一明欺我太甚!」

    說話這句話,皇甫真便徑直走上了城樓,腳下踩著灰土和血液混合的血泥,站在城垛前,向城外眺望,看見了唐一明帶著大約一萬八千人的漢軍等候在離護城河還有兩里的平地上。

    「皇甫真!你這個縮頭烏龜,你終於肯露面了。你多次敗給我們漢王,還虧你是燕軍八大將之一,真是丟盡了燕國的臉!你現在躲在城裡就舒服了?漢王寬宏大量,沒有逼你,不然的話,以我們剛才大炮的威力,任你廣固城如何堅固,都會立刻化為齏粉!你要是識相的,就趕快出來投降,跪在漢王的面前磕幾個響頭,漢王也許會饒你一命,哈哈哈哈!」陶豹一見皇甫真露面了,便立刻精神抖擻,大聲地叫罵了起來。

    「口出狂言!你等著,看我怎麼收拾你們!」皇甫真指著城下的漢軍大聲叫道。

    陶豹的罵聲還在繼續,絲毫不去理會皇甫真的感受,之前他罵陣的時候,城樓上只有燕軍士兵,卻沒有看見皇甫真,此次見到了皇甫真本人,他罵的就更加厲害了,連皇甫真的祖宗十八代都給罵上了。

    「哇呀呀!氣煞我也!來人!傳我將令!留下三千人守城,其他兵馬全部隨我出城,迎戰漢軍,不把漢軍全部殲滅,誓不罷休!」皇甫真一扭頭,對身後的一個傳令官大聲叫道。

    慕容軍急忙拉住了皇甫真,說道:「小將軍,戰是要戰的,只是現在不能出城,漢軍是在故意激怒小將軍,不如再堅守一日,看看情況,再戰不遲!」

    皇甫真怒道:「早戰晚戰都是戰,早點殲滅這些漢軍,早點輕鬆,再堅守一日,以漢軍炸藥的威力,我們必然屍骨無存,不如現在就出城,決一死戰,漢軍人數不過才一萬八千人,城內有四萬大軍,足夠將他們全部踏平!」

    他惱羞成怒,隨手指著一個傳令官便大聲叫道:「你,快去傳令!讓人把我的披掛一起拿來!」

    慕容軍見皇甫真主意已定,便道:「既然小將軍要與漢軍決戰,不如就讓我帶兵出戰,小將軍守城即可!」

    「不!王爺守城,我去迎戰!王爺是萬金之軀,萬一有什麼意外,我怎麼向大將軍交待?怎麼向陛下交待?」皇甫真道。

    說話間,皇甫真便下了城樓,讓人護衛著慕容軍,他自己則到了校場,親自點齊了三萬七千人的騎兵。

    三萬七千人的騎兵中,有七千人全是被鐵索鎖在一起的連環馬陣,士兵都披著厚厚的鐵甲,全身武裝,就連座下戰馬也是身披戰甲,馬頭上也戴著一個帶著犄角的鐵盔。

    皇甫真身上穿著他的那件連環鐵鎧,頭上依舊戴著那頂倒掛羊角似的頭盔,手中提著一桿長槍,腰中繫著一把彎刀,一張大弓拴在馬項的旁邊,箭囊就在他的馬鞍下面,全副武裝,威風凜凜。

    「將士們!今天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了,以前的泰山山賊唐一明,如今竟然公然挑釁我們大燕了,大將軍正在西征,國中無兵可調,你們隨我奉命鎮守青州,辛苦了!那些山賊逼迫我們,搶佔了我們的城池,屠殺了我們的百姓,如果我們不給他們一點教訓看看,他們還會更加的得寸進尺。今天山賊大王就在城外,如果能夠斬殺他,我們失去的城池,還會再一次被我們奪回來的!為大燕國而戰,為大燕國而死!」皇甫真策馬奔跑在所有騎兵的面前,大聲地叫道。

    「為大燕國而戰,為大燕國而死!」所有的燕軍騎兵,都異口同聲地叫了出來,同時將他們手中的長槍高高舉起,顯得很是亢奮。

    「好!出城迎戰!」

    廣固城的城門在等待了許久之後,終於打開了,二十多個士兵在城門口放下了吊橋,皇甫真帶著一隊隊全副武裝的騎兵從城門裡奔馳了出來。

    「終於出來了!全軍後退三里!」唐一明一看到皇甫真帶著軍隊出城了,便大聲地叫了出來。

    他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要留下一片平地足夠進行大兵團的交戰。也許,今日過後,兩軍中間大約三里的平地上,會留下成堆成堆的屍體!

    「哈哈!將士們!我們一出來,賊兵便嚇得後退了,看來今天我軍必勝!」皇甫真看到漢軍向後撤退,便大聲地笑了起來。

    「必勝!必勝!」

    皇甫真帶著騎兵踩著厚厚的吊橋,渡過了護城河。他一馬當先,當下了吊橋之後,便看見了河邊約有十米長的黑色粉末,一股刺鼻的味道也隨之撲面而來。那種刺激性的味道他之前從未聞到過,使得他不由得打了一個噴嚏,就連同他的座下戰馬,也隨之打了一個噴嚏,重重的鼻息噴在了地面上,使得那黑色的粉末騰起了一片黑霧,沾滿了他和座下戰馬的身體。

    「這是什麼鬼玩意?看著粉末倒像是燒焦的草木灰……」皇甫真自言自語地說道。

    他沒有太在意,目光盯著緩緩後退的漢軍,迅速跨過了那片黑色的粉末。

    前面馬匹的奔馳捲起了一陣輕微的風,馬蹄踏在了黑色的火藥上,也隨之將那黑色粉末狀的火藥捲起,被微微的輕風一吹,便四散開來。本來還是在地表的黑色霧氣,緩緩地騰空而起,隨著踐踏著這片土地的馬匹越來越多,那團黑色的霧氣也越升越高。漸漸地,竟然形成了將吊橋前面的那一段路包圍了起來,但凡後面奔馳過來的騎兵,不管是座下戰馬,還是馬背上的騎士,都要穿過那團黑霧,身體上多少沾帶了一點粉末。

    漢軍在唐一明的指揮下,退後了三里,然後停下了腳步,黃大率領的重步兵頂在了正前方,中間是唐一明和陶豹、孫虎的騎兵近衛團,左右兩邊各是四千羌族輕騎,最後面是五千輕步兵,炮兵早早地撤離了戰場,被一個排的兵力護送著進了一片樹林,躲藏了起來。

    皇甫真帶著燕軍騎兵迅速地衝到了陣前,與漢軍相隔兩里,對圓列陣。

    唐一明在軍中看到對面的燕軍,雄壯的騎兵隊伍,卻沒有一匹用鐵索鎖起來的馬匹,他的心中也放下了心。

    燕軍騎兵三三兩兩、四五成群的鋪散開來,擋住了漢軍觀望廣固城的視線,所有的漢軍只看到燕兵身後便是高聳的大山,而且燕軍仍然在不斷集結,越聚越多。

    唐一明凝視對方軍陣,但見到所有的騎兵都是清一色的黑甲,那些原本就是黑色粉末狀的火藥和他們的戰甲融為了一體,不易讓人察覺。所有的燕軍士兵,頭盔上都是清一色的紅色盔櫻,這也就是說,這些燕軍都是鮮卑人,純種的鮮卑人。不!只有一個人除外,那就是在隊伍最前面,所有燕軍的指揮者——皇甫真。

    陶豹的騎兵連,經過收編了從濟南城裡投降過來的一千多漢籍燕軍士兵後,便成為了一個騎兵團,只是這一次,除了原有的二百多人披著厚厚的戰甲外,其餘還是以輕騎為主,只披著一件鋼甲,馬上都不進行裝飾。

    「陶豹,敵人沒有使用連環馬陣,你的重騎兵就可以派上用場了,趁現在敵軍還在集結,立足未穩,你帶著原有的二百八十名重騎兵擔任衝鋒任務,必須要直逼中軍,姚襄、姚蘭的輕騎會在左右兩翼掩護你的。」唐一明見對面的燕軍還在不斷的集結,吊橋邊的那團黑霧還沒有散去,而仍有不少騎兵從那團黑霧中駛出,便急忙對陶豹說道。

    陶豹臉上大喜,綽著手中的鋼戟,雙腿一夾馬肚,便策馬向前,同時招呼著身後的二百八十名重騎兵,大聲喊道:「兄弟們,殺敵立功的機會到了!跟著我衝啊!」

    前軍的黃大指揮著重步兵閃開兩邊,給陶豹的重騎兵讓出了一條道路,二百多匹戰馬,馱著二百多個勇敢無畏的戰士,便衝了出去。重騎兵剛剛衝過,黃大便帶著五千重步兵隨後衝了出去。與此同時,列陣在兩翼的姚襄和姚蘭,也各自帶著四千輕騎衝了出去,分別攻擊燕軍的兩翼。

    正面交鋒,無疑對唐一明一種極大的挑戰,他從與燕軍對抗以來,兵員一直都很少,只能依靠奇襲或者計策。可是如今他的手中有著一萬八千名戰士,同一時間出去的就有一萬二千多人,只留下一千近衛騎兵團在中間,五千輕步兵在後。與燕軍正面交鋒,是唐一明有史以來的頭一次,因為他有足夠的信心打敗燕軍。

    現在的漢軍,無論是從士兵的體制還是作戰能力上,都遠遠比以前要進步許多。在兵器和裝備上,所有的漢軍都穿著精鋼打造的戰甲,手中握著精鋼打造的武器,無論是殺傷力還是防禦力,都要比還處在鐵質時代的燕軍士兵強得多。

    皇甫真看到漢軍一擁而上,他的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容,立刻將手中長槍向前揮去,身後的燕軍騎兵立刻便衝了上去。幾排燕軍騎兵衝出的以後,一排排用鐵索鎖著的連環戰馬,緊跟其後,邁著沉重而又穩健的步子,在同一時間內起伏,大地都能為之顫抖。連環馬陣的後面,是五千名騎射手,他們拉開長弓,向前猛射,一陣箭矢便離弦而出。

    大戰,一觸即發。

    「砰!」

    兩軍迅速地衝撞在了一起,立刻展開了慘烈的肉搏戰!

    唐一明看著混亂的戰場,本來還挺舒展的眉頭突然便皺了起來,嘴裡吐出了一句似罵非罵的話:「可恨的皇甫真,居然將連環馬陣隱藏了起來……」

    「大王,現在如何是好?燕軍輕騎在前,連環馬陣在中,騎射手在後,而後面還有不斷向前聚集的燕軍騎兵,正在向四周擴散,很可能會形成包圍之勢!」唐一明身邊的馬倫看出了燕軍的意圖,便大聲地叫了出來。

    唐一明扭頭看了一眼馬倫,沒有想到他會看出燕軍的意圖,覺得很是好奇,心中想到:「如今正是用人之際,馬倫居然能夠看出皇甫真的用兵意圖,也算是個人才……」

    想到這裡,唐一明立刻叫道:「馬倫!你和孫虎率領所有騎兵團的士兵,分開兩邊,衝入敵陣,兩翼有姚襄和姚蘭,他們會想法堵住燕軍的合圍之勢,我只需要你們像一把尖刀一樣插入燕軍的兩肋,在陣中左右衝突,避過連環馬陣,衝入到後軍,只需向前,不許後退。等殺到皇甫真那裡的時候,就以班為單位,向不同方向衝殺,連環馬陣就交給陶豹和黃大擋住。快去!」

    馬倫、孫虎兩人同時「諾」了一聲,便各自帶著五百輕騎兵衝了過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