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晉時歸

龍騰世紀 111實力 文 / 水的龍翔

    姚襄的感歎聲音落下之後,便對身邊的姚萇說道:「把守陣腳,我出去會一會唐一明。」

    姚萇道:「主公,一切小心。」

    姚襄點了點頭,策馬從陣中走到了隊伍的最前列,與唐一明相隔三百米相望。

    「在下姚襄,見過魯國公!」姚襄勒住馬匹之後,便拱手高聲說道。

    唐一明聽見這聲音如同洪鐘,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傳到了他的耳朵裡,再看姚襄的打扮與那些士兵沒有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便是姚襄的騎在馬上的那種盛氣凌然的氣勢。

    姚襄四十多歲年紀,臉上有著兩道濃烈如刀的劍眉,眼睛較小,然而射出的目光卻是如同毒蛇一般令人感到陰冷和恐懼,一副冷酷到底的冰冷神情,彷彿萬年不化的冰山,好像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一絲可以使其亮麗的陽光。

    「姚襄果然不是一般人物,我看慕容恪和慕容垂時,也不曾有這種感覺,此人一旦收服過來,必定是一把利刃。如果用的好了,就可以成為一把開山斧,如果駕馭不了他,那必然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殷浩之所以千方百計的要除去姚襄,看來是駕馭不了他。我非殷浩,我既然決心要收服你為我所用,我就一定有辦法駕馭你。」唐一明看完姚襄之後,心中便緩緩地說道。

    唐一明見姚襄頗有禮貌,他便拱手說道:「在下唐一明,見過姚將軍!」

    姚襄冷笑一聲,說道:「我已經非晉朝將軍,魯國公稱呼我酋長便是。在下曾經不止一次的聽說過魯國公的大名,不知道魯國公不好好地在泰山待著,跑到下邳來幹什麼?」

    唐一明呵呵笑道:「晉朝雖然封我為魯國公、鎮北將軍,那是他們一廂情願,酋長稱呼我姓名即可。不瞞酋長,我此次前來,只有一件事要做。」

    「什麼事?」姚襄道。

    唐一明朗聲說道:「我知道酋長已經和晉朝鬧翻了,襲擊了北伐大軍,致使晉軍全線潰退。如今酋長流竄到徐州來了,我久慕酋長大名,特來與你一會兒,想和你商議一下以後酋長的前程問題。」

    「前程?哈哈哈!我現在猶如喪家之犬,還有什麼前程可言?不過,我也不妨聽聽唐將軍的話。」姚襄笑道。

    唐一明道:「酋長是個聰明人,這天下大勢應該比我更加清楚。如今南有晉,北有燕,西有秦、涼,哪一個不是一方的霸主?我聽說酋長參加了兩次北伐,第一次和秦軍為敵,敗給了秦軍,第二次與燕軍為敵,雖然小勝,卻始終撼動不了燕軍的強大地位。如今酋長又和晉軍鬧翻,這天下三家強大的國家都與酋長為敵,試問酋長還能否保護族人在這亂世中得一立足之地呢?」

    姚襄聽完唐一明的話,覺得他將自己的處境分析的十分透徹,但又故意裝作無知,說道:「呵呵呵!誰說我們沒有立足之地?徐州沃躍千里,又有淮、泗為險,我如今佔領下邳,就是為了以後圖謀徐州,難道我這不是立足之地嗎?」

    「嘴硬!我且給酋長分析分析,如今廣固之戰就要結束,齊王段龕已經支撐不了多少時間了。一旦燕軍攻下廣固後,以慕容恪的雄才大略,他豈會錯失過佔領青州和徐州的機會呢?酋長雖然佔領下邳,卻只是暫時的,一旦燕軍打過來了,只有酋長這些許人馬,試問是否能抵擋的住強大的燕軍呢?」唐一明道。

    姚襄之前曾經與他的弟弟姚萇分析過,下邳確實不是久居之地,這片土地正好夾在燕軍和晉軍之間,而往年晉軍征伐,也曾多次入主徐州,他不僅擔心燕軍攻擊,還擔心晉軍攻擊。他和晉軍是徹底撕破臉了,再投降給晉朝的機會幾乎是零,而他的也想著投靠給燕軍,但是又擔心前次和燕軍為敵斬殺了不少燕兵,燕軍不會受降。何況慕容恪天下聞名,在手握重兵的情況下,攻打一座小小的城池,根本不用對方投降,必然會一鼓作氣,攻下城池。

    姚襄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依然是那麼的冷峻,然後卻心亂如麻。他聽到唐一明分析的十分到位和透徹,不禁對唐一明多出了一分敬佩。

    唐一明見姚襄良久沒有回答,便說道:「姚酋長,我有一策,可以解除你們的後顧之憂,不僅可以使得你的部族安居樂業,還能使得你羌族的騎兵成為天下名騎,不知道你是否想聽上一聽?」

    姚襄凌然說道:「唐將軍但說無妨,姚某洗耳恭聽。」

    唐一明道:「呵呵,姚酋長,其實你我都有著共同的敵人,也有著共同的處境,如果能夠走在一起,絕對能夠成為很好的盟友和朋友。我此次前來下邳,一路上偃旗息鼓,對酋長完全沒有敵意,有的只是一顆赤誠的心……」

    姚襄打斷了唐一明的話,問道:「唐將軍,你到底想說什麼?」

    「呵呵,你我都是明白人,你現在有部隊兩萬,民眾七萬多,而我現在有部隊三萬,民眾三十多萬。如果你願意來泰山的話,我絕對熱烈歡迎。泰山雖然不是城池,可畢竟已經被我發展成為了一個固若金湯的地方,比你的下邳城還要堅固,只要我們固守泰山,靜待天下變化,何愁沒有翻身之日呢?」唐一明郎朗地說道。

    姚襄聽完,已經知道唐一明的心思了,便冷笑了一聲,說道:「唐將軍,你是想讓我們老羌歸附於你?」

    「哈哈,酋長不愧是聰明人,一點就破。我正是這樣的一個意思,到了泰山,我為主,你為輔,我們一起聯手,共同開創一片基業,他日建立了太平盛世的時候,你也是開國大功臣,這又有何不可?」唐一明鼓動地說道。

    姚襄聽完之後,哈哈哈地笑了起來,說道:「唐將軍,我自從聽到你的名字的時候,就對你敬佩有加,可惜今日卻讓我很是失望。我老羌雖然人數不多,卻也全部是西北健兒,各個都是英勇之人,論起作戰能力來說,我西北健兒一個可以抵擋上你的十個甚至二十個。你要想使我歸附於你,至少要讓我見識一下你的實力吧?單憑你的一句話,就想使我歸附,這是不是有點太異想天開了?」

    「實力?哈哈哈!說的好,我今天就讓你見識一下我的實力!陶豹!」唐一明大聲笑道。

    陶豹策馬來到了唐一明的身邊,在馬上敬了一個禮,說道:「主公!」

    唐一明大聲地叫道:「吩咐手下士兵,將我軍的實力展現出來給姚酋長看看!」

    陶豹調轉馬頭,白了姚襄一眼,回到本陣的時候,便翻身下馬,取下了身上背著的包袱,從裡面拿出了一個四四方方的用粗布包裹著的炸藥。

    他徑直走回到了唐一明的身邊,將手中的炸藥舉了起來,說道:「主公,都準備好了!」

    唐一明點了點頭,高聲對姚襄說道:「姚酋長!麻煩你向後退出一百米,省的一會炸傷了你!」

    姚襄看到對方的動作,不禁覺得有點丈二的和尚,摸不到一點頭腦。他見唐一明轉身便退後了很遠,他只冷哼了一聲,便退後了五十米。

    陶豹將手中的炸藥包放在了平地上,然後快速地跑了回去。

    緊接著,宇文通拉開了一張大弓,將一支點燃的長箭搭在了弓弦上,然後瞄準那個炸藥包,一箭射了出去。

    「嗖!」

    一支長箭飛出,逕直地落在了炸藥包的上方,箭頭也深深地插在了炸藥包裡。

    「好箭法!」姚襄看了以後,不禁大叫了出來,既是讚歎,又是吃驚,因為他沒有想到唐一明的部隊裡,還有這樣箭法精準的人物。

    箭頭上纏著的油布還在燒著,火星一沾到了炸藥包上的火藥,便燃了起來,升起了一團白色的霧氣。緊接著,便是「轟」的一聲巨響,兩軍陣前的平地上立刻便被炸出了一個偌大的深坑。泥土被炸開了,向四面八方飛落而出,騰起了兩米多高後,便紛紛落在了地上。

    巨大的爆炸聲在空曠的原野上顯得很是刺耳,兩軍的座下戰馬都出現了莫名的騷動,都變得焦躁不安。

    姚襄離的最近,感受到的也最為真實和貼切,他勒住馬匹之後,眼睛便一直盯著那個被炸開的深坑,見坑裡還冒著一點煙,周圍的植被都被炸開了。他第一次見到這樣有威力的東西,感到一絲好奇,更加感到諸多害怕。他目瞪口呆地望著爆炸後留下的一個深坑,心有餘悸地想道:「這……一個小小的東西,竟然有如此威力,這唐一明到底是人是神?」

    他從驚慌中緩過神來,看到對面的士兵都背著一個小包袱,他起初以為他們背著的包袱都是乾糧,現在看到炸藥的威力後,他變得很是懼怕,心中想道:「如果唐一明全用這東西來對付我軍的話,別說我只有兩萬軍隊,就是二十萬,也不夠他打的。」

    姚襄的軍隊裡,所有的士兵都看到了剛才爆炸的那一幕,心中也都產生了一點畏懼,軍隊裡也開始小聲議論了起來。

    「乖乖!那麼個一個小東西,怎麼會發出那麼大的響聲,還將地上弄出了一個大坑。要是那小東西拋到我們身邊的話,那我們不是全部都要命喪黃泉了嗎?」羌軍裡的一個士兵小聲地說道。

    另一個士兵隨聲附和道:「你們大家都看看他們,他們的身上都背著那個東西,對方有五千士兵,那東西就足足有五千個,要是那麼多的東西一起扔到了我們這裡,估計一個下邳城就會被夷為平地,這仗還他娘的怎麼打?」

    羌軍陣中,議論不知,漸漸的每個羌兵的心中都被蒙上了一層陰影。就連姚襄的幾個兄弟,看到那一幕後,也是後怕不已。

    過了好大一會兒,羌軍的陣裡才重新恢復了平靜,可是每個士兵都已經沒有了戰心。

    唐一明觀察的十分仔細,他策馬朝前走了出去,在馬上朝姚襄拱手說道:「姚酋長,剛才的威力見到了嗎?這就是我們的實力!」

    姚襄道:「這……這是什麼玩意?竟有如此威力?」

    「哈哈哈,這叫炸藥,是我軍秘密研製出來的。知道為什麼燕軍一直拿我沒有辦法嗎?原因就在這裡!姚酋長,我無意與你為敵,只想與你為友,你是聰明人,知道我的意思是什麼,我給你一天時間考慮考慮,一天之後,要是沒有你的答覆的話,我就帶領大軍將下邳夷為平地,徹底滅掉你的部族!」唐一明盛氣凌然地說道。

    姚襄沒有回答,調轉了馬頭,只打出了一個十分簡單的手勢,他面前的大軍便緩緩地向後退卻,動作十分的整齊。

    姚襄扭過頭,沖唐一明喊道:「唐將軍,請容我等考慮考慮,明日一定給你一個答覆!」

    唐一明重重地點了點頭,喊道:「酋長好好考慮考慮,為了你的部族,為了日後你羌人的繁榮昌盛,我等你一夜。我大軍駐紮在五家崗,靜候你的大駕!」

    話音落下,姚襄扭頭便走,大喝了一聲「駕」,便隨同他的部隊一起徐徐撤退。

    唐一明看到羌軍撤退了,但是陣形不亂,不禁自言自語地說道:「姚襄治軍嚴謹,連撤退都如此的整齊,果然是個當世豪傑。」

    陶豹見到羌軍撤退了,便策馬來到了唐一明的身邊,嘿嘿地笑道:「主公,你這辦法真行,一個炸藥包就能把這些羌軍嚇成這個樣子,俺真是越來越佩服你。」

    唐一明見到羌軍漸漸地消失在了地平線上,便調轉馬頭,對士兵說道:「好了,大軍回營,辛苦大家了!」

    回到五家崗大營後,所有的士兵都解下了身上的包袱,將包袱裡的包裹著的石頭給取了下來,臉上都是十分的開心,沒有一個人不再說唐一明這方法的妙處的。

    其實,唐一明帶去的五千多士兵裡,只有陶豹、孫虎和那二百多騎兵背著炸藥,其他的女兵都背著一個小小的石頭塊子,用來迷惑敵人的。大部分的炸藥還都留在了軍營裡,唐一明這次也只是想給羌軍一個下馬威,並不想交戰。

    到了軍營後,唐一明命令所有的士兵休息一天,夜裡加強防範,只等著姚襄明日派人前來報信。

    中軍大帳中,唐一明獨自一人躺在草蓆上,腦海中卻想著一些事情,嘴上也不禁自言自語地說了出來:「有炸藥是好,可是這種還要點燃,用起來不是十分的方便,畢竟箭法精準的人很少。看來,我以後要改進一下炸藥包才好,最好再弄出方便使用的,應該像手榴彈一樣,那樣才好用。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再弄出簡易的大炮來,以後攻城的時候,也可以用到,如此一來,我在這個時代就是天下無敵了。哈哈哈哈!」

    下邳城。

    太守府裡站著好幾十個人,都是一些壯漢,其中最多的便是姚襄的兄弟們。姚襄的老爹姚弋仲一共有四十二個兒子,實在是個超級大種馬。四十二個兒子裡,只有幾個出色的,其他的都是一般勇士那種,沒有什麼大才華。

    姚襄是姚弋仲的第五個兒子,也是最具雄才大略的一個,其次當數第二十四個兒子姚萇,三子姚益、十六子姚蘭、十八子姚華,都是較為出色的領軍人物,但是與姚襄和姚萇比起來,卻相去甚遠。

    姚襄坐在太守的位置上,看到大廳裡的眾位兄弟們議論紛紛、爭吵不休,他只有靜靜地聆聽,默默地注視著太守府裡的一切。

    太守府裡五十多個人裡,主降的佔了一大半,主戰的只有十幾個。今天爆炸的一幕眾人都見了,都是心有餘悸,五十多個人就為了是降是戰的問題喋喋不休,爭的是面紅耳赤。

    姚襄雖然是部族首領,卻也很遵循羌族傳統,凡臨大事,必定要與眾位部族裡的大小首領商議。他坐在太守的椅子上,冷眼旁觀,環視太守府的一圈,只見姚萇和王亮兩個人一直沒有說話,而數他的老哥姚益嗓門最大,叫嚷的也最為厲害。

    「你們這些貪生怕死之徒!那只是唐一明的一個障眼法,鬼知道他用了什麼妖術,迷惑了你們。我們還沒有和他們打過,就已經對敵方產生畏懼了,這不是咱們老羌的風格。戰鬥到底,不死不休,這才是咱們老羌的優良傳統!」姚益瞪大了眼睛,臉紅脖子粗的大聲喊道。

    姚蘭皺著眉頭,身上還帶著傷,嗓門卻也不小,大聲地喊道:「我不同意主戰!咱們老羌一路走來,走到這一步,已經很是不容易了。保存實力,才是我們要做的,而非單憑一腔熱血去戰鬥,這樣做只是一個匹夫而已。我們以前投降過羯族石趙,後來投降給了晉朝,咱們現在的處境十分的危險,為什麼就不能夠投降給唐一明呢?只要先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再慢慢發展和壯大我們老羌,有什麼不好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