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晉時歸

龍騰世紀 104等候 文 / 水的龍翔

    「根本就沒有解藥!」唐一明嘿嘿笑道。

    那名斥候的臉上略微顯露出來了一些驚怖之色,抬起手,指著唐一明說道:「你……我已經按照你吩咐的做了,你竟然告訴我沒有解藥?我……我跟你拼了!」

    話音落下,那名斥候便撲向了唐一明。

    還沒有等那名斥候臨近唐一明的身前,十數根鋼戟便已經頂在了他的身上,只要他敢微微動一下,便立刻會被鋼戟刺穿身體。

    唐一明見那名斥候對他是又怒又氣,雖然沒有說什麼話,可他能夠感受到那名斥候被欺騙的滋味。他向前走了兩步,淡淡地說道:「你沒有吃毒藥,何必要什麼解藥?」

    那名斥候心中一怔,急忙問道:「什麼?你說什麼?你給我吃的不是毒藥?那為什麼我的身體會隱隱作痛?」

    唐一明呵呵笑道:「使勁按著自己的胸廓上的那個穴位,不管是誰按,都會發痛。」

    原來,唐一明早先抓了一個燕軍的斥候,強制給那名斥候吃了所謂的「毒藥」,並且吩咐其一些事情,這才有了這名斥候討要解藥的事情。

    「你……你……你真奸詐,居然用這種方法來騙我?我現在騙了皇甫將軍,回去也是死,在你這裡也是死,既然橫豎都是死,你就殺了我吧。」那名斥候突然正色說道。

    唐一明問道:「呵呵,有骨氣,不過,剛才你的骨氣到那裡了?我聽說鮮卑人都是硬漢子,寧可戰死也不投降。剛才我抓到你的時候,只給你吃了一個小小的藥丸,就把你嚇的半死了,還甘心為我作出出賣你族人的事情,你這種人,就是死上百次千次都不為過。不過,我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你雖然可恨,也夠機靈,能夠瞞騙過皇甫真也說明你有本事。如果我不殺你,你是否願意跟隨我,從此聽候我的差遣呢?」

    「主公!你要收留這燕狗?」黃大突然問道。

    唐一明點了點頭,環視了一圈,見周圍士兵的臉上都有點疑惑不解,便解釋地說道:「不錯,鮮卑人也是人,我們漢人也是人,既然鮮卑人可以奴役我們漢人,為什麼我們漢人不能收留鮮卑人呢?只要大家心意一致,不管是漢人也好,鮮卑人也罷,都是這個大家庭裡的一份子。」

    周圍的士兵聽完之後,有的臉上表現出了十分的不屑,有的則是緩緩地點頭,有的這是對鮮卑人的仇視,總之,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著不同的想法。

    唐一明的心裡十分的清楚,這些日子以來,他想了很多,尤其是在民族矛盾上的衝突,這些衝突雖然是不可避免的,卻也並不是不可解決的。他心中要建立的樂園,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一味的相互攻伐,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反而激化了民族矛盾,導致無休止的戰爭。

    五胡十六國時期和後來的南北朝時期,在中國歷史上佔有著一個非常的地位,那就是民族融合。在持續兩百多年的長時間分裂裡,內遷的胡人逐漸被漢化,從而融合到了漢民族裡,構成了以後的多民族的發展。

    唐一明要做的,也是他老早便想好的,只是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罷了。這樣的年代裡,胡人視漢人為奴隸,漢人視胡人為低賤的野蠻人,正是這樣的觀念,導致了民族的激化,從而使得那些淪喪在胡人鐵蹄下的漢人成了奴隸,這場民族戰爭的奴隸。

    他決心收留這個鮮卑斥候,要打開一個新局面,並且像對待漢人一樣對待那名鮮卑斥候。他擺了擺手,周圍的那些士兵便撤去了頂在那名斥候身上的鋼戟。

    「我問你,你願不願意跟隨我?」唐一明凝視著那名斥候,緩緩地問道。

    那名斥候心中想道:「如果我回去了,這件事被皇甫將軍查出來的話,我早晚也是死,我又不是他們慕容氏的族人,何必為了慕容氏而丟了自己的性命呢?」

    「主公,你可考慮清楚了?燕狗可是我們的敵人,如果收留他們的話,我怕弟兄們會有點想法。」黃大又進一步地說道。

    唐一明道:「我已經想的很清楚了,正因為燕狗是我們的大敵,我們才更加要收留像他這樣無路可走的士兵。慕容氏雖然強悍,可燕國並非只有慕容氏一家鮮卑人,燕國的境內也有我們漢人,和其他部族的胡人,那些人不一定都是真心實意地跟隨著慕容氏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以後我們的隊伍中也許會有羌人、氐人、羯人、匈奴人,這些都是與我們志同道合的人,只要和我軍志同道合的,一心祈求和平,希望建立太平盛世的,不管是哪個民族,是什麼人,我們都應該無條件收納,而且還要一視同仁。只有這樣,才是解決亂世的根本所在,使得民族融合,欣欣向榮,共創我怏怏大中華!」

    他所說的,也是他心中所想的,更是他從一開始就夢想著的,結束亂世的根本不在於戰爭,而是在於民心。民心穩定,天下可定,唐一明對「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一直深信不疑。

    當唐一明的這番大思想說完之後,便見那名斥候撲通一聲便跪在了地上,向著唐一明叩首說道:「主公在上,請受宇文通一拜!」

    「宇文通?遼東鮮卑宇文氏?」唐一明聽完之後便問道。

    宇文通點了點頭,淡淡地說道:「鮮卑宇文氏已經不存在了,在下就是燕軍中一個小小的斥候而已。」

    遼東鮮卑共有三大部族,其一是慕容氏,其二是宇文氏,其三是段氏。三大部族之間經過多年的相互攻伐,宇文氏被慕容氏所滅,段氏也被慕容氏趕出了遼東,從此慕容氏便成了遼東的霸主,奠定了慕容氏進軍中原的根基。

    唐一明看著跪在面前的宇文通,當即將他扶了起來,拍了拍他膝蓋上的塵土,緩緩地說道:「我久聞遼東宇文氏的威名,本以為宇文氏悉數被滅,沒有想到今日還能在這裡遇到宇文氏的後人,真是榮幸之至啊。」

    「哎!宇文氏被滅後,宗族多數被殺,只留下少數分支,苟延殘喘,昔日的威名,早已經蕩然無存了,不提也罷!」宇文通略顯的憂慮地說道。

    「哼!鮮卑人不都是自詡為英雄嗎?為什麼你會如此貪生怕死?」黃大冷冷地說道。

    宇文通斜視了一眼黃大,見他身材魁梧,面目冷峻,對自己也頗為不屑,便搖了搖頭,說道:「在下並非怕死,只是在下家裡還有年邁的母親,以及年幼的兒子,不得已而為之。」

    唐一明呵呵笑道:「誰都有不光彩的時候,不足為慮。宇文通,我問你,皇甫真帶了多少人馬?」

    「騎兵一萬,都是輕騎,估計不一會兒就到。」宇文通道。

    唐一明扭臉對黃大說道:「吩咐下去,按計劃行事!」

    黃大道:「主公放心,我軍早已經準備妥當。」

    「主公,晉軍也正向著這裡趕來,已經不足十里。」一名偵察兵從人群中擠了出來,向著唐一明敬禮稟報道。

    唐一明道:「來的好,全軍戒備!」

    ————————————————

    正午時分,諸葛攸帶著一萬九千名馬步軍,浩浩蕩蕩地從泰山郡城殺來,到了丁莊附近,一個晉軍的斥候便迎接了上來。

    「將軍,燕軍的運糧隊伍已經全部停在了前面的丁莊,看樣子是行軍累了,躲在那裡休息了。」晉軍斥候道。

    諸葛攸聽到匯報,臉上大喜,當即說道:「太好了,天助我也!各位將軍,到了丁莊,大家迅速將其包圍,千萬不能漏掉一個敵人,這可是天賜的良機。」

    晉軍的將軍們聽到諸葛攸的話,便開始分股而進,以最快的速度將丁莊包圍,圍的是水洩不通。

    諸葛攸騎著馬,逕直來到村口,大聲喊道:「裡面的燕賊聽著,你們已經被我軍包圍了,不想死的,就快點投降!」

    聲音傳到了丁莊裡,傳到了每一個漢軍士兵的耳朵裡,他們的心裡都暗暗地竊笑,認為諸葛攸如此的喊法確實有趣。

    唐一明聽到這喊聲後,便對身邊的黃大說道:「看來這諸葛攸是沒有和燕軍打過仗,不知道燕軍的厲害,居然在這裡耀武揚威的喊話。黃大,用箭射他娘的,不過,不能射中他,就射他盔櫻好了。弄傷了他,這場好戲就沒得看了。」

    黃大點了點頭,當即取過弓箭,準備開弓射箭。

    「我來!」

    宇文通大叫一聲,率先拉開了一張大弓,搭箭在手,瞄準了諸葛攸頭盔上的盔櫻,便射了出去。

    「嗖!」

    諸葛攸還在喊著話,迎面見一支長箭從破舊的村莊裡飛了出來,他大吃一驚,竟然呆在了那裡,口中卻不停地大叫道:「啊——」

    長箭徑直穿過了諸葛攸的頭頂,將他頭上的盔櫻射了下去。

    諸葛攸心有餘悸地策馬退後,躲進了人群裡,臉上的驚怖之色還沒有散去,口中卻不停地罵道:「媽巴羔子的燕賊,竟然敢暗算老子?你們是活膩味了!楊將軍,給我帶兵衝上去,殺他娘的!」

    唐一明看了看身邊的宇文通,見他的箭法十分的高超,一點也不亞於劉三,甚至比劉三還要高出許多,不禁便打量了起來。

    宇文通約莫三十歲,膚色較白,面部的稜角十分的分明,鼻樑高高地挺起,雙眼也是炯炯有神。他的頭上戴著鐵製的頭盔,身上穿著黑色的鐵甲,腰上還插著一面小旗,上面寫著扭曲的「燕」字。

    唐一明打量完宇文通,便呵呵笑道:「沒有想到你的箭法如此高超,看來是身懷百步穿楊的功夫了,不錯不錯。」

    宇文通答道:「多謝主公讚賞,在下是鮮卑人,從小便騎在馬背上,拉弓射箭更是習以為常,這些也算不上什麼。」

    「哼!有什麼了不起的,打仗的時候也未免能打的過我!」黃大本身就對鮮卑人有牴觸,聽到宇文通的這番話,便冷冷地說道。

    唐一明也不去理會,這些都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他只對宇文通說道:「你剛來我們這個大家庭裡,加上你是鮮卑人,他們難免會對你有所牴觸。其實,他們都是心腸很好的漢子,你以後和他們相處久了就知道了,這些事情請不要放在心上。」

    宇文通知道唐一明是在安慰他,他便呵呵地笑道:「主公的話,宇文通謹記在心。」

    唐一明又對黃大說道:「鮮卑宇文氏是被慕容氏所滅,按道理來說,他的心裡也痛恨慕容氏,所以,跟咱們是志同道合,既然他加入了咱們的大家庭,就要以自家人來對待他。以後言語上千萬不要出現什麼不遜,知道了嗎?」

    黃大略顯的有點委屈,自言自語地道:「知道了主公。」

    「主公,晉軍開始進攻了!」一個士兵喊了出來。

    丁莊只有兩個村口,一前一後。不過,唐一明讓人將後面的村口給堵住了,所以現在只有一個村口可以通進村子裡。

    唐一明伏在牆邊,看到晉軍的士兵小心翼翼地向前行進,便罵罵咧咧地說道:「他娘的,皇甫真是屬烏龜的啊?怎麼這會兒還沒有來?我可不希望殺死晉軍,不然的話,一會就減少了晉軍的實力了。傳令下去,晉軍沒有到面前十米的時候,不准射箭!」

    諸葛攸雖然沒有和燕軍打過仗,卻知道燕軍厲害,尤其是在箭矢上的厲害,所以吩咐部下持著盾牌緩緩地向前推進。他帶的人數多,不怕耗時間,步步為營好過去強烈猛攻,只要一隊人推進到了燕軍的陣前,就能殺死他們不少弓箭手。

    晉軍的盾牌兵還在不斷地向前推進,雖然每向前走兩步便停一會兒,可還是很快便到了與唐一明等人相距十米的距離。

    「他娘的,傳令下去,弓箭手準備,只射擊他們的盾牌,給他們警告!」唐一明沖士兵喊道。

    「嗖!嗖!嗖!」

    成百上千支的箭矢飛舞到了晉軍的盾牌陣裡,晉軍當即便立盾在那裡,原地不動,士兵也將盾牌結成了銅牆鐵壁。

    諸葛攸看到自己的那五百名盾牌兵遭到了箭陣的襲擊,感覺那箭陣沒有什麼威力,不禁大笑起來:「都說燕軍箭陣出名的厲害,我看也不過如此嗎?傳令下去,大軍進攻,衝上前去,要是能斬獲敵軍主將的,我重重有賞。」

    聲音落下,諸葛攸身邊的兩名將軍便招呼著部下向前衝去。

    那些士兵剛衝上前去,便見一個晉軍斥候慌忙從隊伍後面趕來,見了諸葛攸便大聲說道:「將軍,燕軍……燕軍救援的來了。」

    「來了多少兵馬?」諸葛攸急忙問道。

    那晉軍斥候答道:「皇甫真帶著一萬輕騎狂奔而來,已經不足五里!」

    「啊?快,快傳令各部,在這裡集結。皇甫真遠道而來,我軍正好以逸待勞,迎戰皇甫真,等打敗了皇甫真,再來收拾裡面的人。張將軍,這裡就交給你了,你帶著兩千人守在這裡,不能讓裡面的燕軍知道援軍來了,也不能放一個燕軍出來!」諸葛攸慌忙地說道。

    那個張將軍當即答應道:「諾!」

    諸葛攸策馬回轉,帶著部下便向後駛去,而他的各部也在迅速集結,很快便結成了一個戰陣,只等候著皇甫真的到來。

    唐一明見十米外的晉軍不進反退,而諸葛攸也跑的無影無蹤了,便自言自語地說道:「難道是皇甫真來了?」

    宇文通道:「這個時間點,應該是皇甫真到了。」

    「哈哈,太好了,諸葛攸既然帶兵迎戰皇甫真去了,那我們也不能給他添亂,讓他們好好的打,不管誰勝利了,都能完成我們的目的了。」唐一明歡快地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