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明皇商

龍騰世紀 31 大勝 文 / 須生

    這並非沒有可能,只是沒人往這方面想罷了。王昱也被自己的這個想法嚇了一跳!

    有些事情敢於存疑是好的,但若是沒有根據的胡亂猜疑,那就是瘋狗一般的行徑了。王昱不想做瘋狗,因此,他要為自己的判斷找到充足的論據!

    「母后,孩兒告退。」襄王恭恭敬敬的磕頭行禮。能讓襄王稱為母后的,自然便是當今的太后,張太后了。

    「好,我兒這些天辛苦了。」一位儀態雍容的婦人頷首說道,正是張太后,「朝中的事兒不必每天都來請示,有些事兒你和內閣的幾位大學生商議著處理也就是了。」

    「是,孩兒明白。」襄王恭聲應道,「天色不早了,母后早些休息吧,孩兒告退。」

    張太后點了點頭,說道:「陪哀家用完膳再回去吧。」

    「是!」襄王心中頓時一喜,看來母后對自己這幾天的表現還是滿意的,大明朝的祖制,後宮雖然不得干政,但襄王卻明白,自己的母后不論在後宮還是在外朝,都是非常有權威的!能夠得到母后的支持……襄王心中頓時一陣火熱!就連眼光也炙熱了幾分。

    似乎是有所察覺,張太后不經意的輕咳一聲,說道:「不過,聽說外面有些言論,」說到這裡張太后頓了頓,似乎是歎了口氣,「有些話,其心可誅啊!」

    襄王頓時冷汗淋漓,此時卻不敢分辨半句,只能低聲說道:「是,母后說的是,孩兒立即徹查。」

    「謠言止於智者,」張太后輕聲說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有些事,控制一下也就是了,前提是不能擾亂了民心。」

    襄王喏喏的應了,心中卻是如驚濤駭浪般,起伏不定!張太后說的雖然隱晦,根本沒明說是什麼事情,但大家都是明白人,有些話說的過於直白反而不好,如此雲山霧罩一番,既全了母子之間的情義,也算是一個警告。

    從宮裡出來,回到自己的王府後,襄王的心情這才慢慢的平靜下來,對於母后似警告,又似勸告的話,襄王不敢有半點怠慢,其實這一段時間關於他就藩的一些話題,全部是他在暗中挑起的,他所圖甚大,有機會當然不會錯過!

    讓人從他就藩一事上做文章,當然是他的伎倆。他早到了就藩的年紀,但由於各種緣故,卻一直留在京城,這當然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只要留在京城,他就有機會,但若是就藩的話,卻是連半分機會都沒有了!

    看來自己最終還是要就藩啊!這條路是絕對無法避免的,襄王想到這裡,不由感到一陣無力,過了良久,襄王終於從無限的失落中恢復過來。就藩就就藩吧,不過,儘管要就藩,但還是要盡量為自己謀取一些權益才行!看來,還是需要在母后那裡下功夫啊,雖然她老人家對自己似乎有所不滿,但歸根結底,母后疼愛自己還是勝過疼愛皇兄的!或許可以從這裡入手,能夠為自己賺到不少籌碼!

    襄王暗暗打定了主意,既然直中不可取,那麼,便從曲中求吧!襄王眼中閃過一絲熾熱與瘋狂。

    隨著戰線前方的消息不斷的傳回,京師中的輿論也全部都與御駕親征有關了。就算是坊中的老頭老太太見了面,也都能扯上幾句與戰局有關的話,說上幾句皇上英武之類的祝詞。

    也難怪如此,此次御駕親征實在是太順利了!順利的不像話!

    薛祿薛侯爺的前軍剛剛抵達濟南府,漢王便開始閉門不出了,竟然沒有半分與天軍對抗的勇氣!待皇上親領的大軍到達樂安城下之後,漢王更是嚇得魂都丟了,不顧眾人的勸諫,出城投降。可謂是兵不血刃,便取得了勝利。

    這樣的結果自然使得剛剛登基的宣德皇帝陛下威信大增,此番如此輕易的平定漢王叛亂,所有的功勞自然都記在了這位皇帝陛下身上。

    兵不血刃的平定了叛亂,自然是班師回朝了。由於是得勝之師,因此,一路上的風光自然不必說。等御駕回到京師,卻是十二月,馬上便過年了。

    王師大勝回朝,自然有一番慶祝,各級官員們自然也是有一番升賞,此處不一一細表,反正是皆大歡喜就是了。當然,被囚禁的漢王自然是不在其中了。

    此時,沒人會惦記著這位失敗的漢王,當然,至於皇帝陛下是否惦記著他的這位叔叔,卻是帝王自己的事情了,下面這些為人臣子的自然不敢妄自去揣摩聖意。

    臨近年關,工作上的事情忙了許多,特別是王昱所在的考功司,要對地方官員這一年的成績進行考核,然後存檔,留作日後陞遷或是貶黜的憑據。

    雖然忙了一些,但一切都步入了正軌,倒也不覺得太累了。

    時間就這麼一天天的過去。轉眼間已是春暖花開的時節,宣德二年的春天到了。此時依舊延續這盛世的景象,交趾、韃子雖然時不時的挑起一些事端,但卻於大局無礙,邊軍將士用命,雖然交趾鬧得很凶,但明軍還是能夠控制住局面的。畢竟無論是安遠侯柳升,還是安平侯李安,都是跟隨成祖南征北戰的宿將,雖然面對交趾有各種各樣的困難,但還是能夠維持一個不勝不敗的局面。

    時間進入了二月。在張輔的授意下,王昱開始關注兩淮私鹽一事,按照張輔的意思,此次地方官府與軍方聯合,全力打擊不法鹽商的重擔,要由王昱挑起來!由王昱居中調度各地官府與駐軍,還包括錦衣衛的力量,這既是對王昱的信任,更是對王昱的考驗!

    王昱很清楚,如果他把這件事情辦好的話,那麼他在大明官場上的地位將得到更進一步的加強!雖然囿於資歷年齡的緣故,他的陞官速度可能不會太快,但可以想見,不久的將來,內閣首輔的位子除了他王某人之外,絕對不會有其他選擇!

    況且,此番打擊兩淮甚至整個江南的鹽商,對他把自己的勢力立足在江南將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若是能夠借助這個打破舊有秩序的機會,再加上王昱此時掌握的人脈,想要在江南立足並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甚至可以做到更好。

    看來是時候把山西的私鹽生意結束掉,然後調派人手,進入江南了!王昱在心裡暗暗琢磨著,山西的生意除了私鹽,其它的不論是糧食生意還是與韃子的貿易,在都已經步入正軌的情況下,王昱根本不可能結束掉。恰恰相反,特別是對韃子的貿易,王昱還會加大力度,大力發展。畢竟私鹽生意一旦停掉,那些被整合到一起的商家失去了一個利潤點,當然要通過其它的渠道來彌補。

    王昱現在糾結的是讓誰到江南主持大局。不論李瑋書還是姜光國,守成都是綽綽有餘,但進取卻是略有不足。江南破局,需要的是一個能夠總攬全局的人才,這樣的人卻實在是不好找!至少在王昱現有的人員中,缺乏這樣的人才。

    徐若愚的才能更多的是表現在官場上,對於商業上的一些事情,卻是勉為其難了。

    姜妍和李馨二人倒是合適,但王昱又怎麼捨得讓她們離開自己?況且所去之地還是千里之外的江南,這是萬萬不可的!但若是臨時找人的話,其忠誠度又無法保證,真是令王昱撓頭。張輔既然有了這個打算,說明各方面的準備已經差不多了,恐怕用不了多久,便要開始發動了!時間已經越來越緊迫了,王昱知道,若是還不把各項準備事項安排好的話,便會錯過這個大好機會了!

    雖然,在他的記憶中,宣德五年時,周忱以江南巡撫的身份徹查江南賦稅,這也將是一個機會。但是,首先一條,他自己既然有這個機會,為什麼還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呢?再說了,他與周忱根本沒什麼交往,屆時周忱如何會買他的面子?還有至關重要的一條,此時的江南士紳還未曾與文官合流,形成一個巨大的,無法撼動的利益集團,現在進入江南,可以說正是時候,一旦錯過了這個機會,恐怕就會事倍而功半!

    自己的實力還是過於單薄啊!王昱在心中感歎,的確,他王家本來就是個小門小戶,不過是因為他善於把握機會,經營有方,這才有了眼下這個局面,但畢竟興起的時間太短,底蘊不厚,可以說,這是一個瓶頸期,若想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至少在人才的積累方面,需要做的事情就有很多。

    房門輕響,姜妍端著一盞熱茶走了進來。王昱一見,連忙起身迎接,一邊說道:「妍姐來了。」

    姜妍把茶端給王昱,輕聲說道:「夫人和馨妹今天感了風寒。天色已晚,夫君還是早些歇息吧。」

    由於這幾天忙的很,王昱每天都是在書房這邊安歇,倒是有些疏忽了,聞言不由大為著急,連忙問道:「怎麼樣,大夫怎麼說的?」

    「倒也沒什麼大礙,」姜妍微微一笑,「今天妾身幾個到店裡去巡視,出了點汗,可能是閃著了。大夫已經開了藥,調養個三兩天便不礙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