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明皇商

龍騰世紀 11 江南之議2 文 / 須生

    正是宣德元年,一道奏折惹起了滔天巨浪!

    廣西布政使周淦巡視江南的一道奏折,揭開了大明王朝遮掩已久的一顆毒瘡——江南賦稅問題!

    奏章中痛陳了江浙地區賦稅沉重,以致農民大量逃亡!諸府農民多逃亡,田沒於海,租從何出?民生如此凋敝,國將何國?

    彷彿一顆巨石,激起了大明朝野千層巨浪!江南是佔大明王朝財政稅收三分之二的「國家倉庫」,如何能亂得?於是大臣們吵成了一團,互相指責,推諉責任!卻一點主意都沒有。

    莫非是這件事兒不成?王昱心中暗暗嘀咕,這可是件大事!事關國運的大事!王昱對這段歷史雖不熟悉,但卻也依稀記得,直到五年後,宣德皇帝才下決心徹查此事!而負責此事的乃是大明朝乃至整個中國古代都數得上的經濟改革家——周忱!

    想到這件事兒,王昱的心情便變得有些沉重。如今的大明王朝其實根本不像外表那般光鮮,不過是一個虛幻的盛世罷了。撥開這層粉飾的外衣之後,是一個千瘡百孔、幾乎無可救藥的軀殼。

    「伯父,按說在您面前,小侄不應該多嘴,小侄接下來的話,您就當是小侄胡言亂語吧!」王昱沉吟了半響,終於還是決定說說自己的一些看法,作為一個過來人,對大明王朝的看法。

    「就整個大明朝而言,最嚴重的問題,不外乎兩點,一是江南賦稅問題;二,則是對外政策!」王昱沉聲說道,雙目毫不避諱的直視張輔,睿智的目光中充滿了自信與低調的張揚。

    張輔聞言,目光如電般直視王昱,似乎想要看透王昱一般!王昱所說的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正說到點子上去了!眼下朝中正在為了江西布政使周淦的一封奏折而鬧翻了天,而這份奏折的主題正是王昱所說的第一個問題,江南的賦稅問題!

    他不由得再次審視王昱,這個少年真的非常不簡單!能夠看到這個問題的,除了那些朝中重臣之外,便是江南一些當地官員了。作為統籌全局的朝中重臣而言,能夠看出這個問題自然不是什麼難事,他們既然能夠官居如此高位,能力自然是有的,再加上他們是居高臨下,統籌全局,有什麼問題自然瞞不過他們!

    而江南本地官員中,除了那些尸位素餐之輩,只要有點能力的,都能夠從本地的實際狀況中發現一絲蛛絲馬跡,當然,能否由點及面,推及全局,就是個人能力問題了,在張輔的認識中,能夠有這種見識的官員,很少!

    但卻讓王昱一個小小的舉人做到了!而這個舉人還不過十六七歲的年紀!這意味著什麼?自然不言而喻!張輔心中暗暗歡喜,王昱絕對是未來幾十年大明王朝的肱骨之臣!

    行家有沒有,一試便知!僅憑王昱這兩句話,張輔便知道,自己今晚考較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往下也不必多說了,既然能夠發現這個問題,便已經說明王昱不僅有著不錯的大局觀與敏銳的洞察力。當然,僅有發現問題的能力還是不夠的,需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這需要時間的積累,只有歷練的多了,才能對問題有一個客觀深入的瞭解,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抽絲剝繭,將問題解決的圓融圓滿!

    否則,只是紙上談兵!

    張輔不希望王昱染上誇誇其談的毛病,因此,雖然他十分想知道王昱對這兩個問題是如何看的,但還是理智的制止了王昱接下來的話,「好了,昱兒,你能夠有此見地,老夫十分高興!」彷彿為了表達自己的高興之情,張輔哈哈大笑了幾聲,面色也是十分歡愉,看向王昱的目光也比平時少了幾分嚴肅,而多了幾分喜愛。

    「不過,你要知道,只會誇誇其談是沒有任何用處的!能夠發現問題固然是好事,但關鍵還在於如何解決問題!你現在還年輕,歷練不夠,不論看問題,還是解決問題,難免囿於自己的閱歷,而做出決定。因此,要多多增加自己的閱歷,先博而後才能專!」張輔語重心長的對王昱說道。

    「老夫也不瞞你,江西布政使周淦關於江南賦稅的奏折已經在朝中引起了滔天巨浪!」張輔長歎一聲,「只是,朝中官員都在那裡推諉扯皮,就連陛下也始終下不定決心!我看此事最終還是一個不了了之啊!」張輔面色憂慮,顯然他是傾向於大力整治江南賦稅問題的一派,只是眼下各種實力在朝中盤根錯節,不是合適的時機罷了。況且,再說句洩氣的話,這是太祖爺的祖制,想改,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

    除非當今陛下能夠力排眾議,乾綱獨斷。但此時的宣德皇帝剛剛登基,朝局都未曾完全掌控,面對一大群既得利益者的反對,是很難做出這個決定的!

    王昱知道此事的結果,直到五年後,宣德皇帝才重提此事。從而也早就了一代名臣,周忱。

    「恕小侄冒昧!」王昱忍了幾忍,最終還是對張輔一揖,目光有些游移的,不敢直視張輔,低聲說道,「此事還是從長計議的好!皇上剛剛登基,山東還有漢王虎視眈眈,外有蒙古、安南等外患!此時還是以穩定為主,似乎才是上策!」

    張輔目光一凝,目露寒光,直直的盯著王昱,根本未曾想到王昱能夠說出如此老成謀國的話來!雖然他不贊成再將江南賦稅問題拖延下去了,但無論從那方面來看,眼下都不是解決此事的時機!王昱剛才所說的那幾條,無一不是眼下的當務之急;相比之下,江南賦稅的確可以暫時先放放!

    因為,若是做的太過操切,江南一亂起來,大明朝可就真的亂了!

    張輔走到王昱身旁,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今晚在這吃飯吧,陪老夫喝幾杯!」雖然話不多,卻也充分的表達了他對王昱的讚賞之情,雖然只是家宴,但有資格陪張輔喝酒的人,遍數大明朝,也沒有幾個!

    王昱自然不會反對,恰恰相反,他還十分高興,這說明張輔已經認同了他!有了張輔的認同,一切當然不同!

    一頓飯吃的賓主盡歡,張夫人王氏更是眉開眼笑,臉上的笑容從來都沒斷過,不住的替王昱夾菜。張輔心情似乎也不錯,和王昱杯到酒干,喝的十分盡興。

    吃完飯之後,已經是戌時中了,張輔也不留王昱,雖然張夫人王氏顯得十分不捨,但也沒多說什麼,也不顧天寒地凍的,笑吟吟的親自把王昱送到了大門口,臨走時,拉著王昱的手,頻頻囑咐他要常來。

    回到自己的住所後,王昱與翠墨、秋痕交代了幾句後,便拉著徐若愚直奔書房,將今晚與張輔所談論的話詳細的跟徐若愚說了一番。

    「江南賦稅?」徐若愚意外的看著王昱,說心裡話,對於此事他還真沒有太多的瞭解。畢竟他不是江南人,也不是有司官員,更不是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的妖孽般的人物。因此,聽王昱說起此事後,他十分意外,不過,他畢竟才智非凡,對前因後果略作瞭解之後,便讚賞的點了點頭,「少爺今晚的建議非常中肯!如今的大明朝雖然看似平靜,其實正如少爺所言,內憂外患啊!此時並非解決江南賦稅的好時機。」

    「其實,不論是陛下,還是英國公、三楊等重臣,都明白這個道理,不過,周淦的奏折既然呈了上來,而且又是言之鑿鑿,這才不得不做出一個姿態來罷了!少爺且等著看吧,陛下肯定會下令嚴查,但怎麼查,由誰查,卻會含糊過去。」徐若愚對這些權謀之術十分清楚,「陛下畢竟剛剛登基,朝局不穩,還是以安定為主啊!」

    「嗯,我也是這麼認為!」王昱點了點頭說道。

    徐若愚看了看王昱,突然說道:「公子最近還是小心一些!」

    王昱一愣,有些不解的看著徐若愚,正要發問時,徐若愚接著說道:「公子當初在山西可是大大的折了漢王與周王的面子啊!」對於這段往事,王昱絲毫沒有隱瞞徐若愚,將自己如何與漢王、周王結怨的前因後果都說了個清楚,因此,對這些事兒,徐若愚並不陌生。

    「山西是九邊重鎮,漢王與周王總要顧及一些的,所以,在山西不敢也不能大肆發展自己的實力,只能小打小鬧!因此,李瑋書才會如此容易的便被公子收服;而章子正等人也順利的被公子收拾掉!這並不代表漢王與周王的實力不濟,而是他們有所顧忌,不敢在山西鬧得太凶!」徐若愚意味深長的看著王昱,沉聲說道,「如今,公子卻來到了京師,公子難道認為他們二位會輕易的善罷甘休嗎?」

    「這個……」王昱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他真是疏忽了這個問題!他總覺得漢王此時光顧著準備謀反去了,那裡會在意他這個小人物?而周王,王昱也覺得雙方暫時沒有交集的可能。畢竟從李瑋書口中得知,周王殿下所圖也是非小,攤子鋪的更是非常之大,一個被邊緣化的山西,恐怕還不足以讓周王過於計較!

    但徐若愚的話卻如當頭棒喝一般,讓他瞬間清醒,自己此時正身處虎穴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