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不知禁忌

第一卷 江南異夢 第十章 煉丹藥(下) 文 / 鏡中花有緣

    後來無名老道曾經說過,這種就是道家所說的『九鼎丹』,在此之上還有『太清神丹』的說法,也就是九轉仙丹。這在書上也有記載:作此太清神丹者,難於九鼎,然是白日昇天之法也,合之當先作華池赤鹽,艮雪,玄白飛符,三五神水,乃可起火耳。一轉之丹服之三年得仙,二轉之丹服之二年得仙,三轉之丹服之一年得仙…九轉之丹服之三日得仙。轉者,循環變化之理,如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是也。燒煉之時愈久,則轉數愈多,藥力愈足,成仙愈素耳。煉丹的過程,自然十分複雜,據《金丹真傳》說:一築基,二得藥,三結丹,四煉已,五還丹,六溫養,七脫胎,八得玄珠,九赴瑤池。

    這就是所謂的「九轉丹」。九轉丹以太清神丹最好,其次九鼎丹,其次「五石散」。就是服丹之外服藥,燒金煉丹之外,燒煉石。主要五種石,即丹砂,雄黃,白礬,曾青,慈石。他聽說兩晉南北朝時以此為時尚,但凡有錢人都以啃石頭為榮,啃完之後,面色紅潤,血流加快,據說非常有利於身體,吃多了還能成仙。他那次曾經為這個專門問過無名老道,老道捻著鬍子笑道:「成仙?吃多了確實能成仙,不過那得叫『屍解』。叫什麼不過是掩人耳目,其實就是死了,就是煉丹藥的祖師爺葛洪,據說是在羅浮山煉丹,丹成屍解的,其實還是死掉了,至於是不是成了仙,也許只有他老人家自己知道啦!這些東西,我都尚且不信,奈何能讓浮生信之?」

    話雖如此,很多道士卻不這麼想,他們認為屍解修煉到一定程度後就可登天成仙的具體形式之一。《酉陽雜俎》中記載說:人死形如生,足皮不青惡,目光不毀,頭髮盡脫,皆屍解也。白日去曰上解,夜半去曰下解,向曉、向暮謂之地下主者。太一守屍,三魂營骨,七魄衛肉,胎靈錄氣,所謂太陰練形也。意思就是人死的時候除了頭髮盡數脫落,而其他地方與活人無異的話就叫屍解,屍解對時間的要求是有講究的:最高境界是白天屍解,他們稱作上解,而在傍晚屍解屬下解。上解的特點是屍骸消失,而下解的特點是屍骸轉化為一件物體。

    古代的時候,民間流行很多有關於屍解的傳說。按道教秘籍《雲笈七籤》的說法,屍解的方式「有萬途」,比如水解、火解、兵解、杖解等。其中以兵解為例,修煉到一定程度後,抱木而臥,可羽化登仙。這只是一種屍解的形式,還有諸如水解,火解等,水解就是被水淹死,方法固然簡單但是很痛苦,火解則要複雜一些,道教典籍《無上秘要?屍解品》記載:「以藥塗火炭,則他人見形而燒死,謂之火解。」《雲笈七籤》中有一篇《太極真人飛仙寶劍上經敘》也說:「以錄形靈丸塗火炭,則他人見形而燒死,謂之火解。」意思就是說對於那些有志於奉獻出自己的身體被屍解的人,先在火炭上塗抹一種神奇的丹藥(當然也是他們自己燒煉出來的),當火炭上浮現出他的形狀時(這一條顯然難度很高),就立即點起一把火把自己燒死(這一條難度更高!)。顯然這種方法比水解更痛苦。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叫仗解的方式更為複雜,當然也更加神奇,按《赤書玉訣》秘載:「當取靈山陽向之竹,令長七尺有節,作神杖,使上下通直,甘竹乃佳。書黑帝符著下第二節中,白帝符第三節中,次黃帝符第四節中,次赤帝符第五節中,次青帝符第六節中。空上一節以通天,空下一節以立地。蠟封上節,穿中印以元始之章,又蠟封下節,穿中而印以五帝之章。絳文作韜,長短大小足容杖。臥息坐起常以自隨……此道九年,精謹不慢,神真見形,杖則載人空行。若欲屍解,杖則代形,倏欻之間,已成真人。」這些方法看來五花八門,但其核心含義只有一條,那就是物我兩化,化人入物或者化物入人,道家講究萬物轉化,平時的燒煉丹藥是在物物轉化的層面上面,而屍解其實就是上升了一級,達到了物我轉化的層面。

    上面提到的太陰煉形也是屍解方式之一種。關於什麼是「煉形」?這是道家最重要的自我修煉的方法之一。道家煉形法共有六類:太陽煉形、太陰煉形、金液煉形、玉液煉形、內視煉形、真定煉形。太陰煉形是其中一種。古時月亮別稱太陰,又為女性的代名詞。在道家裡,太陰煉形指根據女性特點進行修煉,「先煉形,而後煉神」,特點是「以血化氣」,不同於太陽煉形的「煉精化氣」。

    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道家在修煉時注重「神形雙修」,道士認為即使人死之後,也可煉形於地下,其地上的屍體面容不改,且頭髮、指甲照常生長,功成後可成仙。在羽化前,地上的屍體被稱為「守屍鬼」。《酉陽雜俎》中記載了兩則關於太陰煉形的例子:「朱道士曾游青城山丈人觀,至龍橋,見巖下有枯骨,背石平坐,按手膝上,狀如鉤鎖,附苔絡蔓,色白如雪。雲祖父已嘗見,不知年代,其或煉形濯魄之士乎?」又,「上都務本坊,貞元中有一家,因打牆掘地,遇一石函,發之,見物如絲滿函,飛出於外。驚視之次,忽有一人起於函,被白髮,長丈餘,振衣而起,出門失所在。其家亦無他。前記之中多言此事,蓋道門太陰煉形,日將滿,人必露之。」

    不過當時無名老道又說,雖然這些燒金煉丹實屬妄想,但是道家有些東西,比如導氣養生的辦法,確是得天地之精要,時常練習的話倒是大有益處,這正是他一直隨身帶著《抱朴子》的原因。

    聽見潘老爺一聲咳嗽,他的注意力又回到眼前,他看到在書案的後面,掛著一幅工筆重彩的畫卷,只是上面所描繪的東西卻很駭人:一個身材修長,看不清相貌的年輕人正在熊熊烈火中掙扎,身體的一大部分已經被火燒黑,在他旁邊還架著一口大鍋,裡面正煮著一個年幼的小女孩,旁邊圍坐著一些赤身裸體的男人,面目模糊,他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心想整天面對著這樣一幅畫,不知道晚上會不會做噩夢。

    他指著畫問道:「潘老先生,你這幅畫是不是有點恐怖?」

    潘老爺笑道:「年輕人,你有所不知,這是老夫花大價錢請畫師畫的『地獄圖』,旨在勸人向善,免得死後入地獄受此煎熬之苦。」

    「是這樣,」他附和著說道,他感覺這幅畫的背景很像剛才他看到的煉丹房,那些器物的佈局與他剛才看到的並無二致,但他什麼都沒有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