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金鱗大王

龍騰世紀 第二十一章 解惑(1) 文 / 豹神

.    南海落伽山,金鱗子懷著不安的心情步入了紫竹林中。片刻之後,便望見了盤坐在蓮座之上的觀音菩薩。

    毫無疑問,菩薩定是知曉了他已到來,微微張開了眼睛,一眼望來,正與金鱗子的目光相接。

    金鱗子心想,自己即便得了魚靈子的巫族秘籍,又與菩薩何干?因此也並沒過多顧及,很快就來到了菩薩的身邊。

    菩薩示意慧岸使者帶著捧珠龍女以及守山大神離開,自己則單獨引著金鱗子進入了潮音洞中。觀音的詭異行為使得金鱗子有些驚慌,不過這種心境僅僅只發生在在進洞之前,一入洞內,他的慌亂感就瞬間消失了。

    菩薩選定了蓮台坐定,神情雖不能用嚴肅來形容,但也顯得極為莊重。

    金鱗子心中充滿疑惑,只是立在一旁,試圖揣測菩薩的心思。這時觀音菩薩卻示意金鱗子就坐在她正前邊的蒲團之上。

    「菩薩讓金鱗子此來,有話不妨直說。」金鱗子剛一坐定蒲團,就對菩薩問起此次相請之事。

    面對金鱗子急不可奈的追問,菩薩的面容極為柔和,良久之後他才緩緩言道:「非公非私,卻是一件大事,對於你來說。」

    菩薩輕描淡寫的三兩句話,直把金鱗子說的是丈二摸不著頭腦,不過正所謂做賊心虛,金鱗子雖然沒有作賊,但是誅滅黑魚精並搶奪了他的寶物。這也是件不光彩地事情,因而他未及開口,又再度縮了回去。

    「菩薩,您是不是聽了些許關於我的流言,需知那些流言可是萬萬不可信任的。」

    「既然流言不可信任,那為何你要如此慌張?」菩薩說話的態度永遠是那麼隨和,但是隱約之間。\\\\金鱗子卻感覺她的隨和之間卻夾雜著些許綿力,使人極為壓抑。

    「我沒有,只是感到疑惑而已。還望菩薩盡快相告。」

    「金鱗子,你莫急。我來問你,在白骨山你只要降伏了白骨精即可,為何偏偏要取了那黑魚精的性命?」

    「菩薩,可是您向鎮元大仙保舉我去辦那份差事的,還說魚靈子與我有仇,正好交於我手。今番怎麼說出這般話來?」

    「好。不爭辯不爭辯。你幫助孫悟空降伏了妖魔,並救出了唐僧,我本該謝你。可是卻也要奉告你一句:天下萬法,僅有佛道乃為正統,其餘皆為旁門。旁門之中有少數正統之法,但多是左道之術,練則短時間有益,長時間卻極為厲害。」

    菩薩地話已經說的非常明確,而金鱗子也聽的非常明白。索性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直接向菩薩言道:「金鱗子是很貪心。可是金鱗子卻無錯,試問一本上乘的巫族秘法,如若落到如黑魚精魚靈子那樣一個狼子野心的妖類手裡,將是一件多麼可惜並且可怕的事情。我從其手中奪來,完全是行正道之舉,乃大大的正義之為。」金鱗子一番堂皇的自誇之言,說的菩薩都驚訝不已。

    可是菩薩自知,自己驚訝地不是金鱗子如何的厚顏無恥。而是他在說出如此話語之時,卻那般的正氣凜然,決非一般的扯謊者能做的出地。

    「金鱗子,既然你已挑明。我也就不再拐彎抹角,巫族秘法乃為旁門,非是正統,又是上古巫族所創立,歷代已久遠不說,很多玄妙的修煉法門,都是現今三界中人無從尋覓與考證的。^^你若胡亂練之。勢必會引起自身經脈的顛亂。甚至會……」

    「菩薩,既然你已承認巫族秘法乃玄妙的修煉法門。就應該知道它的可取之處。」金鱗子說到這裡,卻才壓抑地悶氣一下子就全都聚集在了他的心胸處,一時間,他滔滔不絕地擺出大道理來,最後竟提到了通天秘典。

    「請菩薩恕金鱗子之罪。不過這卻是實話。在翻閱了通天秘典之前,金鱗子的確認為其乃三界最為全面,並且所記錄的全是最玄妙的功法。可是自從得到魚靈子身上所藏的巫族秘籍之後,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上古巫族的智慧。」

    「上古巫族的秘術,地確堪稱最為玄妙的神通。」金鱗子稍稍遲疑了片刻,最後一字一句地說出這麼一段話來。總算是在菩薩面前道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他所表達的態度,卻是執意要讓菩薩接受他地想法。

    菩薩乃慈悲主,見金鱗子的態度如此堅決,果真妥協了。

    「上古巫族能夠統治三界,能夠創出先天諸道,可見其非同一般。你所言,我已記下。不過我卻另有一言相告。」

    「菩薩請直言。」

    「修此秘法,你當慎重,若有不解,全可以說與我聽,除非你怕我竊取了你的巫族秘法。」菩薩此番所表達的意思,金鱗子總算是聽出來了。

    「最初在東海的時候,老龍王就讓我來問菩薩,觀音菩薩博大精深,定然知曉何謂至陰至陽,只是我自己懼怕菩薩會因為此事發難,因此不來。此時見得,菩薩不但無怪罪之意,還有相助之心,何不趁著此時,向菩薩索問。」金鱗子不禁歡喜,沉思了半晌之後,便向菩薩言道:「菩薩,金鱗子借幫助唐僧脫困之機,暗中卻行此勾當,一切皆難逃菩薩法眼。不過,獲此秘籍之後,卻有極多疑惑,因此不敢擅練,還望菩薩解惑。」

    「想來你也不會那般鹵莽就去修這等變化無窮的功法,既然有諸多疑惑,不妨說出來聽聽。」

    菩薩如此禮遇,金鱗子自責當初真不應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更何況將此功法白白地浪費在自己身上,而不拿出來與菩薩一起分享,這本就不是一個明智的作法。

    如此,他便向菩薩說起了關於《寂滅》秘法地一切事宜。

    「魚靈子素來與你仇怨,皆因嫉妒心而起,你要搶奪他地功法,他寧可毀之而不與你,這也在意想之中,只是可惜了這本上古大巫嘔心瀝血所創立出來的秘法。」聽完金鱗子地講述,菩薩直搖頭表示不值,不過卻才聽及金鱗子講到最精彩之處,她倒有了自己的見地。

    金鱗子見菩薩道出可惜之言,但神情之中卻顯露出了明智之色,當下欣喜萬分,急忙追問道:「此秘法雖只剩下後半部分的突變修煉,但金鱗子知道,菩薩定然能夠參悟得出。」

    「突變修煉,講究採集天地之能,這能量不是恆定的,或者說本就長期存在的。而是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極限變化。就好似你在東海演練之時,如若只選頂滔滔而起的大浪,也許根本不可能採集到天地之能,但是如若你能遇到百年難得一見的五十丈高的巨浪,你定然能夠借助此巨浪之能,煉化體內元氣。」

    「這就是所謂的突變之能,山石本已蘊涵能量,可在沒迸裂之前,它對於我就毫無用處,但如若在迸裂的剎那,被我利用了,那就代表我控制並且汲取了這部分能量。」

    「不錯,就是這個意思。」

    「可是修煉突變之能,前提是需要吞食由三種材料煉製而成的陰陽丹。這三種材料分別為至陰和至陽的妖魔內丹,還有就是至邪的神仙骨髓。可是我卻無從考證它們具體為何物?」

    「陰陽丹?我也是第一次聽說。不過卻才你所提及的三種材料,至陰、至陽與至邪的含義,我卻知曉關於它的典故。」

    「如何?」金鱗子喜不自甚,隨即便追問道。

    「所謂至陰,指的便是長期採集天地陰氣而轉化為自身妖力的妖魔之屬性;而至陰的妖魔內丹,便是從這類妖魔的體內取出獲得。至陽便是長期採集天地陽氣而修煉妖力的妖魔之屬性;至於至邪的神仙骨髓,極有可能在那類已經具有了神仙之元氣,而擅自修煉魔功的神仙身上。」

    菩薩言及此處,金鱗子總算是明白了十之**。可是光是知道了這個道理,他根本達不成目的,也就無濟於事了。所以他決定弄的更為徹底一點。「到哪裡可以尋覓到這等妖魔和這樣的神仙呢?」金鱗子繼續追問了一句。

    「蓋天下四大部洲,妖類之多,數以億計,但是各有分類。東勝神洲乃祥瑞之地,受天地庇佑,因此靈氣最盛;北巨蘆洲乃苦寒之地,不受天地左右,不聚靈氣,卻多生寒氣,此氣廢之,無可借用。而那南部贍洲乃天下混雜之地,陰陽混合,逐漸相平,更不可區分,因此無可定論。只有個西牛賀洲,方才是上上之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