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金鱗大王

龍騰世紀 第七章 守侯〔2〕 文 / 豹神

.    那處可以看的見外界的水域中,金鱗子恢復成人身,谷之上。醉露書院

    峽谷中沒有雲霧可以使喚,金鱗子只能徒手在光禿禿的峭壁上向峽谷口攀爬。

    他伸出雙手,正欲催生妖力,好讓自己的五指能夠嵌入進岩石之中,可是他沒想到,就在他意念一動之時,他的那雙手,就不由地靠近了峭壁,隨後他由掌變爪,重重地按在峭壁岩石之上。

    五指深深地嵌入進了岩石之中,可是金鱗子卻沒有耗費絲毫的妖力。

    單憑著本體的強悍程度,他已經可以徒手穿透岩石。雖然修煉本體時,他是一條鯉魚,但是幻化成人,他的體質依舊強悍無比。

    五指扎入岩石中,金鱗子借助其力向上攀爬,偶遇到峭壁上有突兀出來的岩石,他就將身一躍,跳在巨大岩石上休息片刻,進而繼續向上。

    約莫過了一柱香的時間,他就以敏捷的身手,上到了峽谷口。這時,他卻才看清楚朦朧在峽谷口的那些貌似霧氣的東西,其實本是一團水氣,真正具有封印力的還是那縈繞在一起的黑色迷霧。

    以真氣護衛著週身,金鱗子試圖快速穿過迷霧層,卻不想,那迷霧層中有一道天然的巨網,肉眼根本看不見,但一感應到外力的侵襲,它就立即顯現出來,並發揮強大的攻擊力。

    一道道光芒穿梭在金鱗子的身邊,他左右躲閃,但見那光芒照射在岩石之上,登時就叫其破碎成渣。

    好厲害的光!

    金鱗子急忙迫出自己全部的妖力,在週身布下了個防護圈,然後迎光向上,做最後的衝刺。

    曙光就在眼前,金鱗子已經能看的見那峽谷之上的藍天與朵朵漂移的白雲。

    對自由的渴望增強了金鱗子地決心,他努力地擺動著身軀。在迷霧層中靈巧地躲閃著光芒的襲擊,而後他蓄積一股強大的妖力,攻擊在那道之上。

    轟隆……

    撲哧……

    光芒四溢,從迷霧之中傳來一轟隆巨響,響聲剛歇。一道閃電霹靂朝金鱗子侵襲而來。

    來吧,來的更猛烈些吧。醉露書院

    金鱗子將妖力全數蓄積在左手掌心處,硬是憑著血肉之軀,接住了那道閃電,破除了閃電地威力之後。從其手心處放射出一道暗紅色的光芒。

    閃電雖然沒傷及到金鱗子分毫,可隨之而來的卻是以股強大的壓迫力。那力量幾乎無孔不入。在金鱗子的頭頂。就好似壓下來一個揭不開地鍋一樣。

    重重迷霧快速蔓延,深入到峽谷之中,任金鱗子如何閃躲,如何借助妖力破除,那迷霧始終不散。其間夾雜地強大攻擊力。不斷侵襲在金鱗子的身上。

    啊……

    全身都堅如生鐵,可頭部卻暴露在迷霧地攻擊範圍之中。在不經意間,頭部突然遭受攻擊。他大吼一聲,懷著無助失望地心情,跌入了山谷,重新回到了冰冷的水域中。

    該死!可惡!

    憑藉著自己八成的妖力,根本無法撼動封印,金鱗子失望極了。無奈地徘徊在水域中,偶爾竄出水面,惡狠狠地詛咒著這個該死的峽谷。

    「看來不完成第四層次的修煉,我是不可能走出這個峽谷了。」失敗之後,金鱗子這樣總結到。

    不過想歸想,他還是有點不甘心。於是他想到龍骨神戟。也許他本人加上龍骨神戟地威力,就可以衝破封印。

    意識到這一點,金鱗子很快竄進了酸性水域,準備去尋神戟。

    龍骨神戟安詳地躺在水域之中,依舊將大半個酸性水域照那柔和的白光就好似絲綢一樣順滑柔軟,給人一種強烈的親和感。

    遊蕩到神戟邊,金鱗子依舊化為人身,可是當他正伸手去拿躺在水域中地神戟時,卻突然覺察到了異樣。

    不,不可能,這到底是怎麼了?

    他的手在接觸神戟的瞬間,居然毫無感覺。明明擺在他面前的神戟,居然是虛影,而沒有實體,他一手撈空了。

    這不是神戟?是一道貌似神戟的白色光芒?一時還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金鱗子是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神戟為什麼會在突然之間消失,又或者說,躺在水域中的根本就是一道白色光芒而已,而根本沒有什麼發光物。

    一次,兩次,十次,一百次……………

    金鱗子不斷地去撈神戟,可是伸手之處,空空如也。醉露書院

    龍骨神戟在這個酸性水域中,躺在了六十年,突然之間就消失了。還記得前一次見到神戟時,是在二十年前。可就在這短短地二十年間,神戟莫名的消失了。

    站直身軀,金鱗子望著水下的神戟。那的的確確是神戟,實實在在的神戟。

    可為什麼當我去觸及它時,卻完成摸不到呢?

    對此,金鱗子是想不明白了。但是他卻十分懊悔,龍骨神戟,這件和他生命同等重要的神兵,他居然遺忘了二十年。

    「沒有了神戟?我又如何去突破封印?這難道就是天意,天要亡我?」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金鱗子只能泱泱而回。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便進入了第四層次的修煉。

    生活再度被枯燥的修煉過程佔據,不過每日除了修煉之外,金鱗子還必須去做另外兩件事情,一個就是進食,另一個則是去守侯神戟,不斷嘗試著再度拿起它。

    再說那白荷,雖然身在蓮花池中,卻根本無法潛心靜修,每日裡除了完成必

    煉之外,她就幻化為人形,在落伽山上四處打聽著菩蹤。

    觀音菩薩自白荷歸來那日起,便隱身於潮音洞中,開始參悟佛門劫數。幾日下來,偶有所獲得,正值西天佛會之期,她便離了南海,去了西方。

    菩薩離去,落伽山依舊井然有序,絲毫不見有任何變化。只有個白荷,在獲悉菩薩走後,立即化為人形,欲去往萬魔峽谷探察一番。

    不巧的是,守山大神發現了她的意圖。將其攔住,並勸說她回了蓮花池。

    苦惱萬分的白荷,心緒煩亂不堪。偶爾一低頭,卻在不經意之間瞥見了池中的另外一尾鯉魚。

    「你看什麼看,知道白荷姐姐的苦楚嗎?」

    白荷對著池水中的鯉魚說道。而鯉魚卻好似聽的懂她地話音,立即停了下來。徘徊在其周圍。並從水中探出頭來,側身望著白荷。

    「要是你能聽的懂我說的話,就為我出個主意吧,我真的很想去見金鱗子。」

    白荷兀自說著,然後望著後山的紫竹林發呆。良久。從池中突然冒出一句人話來:「金鱗子,你說地是幾百年前,菩薩帶回來的那尾金色鯉魚嗎?」

    這貌似極其平常的提問。卻好似雷聲炸響在白荷的耳邊一般。她下意識地低下頭來,然後又望了望四周,最終才確信剛才的話,是由鯉魚所發出。

    「你?你竟然會說話,難道……」白荷立即意識到,原本遭受妖氣侵襲地不僅僅是自己一個,其實池中的鯉魚也遭到了波及。

    「你別誤會,我可不是什麼妖物,當初侵入我體內地妖氣,已經被菩薩盡數化解了,如今地我,修煉的可是仙道元氣。」

    「你懂得修煉?」白荷驚奇地問到,沒等鯉魚回答,她又補充說道:「一定是金鱗子教你的,是不是?」

    「他才不教呢,是我偷學了。原來這種生活方式叫做修煉啊?是不是修煉到一定時候,就會像你們一樣,能變化成人形呢?」鯉魚問的話很天真。畢竟尚處於這個階段的靈感,還不具備一個下界為妖地資質。

    「那可不是短時間內可以達成了,除非你有什麼奇遇。不過呆在這個地方,估計是沒機會了。」

    此時的靈感,靈智完全被開啟,並暗中進行了修煉,但是對於人類的語言,他還僅僅只停留在模仿地階段,只是他的模仿層次較高。並且,對落伽山上發生的一切,他還進行過一些簡單的思考,多少知曉了點人情事故。

    見到白荷的表情,他頗感覺失望。不過沒有太大**的他,很快就將其淡忘了。

    「你很想去見金鱗子,那為什麼不立即就去,而要在這裡苦惱呢?」

    白荷無法回答鯉魚的提問,只是自言自語地道了一句:「哎,去了又能怎樣,不還是見不到他嗎?」

    「為什麼見不到?不就是被關在了峽谷中嗎?而你有眼睛的,應該能看的見啊。」

    「峽谷之上有一道破不了的封印,我進不去,他也出不來。」

    「封印?封印是什麼東西?」鯉魚隨口問了一句。不過,對於封印這個名詞,他好似有些記憶。

    「不是東西,哎,說了你也不知道。」白荷說完,便不再理會靈感。

    封印?封印究竟是什麼?靈感努力地搜尋著記憶,他的腦海裡依稀有這個名詞的影子,雖然極其模糊,但是卻讓他忘卻不了。

    良久,他突然想起來。

    而使白荷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靈感的這一不經意間的記憶,圓了她的心願。

    「你不說我也知道。因為有一次,菩薩曾經和文殊尊者在蓮花池邊談論過這個問題。」

    「慢點,你說慢點。」白荷哪裡肯放過這等機會,連忙追問道。

    「菩薩與文殊尊者的對話我還記得一些,好像他們還聊到過攻破封印的方法。對,就是封印。原來我是在那個時候聽到這個東西的。」

    「封印,他們多次提到這個『東西』嗎?」白荷就著靈感地話,追問了一句。

    「的確,我聽菩薩說過,只要穿上一件寶物,就可以破了封印。而那樣寶物就在落伽山上。」

    「在落伽山,莫非你知道那件寶物?」

    「我當然知道,不就是潮音洞外,那棵長年用甘露滋養的不老樹的枝葉嗎?當時我聽的特清楚了,還為此事想過好長一段時間呢。不過我還是想不明白,為什麼穿上不老樹的枝葉就可以攻破封印,真奇怪。」

    意外地驚喜,這絕對是意外地驚喜。如果真如靈感所言,只要白荷帶上不老樹的枝葉,就可以進入萬魔峽谷了。

    欣喜萬分的白荷忍不住去親了靈感幾口。

    「我要暫時離開一夥,可別告訴菩薩哦。」白荷立即出了蓮花池,在潮音洞外採集了些許不老樹的枝葉,然後火速離開了南海,騰雲來到了萬魔峽谷之上。

    說來也很湊巧,白荷所處的位置,正是金鱗子選擇突破封印的出口。因為這個地方的迷霧密集度最弱,看似極易突破。

    不老樹是由玉淨瓶中的甘露滋養而長成,其枝葉當中一定含有大量的甘露精華,有百毒不侵,萬法不入的神效。

    白荷如此作出分析,也就下定了決定,將枝葉粘在週身,然後跳進了峽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