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雍正風雲1711

京城之戰(上) 第三十一章:康熙爺 憤怒了 文 / 楊梓

    李貴人在為送皇太子什麼禮物而煩惱,時不時的看看這件隨手扔掉,然後又繼續翻翻那件,雖然曾經送四皇子的金蝴蝶,但這裡面也有不少是看在弘歷的面子。現在若是讓她再把這蝴蝶拱手送與他人,恐怕心中平添百般不捨,所以現在的她寧願勞心費神,埋頭於成堆的,各式各樣的,大小不一的錦盒中,也不願意輕易的拿出盛放蝴蝶的錦盒來。

    翡翠看著被煩惱困擾的李貴人,不禁樂了起來,莞爾過後便朝李貴人走過去,手裡多了個錦盒。只見她把那錦盒往李貴人面前一放,輕鬆的說道:「主子,您就把這蝴蝶送了吧。」

    「那怎麼成,這麼貴重的東西我還要留著呢,哪怕以後弘歷回雍王府了,贈予弘歷也比贈給胤礽好的多。」李貴人手裡把玩著蝴蝶,不捨與高興交織滿臉。

    翡翠拿自己的主子,一向沒有辦法,有的時候覺得她成熟的超越自己的年齡,而有的時候卻發現她也有像小孩子的一面。也學在人的本能中,都有像小孩的這一面,只是這些往往被我們自己所忽視,或者是沒有被自己發現而已。

    左右看了看,翡翠覺得是在沒有太好的選擇,這裡大多或是嬪妃用的裝飾品,或是比較貴重的金銀首飾。雖然這些東西李貴人這裡不少,但她卻也捨不得送與皇太子。無奈翡翠順手拿起離自己最近的一塊玉硯,沖李貴人說道:「主子您看這塊玉硯送給孩子如何?」

    李貴人也正在為送什麼東西而煩惱傷神呢,望著眼前一屋子的東西,拿那個都覺得好都捨不得,聽到翡翠這麼說,趕忙回頭。看到翡翠無奈的站在自己面前,手裡握著一塊同體烏綠色的硯台,建議道。

    「啊呀呀,這可不行。」李貴人趕忙回身,一把從翡翠手裡「搶」過硯台,一臉正色的說道:「你可知道,這硯台是準備留給我侄子用的,他雖一身武藝但文采也是不能忽視的,到時候我那侄子金榜題名了,這是他的禮物。」李貴人說完,嘴裡不自覺的發出不捨「嘖嘖」聲,然後小心翼翼生怕掉地上摔碎了,把硯台又放回了原來的位置。

    翡翠看著李貴人這般模樣,心裡暗暗的嘲笑了一番,便又低頭開始幫她「尋覓」能讓她看的順眼又捨得的「獵物」。李貴人則是一會兒拿起這個在手裡把玩一下,最後不捨得送人,於是又乖乖的放回了原位;一會兒又覺得那個送人可以,但待到真要把它送出去的時候,卻又下不了決心,只好又一次對自己妥協,把手裡的東西小心的放了回去。

    李貴人一臉不捨與惆悵,翡翠則是面對這樣左右不定的主子,哭笑不得。

    「主子,您看這個可以嗎?」說罷,翡翠在李貴人面前展開了一幅畫,邊給李貴人看邊說:「這個太子能喜歡,我們又用不著。」

    「啊呀呀,我說翡翠啊,你就繞了我吧,這可是皇上御賜給我的,這個怎麼能捨得。」李貴妃又一次趕忙跑到翡翠身邊,麻利的收好了畫,然後命令翡翠繼續尋找。

    翡翠6歲進宮,12歲便跟著李貴人,一直在她左右侍奉,所以兩人頗熟甚至情同姐妹,所以貴人面前也會偶爾放肆起來。李貴人雖然身份尊貴(怎麼說也是康熙的女人)卻也不予計較,有時候竟然來。

    翡翠順手從櫃子裡拿出一盒去年高麗國進貢千年野山參,這山參雖然是高麗國進貢的,卻也僅有幾支,康熙甚為看重。若不是李貴人以自己身子弱,所以這麼久以來也未有孕,才得以從康熙那裡拿來了兩支,把其他嬪妃氣的眼睛都紅了。

    這山參很是罕見,所以高麗國進貢後,康熙就命人重新包裹了一番,這次裝山參的錦盒都是實木製造的不禁好看,而且儲存的時間也夠長。翡翠手裡拿著沉甸甸的錦盒,反覆摩挲了兩下對李貴妃說道:「主子,要不我們就把這山參該太子送過去得了。」

    「啊呀呀」李貴人還是用她一貫常用的唱詞來假裝驚訝,道:「這可是皇上賜給我補身體的,你知道,這是千年的野山參,在整個皇宮也不過5支。當年本宮拿到了兩支,可把拿下平日裡在我面前耀武揚威的醜女人氣壞了,一個個眼睛像兔眼似的,紅彤彤的看著我,別提多解氣了。」李貴人彷彿想起了,去年大快朵頤的時刻,臉上掛著勝利的微笑。

    「可是娘娘,你要是這個也不讓送的話,那我們可真就沒什麼可送的了。畫不給,硯台又要留著給您的侄子,那我們送什麼呢?再說這山參雖然珍貴,可平日裡我們也用不著,即便用得了,也可以讓太醫開服方子再拿幾個便是了。」翡翠嘴掘的老高,不耐煩的說道。

    李貴人雖然覺得翡翠說的話有幾分道理,宮裡倒是不缺人參這東西,雖然我這個是野山參而且還是千年的,但平時不光是用不著,即便要用再去太醫院要也不是沒有。但李貴人一直以來對太子沒什麼好感,覺得他是個好吃來坐,喜歡作威作福的傢伙,一想到要把這人參送與他,卻也不大捨得。不,確切的說,無論送什麼給太子,李貴人心裡都會有不甘。

    「主子,咱就送這個吧,要不然我看就只有送太子那些胭脂水粉了。」翡翠無奈的說道,她現在對挑選禮物已經徹底失去了耐心。雖然在翡翠眼裡,也一樣看太子那傢伙不太順眼,但作為奴才卻沒有膽量說叨半句,只能平日拿他裡開些無傷大雅不痛不癢的玩笑罷了。

    「嗯,這到也是,也確實沒有適合的送給胤礽。」李貴人說完,心裡恨恨的痛了一下,然後又說道:「那好,我們就把這人參送給他罷了。」

    「好的,那我就將這兩盒包好了,您給太子送的時候要也方便。」翡翠說罷,拿起櫃子裡兩盒包裝精美的人參,出了裡屋,去給李貴人收拾,好讓她送過去的時候拿著方便。

    *********

    在養心殿的休息的康熙卻再也無心躺下午休了。收到張長庚的奏折已經兩天了,他雖然故意沒將此事在早朝上提出,以便以觀後效,卻也無論如何不能讓自己平心靜氣起來。

    今日張長庚又一日送來三道奏折,痛斥科考舞弊在南京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了。

    第一封奏折裡說道,南京舉子大批上街遊行,阻礙交通,使南京一時間陷入混亂當中;第二封奏折裡說道:舉子們出於義憤,把考場匾額上的「貢院」兩個字塗寫成了「賣完」,還有一群考生竟將財神廟裡的財神泥像抬到了夫子廟裡,江寧城內萬人空巷,觀看考生們抬著財神爺遊街;章程更抄錄了一副揭帖對聯:「左丘明雙目無珠,趙子龍一身是膽。」這分明是指斥主考官左必蕃對舞弊行為視而不見,副主考趙晉膽大妄為,貪贓枉法;第三封奏折則是希望皇上能明察秋毫,查出這幕後主謀定要以國法治罪,還眾多南京舉子一個清白。而且在第三封奏折裡,張長庚還暗示到,這幕後主謀定是朝中之人,此人對朝廷的事上上下下裡裡外外知道的甚是明瞭,卻始終沒有提到這個人是誰。

    康熙身子躺在龍塌之上,心裡卻早如被十個饅頭噎著了似的,都不能順氣。這些人真是越來越大膽了,連朝廷一向重視的科舉都干從中舞弊,私受錢財從中受賄,看來是不下大力氣整治不行了。

    想著想著,康熙就越是來氣,順手抄起茶杯「砰」的一聲,摔的粉碎。陳公公伺候康熙多年,深知他一個很能自制的皇帝。而今能讓康熙生氣的案子定是有關國家社稷的大案。

    小說網(|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