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雍正風雲1711

正文 第十三章:上奏 文 / 楊梓

    陳家輝聽到對付張長庚還有計策更是開懷,連忙問戴錦道:「還有什麼好的計策?」

    只見戴錦不慌不忙的舉起酒杯抿了口酒後說道:「對付張長庚,這老東西用彈劾可不行。」說罷,他抬眼看了看陳家輝,但陳家輝並未做出任何反應,一心只想聽他說,頓了頓戴錦說道:「據屬下所知張長庚和韓世琦私下裡做一些不法之事,私自經商販賣禁運之物。」

    「哦,連這個你都知道?」陳家輝驚奇的說。

    「其實還是戴鐸的一些朋友在京城裡做官,我聽戴鐸說的而已。」戴錦說著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眼睛望著戴鐸,抱有一絲歉意。

    「看來你們兩兄弟真是神通廣大,那個都不能小看啊?」陳家輝邊說邊拍手掌,甚是高興。

    「四爺,像這種事情我們沒有把握是不能旁聽亂信的。」身旁的科多木提醒道。

    陳家輝聽罷,雖然並沒有表態,但是還是示意讓戴鐸說下去。戴鐸心裡知道是科多木心中起了嫉妒之心,心裡有些不滿,但看在陳家輝的面子上,也不好發作,硬是吞下了,繼續說道:「這次我們不能再上書彈劾了,如果上書,恐怕皇上還沒看到折子,張長庚就已經接到消息把貨物轉移了。」

    陳家輝聽罷故意問道:「難道張長庚也是替別人辦事?幕後的這個人到底什麼來頭,皇子的折子都敢私自拆看?」

    「四爺可能還不知道吧,張長更真正的柱子是皇太子。」戴錦得意的說道。

    「那依你的意見,應該怎麼辦?」其實有些東西陳家輝心裡早已有個大概,只是想試探一下戴錦戴鐸的智慧而已。

    這時科多木痛心疾首的反駁道:「戴錦,戴鐸,你們朝中並無人,到底是從哪裡聽來的小道消息,四爺萬萬不可信,以免誤了大事啊。」

    戴錦,戴鐸雖有智謀在胸,卻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被別人欺負,更何況官海深淵,看到科多木這樣,不免心中萌生隱退之意,心中已有打算便說:「科多目,不必多疑,四爺更不必不相信,家父曾在朝為官,雖早已隱退,但對朝中之事也略知一二。如今這事,四爺只須表面上彈劾榮國府,私下裡調查張長庚所做不的見不得光的事情。只要四爺彈劾榮國府,張長庚心裡就會害怕,巴不得四爺早些籌集好銀兩拍拍屁股走人呢。所以,張長庚和韓世琦的那份銀兩也會隨之備齊。而且只要榮國府出資,南京其他商賈恐怕也不敢托大,到時候賑災銀兩四爺想不要都不行。」

    陳家輝聽到這裡,心裡對戴錦戴鐸已漸生敬意,決心收下他們兄弟,只是表面上並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戴家兄弟講的容易,恐怕做起來,並非如意吧」科多木故意刁難的說。

    戴錦看到此,更是下定決心離開四王爺,給弟弟一個眼神,戴鐸便已會意。只見戴錦不慌不忙的說:「四阿哥,我兄弟二人雖有些小聰明,但終究秉性不佳,才疏學淺,恐會讓四爺失望。再加上我二人並不熟悉宮中規矩,若是冒然跟隨四爺進宮也會憑空生出許多枝節,思量利弊還是留在這裡比較好。不過,為報答四爺的知遇之恩,我兄弟已決定將家產全部變賣後悉數捐贈給災民,也為其他商賈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科多木聽此,表面並不言語心裡卻甚是歡喜,但終究安奈不住內心的喜悅,趕忙舉起酒杯說道:「既然戴家兩兄弟決意一要走,人各有志,我也不便挽留。來著是客,在下敬兩位一杯,以後又什麼事能到我科多木的言一聲,在下一定全力相助,我先乾為敬。」說罷,舉杯痛飲。

    看到科多木這樣說,陳家輝覺得若是在不給他點顏色看看,恐怕剛剛收下來的兩個得力助手,就要被這個人虛偽之人趕走了,便厲聲呵斥道:「大膽科多木,你表面揚善內心陰險,排賢妒能,真是枉我對你那麼信任,讓我傷心,你還不知罪。」

    科多木看到陳家輝生氣,連忙起身跪下,泣不成聲的說:「四爺,小人無能心狹窄,看在我伺候四爺這麼多年的份兒上,就原諒屬下吧。」

    說道這裡,看陳家輝臉色依舊未改,便轉向戴家懇求道:「戴家兄弟,你們留下來吧。我科多木已知錯,先拿項上人頭保證,絕不再有下次。」

    戴家兄弟人品純良,恐自己走後,科多木會因此受到責罰,不忍為難他,兄弟二人便紛紛點頭答應。

    這時陳家輝的臉色也轉陰為晴,神情大好。其實,陳家輝本是喜怒不形於色之人,但這次若不表現自己的脾氣,恐怕戴家兄弟不會留下,遂故作生氣。

    「現在正是本王用人之際,而能得到戴家兄弟的幫忙,我真是求之不得,更何況戴家弟給我出了這麼一個好的計策,以解我燃眉之急,我心中甚是歡喜。」陳家輝道。

    戴家兄弟聽到此話,知道陳家輝是真心留他,便謙虛的說道:「恐怕日後還會給四王爺添不少麻煩,若真是這樣還請四王爺海涵。」

    「既然來我四王府,便是一家人,什麼海涵不海涵,本王定會那你們當親兄弟相待。」陳家輝說道。

    「四王爺這麼說真是折殺在下,我戴家兄弟何德何能竟能跟四爺做兄弟,真是大大的不敬啊。我兩兄弟雖然不能和四爺做兄弟,但能做四爺手下,不敢說為四爺分憂,僅能待在四爺身邊就已然是前世修來的福分。」沉默了許久的戴鐸說道。

    陳家輝,見戴鐸開口,想來二位已決心留下了,心中豁然開朗起來,舉杯便要敬大伙。此時,一直在地上跪著的科多木,看到此情景心裡也鬆了一口氣,爬了起來舉起酒杯道:「戴家,兄弟適才多多得罪,還請兩位釋懷。」

    戴家兄弟那會計較這些,附應的飲下了酒。戴鐸又說道:「我看四爺龍行虎步,將來定是能流芳百世之人,若四爺想在金陵把張長庚,韓世琦拿下,還須一人定力相助。」

    「噢?」陳家輝聽到此話有些驚訝。

    「這人雖然沒有飽讀詩書,但卻智慧過人,想來四爺若是收下對四爺將是如魚得水,如虎添翼。這人不是別人,就是鬧市賣狗肉的李衛。」既然投奔四爺的決心已定,戴鐸毫無保留的說道。

    「李衛?」金昆反問道,然後又說:「難道是給我們通風報信,說四爺已經在集市找到的那個人。」

    「是,正是此人。」戴鐸道。

    「別看此人是一市井小民,從小在集市長大,沒見過什麼大世面。但此人精明到家,有龐統之智,諸葛亮之謀。」戴錦補充道。

    陳家輝早就知道古人想比現在人聰慧的多,南京更是臥虎藏龍之地,但萬沒想到一個市井之徒竟然有這麼大的本事,但今天既然已經請了戴家兩兄弟,就不好再把李衛請來。戴錦,戴鐸兩兄弟既然言已即出,又不能薄了他們的面子,便說道:「改日,我把李衛請來,戴家兄弟作陪,到時候可已定要力挽李衛啊。」

    「那是,那是」戴家兄弟附和道。

    這頓飯,在皆大歡喜中用完,是陳家輝願意看到的,雖然其中有些不愉快的小插曲,但總算是以大團圓告終。陳家輝甚是滿意。轉眼已是深夜,陳家輝與金昆做在案前,由陳家輝說明大意,金昆執筆(作為現代人的陳家輝,讓他寫古文奏折實在是有些為難,所以他要金昆過來)。金昆雖是一介武夫,但在四王府待的時間不短,對於這些事還是十分順手,手到擒來的,並不是什麼為難之事。不一會兒,陳家輝看到金昆已然寫完,心中不免有些興奮。現在的他迫切的想知道,這個奏折送到朝廷,會是什麼結果。想到這裡,他的、臉上不知不覺浮現出一絲令人難以察覺的微笑。

    果不其然,康熙接到奏折,滿朝上下炸開了鍋般沸騰了。在位多年的康熙這下猶豫了,一邊是皇子,一邊是自己信賴的親信,這碗水要端平,偏向那一邊都不穩妥啊。聰明的他並不言表,自己的意見,讓滿朝文物去猜,而朝廷眾多官員大多都是見風使舵,揣測皇上的意思行事,多數不敢多言,只有少數人歸隨幫派依自己柱子的利弊上書言表。通過這件事,陳家輝看清楚了現在朝野的幫派和某些人對他的態度。

    但陳家輝並不多言,他知道,奏折報上去了,只等消息就好,其他的只能看勢而為了。

    榮國府上下現已慌張,這次彈劾雖然並不是天下大不違的大事,但籌集賑災是皇上的意思,自己從中阻撓便是和皇上過不去,違逆皇上的意思。而且,上奏的人又是皇子。四皇子雖不及皇太子和皇八子那樣深的皇上喜愛,在朝野有大的權勢,但怎麼說也是皇子,看在這層面子上,康熙會更加重視,絕不會坐視不管。

    此時,榮國府才正真認識到,得罪皇四子的下場,時已過去等待榮國府的是下場,將會受到什麼懲罰。想到這兒,曹寅心裡甚是忐忑,坐立不安,如熱鍋螞蟻般,在地上來回踱步。

    小說網(|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