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修者傳說

龍騰世紀 第一百五十六章 助天為虐 文 / 易者

    隨著火油彈一個個被砸進車陣,龜縮在內的狼子終於忍受不住煙熏火燎的折磨,嘶吼著衝了出來,殺向嚴陣以待的烈虎軍。

    此時的黑焰營卻沒有再仗著遠超當下水平的護具兵器橫衝直撞,連續二番激烈搏殺,雖無人傷亡,也耗費了這群惡徒相當的體力。面對萬人規模的衝鋒,黑焰營默默歸陣,調勻內息,靜待下一次殺戮。

    烈虎軍中一聲令下,一排重型連弩被推陣前,每一台連弩一次發射便可射出三支弩槍。所有槍矢,都已被事先固定在絞盤之,一波射盡,只需更換絞盤,便可再次發射,根本不需費力弦。這一設計大大提高了弩槍射速,使之成為能夠大面積殺傷敵兵的利器。

    號令聲下,弩槍齊發,當先一波狼子紛紛中槍,被強大的衝擊力刺的向後飛去,往往一支弩槍能夠串好幾人。

    一陣槍雨之後,則有弓弩手對逃過一劫之人做著精準射擊。此次衝殺過來商洛人可沒有馬匹,這意味著他們想要衝到烈虎軍陣前,需要承受更多的遠程打擊,這些衣不遮體,身連皮甲都沒有一件之人,在密集箭雨的覆蓋下,沒有一個能夠衝過箭網封鎖,來到烈虎軍面前。

    隨著眾多狼子不甘倒地,天中漫天凶魂無聲咆哮。尚未砍殺便屈死在陣前的魂魄中匯聚著濃重的不甘和戰意,萬條滿懷戰意的凶魂化作滾滾陰雲,開始凝聚融合,這是即將形成戰魂的徵兆。

    洛意一見天中有變,立即飛天際,擲出一顆幽綠晶球,將初具雛形的戰魂攝入球中。

    回到陣營,洛意嘿嘿笑著,說道:「各位,這條戰魂已經凝聚,不太好分配,不如就由我先占一成,下次再有,我不取就是,如何?」

    眾人互視一眼,只得應了。烈虎軍中修者就屬洛意資格最老,唯一有資格跟他叫板的就是赤霞子,不過他似乎對魂魄不是十分熱衷的樣子,也是大度的成全了洛意。

    洛意喜得戰魂,老懷大暢,一張褶皺老臉,現出了燦爛笑顏。他前日裡剛得一具好骨魔,唯獨缺一魂魄,現在立馬又得一條好戰魂,只要帶回好好祭煉一番,就是一具強大的骨魔戰將。

    屠盡來襲狼子。黑焰營再次受命,作為先鋒入陣探查。

    黑焰營踏入車陣,此時陣內已經沒有多少活人。翻看了幾具屍體,多是自盡身亡。眾所周知,狼子一大嗜好就是喜歡凌虐俘虜,看著獵物痛苦的死去。所以他們想當然的認為,其他人族國度同樣喜歡以虐殺取樂。為了不使族人遭到凌虐,他們自己動手,自我了斷了。

    眾人分散搜尋,不多時就發現,車陣一角正有幾個缺胳膊斷腿的青壯,帶領著一群老弱婦孺,拚命的宰殺著牛羊。這也是商洛一族的慣例,即使亡族,也不給侵略者留下半點好處。

    黑焰營見得此景,不用誰下令,齊齊將屠刀伸向了最後一群活物。

    要砍殺無力反抗之人其實很容易,見慣殺戮之後,砍一顆人頭,或是一百顆人頭,其實沒有什麼區別。關鍵就是體力問題。沒有經過特殊訓練之人,斬殺十人左右也就手軟了。然而黑焰營都是什麼人?他們可都是殺人不眨眼的狂徒。要讓他們殺人殺到手軟,那可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一顆顆頭顱,不論美醜老幼,都被砍下。然後被堆放在一邊。這些都是戰功,不能隨意亂扔。

    「殘忍啊,戰爭真是太殘忍了。無休止的爭鬥,到底能孕育出什麼呢?」穿越者卓一凡沒有加入殺戮,他只是走在屍海之中,思索著該如何融入這個世界。

    作為一個來自所謂文明社會之人,卓一凡還是有些不習慣大規模的殺戮,因為他所在的那個時代。屠殺已經超越了視距的限制,不為常人所知。要殺人只要按一個按鈕,自有那精準的科學兵器將目標完全摧毀,他從前根本就沒有見識過如此鮮血淋漓的場面。

    凌別信步走來,笑道:「你觀此景,能想到這一點,就說明戰爭還是能夠孕育出一點東西的。」

    「可是這個代價太沉重了……修者有這麼大的力量,為什麼總要用在爭鬥呢?」卓一凡艱澀的說著。

    「你這就是不明因果的大惑啊!」凌別歎息一聲,說道:「修者能夠超然於世,憑借的,是修者之心。修者之心由道而得,只要本心不動搖,便無人能夠剝奪。然而修者之力,又是從何而來,天地五元,日月星三光便是修者一切力量來源。故此,修者想要源源不斷的獲取天地之力,就必須遵循天意而行。」

    卓一凡聽言,大驚失色,不由結結巴巴問著:「你、你是說,當下這番場景是天意?」

    凌別點頭道:「不錯,一切的毀滅皆非偶然,而是有一種層意志推動的結果。凡人眼界無法超脫世俗,所以只能以凡間俗理來解釋所見所聞。而修者,卻能夠看到冥冥之中的天意。如果說,我們所行之事被人稱為暴虐,那也是助天為虐。」

    卓一凡一臉不敢置信的神色,喃喃道:「助天為虐……這、這怎麼可能!」

    凌別說道:「天地由道而生,卻不是大道。任何事物,一旦偏離大道,就無法完美,這方天地也不例外。」

    「人若體中有疾,會尋求醫者醫治,倘若天地有疾,又有誰能夠醫治呢?你所居住的那顆星球,就是因為無人醫治,所以才走向了毀滅。」

    「濫用力量之族,對於世界,就相當於疾病。天玄星在遙遠的太古時期就有過一次重病,那是天靈與地靈二族交鋒的年代。那次爭鬥差點毀天滅地。所幸,這兩種惡性病毒最終同歸於盡,自取滅亡。不然,你、我都沒有機會出現在這裡了。

    「該死的凌別,竟然說我是惡性病毒……」天虛不滿的在凌別心中翻騰了起來。

    不理那暴跳如雷的天虛,凌別繼續說著:「我們所經歷的,或是屠殺異族,或是自相爭鬥。都在遵循著天地之理而行。你有科學的力量,能夠理解微觀世界,就應該明白,人體中有一種細胞,能夠將有害人體的外來細菌,吞噬消融。修者抹殺異類的同時,也在抹殺著一切可能有害於天地的物質。此等作為,與那種細胞又何其相似。人體將病菌殺死。不也是毀滅了一個生物嗎。為了自身的健康,沒有人會因為憐憫細菌,而不去治病吃藥,最後導致自身的死亡。體天意,維持天地平衡,這就是修者能夠久存於世的根本原因。」

    卓一凡啃啃巴巴的說著:「可、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啊,怎能同渺小細菌相提並論!」

    凌別不削道:「太自大,你以為活生生的人有多了不起?你我在天地之中,難道不是微塵嗎?」

    卓一凡無言以對,只得不解的問著:「天地為了自身能夠久存,就要毀滅生靈,難道天地也是有私心的嗎?」

    凌別搖頭道:「非是天地有私,而是生命循環中自然形成的一環,缺少這一環節,即使是廣博無邊的天地,也無法長久。修者的存在,恰能填補這空白一環。修者與天地,可以說是共榮共存的互利關係。」

    卓一凡疑惑道:「天地也有生命?我們腳下所踩大地也有生命,這怎麼可能?」

    凌別笑道:「你曾經以靈魂穿越宇宙,難道沒有感覺到,星辰中那浩大不可測的生機嗎?低層次的生命無法理解高層,這是宇宙定理。按靈魂成長來分,生命的衍化有如下幾個過程,首先是無知生命,這種生命既沒有知覺,也沒有靈性,繁衍就是他們的唯一目的。是一切生靈的起源,所以也稱一元生命。再高一層,就是情感生命,這種生命的特質就是知覺和情感的外露。凡人總是將自身視作高於野獸的一族,其實在靈性者的眼光中看,凡人和他們口中的畜生是沒有區別的。情感之後,就是靈性生靈。覺知自身使命,明瞭本我所在,就是靈性生命的標誌。這是凡人無法理解的境界,修者就處在這個層次。再,就是……」

    凌別指了指下方,說道:「那就不是我們能夠隨意表述的了……」

    隨著凌別的話音,卓一凡忽覺心神一震,在這一刻,他彷彿感覺到了整個大地的脈動。

    卓一凡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疑道:「等等,你方纔還說低等生命無法瞭解高等,那……又是誰告訴你的。」卓一凡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種生命,只能學著凌別的樣子,指了指地下。

    凌別說道:「自然而然就知道了。因為修者已經快要超越這方天地的掌控。所以能夠感應到下一個境界的輪廓。宇宙中,除了那茫茫無跡的大道,還沒有一種設計能夠稱作完美。天地看似廣大,也有其所能容納的極限,居住在天地之內的生靈,一旦到達了超越之刻,就必須改變,若是不能改變,那麼我們的命運,不會比天靈一族好多少。到那時,不是天地毀滅了我們,就是我們毀滅天地。這就是所謂的天地大劫。只要是生靈,便無一能夠倖免。」

    「大、大劫……還有多久?」卓一凡最怕的就是大劫了。因為他切身經歷過一次毀滅,深知毀天滅地的可怕之處。本以為僥倖逃過一劫,沒想到,來到一個新的世界,竟然還是要面對這種人力無法直面的災難。

    看著面色煞白的卓一凡,凌別笑道:「那我可說不準,你要是作為一個凡人,庸碌而活,那這輩子應該是看不到的。若是想要跟著我修行,並且能夠修煉有成的話,遲早還是要見證一次毀滅。」

    「遲早要見證毀滅……」卓一凡聽言,頓覺冰寒透體,如墜深淵。他本以為只要修仙有成,就能超脫生死,不墮輪迴,所以才一直想要跟著凌別修行,沒有想到最終還是無法躲過毀滅。既然這樣,是否作為一個凡人,庸碌而活,然後不知不覺的死去,也是一件幸事了啊?起碼凡人什麼都不知道,不需要為終將到來的毀滅而傷神。這一刻,卓一凡的求道之心動搖了。

    見得卓一凡被嚇的魂不附體的摸樣,凌別心中一陣好笑,修者已經快要超脫天地掌控,即使是天地大劫立即臨頭,至多也是元氣大損,絕難滅盡。他這麼嚇唬卓一凡,其實只是為了磨一磨他的銳氣,好使他不再以等人自居,卻沒想到這個小子如此不禁嚇,一聽劫數難逃,整個人給嚇傻了。當下不再理他,十分不負責任的自顧遊蕩去了。

    凌別遊走於橫屍遍地的車陣之中,不遠處,黑焰營已經完成了屠殺的任務。現在正在挖著深坑,充作埋屍之用。

    片刻之後,烈虎軍大部開到,撲滅火焰,清點物資。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戰後統計,烈虎軍以傷亡不足百人的代價屠滅了整支遷徙部族。其中表現最為搶眼的黑焰營也被記下大功,留待戰後封賞。

    蕭烈在眾將士的拱衛中行入車陣,眼見滿地橫陳的牛羊,暗罵一聲狼子野性不改,高聲道:「傳我命令,大軍休整一日,就地取材,犒賞三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